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間舞

孔雀舞的風格特徵和表演形式

民間舞2.84W

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孔雀舞的風格特徵和表演形式,歡迎參考閲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孔雀舞的風格特徵和表演形式

傣族有着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在漢武帝開發西南時,更是加強了與中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一直至今。傣族舞蹈舞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即是孔雀舞。

  一、孔雀舞的起源

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為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就是孔雀舞,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傳説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領袖召麻慄傑數為了模仿孔雀的優美姿態而學習舞蹈,後來經過數代民間藝人加工成型,流傳下來,形成了孔雀舞。孔雀舞一般在節慶的日子裏表演,在表演的同時又表現出了自己的民族性格,美好的理想和願望。傣族人因這種特殊的民族性格而深深的喜愛孔雀。現在的孔雀舞,經過舞蹈後起之輩的加工改造,大大的豐富了它的表演內容,並且換上了美麗的衣裙來代替以前古老陳舊的道具。在舞蹈的改變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充分的發揮了舞者的“三道彎”、“一順邊”的典型舞蹈特色。再有就是手、眼、腳在舞蹈中的靈活運用,還有優美的體態曲線變化加上嚴格的步法、動作組合、方位等等。由此來着重表現孔雀的美麗、善良、婀娜多姿、輕巧、温順等頗為突出的風格特點。在這一系列的改造中,從而使得孔雀舞更為優美活潑,孔雀舞在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及美化。

其實,最初的孔雀舞是由男子來表演的,而且表演權只限男子,在最初孔雀舞表演的時候,男子要戴尖塔形白淨菩薩面具,身戴形似孔雀的裝飾,孔雀獨舞時要戴女面具,雙人舞則要戴一男一女的面具。通過舞姿來摹擬孔雀的各種動作表現,比如孔雀出窩、孔雀找水、孔雀下坡、孔雀起舞、孔雀照影、孔雀洗澡、孔雀展翅飛翔、孔雀飲水等等。舞蹈者用手、眼、腳的靈活運用,配合優美的體態曲線變化以及形似的步法結合舞蹈,呈現出的是無比神似形象的美麗孔雀。

在傣族文化裏,被譽為“聖鳥”的孔雀被看作吉祥幸福的象徵。在此基礎上演義而來的孔雀舞,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孔雀舞作為傣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舞蹈,被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的演繹變化發展,並被納入了宗教禮儀之中。在傣族聚居的地方,幾乎每個節日人們都要跳起優美的孔雀舞,不僅是“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趕擺”等民俗節日,就是月月的“擺”(節日),人們也會敲響大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姿態優美的“孔雀舞”,盡情的謳歌着幸福的生活,讚頌着民族團結的美好景象傳統的孔雀舞。過去都由男子頭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撐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裝束,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其中有豐富多樣、帶有寓意的手形與各種跳躍、轉動等舞姿,伴隨着優美的"三道彎"軀體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窺看”、“漫步森林”、“飲泉戲水”和“追逐嬉戲”等神態和自然情景。在象腳鼓、鑼、鑔等樂器伴奏下進行舞蹈。雖然由男子表演的傳統孔雀舞動作偏於剛健、挺拔少有陰柔之美,但流暢的舞姿與模擬孔雀的優美造型往往令觀者沉醉,而忽略了表演者的性別。

  二、孔雀舞的風格

在傣族歷史的記載中,孔雀舞有着不同的傳説和流行的區域,所以孔雀舞的特點某些方面是有着差異的`,較為常見的差異點都表現在鼓點較緩慢或輕盈,膝部起伏柔韌或較緩慢,手部動作的柔軟度。而所有的孔雀舞都突出表現了三道彎,三道彎的造型線條圓潤柔和,此造型常用拱肩、柔肩、拱胸來加強三道彎優美、內在的感覺。

傣族人的民族精神的象徵就是孔雀。所以當地藝術人精心創造,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傣族的許多村寨都有擅長於跳孔雀舞的人。這些藝術者都會許多表現孔雀的舞蹈,而孔雀舞中最為突出的表演性類別是雄孔雀舞和小孔雀舞。

男子表演女性的孔雀舞,動作幅度要大,但要做到柔美,三道彎的特色要鮮明,手上的動作要做的舒展,膝部動作要做的有韌性,用上柔肩、碎抖肩等肩部動作,鼓點有力,節奏強弱分明。

女子表演的孔雀舞蹈,膝部要有快速的小顫動作,小腿要靈活多變,手上動作要輕盈且靈敏,三道彎要做的內秀。翩翩起舞,步法自由多變,並有鼓點來伴奏,表現森林嬉戲,追逐戲水,展翹、飛翔等。感情內在、動作含蓄、舞蹈語彙複雜豐富,有立體感,雕塑性強,動作多保持在半蹲狀態,用連接的小聳肩、碎抖肩等肩部動作,顯得輕盈、歡快,鼓點有特色,節奏感強。

孔雀舞的風格輕盈靈秀,情感表達細膩,舞姿婀娜優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有着較高的審美價值。孔雀舞不只在重要熱鬧的民族節慶中單獨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體舞“嘎光”中。頗為代表性的特點使它成為了傣族最有文化認同感的舞蹈。

千姿百態的孔雀舞有着非常豐富的舞蹈語彙。摹仿孔雀的一舉一動,真是千姿百態。如手上的動作有:五位提腕手、四位攤掌立掌手、一七位按掌手等等。手勢可用掌式、孔雀手式、嘴半握拳式、腿式、扇形手式等。腳下的動作有矮步、踮步、起伏步、點步、頓錯步,還有很多的抬前、旁、後曲腿等優美的典雅的舞姿。肩部往往配合手腳用碎抖肩、柔肩、拱肩、聳肩拼肩等等。形象的肢體語言,描繪出孔雀的活潑、靈利、美麗。

瑞麗傣族孔雀舞的特點是以單人舞為主。瑞麗傣族孔雀舞也有雙人孔雀舞。孔雀舞有豐富多樣的手形動作和跳、轉等技巧,四肢和軀幹的各個關節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勻顫動,形成優美的“三道彎”舞姿。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語彙尤為豐富,有“林中窺看”、“漫步森林”、“飛跑下山”、“抖翅”、“點水”等惟妙惟肖模擬孔雀神態的動作。舞者以男性居多。

孔雀舞的特點有:動作乾淨利索,眼睛靈活多變,膝部保持柔韌的起伏,是隨着感情變化而起伏,有點慢蹲快起的感覺,並在流動中產生連續流動三道彎的曲線。再現孔雀的體態,要注意的是送出的胯與傾斜的上身,他們的方向是相反的。要有剛韌的內在美感,把孔雀的美、完美的表現出來。

  三、孔雀舞的表演形式

“孔雀舞”是傣族人最喜愛的民間舞蹈,是傣族文化、傣族人民審美特徵的具體表現。如道具舞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頭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繪有孔雀羽毛花紋的衣衫,腰部繫上用彩紙或綵綢紮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的時候雙手拉線牽引雀尾以使其舞動,內容上則多為表演孔雀的林間漫步、嬉戲,飛翅下山,拖翅、曬翅、尾翅、飛翔以及極為精彩的開展抖翅等。但這種孔雀舞卻限制了舞者身體動態的發揮與肢體語言的表現。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生在傳統孔雀舞的基礎上,改革傳統笨重的面具及舞具,並吸收了許多外來民族的動作技巧,比如漢族的圓場步,蒙族的碎抖肩等,革新了“孔雀舞”。後來女子參加表演佔據了主要地位,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演員及作品。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蘭被譽為“傣家的金孔雀,創作表演獨舞《雀之靈》出神人化的楊麗萍等,美麗的孔雀,成為藝術的舞台上的精靈。

綜上,孔雀舞作為傣族舞的代表,只有突出自己的風格特色,推陳出新,傣族民間舞蹈事業才能夠日益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