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音響師

意大利《美麗人生》的聲音分析

音響師2.74W

《美麗人生》是一部意大利影片,故事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展開,講述二戰中叫基度的猶太人身上的傳奇人生故事。語言音樂和音響,以下我就從這三大塊對《美麗人生》這部影片的聲音做一個淺析。

意大利《美麗人生》的聲音分析

  一、 語言

説到語言,我實在忍不住感歎,本片的台詞設計真是非常巧妙。

首先,本片中各個角色台詞設計恰到好處的勾勒出了每個角色的性格。

影片的剛開始,男主角基度的喋喋不休就讓我們知道了基度是一個樂觀聰明自信的小人物,也為他和女主角朵拉的身份地位懸殊的愛情提供了條件。剛開始,基度的風趣幽默的語言給朵拉留下了好感,當一起看歌劇時,基度轉着頭凝視朵拉的怪誕行為引起了鄰座的注意,而基度卻很快的反應編出只有一隻耳朵可以聽見的巧妙的謊言,不得不説,這個時侯也徹底贏得了觀眾的好感,讓我們着實為基度的聰明感到佩服。當基度為孩子解釋“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時候,也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孩子信服,這也為後來的集中營“積分遊戲”的大謊言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條件。

朵拉的台詞和基度比起來就少了很多,但是也足以讓我們瞭解朵拉的性格。朵拉乘着基度駕駛的半路拋錨的車之後,和基度有了一次敞開心扉的談心,朵拉説她只聽她喜歡的人的話,比如她爸爸,這就反映了朵拉是一個有主見有個性的女性。在訂婚宴上,客人在飯桌上的閒聊,當那位國小校長説起一個用消減“廢人”為題的可怕的算術題,朵拉不禁驚呼“真離譜”,可是除了朵拉之外的其他人都是因為國小生會做這麼複雜的“算術題”感到離譜,這説明了朵拉和她周圍的人不是一個世界的,正是因為朵拉的這種純真的品性和脱俗的思想才可能造就她和基度的看似不可能的愛情故事。當丈夫和兒子都在開往集中營的火車上的時候,本來我以為朵拉會懇求別人救下丈夫和兒子,當然也是不可能救出的,可是她卻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簡單而堅決的“我也去”着實震撼到了我,果然朵拉不僅是一個純真、美麗、有思想的女性,而且是一個勇敢的偉大的女性,更將影片的愛情主題推向一個高潮。

再有就是基度的叔叔剛出場時説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反映了他或者説他所代表的猶太人與世無爭、温和善良的性格,更反襯了納粹的滅絕種族的荒謬與殘忍。

其次,影片的台詞也巧妙的銜接了劇情。

基度和朵拉的兒子祖舒華剛開始因為討厭洗澡躲在櫃子裏也為後來在集中營裏逃避洗澡而免去一死埋下了伏筆。祖舒華從櫃子裏跳出,説出了那句經典的“早安,我的公主”也讓觀眾知道了兒子已經從父親那裏繼承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整個影片充滿着濃濃的幸福感。熱衷於猜謎的德國醫生在影片的前後兩段各出現一次,前一段的猜謎讓人感到有趣,可是後半段在集中營裏面對基度的求救他卻還在痴迷於他的謎語,那段有關謎語的台詞讓基度失望,也讓觀眾失望的同時感到不可思議,可見那個時代,被納粹洗腦後人性的泯滅是有多麼的恐怖。(德國醫生猜謎的這段情節存有爭議,但是我認為基度和醫生談話時的背景圖案就已經説明了導演的意圖,所以我認為醫生的猜謎就僅僅是猜謎,並不是對基度暗示什麼。)

最後,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各有兩次內心獨白,看到最後我們知道了這個獨白者就是祖舒華,這兩個內心獨白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也讓觀眾內心有了安慰感,不至於為基度的死過於悲痛,畢竟祖舒華長大了,快樂的過着基度用偉大的父愛所換來的美麗人生,影片的主題就此完滿。

  二、 音樂

影視音樂包含着一般音樂所缺少的視覺信息,是一種新的音樂藝術體裁。

本影片的配樂是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指揮家尼古拉•皮奧瓦尼創作的。影片開始的獨白結束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山間小路,緊接着,輕快的音樂和着愉快的唸詩聲進入我們的耳朵,雖然後面有剎車失控的“危急狀況”發生,可是輕快音樂聲音反而放大,並且曲調也到達了一個小高潮,這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美好、輕鬆。直到基度的叔叔出場前,第一次有象徵危機的音樂出現,這是之後的大屠殺的第一個伏筆。這種可怕的音樂持續最長的最讓人提心吊膽的一次莫過於小祖舒華在德國兵的餐室裏用餐時不小心説出了一句“謝謝”,還好這個危機又被聰明的基度化解了,影片的'最後一次“危機音樂”是基度被槍殺之前,可是這段音樂中用的木琴的音色還是帶有一些童趣,滑稽的打扮和誇張搞笑的步子是父親死前留給兒子的最後一個形象,這段音樂也和觀眾的心情一樣,彷彿是漂浮着的音符和略帶虛幻的音色讓觀眾也在期待着下一個奇蹟的發生,期待着基度再次巧妙的脱身,直到槍聲響後,德國兵從牆後走出來,定音鼓和低音絃樂音色重重的打下來,像是打在觀眾的心上,空鏡頭停留了很久,終究沒有等到基度奇蹟般的走出來。

説到音樂,就不得不説説本片的幾處有源音樂。

第一處是基度和他朋友駕駛的車剎車失控,恰巧衝進一個國王的車隊,這時候的迎接的人羣所奏的歡迎軍樂有着強烈的喜劇效果,特別是當真正的國王來了之後,軍樂漸小最後消失,配合着車上國王和貴婦尷尬的表情,奠定了這部影片前半段的喜劇風格,其實也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德國納粹的推崇,因為人羣誤把基度的姿勢認為是納粹的敬禮手勢。

第二處也是最重要的一處就是在歌劇院的歌劇,這曲歌劇也在後來集中營重放,歌劇本是男女主角愛情的紀念,是美好生活的象徵,可是在集中營的女主角深夜獨自在窗邊聽着歌劇哭泣,這是一種多麼強烈的對比啊,這是對納粹無聲的控訴。

第三處是在朵拉的訂婚宴上,基度聰明又從容的讓奏樂繼續,成功的帶走朵拉,這裏音樂配合之巧妙,營造了很好的喜劇效果。

第四處在集中營中德國醫生給基度出謎題,外面到處是殺戮,餐室內德國人卻在安逸的放着音樂,休閒的吃着飯聊着天,昔日的老友卻完全不顧基度一家的安危卻在那執迷自己的猜謎遊戲,其中的強烈反差不言而喻。

第五處則是基度在集中營裏播放象徵着回憶的歌劇,上文以説,不再贅述。

  三、 音響

作為一部優秀的電影,《美麗人生》在客觀再現音響方面用的非常出色,讓我們感到了那個故事裏的世界的真實性。影片的開始不久基度的叔叔交代完房子事宜將要離開的時候有一個畫外的馬嘶聲,就是那個後來帶朵拉出逃的馬的嘶聲,這個馬嘶聲拓展了畫外空間,也強調了這匹馬是一匹通人性的好馬,也增強了用馬幫助朵拉逃走的合理性。“ 瑪莉亞的鑰匙”從樓上丟下來的聲音也強調了兩次,為後來的打開朵拉心門的“鑰匙”埋下伏筆。

基度帶着成功出逃的朵拉來到了基度叔叔的房子,隨後基度隨朵拉進入花房,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轉場,沒有一句多餘的台詞,小祖舒華從花房裏牽着坦克跑出,坦克也是後來“積分遊戲”獎品的一個重要的伏筆。這時剛才還在花房裏的基度和朵拉的聲音卻出現在畫外,景別沒變,色調沒變,卻一下子把觀眾拉到另一個時空,這時候的朵拉和基度過着平淡清貧和快樂的生活,歡快的自行車鈴聲也反映了他們一家人的幸福。影片的最後段落,德國兵走了,集中營裏倖存的人慢慢的走出來,這個時侯,小祖舒華確定了周圍沒人了才一個人走出來,這個時侯有接近一分鐘的無聲,畫面裏也只有小祖舒華一人,直到美軍的坦克出現,祖舒華終於像爸爸所説得到了頭獎,隨後,和影片開頭一樣的歡快的主題曲再次奏起,陰霾結束了,美麗人生仍將繼續,偉大的父愛在祖舒華的身體裏得到了延續,影片在悲喜交加中不落俗套的結束了,完成了美麗人生的主題。

以上是我對影片《美麗人生》的聲音創作的理解,雖然還只能停留在淺顯的水平上,可是我對於影片的聲音創作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其實花費了創作人員大量的心血,有了這些細枝末節的堆積,才能造就一部如此優秀的電影,以後我會更加用心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