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英語 > 大學英語

淺談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文化教育

【論文摘要】學習的過程,就是掌握新文化的過程。大學生英語技能的提高,既體現在他們對的口頭表達上,也體現在他們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瞭解上。本文從幾個方面闡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滲透文化教育。文化差異問題在大學中客觀存在,且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研究並解決這一問題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淺談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文化教育

 一 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着一些老問題,如傳統的英語教學法,只過分強調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要求學生使用語言時必須符合語法,對交際語言的使用是否得體卻極少關注。結果雖然有很多學生大學畢業學到不少語言知識,而且也能説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實際效果不佳,這主要是語言使用不得體所造成的,我們並不否定準確的重要性。但應該指出,語法正確的話語並非都是得體的。

受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採用“聽説法”和“語法——法”,強調語言的共性,認為語言具有普通的表達力,在翻譯中表現為“用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只是它們的形式各有不同。翻譯研究的中心任務就成了探討不同語言之間在形式上的轉換規律,用通俗的話來説,就是把同樣的衣服擺放在不同的衣箱裏,擺法不同罷了。因此語義——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在翻譯研究中,一切與語言內部結構無關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翻譯的任務只是按語言規律去解碼與編碼,整個翻譯過程被簡單化、化和程式化了。在這裏起作用的只是語言的規律性,在這種理性的支配下,以科學模式建立翻譯學的構想也隨之而來,但是這一構想隨着解構主義大潮的到來幻滅了。

目前大學非英語學生的文化學習意識不強,而且缺乏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力度不夠、內容單一、缺乏系統的計劃。文化學習有助於學生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凸顯出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新大綱》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並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即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也需要對語言使用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所瞭解。”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只有通過交際才能學好語言。與學習母語的過程相比,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和十分痛苦的。學外語的最大障礙是缺少與目的語的接觸,即我們通常所説的缺少語言。在本國語言的強大母語氛圍中學習一種在你周圍世界中聽不到、用不上的語言,其困難程度無異於在浴缸中學游泳。

每個的文化特點和傳統價值觀念有延續性,具有潛在支配作用,但同時又因時代的變化和外來文化的影響而使其價值標準產生變化,從而影響行為模式的變化,形成文化的時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在文化變遷中居重要地位。因此,脱離文化的背景,忽視目的語文化的民族特徵,只會使學生將本國生活習慣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學語言上去,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事倍功半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面臨的危機,中國文化也由於其的不發達而出現了“缺失”或“失語”現象。學外語,是出於交流的需要,目的是能夠與外國人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流,瞭解、吸收他們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同時,學外語更要注重以我為主,要學會如何準確地用外語去介紹和我們燦爛的民族文化,放棄民族特點與文化身份去學習外語是不可取的。

三 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教育

教師要提高文化教學的意識,才能通過教學影響學生。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文化與語言的關係。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安排文化教學,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文化。

 1.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

要培養學生運用外語的能力,首先要使他們把握目的地語文化的基本知識,注重中西文化差異。中西文化在各個方面都存在着顯著的差異,有時在傳統習俗、價值觀念和上甚至表現出相反的傾向。比如,中西文化差異的一個著名例子就是所謂的中國人比較保守、性格內向,西方人善於交際、性格外向。產生這種文化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尋源可以從奈達的所謂生態學乃至物質文化上找到原因。中國在環境上屬於半封閉的大河大陸型,幾乎沒有內海,遼闊的內陸遠離海洋,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社會逐步形成了自給自足的農耕型社會,傾向於固守耕地、較少流動,整個民族特性趨向“保守”,表現出文明的穩定持重。西方則相反,歐洲大陸實際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羅的海等內海所分割,古希臘和古羅馬屬於海洋——商業文明,因而歐洲人適應於流動生活,並具備向外開拓的精神。加上在遠古時期,歐洲有許多遊牧民族,隨處遷徒,造成了西方民族性格的流動性和外向性。這説明生態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響極其深遠。

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漢英的篇章結構上。英美人喜歡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中國人喜歡有所鋪墊,然後再觸及要點。學生受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寫英語作文時往往過於含蓄,入題慢。要寫好英語文章,就得研究如何遵循英語文章的寫作規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一方面要向學生分析、對比英漢思維模式的差異性,讓學生在思想上有所認識,在寫作時有所考慮;另一方面通過大量訓練,鍛鍊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閲讀和寫作相結合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2.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才能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的良好文化學習氛圍。特別要強調的是,教師不僅應該掌握英語國家的、風俗、價值觀等文化知識,也要對我們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認識,這種對多元文化的掌握會增加教師對文化教學的敏感性,從而調動教師對文化教學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文化學習意識

要培養和提高學生文化學習意識,除了要發揮他們自身主動認知的能力,還要加強外界的刺激,既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和語言交際中體會到文化無處不在,又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講述文化故事、推薦文化讀物、開展有文化體驗的影視欣賞或與外國友人交流的活動等。學生只有真正體會到文化交際的樂趣,才能提高文化學習的意識。

 4.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閲讀

大學英語的課時非常有限。因此,僅靠教師在課堂內傳授有關文化差異方面的知識,顯然是不夠的。教師可引導學生閲讀一些反映英美國家文化的書籍,以積累文化差異方面的知識,拓寬視野。另外可以舉辦中西文化比較講座,有條件的還可以開設中西文化比較的選修課,以專題的形式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中西文化差異。

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已經毋庸質疑,但目前在我國還沒有任何科學有效的系統化的文化教學模式,很多文化教學還只停留在隨機的層面上。英語教師應該特別對文化教學中幾個主要變量,即環境、教師、學習者、教學法、教材、測試等進行研究,通過大膽嘗試和密切的配合,摸索出一套長期有效的、系統的文化教學模式,使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融會貫通,通過文化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