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關於家風的作文

作文3.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風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關於家風的作文

關於家風的作文1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且中華民族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更重要。

在每個家庭中,家風就像是一個傳統,它需要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去關注它並且重視它,然後以它為標準,更加充分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以此,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讓下一代更好地弘揚。對於我來説,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裏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説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説。“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説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説:“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説,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家風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道德標準。

關於家風的作文2

在我們家沒有什麼成文的規定,大家也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我認為家風並不一定要書面化、固定化,它應該是一種傳承——精神與品德的傳承。父母雖沒有説,但他們一言一行無不在為子女樹立榜樣,我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下面就來談談我們家不算家規的家規吧!

肯吃苦。這是我從祖輩父輩都能看到的。爺爺當初因災害遷移,憑藉自己的一門手藝白手起家,那時住的房屋都是爺爺和爸爸一錘一錘鑿出來的。有時候早晨天不亮就起牀幹活,往往要騎着自行車走多幾十裏,他們辛辛苦苦賺下的錢自己卻不捨得花,那輛自行車一騎就是三十年……爸爸媽咪也一樣,人們知道他們在外面瀟灑自如,卻不知他們曾付出的努力,他們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有時都是排滿工作的。

孝順。説起來這可能是許多家庭的家規,而孝這個字在父母身上有着很好的體現,爸爸雖然是個在外打拼的男人,但他時刻都不忘自己的父母。每兩天他總給他們打個電話看藥還有沒有,家裏有沒有什麼需要的,逢週末還會和媽咪一起去爺爺家吃飯。媽咪也是有孝心的典範,雖是家裏的小女兒但一點不嬌氣反而能説會做,雖然她對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口氣很重的批評,但誰都能看出她言語深處的愛!如今現實這麼形形色色,父母能撇開工作娛樂關心陪伴自己的爸媽,我覺得是十分可貴的。

未雨綢繆。俗話説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許多人卻總是事到臨頭才思考,這未必有些太匆忙。父母總是想得很遠,有時候很不理解,知道事情發生看他們鎮定自若的樣子才知道預先考慮好是多麼明智。漸漸地我也開始考慮以後的事,不侷限於眼前的事,這樣發現會收穫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家風這個東西是説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這些規矩需要每一個成員去踐行,並且代代相傳,千千萬萬條家規的傳承才會使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關於家風的作文3

優良的家風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不可或缺的。家風好似雄鷹的雙翅,使其能勇敢地搏擊長空;家風好似春日和煦的陽光,照耀小苗茁壯成長;家風好似一面明鏡,能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反射出你的個人修養。從某種程度上講,優良的家風造就崇高的品質。

有許多在優良家風中成就崇高品質的名人的例子(刪),林則徐就是其中的一例。林則徐從小就有較高的天賦,其父林賓日便把四歲的林則徐帶到塾館,抱在膝上開始進行啟蒙教育。林賓日不但教學極有耐心,而且特別注重身教,據林則徐回憶,他小時從未受過父親打罵,連大聲呵斥都絕少。正是在這樣優良的家風的薰陶下,成就了林則徐,使他認清了對中國國民的危害,發動了虎門銷煙,也使它因此成為了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事蹟也就深深地烙刻在了中華兒女的心中。優良的家風造就了林則徐崇高的品質。

吉鴻昌25歲時,父親病重,即將離開人世。父親臨死時對吉鴻昌説:“當官要清白謙(廉)正,多為天下窮人着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製,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並請他們監督。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廉)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是什麼使吉鴻昌一身正氣,兩袖春風,最終為了自己的祖國而光榮犧牲?是他受到的良好的家風,鑄就了吉鴻昌廉潔愛國的崇高品質。

是什麼滋潤了史鐵生的合歡樹?是他受到的家風。史鐵生19歲無法行走,只能在輪椅上度過自己的餘生,他幾次想自盡,但他的母親用樂觀的人生態度鼓勵史鐵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這使史鐵生“站”了起來,創作了《我與地壇》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合歡樹茁壯地成長起來,並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史鐵生受到的良好家教,使他不向命運屈服,頑強鬥爭。

費爾巴哈曾説“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是啊,家風能夠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就讓我們繼承家族優良家風,養成好的習慣,造就崇高品質吧!

關於家風的作文4

家庭風格通常是指傳統的家庭風格或家庭風格。從某種程度上説,家風是家規的外在表現。家庭規則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修、齊、治、平的統一,把“齊家”與“修身”、“治國”、“天下”同等重要。因此,家庭培訓文化非常發達。《顏氏家訓》、朱柏魯的《家訓》等著名家訓文獻被廣泛流傳,成為家庭教師的寶貴經驗。傳統的家庭培訓涉及面廣,但其核心始終以家庭教學和自我修養為核心。其實質是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主要包括:孝順,孝順,家庭,努力工作和謙卑,不貪婪,鼓舞人心的學習,業務農業、自力更生,倡導科技、拒絕迷信,選擇的訪問,附近的善良、慷慨的謙虛,謹慎的話説,和鄰居,救援和貧困,清洗和修養,戰鬥的壞習慣,健康和健身,嚴禁隨意切割,切割。雖然受時代和階級的限制,傳統家規的內容有一定的缺陷,但總的來説,它仍然是先民留下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倫理文化遺產。

説到家居風格,我真的不明白什麼是家居風格。所以我問爸爸。爸爸説:“家風是傳家寶。我們家有四種風格:誠實、忠誠、健康、和諧。“我對這四種家庭風格有自己的理解。

誠實就是不説謊。我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我的小朋友在家裏玩。我們在玩捉迷藏,我害怕被抓住,就跑到另一個房間去了。就在那時,事故發生了。我把一個玻璃杯摔在地上打碎了。當我説“破碎的和平”時,我用手拾起了碎片。小夥伴聽到了聲音,看到這一幕很震驚。爸爸回來時,正好看見地上的碎玻璃,就問:“這是誰幹的?”我心裏有兩種聲音。小魔鬼説:“別承認,你會被批評的!”小天使説:“最重要的是誠實。經過一番掙扎,小天使終於打敗了魔鬼,我説出了真相。我想我要接受“風暴”。因此,父親和藹地對我説:“沒關係,只要你承認。去拿掃帚!”

我理解另外三種家庭風格:守信是一個詞和一個承諾;健康就是安全,沒有疾病。和諧是一個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有了這四種類型的家庭,我明白了生活的規則,我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關於家風的作文5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族在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美好德行。現如今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的缺失已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近期的大陸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子女們在佛教禪師的引導下重拾叩拜禮,這不僅是子女對父母的報答與懺悔,更是在傳遞中華傳統禮儀。

小時候

每逢春節,因家中爺爺奶奶的輩分很大,家中總少不了來往的親戚。

親戚們會從清晨開始便陸續趕到爺爺奶奶家,而我也會起一大早就跑去爺爺奶奶家,嚮往的不僅是鼓鼓的紅包,大概還有熱鬧的氣氛。小輩分的叔叔們總會在進房門之前就開始遠遠的叫着對爺爺奶奶的尊稱,一路笑呵呵的。接着就是“撲騰”一聲,不用猜!準是已經進了屋子已經開始跪拜了,緊接着便是磕頭問好。在這個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忘記了我,笑的眼角都吊起了皺紋。親戚們塞滿了整個客廳,整個房間瀰漫着醉人的家族氣息。

小時候,我並不知道那樣做的原因,也只知道模仿者別人的行為。

家風啊,還在呢!

後來啊

那是在奶奶的葬禮上。

終於見到了那個陪我長大的姐姐,在我的記憶裏,她是那麼的美好。但是,不知是為了什麼原因竟疏遠的讓我以為以前都是一個故事。姐姐變得更加光鮮亮麗,哪怕是一身素衣也掩不住姣好的面容。

那天送奶奶離開,我年齡小便跟着幾個對我疼愛有加的親戚走在後面。前面不久便能看到姐姐。那時啊,彷彿整個世界都因我前所未有的悲傷與孤獨而傷感。到了墓地,所有人都跪下行禮,只有她一人站在那裏,慢吞吞在包裏取出報紙墊在膝蓋下面。當時我只感到奶奶對她的疼愛都不值得,而我更加肯定以前日子都是夢。

後來啊,我的行為是出於對親人的愛與懷念。

家風啊,你去哪了?

而現在

開始有人抱怨沒有了年味,而我想大概是少了人情味吧。

再到春節,也不知是何時起,沒有了跪拜禮,甚至問候都開始少見。我們丟失了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在抱怨“童年跟冰川一起融化了。”“時光被歲月沖淡了。”……其實不然,我們找不到的是家風。

而現在,就連平日的見面問候都成了敷衍了事。

家風不在了。

那麼從此以後,讓我們拾起父輩們的家風去傳遞給我們的子孫。

關於家風的作文6

一回到家,就聞到一股噴香的蛋糕味,令人不禁停下去聞聞這股甜香。

咦?我們家可沒有人會做蛋糕呀!正當我感到疑惑時,媽媽從廚房裏緩緩走了出來,只見她圍着圍裙,頭髮盤成一團,一副幹了一番大事業的樣子。“這個蛋糕不會是你做的吧?”我驚訝地問道。媽媽點點頭,説:“是啊,我前幾天在抖音上看見教程,於是就想試試看。看這色相倒不錯,晚上就把它當晚飯吧!”

我們家有一條家風是勤學。從小爸爸媽媽便教育我:要多學習,遇到不會的東西都要學習。家裏每天幾乎都有人在學習。外婆總是學着種花,外公總是學着種菜,媽媽總是學着跳舞,爸爸總是學着健身一家人總是有自己學習的'東西,外婆曾感歎道:“要是停止了學習,那生活就缺少了樂趣,要活到老學到老啊。”

在我的家裏不乏書香陣陣,在徐徐的微風下,坐在花園裏,拿着一本書,是何等的快樂啊。

每當出門去外公外婆家時,媽媽總會拿些東西給他們。久而久之,我耳濡目染,現在每到出門前都要在家裏巡視一圈,看看有沒有新奇的小玩意可以帶給外公外婆。媽媽總是教育我:“要孝順長輩。”是啊,我們家的家風還有孝順,百善孝為先。外公外婆也總是誇我道:“你又長大了,真孝順。”一邊又露出欣慰的微笑。

我們家還有一條家風,是待人友善。記得有一次外婆的花園裏“闖”進了一個不知名的“採花賊”,正好被我和外婆撞見了。可外婆非但不生氣,還笑吟吟地對那個人説:“這個花草可以藥用的,你喜歡就採些去。”一邊又平靜地對我説,“沒事,我們要對別人友善些,大家都是鄰居,沒有關係的。”後來他們真的成了要好的朋友,常一起約着去公園散步。

藍天上飄着朵朵白雲,微風吹拂着我,令我神清氣爽。我的家風就是這樣,勤學、孝順、友善。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是多麼幸福!

關於家風的作文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孝敬長輩、文明禮貌、誠實守信以及勤儉節約等。

今天我重點要講的是孝敬長輩。過年了,家家都要祭祀,擂金團成了必需品,而我的外公外婆就做起了擂金團的生意。媽媽每天去外婆家幫忙裹擂金團,早出晚歸,每天累得腰痠背痛。我很是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放假了還要讓自己這麼累?媽媽告訴我:孝敬長輩不是口頭上説説,不是偶爾的捶捶背,而是默默地幫長輩們做做力所能及的事。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平時我們都很少能顧及到他們,現在我們空閒了,就去幫幫他們呀。現在我做的多了,那麼外婆他們就可以少乾點了呀。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我也加入了裹擂金團的隊伍,乾的超有勁。

就在前幾天,媽媽生日,帶着我和兩位阿太去銀泰吃飯。車上,我不耐煩地聽着阿太們和媽媽大聲説話,很是不爽快。後來吃晚飯送阿太他們回家後,媽媽突然問我:“你知道媽媽為什麼特意和我的外公外婆他們吃飯嗎?”我搖搖頭不知道。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説:“晨,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事:人剛開始時嬰兒,啥都不會,你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幫你洗澡,幫你餵飯,攙扶着你走路;而人也會老去,他們變得聽不清聲音,走不動路,他們需要人照顧;那麼照顧嬰兒和老人就是我們年輕的一代。我的外公外婆小時候照顧我,現在我長大了我有能力了,我照顧他們;你的外公外婆現在有能力自理,並且能照顧你,而當你長大了有能力照顧別人的時候,你的外公外婆老了,走不動路,聽不清聲音了。所以,我們現在帶着阿太他們吃美食、賞美景,在他們的有生之年讓他們感受我們暖暖地孝、滿滿敬,你懂了嗎?”是啊,原來孝敬長輩不是偶爾地為之,拍照存檔,而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和長輩説説話、吃吃飯,外面一起走走、看看……怪不得,外出時,爸爸都是不忘扶着男阿太走,因為男阿太腿腳走不利索;看見女阿太的鞋帶散了,媽媽忙走過去,讓阿太站着不要動,媽媽蹲下幫阿太繫好鞋帶……原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之一啊。

家風是雨,我們是苗,這樣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啊!但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有了爸爸媽媽的榜樣,我會好好學習,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關於家風的作文8

如果説,一棵樹以樹幹為中心,那麼一個家就以家風為根本。

自強,就像樹一樣地生長。

每當去家裏的葡萄園裏,看到地裏的雜草,總愛拔去。陽光下,雜草的根纖細,柔軟,我詫異的是,為什麼我總能輕而易舉拔除他們?我邊思考邊撥弄着翠綠的草葉,姥爺過來坐下説:“想出來了麼?”我抬頭,看見姥爺眼裏有種莫名的光彩在流動,恍若夜空中的星芒。我無奈搖頭,姥爺拿過一根草,輕輕一拉,根就斷了。姥爺説:“這就是草,他們的根太細,太短,它們只靠奪取別人的養分活着,卻從不靠自己去紮根。但樹不一樣,他們延伸自己到幾十米之外的地方,為自己汲取養分,自強自立地生長。記着,孩子,別靠別人,一切靠自己。咱家的人不靠別人過日子!”説完,姥爺又開始打理葡萄。

我彷彿看見了年少時的他獨自跑二十幾里路上學;青年時,獨自販貨物去天津;中年時回家務農,獨自學習種植葡萄。這一生,他都不靠別人活着,我流着淚笑了。我為自己家有這樣一個榜樣,這樣一種家風/而自豪。活着,靠我自己活着。

勇敢,像帆船一樣在浪裏航行。

幼兒園時,懦弱而內向,同班一個同學,每天欺負我,我不敢告訴老師,只能回家偷偷哭,持續了三個月。媽媽有一次偶然發現了,她輕輕抱着臉上掛着淚珠的我,説:“別害怕,為什麼不敢跟他理論?為什麼不敢大聲呵斥他?勇敢一點,咱們不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被人欺負。他即使比你強,你也要勇敢面對,懂麼?”聽完了,忽然覺得,小小的、柔軟的心裏有了一個骨架,即使再怎麼收縮,它也不會變小,因為它是勇敢。

長大了,最愛看帆船比賽。看帆船在海里被推上浪尖,被海水淹沒又重新出現,被浪花擊倒又奮然前行。那是勇敢者的遊戲,是上帝寵兒的驕傲。勇敢是陽光,激勵着向日葵種子,衝破黑暗,尋找光明;勇敢是翅膀,幫助雄鷹翱翔天際,稱霸藍天。勇敢是很多很多,勇敢是我家的家風!

家風是根,助我們深扎大地,屹立不倒。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我要伴我家風世世代代走過風雨兼程,迎來彩虹滿天!

關於家風的作文9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説,就從奶奶説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爸爸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職員”。爸爸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爸爸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爸爸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着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爸爸搶着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着微弱的燈光,爸爸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爸爸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爸爸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着。爸爸,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爸爸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爸爸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衞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眾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户之中!

關於家風的作文10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記得把孩子剛送進幼兒園時,我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哭着找媽媽,會不會自己小便洗手,會不會自己吃飯,媽媽不在中午能安然入睡嗎??生活上的一切我都擔心着。孩子入園一週來,出乎我們全家的意料,她不哭也不鬧,從老師的反饋來看,孩子能自己大口的吃飯,自己睡覺,也不怎麼哭鬧,似乎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全家都為此感到高興,似乎一切走上正軌。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孩子已經放學回家,正專心的玩着玩具,我不經意間看到她手裏拿着幾片雪花片在玩,自己好像沒買過這樣的玩具,這是哪來的呢?我問道:“寶貝,你手裏玩的雪花片是哪來的?”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説:“是幼兒園的呀!”我聽了忙問:“那你是怎麼拿回來的?”孩子告訴我説是偷偷放在口袋裏拿回家的,聽了她的回答我忙找奶奶問是怎麼回事,孩子的奶奶説有時是看見她會拿一兩片雪花片回家,看看是小東西自己也沒在意,只要孩子高興就好。奶奶的話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少了,隔代的溺愛會對孩子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得告訴她們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這種行為我沒有責怪和發火,而是讓她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玩具的家在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它們也會不開心。接着和奶奶溝通,讓她以後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問問她口袋裏有沒有玩具忘記放回去了,如果有,就趕快送回去。

隨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提醒奶奶每天問問孩子,有時也會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忘記把玩具送回家,剛開始奶奶告訴我,孩子今天又拿了玩具,不過提醒她後就送回去了,後來孩子會主動和奶奶説自己沒有忘記送玩具回家,幾周後,孩子已經牢記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拿回家。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孩子變得懂事了,不再亂動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和小朋友相處也懂得謙讓了。 怎樣的教育就會有怎樣的孩子。良好的家風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關於家風的作文11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也是有法制的社會。講文明,講禮儀,有家族家訓、家規、家風,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也是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中國是文明古國,但長期存在着封建制度,各地都存在不同的風俗習慣,例如:我們本地區時而以家族為中心,我王氏門中就立有祠堂,供有祖宗牌位,講的是禮儀仁慈,我的老祖宗任過族長,對於不守規矩、不道德、不尊敬長輩、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無所不為、不聽取勸告的本族之人面對祖宗牌位,一律家法從事,約法三章……

好龍出好子,好種出好苗。作為一個家庭,必須君正成賢,父慈子孝,要有嚴格的家風。祖輩為人嚴格要求自己,諄諄教育後代。持之為人善良,史載家庭和睦,福樂千秋!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爺爺繼承老祖宗的遺言,嚴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為人,老老實實做事,同時,也嚴格要求並教育爸爸,訓言是:“忠誠踏實是一個顛樸不破的真理。”虛偽和偽裝,有時雖然能夠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但總有一天會遭致悲慘的下場,甚至身敗名裂。因我的爸爸離鄉背井,長年在外工作,父女之間見面很少,很少直接受到爸爸的教育。因此,爺爺奶奶在生活上精心照料,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在學習上要求刻苦認真,在家風上嚴格之極。並訓道:“熱愛勞動知苦辣,熱愛學習知天下,熱愛祖國熱愛家,你夢我夢強中華!”

由此可見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從古到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耀眼的思想光茫!我也會記住我們王氏家訓,把它發揚光大!

關於家風的作文12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説,就從奶奶説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的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的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就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的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與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的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着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着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着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着。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衞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的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眾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户之中!

關於家風的作文13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很重要,沒有了家風家訓,這個家就不成樣子了。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而且,我覺得我家的家風家訓還很特別呢!

我的家是一個歡樂家庭。每天,我的家裏總會傳出歡聲笑語,總讓我覺得十分快活。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我很自豪,也很驕傲。

我的家還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呢!爸爸經常一下班回家就擁抱我和媽媽。每當我們三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會感覺到無比的幸福與甜蜜,一股暖流湧入我的心田。此時此刻,我覺得我比誰都幸福。

我們的家如此相親相愛,是因為有家風家訓幫我們營造了這麼温馨的環境。爸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吃飯吃個七分飽,幹活幹個十分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吃飯可以吃到大半飽就行了,但是,幹活一定要幹徹底,不能留下尾巴。吃完晚飯,我收拾餐桌的時候,我洗了碗卻經常忘了擦桌子、關燈,所以爸爸常常用這句話來教育我。每當我做事的時候,就會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幹活幹個十分了。

爸爸還有一些經典名言,如:“立即反應,馬上行動國小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國小二年級關於家風家訓作文。”原來的時候,我中午回家就看書,一直看到中午飯都做好了,可我還是不肯去吃。媽媽坐在餐桌旁喊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我都是“嗯”了一聲後就再也不理不睬了。但是,媽媽對我説:“該吃的時候就得吃,不然,可沒人給你留,並且,不來吃飯你就會耽誤了吃完飯要做的事了。以後我只喊一遍,再不來我就不等了……”這時,爸爸就會説:“立即反應,馬上行動。”我就會放下書,戀戀不捨地跑進餐廳。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好,不但讓我改掉了壞習慣,還讓我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無私的愛。生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裏,我不僅快樂還很自豪,家風家訓助我成長。因此,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關於家風的作文14

我時常回到童年,用純真的童心去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就變得易解;然而,我再用成長的心重新思考那個問題,好像又變複雜了。

從小有一個詞一直在我耳邊纏繞。母親告訴我“自信”。童年的我常常誤以為是“自大”的意思。母親還説:“你要為了一個目標才自信,不能盲目”。從此,我就為我的夢想,充滿了信心。可就在那時的我發現我錯了……

每次經過街道上的琴房,便有一種好奇心掛在我的四肢上,總是忍不住想進去看看鋼琴是什麼?就那次後,和母親反覆要求,母親為我找了一個鋼琴老師。老師很年輕,端莊又不失優雅。一見面便被老師的音樂迷住,想和老師一樣演奏出如此美妙、婉轉動聽的音樂。可在第一堂課上老師教我識譜,要我練手形。我很是無奈,怎麼跟我想象的不一樣呢?

就是這樣的好奇,想知道鋼琴怎麼演奏出最好的音樂?持續過了三年。當時我的辛苦與付出都是母親陪伴着我。每天的練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自認為自己已經彈的很不錯了,便跟着老師報了一個六級的級別考試。

當時間隨着手上的手錶、牆上的鬧鐘一分一秒的過去。就在工作人員報考號的時候,“滴答、滴答”的聲音更響了。有一種莫名的緊張和恐懼在我的心靈上蹦躂,我漸漸失去了信心。不知什麼時候,我恍然間想到了母親教我的“自信”,便上台了。

我用一種“自大”的方式表彰着自信。我坐在一個空曠的房間裏,彈奏着一首又一首的曲子,彷彿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可在我彈奏的時候,評委用怪異的眼神看着我,並讓我離開場地。我很吃驚,就這樣被罵了一通。我才發現,我所謂的自信是錯的。我問老師,老師卻説很正常。我問母親,母親説:“這次的考試,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我就是想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信。”我知道了,真正的自信是要用有實力加上不怯場的演奏得到獎賞,而不是像我沒有真正的實力去自以為是。

母親對我的認知感到驚喜,這是我的母親讓我們家所有孩子需要明白的道理。我明白了,真正的明白了。

許多年過後,到了今天。站在波光粼粼的小溪旁,想着,這很棒;奮鬥一生“夢想是靠自信憧憬的,夢想是真實的!”

關於家風的作文15

自古以來,國法和家規是國家的立國之本、家族的立根之基。只有既遵國法又守家規的家族,才能興旺發達、傳承久遠。

每個家庭的小孩猶如一顆小樹苗,他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家庭教養。我們家就十分注重家風家規的教育。我的爺爺他很樸實,但他低調做人、嚴守規矩等許多優良作風在我們家延續了下來。平時在家中,爺爺常常教育我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團結同學,更會講一些關於“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裏也會時不時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説他是我的至親,不如説他是我人生的導師。

每天晚飯之前,爺爺都會讓我對一天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反思,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還要改正,他説這叫“一日三省”,有了反省,並去改進,人才能進步。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的,雖然有很多很多條規矩,但是正因為有這些“束縛”,才讓我更好的成長。

而我和爺爺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爺爺嘴裏也總是説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爺爺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該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加上課外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末爺爺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交談和相處中,我也算是“長了知識了”。

爺爺説:“一個孩子有教養,看上去就會是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大家誇獎,是因為他長期處於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裝不來的。相反如果他們的家風不好,他們很可能就會成為問題少年,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

我很幸運能出生在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慈祥嚴格的好爺爺。他諄諄誘導,親切教誨,影響着我們家的每個成員,他的優秀品質滋潤浸透着我們這個家庭,讓我們家受益無窮。

我一定要繼承好這樣的好家風,並讓它代代傳承!

標籤: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