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影視戲劇

好萊塢經典戰爭電影排行榜

好萊塢拍過的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不勝枚舉,好萊塢的電影仍然保持着英雄主義的創作基調。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好萊塢經典戰爭電影,接下來一起看看以下相關介紹吧!

好萊塢經典戰爭電影排行榜

  好萊塢經典戰爭電影排行

  NO.1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説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説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NO.2 《拯救大兵瑞恩》Saing Pri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複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蹟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敍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裏讚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NO.3 《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衝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NO.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着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羣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裏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NO.5 《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準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鐘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裏,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瀰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面。

  NO.6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羣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製的手法。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NO.7 《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鍊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俄國輪盤”的遊戲:越南軍人在槍中只裝一顆子彈,然後要美軍戰俘往自己頭上射擊。但這種殘酷的遊戲卻像糖一樣,吸引了其中一名美軍,以至於他回到後方仍不願返回家鄉,卻自願留在越南從事這種生命賭博。 該片節奏緩慢,敍事鬆散且富有跳躍性,既顯得有大氣,又顯得導演缺乏基本功。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

  NO.8《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敍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人物塑造處於從屬地位。

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NO.9 《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榮獲八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實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寫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軍的生活,對軍界內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詳盡披露。

日軍飛機偷襲珍珠港乃本片的壓軸戲,同時也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與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場上吹號哀悼戰友的一場戲頗有點睛之妙。

  NO.10 《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瞭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由美國和日本聯合制作的影片,細緻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實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軍在轟炸珍珠港時喊出的口號。該片的轟炸場面很壯觀,當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滿電腦特技的45分鐘轟炸戲,畢竟現代科技在表現宏大及難以再現的場面時有着獨特的優勢。您若對《珍珠港》片尾美軍轟炸東京的史實感興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東京上空30秒》詳細敍述了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