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執業醫師複習要點:接觸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病亦稱感染症。與遺傳和生理功能缺陷所引起的疾病相對應,傳染病由病原性微生物(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病毒、寄生性原生動物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人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之同相互傳染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在人羣中相互傳染,豬霍亂在豬中傳播,而鈎端螺旋體病則可在人和動物之間相互傳染。中醫歷代文獻對傳染病流行記述頗豐,其病因多概括為六淫之邪和疫癘之氣,對麻風病、天花、梅毒、白喉、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已總結出防治方法,清代的温病學説形成更加深入系統的認識。

執業醫師複習要點:接觸傳染病流行病學

  接觸傳染病流行病學:

1、鈎端螺旋體的傳染源主要是:(北)豬、(南)鼠、(在農村,犬亦是主要傳染源、蛙類亦可)。

長江流域以黑線姬鼠為主要傳染源;南方沿海及雲南地區以黃胸鼠、黃毛鼠、褐家鼠等為主要傳染源。

2、鈎端螺旋體分為兩類:①臂鈎體(問號鈎體?),為致病性鈎體;②雙曲鈎體~(腐生性鈎體),為非致病性鈎體。

3、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患病動物的腦脊液中。

4、狂犬病毒屬於核糖核酸型彈狀病毒科,分為甲、乙、丙三型。

5、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對1:2000新潔爾滅敏感,紫外線照射下很快死亡,在低温乾燥環境中能保存數年。

  非傳染病流行病學:

1、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其主要措施有:健康教育;保護環境;合理營養;良好生活方式和體育鍛鍊;特殊保護(如食碘鹽、增加含氟量預防齲qu齒)

2、二級預防(又稱“三早預防”,即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主要措施有:普查;自我檢查;定期體檢;密切觀察癌前期病變。

3、三級預防,指對症治療、防止殘疾和加強康復措施。

4、目前我國初級衞生保健的主要內容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康復。

  環境衞生學緒論:

1、環境衞生學研究的是自然環境和生活居住環境。2、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生活居住環境是指: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從事社會集居生活而建立的城鄉生活居住環境。

  環境與健康:

生態系統內形成的生態平衡,是自然的、暫時的相對平衡。

2、生態系統由四部分組成: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微生物)、非生命物質(大氣、水、土壤等)。

3、環境污染的來源有三大方面:生產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

4、人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着最本質的聯繫即:物質交換與能量交換。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對立統一關係。

5、由於嚴重的環境污染而誘發的疾病,稱為:公害病。

6、化學性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膚。

7、飲水中硝酸鹽進入體內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胃腸道內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

8、毒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包括:水解、氧化、還原、結合。

9、污染物在人體內的轉歸大致如下:吸收、轉運、作用(或貯存)、生物轉化、排泄。

10、制定衞生標準或環境質量標準的科學依據是:閾劑量或最高無作用劑量。

11、人體對污染物的反應一般經過三個階段:正常調節階段,代償階段和失代償階段。

12、影響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①劑量與反應的關係;②作用時間與反應關係;③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④個體感受性差異。

13、亞臨牀狀態變化也就是:代償階段變化。

14、污染物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及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污染物進入人體的劑量,即:吸收量。

生物學放大:環境中某些化學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逐級濃縮,致使生物體內該化學物質的濃度成千上萬倍增大的現象

16、生物學富集:環境中某些化學物質,被生物體吸收後,可以不斷地積聚濃縮的現象。

17、水被有機物污染後,在有氧氣的條件下,經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鹽、硫酸鹽等。這種自淨作用稱為:生物降解作用。

18、由環境因素引起的癌症約佔:80%~90%;由病毒因素和放射性因素引起的癌症約佔5%;由化學性因素引起的癌症約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