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樂器

豎箜篌知識大全

樂器1.47W

豎箜篌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又稱豎頭箜篌、胡箜篌,現簡稱箜篌。形制多樣,既有外形和西洋樂器豎琴相像的角形箜篌,也有琴頭加飾的鳳首箜篌和龍首箜篌。角形箜篌並有大箜篌、小箜篌之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隋唐時期曾用於西涼、龜茲、疏勒、高麗、天竺諸樂中,並東傳日本。明代漸少使用,後失傳達三百年之久。20世紀30年代以後,我國音樂界、樂器界有識之士竭力復興這項古老的樂器藝術。70年代後期開始走上歷程艱辛的現代箜篌探索之路。1984年喜結碩果,我國研製成功攀登樂器科技高峯的轉調箜篌。如今,千年古樂變奇葩,各種新式的豎箜篌,已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歌舞伴奏或與樂隊協奏,併成為民族管絃樂隊和民族樂團中的一名成員,深受各族人民的歡迎、喜愛和好評。

豎箜篌知識大全

歷史悠久的箜篌,源遠流長。最初名曰坎侯或空侯,有卧、豎兩種類型。遠在春秋戰國之初,我國南方楚國就已經有與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漢代劉向《世本·作篇》有: “空侯,空國侯所造”和“空侯,師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於濮上,取空國之侯名也 ”的記載。劉熙《釋名》所載也與《世本》相同。空侯為商代紂王的樂官“師延所作”,“出於濮上”。紂王是商代最後的一個君主。濮上,即濮水之上,在古衞國境內,即今之河南濮陽一帶。説明卧箜篌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應劭《風俗通義》雲:“空侯,謹按《漢書·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人侯調,依琴作坎坎之樂,言其坎坎應節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説空侯取其空中。琴瑟皆空,何獨坎侯耶?’”《史記·封禪書》中則有:“(武帝)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始。”司馬遷的這段記述,説明古代卧箜篌是有柱的彈絃樂器。漢代,卧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它當時有五絃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木撥彈奏,不僅流行於我國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在隋唐盛世還東傳日本。東漢之時,又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一種角形箜篌。為避免混同,從六朝末期就分別造名,以卧、豎而示區別。卧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唐代杜佑《通典》載有:“箜篌,舊制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嗣後,在我國日漸銷跡,以致器失聲絕,被表現力豐富的琴、箏所代替。然而,卧箜篌在我國友好鄰邦朝鮮、韓國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而成為今日之玄琴。在日本,因經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均為朝鮮古稱)傳入,而稱其為百濟琴。今天,我們雖不能親眼目睹卧箜篌的標本實物,但仍能從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遼寧輯安北魏古墓藻井壁畫和輯安高句麗古墓壁畫中視其樂器圖像,一睹卧箜篌的演奏風采。

早在公元二百年前的東漢之時,豎箜篌就隨着“絲綢之路”上的商賈往來,由波斯(今伊朗) 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一帶。唐代長孫無忌等撰《隋書·音樂志》中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舊器。”關於其形制,唐代杜佑《通典》有云:“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劉宏)好之。體曲而長,二十有二(一作三)弦,豎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俗謂之臂箜篌。”在南朝宋人范曄《後漢書·五行志》中,曾載有:“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漢靈帝劉宏在位年代為公元168年—188年,據此豎箜篌至少也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這種有曲形共鳴槽,並有腳柱和肋木,張着20多條琴絃的箜篌,在中國樂壇上盛行於東晉以後到唐宋兩代。宋代吳自牧《夢樑錄》(卷三)曾這樣描寫道:“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黑漆鏤花金裝畫台座,張二十五絃,一人跪而交手臂之。”這是大型的豎箜篌,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小的豎箜篌,是左手託着箜篌,右手彈奏,多用於儀仗音樂中。今天,古代豎箜篌的實物雖已無存,但在我國北魏至唐宋的大同雲崗石窟奏樂浮雕、敦煌的“隋代樂隊”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中都能見到彈奏豎箜篌的圖像,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維妙維肖,波斯則是亞述式豎琴的本源地。豎箜篌在隋唐兩代宮廷的九、十部樂裏,用於西涼(甘肅武威)、龜茲(新疆庫車)、疏勒(新疆疏勒) 、高昌(新疆吐魯番)諸樂以及高麗(朝鮮)樂中,唐俗樂裏也用它。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絃,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它樂器更為優越。豎箜篌也東傳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至今還珍藏着唐代製作的一架漆箜篌和兩架螺鈿槽箜篌殘品,這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在古代詩歌中,箜篌屢見不鮮。我國漢代,有一位碧玉小家女、焦仲卿之妻劉蘭芝,聰明絕頂,被人吟詩道:“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説明箜篌已是當時女子十分喜愛的常習樂器,就像今天的電子琴一樣普及和流行。漢魏之際的曹植,曾作有五言古詩《箜篌引》。樑簡文的《賦樂名得箜篌》中有:“捩遲初挑吹,弄急時催舞。釧響逐弦鳴,衫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也是説一女子在為舞蹈伴奏。到了唐代,箜篌進入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演奏技藝達到極高的水平,流傳也較為廣泛,成為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在佳作《李憑箜篌引》中寫道:“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 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這既是李賀的代表作,也是唐詩中描寫音樂題材的名篇之一。它以一場秋雨的生髮消歇為線 索,明寫天氣變化,暗述演奏過程,並借神話人物來寫聽眾,富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詩 人用奇特的幻想、極度的誇張,描寫了穿雲裂石的音樂力量,使千百年前宮廷器樂演奏家李憑彈奏的箜篌之音,至今仍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唐代詩人岑參、顧況、楊巨源、盧仝、元稹、張祜、李商隱和王仁裕等,也都有描寫箜篌的詩作。“千重鈎鎖撼金鈴,萬顆真珠瀉玉瓶。恰值滿堂人慾醉,甲光才觸一時醒。”這是張祜《楚州韋中丞箜篌》中描寫箜篌動人音響的詩句。在顧況的《李供奉彈箜篌歌》中雲:“……急彈好,遲亦好;宜遠聽,宜近聽;左手低,右手舉,易調移音天賜與。大弦似秋雁,聯聯度隴關。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語。手頭疾,腕頭軟,來來去去如風捲。聲清冷冷鳴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大弦長,小弦短,小弦緊快大弦緩。初調鏘鏘,似鴛鴦水上弄新聲;入深似太清仙鶴遊祕館。……”完美地表達了箜篌的演奏技巧和美妙音響。唐代著名的箜篌演奏家有張徽、李憑、張小子和季齊皋等。

西方的豎琴和我國的豎箜篌,它們的外形非常相像,演奏方法也很近似,在造型藝術和音響效果方面,都達到了較完美的境地。雖然它們流傳的地域不同,內部結構也有顯著差異,但溯其淵源,它們卻是同出於一個鼻祖,是同源不同流的樂器。最早的“豎琴”在遠古之時就出現了,不過當時很簡陋。據傳説:人們準備了弓箭要去打獵,在試弓弦張得緊不緊時,一撥之下,發現它發出了美妙的樂音。於是,人們便有意識地把弓弦撥了又撥,聽它發出了像唱歌一樣的聲音。以後人們就把獵弓作為樂弓,把弓弦作為琴絃彈奏,這便是最簡單的彈絃樂器。在歐洲,樂弓經過許多世紀的流傳、改進,逐漸地在這唯一的`絃線上,又加上了許多根絃線,才成為古代的豎琴。它也因形狀象一張豎立的弓而得豎琴之名。18世紀初,它的結構還比較簡單,是用人工改變音高的,還不能做技巧複雜的演奏。18世紀70年代,法國製造的三十七絃豎琴,成為工藝精湛的藝術品,不僅琴柱雕有洗練的樹葉紋飾,琴首還雕刻成提琴式的對稱螺旋形,非常別緻,在絃軸板兩側還嵌以透明玻璃花窗,內部零件製作精細,小巧玲瓏。這架豎琴目前珍藏於巴黎國立音樂學院的樂 器博物館裏。1820年,偉大的法國鋼琴大師塞巴斯蒂安·愛拉爾(1752年—1831年),將豎琴的踏瓣改為複式踏瓣的機械結構之後,才豐富了它的表現力。嗣後又經過不斷的改進,豎琴才達到今天這樣完美的境地,成為西洋樂器中的一顆明珠,既能獨奏、又能伴奏的樂器,在一般管絃樂隊中也要有一、兩個席位。豎琴內部結構精密度高,外形工藝美術也特別考究,製造技術極為複雜,目前世界上只有英、法、美、日、俄、德、意等少數國家才有生產。我國1958年製造成功第一架豎琴,當時正值蘇聯國家交響樂團訪華演出,蘇聯豎琴演奏家伊·什列茲格爾、納·托爾斯塔婭試奏我國豎琴後滿意地在留言簿上寫道:“北京製造的第一架豎琴,造型優美、工藝精細、選料優良,音響非常柔美,使用靈便。敬向天才的製造者祝賀這一成就。”

箜篌在我國宋元兩代繼續流傳使用,宋代陳暘《樂書》中記載着當時存在的各種形制的箜篌,並繪有其圖像。宋代詞人韓淲《聞箜篌》:“飄渺神仙雲霧窗。説與蘇州,未斷人腸。帶湖煙月墜蒼茫。喚醒嫦娥,春筍纖長。馬上琵琶半額粧。撥盡相思,十二巫陽。疏□清夢入瀟湘。佩玉鳴鸞,吹下天香。”描寫了文人的情思與箜篌的妙響,令人神往。從宋代起,箜篌逐漸在民間失傳,成為宮廷獨佔的樂器,長期處於被禁錮之中,使發展受到限制,演奏技藝逐漸退化,失去了生命力。到了明代,箜篌樂器和樂手已是鳳毛鱗角。清代箜篌消聲匿跡,最終絕響達三百年之久,但在《清朝續文獻通考》中仍有記載並繪有圖像。?

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中,陳列着兩架框架式豎箜篌,均系仿照《清朝續文獻通考》所繪“豎箜篌”圖像而制。該史籍載:“豎箜篌,十八弦,靠柄一弦有十品,共二十八字,備四組音。彈時於中低二部則用二手復抱彈之,高音部則左捺品右彈弦,輪指夾彈皆可加入。弦分大中小三種,靠柄之一弦尤小。上拴於柄槽中之活軫,下拴於小音板。 此音板可升高絃音一度,並有吟猱之作用。音量比琵琶大一倍。置於桌上彈之。”這種箜篌已較宋人吳自牧《夢樑錄》中所述的“形如半邊木梳”的箜篌有所改進,在低音弦的一側增加了一根木製琴柱,雖然這根琴柱還較細,但它已初步具備了豎琴的框架,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中一架箜篌,紅檀木製,通高138.5釐米、底長49.5釐米、寬10釐米,為框架式豎箜篌。共鳴箱設在底部、呈窄匣形,長41釐米、高19釐米、寬6.5釐米,兩側面蒙 以桐木薄板,其頂部開有兩個金錢眼音孔,右側面置有一個竹製長條琴馬。琴首為凹螺旋形。角形曲木上置有紅木製提琴式絃軸21個(左10、右11)。張有兩種粗細的絲絃21條,弦的上端從曲木中間通過、纏繞於絃軸上,弦下端繫於琴箱右側下方的21個紅木縛弦上。靠高音弦一側的曲木下端,置有一塊烏木製按弦指板,上嵌九個銅品。底座髹黑漆,描繪金龍,琴柱為罩金描飾龍紋。演奏時置於桌上,雙手抱彈。此琴為近代製品,曾由我國著名琴家鄭穎蓀珍藏。另一架箜篌,花梨木製,通高137釐米、底長47.5釐米、寬12釐米,為框架式豎箜篌。底部為窄匣形共鳴箱,長42釐米、高19釐米、寬6.5釐米,兩側面蒙以桐木板,頂部開有兩個由五枚金錢眼組成的音窗,右側面置有一個紅木製條馬。琴首為凹螺旋形,角形曲木上置紅木製提琴式絃軸23個(左11,右12)。張三種粗細絲絃23條,弦下端系琴箱右側下方的23個紫檀木製縛弦上。靠高音弦一側曲木下端設有指板,上嵌九個骨制音品。通體髹紅漆,描繪金色雙龍戲珠、龍紋、雲紋等圖飾。演奏時置於桌上,雙手抱彈,並可按高音弦於指板,此 琴為近代製品,曾由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珍藏,1958年程先生將其捐獻國家。這兩架古代豎箜篌的仿製品,製作精細,外表裝飾美觀,儘管它們沒有登上音樂舞台,但卻系我國民族樂器製作精品,是後人賴以學習、借鑑的無價之寶。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

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音樂界、樂器界的有識之士,開始了箜篌的復興工作。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社團上海大同樂會,集中了當時頗有名望的器樂演奏家和樂器製作師,在他們製成的一套143件古今民族樂器中,曾對20件樂器進行了改革嘗試,其中就有一件是豎箜篌。這件豎箜篌,上半部與《清朝續文獻通考》所載之“豎箜篌”相同,設有琴柱,弦“上拴於 柄槽中之活軫”,下半部的窄匣形共鳴箱則改為琵琶形共鳴箱,這是前所未有、頗富開創性之舉。琴絃由“下拴於小音板”,改在琴箱右下方邊框,在面板上(右側面)設有品柱,作為絃音的傳導體。這一改革嘗試,顯著地擴大了音量,豐富和美化了音色,使箜篌這一古老的樂器有了新的發展。遺憾的是,這架箜篌由於歷年戰火或其它原因未能流傳下來,現只留有樂器照片傳世,存於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中國民族樂器博物館中。

59年,北京樂器研究所高級樂器工程師、著名小提琴製作家王玫先生和所長姚文林等人,曾參考古代樂器圖片和近代仿製品,並根據現代豎琴的造型和結構原理,設計和試製成一架框架式豎箜篌,但未能用於音樂實踐。

標籤: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