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文學家文天祥的代表作品介紹

文天祥是南宋末的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天祥的代表作品,希望能幫到大家瞭解!

文學家文天祥的代表作品介紹
  文天祥的代表作品

作為南宋末年的抗元領袖之一,文天祥在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度相當高,只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他曾中過狀元。作為科舉時代的金科狀元郎,文天祥的才學自不必說,只不過由於戰爭等緣故,文天祥作品本來就不多,尤其以學術著作為少見,多見者乃詩詞和序言、贊、辭、頌,代表作有《文山詩集》《集杜詩》《指南錄》等。

文天祥作品以詩詞數量最多,也最為寶貴,他的詩詞集中在《指南錄》以及《指南後錄》中,另外《吟嘯集》《十八拍》中也有少量詞曲。文天祥的詩歌創作及其風格特點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從文天祥任贛州知府開始到夜走真州結束。這個時期的文天祥剛開始聚義起兵,對於收復失地和復興國家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詩歌的風格明快、豪放,令人讀之熱血沸騰。如《赴闕》一詩這樣寫道:“楚月穿春袖,吳霜透曉韉。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役役慚金注,悠悠歡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全詩雖表達了復國過程辛苦之意,但此時的作者有“填海”的凌雲壯志,眼中盡是前途之光明,那一點“楚月”“吳霜”的摧殘又算的了什麼呢?

從“夜走真州”開始,文天祥的詩歌風格開始轉變。此時的南宋“行朝”被奸臣把持,文天祥雖然被委以高官,但沒有實權,因此詩詞中開始顯露出旅途艱難之意。特別是崖山兵敗之後,文天祥心如刀絞如,詩詞風格集沉痛悲壯,又不失典雅。如《南安軍 》一詩寫道:“梅花南北路,風雨溼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該詩以城郭淪陷和山河永在進行對比,表明了文天祥對於復興大宋山河的信念和對敵人的蔑視,末兩句則突出了作者以死報國的決心。

由於文天祥流傳後世的作品大多集中於抗元后期,且多為感慨時事、抒發胸臆之作,故被後人稱為“史詩”。

  文天祥的人物故事

文天祥是江西廬陵人士,與北宋文豪歐陽修是同鄉。出生於庶民之家的文天祥二十出頭就考取了狀元。如果按照戲曲小說中的套路發展,文天祥中了狀元之後不是立即和大家小姐拜堂,就是當上八府巡按為民伸冤去了。但戲文往往是落魄秀才寫來意淫的`,至少這些和文天祥的故事對不上號。

文天祥入仕時在位的皇帝是宋理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為期間任用奸臣,耽於享樂,南宋國力日漸衰落。沒過幾年,理宗病逝,如果此時即位的皇帝稍有作為,或者南宋的命運可以改寫也未可知,但事實卻令人扼腕。即位的度宗皇帝天生智力不正常,荒淫程度卻比宋理宗更甚,據說曾一夜召幸三十位宮女。不僅如此,宋度宗對奸臣賈似道的寵幸到了超越君臣的地步,賈似道看重度宗的弱點,常常以辭官相要挾,害得度宗幾次痛哭下跪求他回來。有這樣的君臣,南宋想不亡都難。縱使有文天祥等忠臣義士匡扶社稷,也只能說是有心救國,無力迴天了。

1276年,文天祥被任命為使臣,代表南宋朝廷出使元營和元朝丞相伯顏談判。這位伯顏丞相在元初也是一位名將,這時候卻做了一件不厚道的事——把身為使臣的文天祥扣留了。後來,多虧義士相救,文天祥才得以脫身。這個小插曲並未影響南宋向元朝投降的步伐,沒過多久謝太后就帶著他5歲的孫子宋恭宗做了元朝的臣子。

不過,文天祥等主張抗元的大臣並未隨著投降,而是提前保護宋恭宗的兩個兄弟出城,在南方建立“行朝”繼續抗元。此後,文天祥等人的抗元鬥爭持續了近三年,直到崖山兵敗南宋王朝才徹底宣告滅亡。然而,王朝雖然更替,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卻流傳至今,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

  文天祥千秋祭的介紹

文天祥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愛國名臣,他忠貞報國、誓死不屈的精神成為後世之榜樣。幾百年來,文天祥從來不乏仰慕者,歷來學者對他也頗多讚譽之詞,《文天祥千秋祭》即是當代作家書寫文天祥精神的優秀作品。《文天祥千秋祭》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卞毓方,他以洋洋灑灑五千多字,通過對史實的運用和豐富的想象力,寫下了一篇動人心絃的大散文。

文章的前面部分是引子,通過對比喻手法的運用間接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文天祥形象,並藉以引出下文。“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歲。七個多世紀,一個不朽的生命,從南宋跨元、明、清、民國昂昂而來,並將踏著無窮的歲月凜凜而去……當他死時,不,當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豎起了又一根立柱,雖共工也觸不倒的擎天玉柱。”

文章的中間部分寫文天祥被羈押之後,元政府對他的幾次勸降,不僅正面表現了文天祥視死如歸的品格,也從側面體現了文天祥的投降對元朝政府統治江南的重要性。“在北地,考驗他的人格的,是比殺頭更嚴峻的誘降。誘降決無刀光劍影,卻能戕滅一個人的靈魂。但見,各種身份的說客輪番登門……”文章的後面部分則集中描述了文天祥創作五言律詩《正氣歌》的原因及過程、影響。“既然無法復宋,那就留下了一腔正氣在人間,激勵後人吧......”在歷史上,文天祥被俘後自殺未成便忍辱活了下來,但他活著不是為了殘喘性命,而是為了完成使命,而他的使命便是創作《正氣歌》。

《文天祥千秋祭》這篇文章是卞毓方“大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於文中多處運用誇張、比喻的手法,給予了文天祥的人格以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