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皮膚科疾病的治療及臨牀應用

皮膚科疾病一般都是慢性疾病居多,所以皮膚科疾病的治療方法是快速治療皮膚科疾病的關鍵。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皮膚科疾病的治療及臨牀應用的知識,歡迎閲讀

皮膚科疾病的治療及臨牀應用

  (一)蕁麻疹

蕁麻疹又叫風疹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病因複雜,食物(魚、蝦、牛奶)、藥物(青黴素、磺胺、痢特靈等)、生物製品、微生物的產品、花粉、灰塵等過敏均可引發;神經症、胃腸功能紊亂、寄生蟲、女性月經不調、內分泌失調、腫瘤、精神緊張、化學性刺激均可誘發。皮膚突然發生大小不等的鮮紅或白色風團時隱時現伴有奇癢,重者可出現腹痛、腹瀉、胸悶、頭暈、發熱、關節疼痛、呼吸困難、甚至休克。若有喉頭黏膜水腫可引起窒息。慢性蕁麻疹常反覆發作,遷延數月、數年。

照射部位:以後頸部、肩部、腹部、腰部為主,加照膝部、肘前部、手背部、內踝上部。

  (二)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炎類皮膚病。病因複雜,與體質、神經、精神狀態、內分泌、血液循環、消化系統、營養代謝、內臟功能改變及多種內、外致敏病源有關。濕疹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多在小腿、肘窩、腋窩、陰部、臍窩、乳頭周圍和頭面部多處發生。魚、蝦、牛、羊肉、藥物、慢性病、花粉等可引發或加劇。臨牀分為:

①急性濕疹:出現丘疹、水泡、膿泡、糜爛、最後脱落,皮損對稱分佈,有奇癢及灼熱感,常反覆發作。

②慢性濕疹:由急性反覆發作而來,皮膚呈暗紫色、肥厚、乾燥或有苔蘚樣改變,脱屑性皮膚瘙癢,並於夜間及神經緊張時加劇。

照射部位:患部、腹背部,加照膝部及手背、內踝上部。

  (三)藥物性皮炎

藥物性皮炎又稱藥疹,是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在皮膚、黏膜上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其發病雖很複雜,但變態反應是產生藥疹的主要因素,引起藥疹的藥物主要有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巴比妥類、血清及汞劑、砷劑等。臨牀有用藥史和一定的潛伏期,發病突然、皮疹對稱、全身乏力、疹色鮮紅,自覺瘙癢是其共性。主要類型有:

①固定型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楚、瘙癢灼熱。

②麻疹或猩紅熱紅斑:呈釘帽大小遍佈全身、鮮紅色略高於皮膚或大片瀰漫紅斑、伴瘙癢。

③剝脱性皮炎:常在用藥後3周開始發生,像麻疹和猩紅熱並逐漸加重、全身水腫、眼睛睜不開。上述均可伴發熱、頭昏、全身不適,特別是後一種可引發心、肝、腎病變並危及生命。

照射部位:皮損面積較少者,可對患部照射,全身性的可選取後頭部、腹部、肘前部、腕內部、膝部、內踝上部。

  (四)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由於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外界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發生的急性炎症性反應。可分為刺激性和過敏性兩類,前者是刺激物的腐蝕或燒灼(強酸、強鹼等)造成的,後者是機體接觸某些過敏物質(如皮毛、化粧品、藥物、塗料、油漆、塑料、農藥、橡膠等)而引起的,其特點是多在接觸過敏物質暴露部位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丘疹、腫脹或兼有水皰、滲出、糜爛等,自覺瘙癢不適,如治療不當,反覆發作,可使皮膚肥厚粗糙呈苔蘚樣變。

照射部位:以患部為主,如已擴展全身可加照頸部、腰部、腹部、手背等部位。

注意事項:①立即用涼開水將過敏物洗淨。②避免抓搔和用熱水、肥皂水燙洗。

  (五)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其發病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有關,如精神過度興奮、憂鬱、疲勞、驚恐、焦慮、心情急躁、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等。另外,抓搔衣領及毛織衣物摩擦等局部刺激,食用刺激食物和飲料等均可誘發。初起局部皮膚奇癢,抓搔後,出現堅實平頂丘疹並融合成片,逐漸增厚,形成苔蘚。發生部位,以頸後及兩側為主;次為肘窩、腋窩、前臂、腰腿部,常為對稱分佈,抓搔或塗抹不適當的藥物可引起紅腫、糜爛、滲出或化膿,本病纏綿難除,極易反覆發作。

照射部位:以照射患部為主,亦可照後頭部、頸部、膝部、肘前部和手背。

  (六)牛皮癬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遺傳、免疫、代謝、內分泌障礙有關,季節變化、精神刺激可誘發、加重本病。皮膚呈紅色斑塊,剝去鱗屑可露出發亮的薄膜,再剝去薄膜,則見點狀出血,多發於頭皮、軀幹及四肢。臨牀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病型和紅皮病型。病程纏綿、反覆發作,傳統療法多種多樣,但尚無肯定的根治辦法。用多峯能量波治療牛皮癬,只要長期照射,可取得顯著療效。

照射部位:以患部為主,並可選照後頭部、頸部、腹部、腰部、膝部、內踝上部、腿中部等部位。

  (七)單純性皰疹

單純性皰疹由病毒引起,常發生於肺炎、流感等高熱病的過程中;消化不良或女性月經不調,可促使發作,分為Ⅰ型、Ⅱ型。Ⅰ型可使部分人患脣皰疹,主要由口腔、呼吸道傳播,多發於口角、脣緣、鼻孔周圍、嚴重時可致腦炎。Ⅱ型主要感染腰以下皮膚、黏膜處(外生殖器黏膜交界處)、以性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率在不斷上升,而孕婦由於孕激素增加更易感染,並通過產道、呼吸道傳染新生兒,使患兒死亡或出現先天缺陷。患部有密集成羣的針頭大小的水皰,泡破後露出糜爛面,局部癢痛,並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愈後易復發。

照射部位:以患部為主,加照頭部、頸部、腰部。

  (八)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又稱蛇串瘡,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皰疹性皮膚病。當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患惡性腫瘤、傳染病、紅斑狼瘡、外傷、放療、使用免疫抑制劑、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消化不良或過度勞累時均可引發。皮膚出現成羣水泡,排列成帶狀,沿外圍神經單側分佈,以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多見,少數的皮疹可對稱出現,發於腰、胸及面、頸部,如發生於三叉神經第一支可累及角膜和眼球各部甚至引起失明。發生於耳部的可伴有耳及乳突部疼痛、面神經癱瘓、內耳功能障礙及味覺障礙、神經劇烈疼痛是主要特徵。愈後遺留紅斑或色素沉着,但神經痛後遺症有些人則可持續數月、數年而不愈。

照射部位:患部為主,並可加照腰部、腹部、膝部,神經痛後遺症照射患部。

  (九)雞眼

皮損為豌豆大小、淡黃或深黃色、圓錐狀角質增生、境界清楚、質地堅硬、頂端嵌入真皮、基底略高於皮面,形似雞眼。行走受壓時,由於刺激神經末稍而引起疼痛。由於局部長期受壓與磨擦,使皮膚角質增厚所致,好發於足底、側緣、趾背等處,多發於青、壯年。

照射部位:患部。

  (十)疣

疣又稱瘊子,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能自身接種擴散,分為尋常疣、扁平疣。

①尋常疣:多見於青、少年,好發於手、足背、手指、足趾及甲緣等處,皮損為乳頭狀增生性丘疹、米粒至豌豆大、半球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或污黃色、表面粗糙、數目不等。

②扁平疣:多見於青、少年,好發於面部和手指。皮損為扁平丘疹針頭至綠豆大、表面平滑呈圓形或不規則、皮色呈褐色等。

照射部位: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