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1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發生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我讀了《最後的姿勢》這篇文章,深深地被一個恪盡職守,大愛無邊的政治老師——譚千秋的事蹟所感動。

課文以感人的句子,記敍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家的女兒,而是身在教室的學生啊!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義無反顧的張開雙臂,保護自己的學生。

救援人員的搬開碎石以後,譚千秋老師死去仍保持雙臂張開的姿勢,他至死也不忘——自己是一個老師啊!

“張開雙臂,保護學生。”

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愛,責任是什麼,現在的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完全詮釋了愛與責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唉!現在的人真令人悲哀。

善良絕對不能偽裝,因為從心底裏善良的人,才會善良,從心裏不善的`人,他的內心也是邪惡。真善美從來是無價之寶,百利而無一害,善良不在於你怎麼想去別人,而在於用行動,用無言去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真善美,用行動證明吧,你是個最美的,去守護你守護的人吧。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2

山崩地裂,江河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大地震顫,花兒折斷了新生的嫩芽。

殘垣廢墟,生命失去了絢爛的陽光。

萬眾矚目的2008,竟充滿了如此多的磨難;冰雪災害,凍壞了美麗的南國;打砸與搶燒,玷污了聖潔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們的家園。

但是,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也不會倒下!

在荒蕪的廢墟下,一位老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死死的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為同學們上了最後一堂品德課;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告訴人們什麼是“人生價值”……

廢墟里,四個學生沒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為有永不倒下的譚老師給他們生的力量。老師,折斷了自己的翅膀,讓學生繼續飛翔。我看老師那寬闊無比的懷抱中,永遠留着那脆弱的生命靈魂,自己卻折斷了翅膀,永遠停棲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讓他以這個姿勢,飛入了天堂。

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如今我終於懂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生命中最後的姿勢,這果敢無畏的姿勢,這充滿大愛的姿勢,將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廢墟中,發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裏,母親用短信留給幾個月大的孩子最後的禮物,最後的愛,因為母親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讓她匍匐着,呵護着自己的孩子;擔架上,3歲孩童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舉起僅能活動的右手敬禮,那震撼,那感動充盈着人們的心;當面對餘震來臨的危險,荊利傑跪地哭求“讓我再救一個”,因為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中國心……一個個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數不勝數。

2008,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不會倒下!2008,中國人將被自己感動……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3

我近期讀了《最後的姿勢》這篇文章,讀完我深深地被這篇文章所感動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5.12”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生命護住四根學生的故事。整個場景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當我讀到:“譚老師立即把學生拉到課桌底下,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時,我的眼睛模糊了,我被譚千秋老師在生死關頭恪盡職守、捨己為人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當救援人員搬開壓在譚老師身上的石塊時,眼前的場景把救援人員驚呆了,譚老師張開雙臂,撐在課桌上,死死地護住學生,頭腦被石頭砸得凹下去了……”這樣的場景,在場目睹怎能不熱淚盈眶啊?

譚老師在生死攸關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他把學生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一心想着他人,而不顧個人安危,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長存!這不禁讓我去想起了最美司機吳斌,他與譚老師一樣,忠於職守,捨己為人。在關鍵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乘客。吳斌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司機,可在一次災難中,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他成了人們心中最敬佩的人。那是一段陡峭的山路,他被鋼管砸到了,生命隨時可能終止,可是,他沒有急剎車,因為那段山路急剎車是十分危險的,那是一車人的'生命啊!他忍着劇痛,聚集全部精力,繼續平穩地開着車,直到安全地段,他支撐不住,暈倒了。乘客們這才明白他們剛才幾乎與死神交手,人們多麼希望吳斌能安然無恙啊,可是,吳斌在完成了他最後的使命時,安然地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我沒當讀到這些感人的文章,總是不禁潸然淚下。你説這難道不讓人感動,不讓人震撼嗎?譚老師是多好的老師啊,他講課繪聲繪色,又孜孜不倦地為學生付出,同學們多麼喜歡這樣的老師啊。按理説譚老師地震時就在門口,完全有可能逃出教室,但是他選擇了保護學生,犧牲自己。我要向譚老師學習,做一個忠於職守、捨己為人的人,讓我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4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發生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今天,我們也瞭解了其中一個恪盡職守。大愛無疆的政治老師。

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敍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誓死護衞四名學生,最終他與世長辭了,但卻換來了四名學生的生還。

多麼偉大的師生之愛呀!在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家的女兒,而是身在教室中的學生!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義無反顧的張開雙臂,保護自己的'學生!

在救援人員刨開碎石之後,譚千秋老師死去仍保持雙臂張開的姿勢,他至死也不忘——自己是一個老師呀!

“張開雙臂,保護學生”是譚千秋老師最後的姿勢,也是一個永恆的姿勢,一個充滿愛的姿勢,更是一個責任的姿勢!

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像譚千秋老師這樣捨己為人的人雖然很多,但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為了“炒作”自己,不惜利用人性的善良使自己名聲大噪。比如網絡上瘋傳的“最美女孩”給乞丐餵飯,還幫助其尋找家人的故事。在文字解説上還附加了照片,做得極其逼真。但經記者一調查,完全經不起推敲。原來網絡上所傳的“最美女孩”不過是餵了老人兩口白米飯,和老人拍了兩張照片後,便扔下其不管了幫助其找家人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一切都是“網絡推手”的“功勞”。

善良永遠也不會用偽裝,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了人性中做可貴的“真善美”!善良永遠都是無價之寶,百利而無一害,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喚醒內心的“善”,學會去守護吧!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5

5月12日,一個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日子裏,汶川發生了里氏8級的大地震。一個又一個愛的姿勢,永遠清晰地刻在了所有學生的腦海裏……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衝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譚老師的那一聲吼,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但是那短暫的幾秒鐘,哪裏能讓所有的學生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衝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在那短暫的幾秒鐘,譚老師做出了一個決定——犧牲自己,保護學生!而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的樣子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人們對他的讚頌。

教師,是一個可以為了學生不顧一切的職業

5月12日下午,是吳忠洪老師的英語課。

“beach、beach……”2點28分,距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帶領大家複習完了舊單詞的吳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又一個單詞。

然而就在這時,地板劇烈地搖動起來,門窗“哐哐”地發出響聲,桌上的東西全被甩了出去。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同學們,面對突發的地震,一下子就全傻了。“同學們,快跑!快點下樓,地震了!”吳老師扯着嗓子的吼聲,把同學們從驚呆中拉了回來。

眼看門框要倒,吳老師牢牢地將門框扳住,引導着同學疏散。

就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吳老師忽然轉身跑向四樓——還有兩名同學還在樓上!

14日清晨7點,救援戰士從一片瓦礫中找到了吳老師的'遺體。在他的身下,大家又抬出了兩名學生的遺體,雖然3個身體早已僵硬,但吳老師仍然將兩個學生緊緊地護在身下……

5月12日的大地震,一名又一名老師,做出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決定。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6

5.12這個特殊的日子你們還記得嗎?相信大家也都不會忘記的,那是汶川發生8級地震的日子,在那天的14時28分,房屋倒塌了,學校倒塌了,工廠也倒塌了,四川同胞們的生命也在頃刻間被天災奪去了。在温總理得知這消息後第一時間來到汶川指揮救援工作,後來,經過中外人民的踴躍捐錢,才使得汶川同胞們度過這次災難,這就詮釋了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啊!

雖然這次災難使得許多孩子失去了父母,許多家長失去了親生骨肉……但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讓我們看見了人間處處都有情,就拿一所中學的普通教師譚千秋老師來説吧!5月12日下午,譚老師在課室上課,突然課桌搖動起來,譚老師意識到地震,馬上指揮學生撤離,但是最後有四位同學衝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學生拉倒課桌底下,自己雙手撐在課桌上保護學生。當救援人員發現譚老師時,他自己犧牲了,身下護住的`四位同學卻得救了。譚老師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面對危險,譚老師根本沒有想到自己,一心只想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不能讓學生受到任何傷害。如果現在譚老師站在我面前,我要對他説:“譚老師,你做得對,我支持你,你是好樣的,你為了救四位學生,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你是位大公無私,忠於職守的老師。”

譚千秋老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他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他那種大愛永垂不朽。

讀《最後的姿勢》有感範文7

近日,我們學習了《最後的姿勢》一課,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名叫譚千秋的老師,為了救護同學們的生命,自己不幸遇難的故事,他的生命在延續。隨着趙老師的講解,我彷彿又回到了5月12日,彷彿來到了四川綿陽,彷彿來到了譚老師的教室裏……忽然,一陣轟隆隆的巨響打亂了課堂上的寧靜,不好了,地震來了!地震來了,譚老師沒有驚慌,而是拼命大聲的喊道:“同學們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飛快的向外跑着,一個又一個出來了,還有四個,譚老師不顧一切的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把同學護在了課桌底下。同學獲救了,老師卻永遠的去了天堂。

譚老師走了,講台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裏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可是,譚老師沒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後的姿勢,永遠永遠在我們的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同學身上延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生命在延續。

譚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和責任是師德靈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它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裏。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車,剛坐下,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我讓位給她坐,她看看我沉重的書包,笑着搖了搖頭。我趕緊説:“我就到了,一會下。”老奶奶坐下説:“謝謝你了!”我不好意思的説:“不用謝”過了一站又一站,老奶奶疑惑的看着我,我趕緊躲到後面去了,免得老奶奶心不安。

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它體現了作為一名國小生的愛與責任。譚老師在天堂用他那睿智的目光看着我們呢!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