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7登革熱傳染性疾病預防方法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約5-7天,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等特點。患者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少數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並進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熱引起的併發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來説登革熱主要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登革熱預防知識,歡迎閲讀

2017登革熱傳染性疾病預防方法

  一、症狀

登革熱臨牀表現主要以出血傾向和皮疹為其特點,除此之外,還有全身疼痛、發熱、乏力症狀。潛伏期通常為5~8天。

1.發熱: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戰症狀,高熱,24~36h內體温升高達39~40℃,多數患者表現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大部分患者經治療5~7天后,體温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少數患者於發熱3~5天后體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稱為雙峯熱或馬鞍熱(saddle fever)。發熱時常伴較劇烈眼眶痛,肌肉、頭痛、骨及關節疼痛,極度乏力,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祕等胃腸道症狀。

2.出血:出血多發生於病程的第5~8天。25%~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如牙齦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皮膚、黏膜下出血等,出血範圍的大小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關係。

3.皮疹:常於病程的第3~6天出現,多為斑丘疹,可呈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點)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時出現兩種或多種皮疹。皮疹多先見於軀幹,然後逐漸向四肢、頭面部蔓延,最後分佈於全身皮膚。皮疹多有癢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續3~5天后逐漸消退。

注意:重型登革熱早期臨牀表現類似典型登革熱,但發熱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現為腦膜腦炎,出現劇烈頭痛、嘔吐、譫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縮小等。此型病情兇險,進展迅速,可於24h內死於中樞性呼吸衰竭。

  二、登革出血熱的'表現

分為兩型即較輕的登革出血熱和較重的登革休克綜合徵 。

  1) 登革出血熱

開始表現為典型登革熱。但其肌痛、腰痛、發熱、但骨、關節痛不明顯,而鼻衄、嘔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症狀嚴重。常有兩個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於100ml、血濃縮,紅細胞壓積增加20%以上,血小板計數<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雖小,但出血部位位於腦、心臟、腎上腺等重要臟器而危及生命。

  2)登革休克綜合徵

具有典型登革熱症狀;在病程中或退熱後,病情會突然加重,有明顯出血傾向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皮膚濕冷,脈快而弱,脈壓差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煩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搶險,可於4~6小時內死亡。

  三、登革熱的防控措施

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也無疫苗,預防是防制登革熱的關鍵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羣。主要措施如下:

  (一)個人防護措施:

1.睡覺的時候要掛蚊帳,注意個人衞生

2. 出門郊遊要穿長袖衣褲、塗防蚊水。

3.不在樹林、草叢及水潭逗留。

4.在平時多鍛鍊,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所處區域疫情發生時,儘量不要劇烈運動,以防止身體過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6.當自己出現登革熱的症狀時,及時檢查、就診。

  (二)環境控制措施:

1.清除蚊子滋生的容器、水潭、樹穴、輪胎積水等。

2.垃圾統一回收處理,保持生活區環境清潔衞生。

3.在蚊子活動密度較高的地方適當地使用學藥劑進行殺滅。如廁所、水溝、污水處理池等。

4.宿舍應整潔衞生,定期滅蚊,睡覺時必須掛蚊帳。 5.加強登革熱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職工的防控意識。

6.若出現發燒的病例須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如確診患登革熱必須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