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黃芩用於濕温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症。對濕温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濕熱藴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知識,歡迎閲讀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黃芩的功效:

黃芩又叫腐腸、黃文、妒婦、虹勝、經芩、印頭、內虛、空腸、子芩、宿芩、條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黃金條根。炮製分黃芩、黃芩片、酒黃芩、炒黃芩、黃芩炭。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功效分類:清熱藥。

別名:腐腸、黃文、妒婦、虹勝、經芩、印頭、內虛、空腸、子芩、宿芩、條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黃金條根。

炮製:黃芩、黃芩片、酒黃芩、炒黃芩、黃芩炭。

性味:苦,寒。

歸經:歸肺經;心經;肝經;膽經;大腸經.

功能:瀉火解毒,止血,清熱燥濕,安胎。

主治:用於濕温、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暑温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黃芩-主治

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來源:為脣形科植物,黃芩、滇黃芩、粘毛黃芩和麗江黃芩的根。

  黃芩的.作用:

黃芩用於濕温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症。對濕温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濕熱藴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黃芩有清熱安胎作用,黃芩可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竹茹等配合應用。

黃芩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1、黃芩與續斷均有安胎之功,用治胎動不安。

黃芩藥性寒涼,清熱瀉火,安胎,用治胎熱所致的胎動不安。

續斷藥性微温,補肝腎,安胎,用治肝腎不足所致的胎動不安。

2、黃芩分枯芩與子芩:

枯芩為生長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

子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體實而堅,質重主降,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瀉痢腹痛。

黃芩為脣形科植物黃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

1、黃芩治小兒心熱驚啼:黃芩(去黑心)、人蔘各一分。搗羅為散。每服一字匕,竹葉湯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黃芩散)

2、黃芩治產後血渴,飲水不止:黃芩(新瓦上焙乾)、麥門冬(去心))各半兩。上件,細切。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

3、黃芩瀉肺火,降隔上熱痰:片子黃芩,炒,為末,糊丸,或蒸餅丸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4、黃芩治慢性氣管炎:黃芩、亭藶子各等分,共為細末,糖衣為片,每片含生藥0.8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5、治淋,亦主下血:黃芩四兩,細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6、黃芩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黃芥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傷寒論》黃芩湯)

7、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臟積熱所致: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腐),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温服。(《聖惠方》黃芩散調)

8、黃芩治肝熱生翳,不拘大人小兒:黃芩一兩。淡豉三兩,為未。每服三錢,以熟豬肝裹吃,温湯送下,日二服。忌酒、面。(《衞生家寶方》)

9、黃芩安胎:白朮、黃芩、炒曲。上為未,粥丸,服。(《丹溪心治》)

10、黃芩治火丹:杵黃芩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11、治上呼吸道感染,腸炎:黃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時,過胳殘渣,再加二倍水浸泡兩次,合併濾液,用20%明礬液倒入浸液中,調節pH為3.5(每100公斤黃芩,需明礬6~8公斤),產生黃色沉澱,靜置四小時,棄去上層清液,將沉澱物裝人布袋中加水過濾,烘乾,粉碎,造粒打片。侮次服二至三片。(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2、黃芩治少陽頭痛及太陽頭痛,不拘偏正:片黃莽,酒浸透。曬千為未。每服一錢,茶、酒任下。(《蘭室祕藏》小清空膏)

13、治眉眶痛,屬鳳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未,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14、黃芩治崩中下血:黃芩,為細未。每服一錢、燒秤錘淬酒調下。(《本事方》)

15、治婦人四十九歲已後,天癸卻行 或過多不止:黃芩心枝條者二兩(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幹,又浸又炙。如此七次)。為細未,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進二服。(《瑞竹堂經驗方》芩心丸)

16、黃芩治灸瘡血出:酒炒黃芩二錢。為未,酒服。(《怪證奇方》)

  黃芩用藥禁忌:

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脾肺虛熱者忌之黃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並禁用。


標籤:黃芩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