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族舞

蒙古舞的風格特徵

民族舞2.21W

舞蹈是一種文化現象,每個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舞蹈,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蒙古舞的風格特徵,一起來看一下吧。

蒙古舞的風格特徵

蒙古族是一個騎馬民族。騎着馬馳騁在遼闊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風格。由於長期騎馬的緣故,蒙古族的舞蹈動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為主。如硬肩、軟肩、圓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軟手、壓腕、彈腕、翻腕等動作,再加上繞圓、擰轉、橫擺扭、擰傾等四種主要動律。這些不同的形體動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風格。

1.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

2.安代舞

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在古代用於治療“魔鬼附體”病、婚後不育等症,它具有驅鬼逐疫、求雨豐年的功能。在現代,主要用於節慶娛樂。舞蹈多在夏末、秋收之間舉行。舞蹈領頭人主要有“博”,他手持鼓鞭、單鼓,主持儀式。它的主要特點是載歌載舞,舞蹈有熱烈奔放、粗放豪健的風格,舞蹈動作主要有“踏足”“頓足”“甩巾”以及圓圈隊型組成。

3.頂碗舞

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佔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裏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4.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是在婚禮、喜慶節目上,在絃樂及人聲的伴唱中,由男性藝人單獨表演的舞蹈形式。筷子舞須右手滿把握筷,用碗部的力量上提下壓,首先擊手、擊腿、擊肩,然後擊腳擊地,隨着碗部翻繞的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擰身左前傾,面向左下方,有時擰身右前傾,面向右下方。各種動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態。繞圓動律感強,繞肩韻味十足,整個舞姿手的動作和肩的動作非常突出,具有歡快、優美、矯健的風格,放映了蒙古人的熱情豪放、熱愛生活的感情特點。筷子舞自己的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得到了亞、歐、美的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喜愛。

5.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塗繪山、水、花哉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繫有小鐵環。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滾秀球”等。顧名思義,這此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回旋,帶有雜技色彩

6.圈舞

蒙古族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着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豪放。

標籤:風格特徵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