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精選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人們運用到簡報的場合不斷增多,簡報不是一種刊物。因為有些簡報可裝訂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隻有一兩張紙,幾個版面,像一份報紙。那麼,怎麼去寫簡報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送湯圓簡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精選20篇)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是一年元宵節,為營造溫馨、和諧、幸福的節日氣氛,讓業主感受到團圓熱鬧的氛圍,構建和諧美好家園,促進業主鄰里感情,在元宵節來臨之際,大誠物業組織各專案開展了精彩的元宵節活動,掛花燈、猜燈謎、趣味遊戲等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荼,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趣味謎語懸掛供業主競猜,引起了業主濃厚的興趣,同時為業主準備了湯圓和燈籠等禮品。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獨居老人送去湯圓,為業主帶去節日的溫暖。此次元宵節活動,不僅讓廣大業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為業主的幸福生活增添一份歡樂,讓萬千大誠業主享受到更高質量的物業服務。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2

在一年一度的傳統元宵佳節來臨之際,奎安社群聯合博納物業與錦鈺佳苑南北區的業主共同舉辦“濃濃鄰里情,歡樂鬧元宵”活動,到奎安社群三樓會議室參與手工包湯圓活動。奎安社群志願者和博納物業紅色先鋒”志願者們提前佈置好活動現場,準備好材料。2月15日上午9:00,前來參加的業主就迫不及待地站在會議室長桌前,等待著發放元宵餡和糯米粉。小區業主們三五成群地過來參加,其中當然少不了包湯圓經驗豐富的長者阿姨們,還有對節日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的業主們。大家都圍在長桌上,阿姨們非常熱情指導小朋友們怎樣包的漂亮,活動中,大人小孩齊上陣,包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大家在活動中相識相知,現場一派歡樂、熱鬧的景象。包湯圓活動結束之後奎安社群志願者和博納物業“紅色先鋒”志願者們一同把湯圓打包到一次性餐盒裡供業主拿回家品嚐自己的手藝。在包元宵的時候,有的業主拿著自己手中的手機把自己包的元宵發微信朋友圈,晒晒自己的手藝,還有些業主集聚在一起進行拍合照。此次元宵節活動,為業主營造了一個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豐富社群、物業文化生活,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傳遞了社會正能量,還增進了社群、物業鄰里情,也讓業主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在濃濃的溫情中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快樂元宵節。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3

“以團圓皮,裹幸福餡”,一大清早,工作人員早早來到食堂煮湯圓。圓溜溜的湯圓在水中翻滾、沉浮,白白胖胖,非常可愛。

湯圓煮好,開始分裝。排好餐盒,放入湯圓,蓋好蓋子,裝入保溫桶。重頭戲上場,同時在東門和北門開始送湯圓。

伴隨著一聲聲溫暖的祝福,工作人員將熱氣騰騰的湯圓送到業主手中。

通過此次元宵節送湯圓活動,不但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習俗,讓業主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同時傳遞了帝華物業貼心服務的`溫暖情義,提高了業主的幸福指數。拉近了物業與業主之間心的距離,為共建美好和諧的小區,建立了更加堅實的紐帶,也增強了業主之間濃濃的鄰里情誼。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4

為讓小區業主們感受到元宵節紅紅火火的節日氣氛,元宵節前夕,安泰物業各專案紛紛組織開展元宵節專題文化活動。活動現場,猜燈謎、包湯圓、做花燈、文藝表演等吸引了眾多業主參與其中,物業工作人員還為業主們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前來參與活動的業主們品嚐著香甜軟糯的湯圓,甜蜜的笑容綻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活動中,小業主們用靈巧的雙手,製作出一盞盞花燈。各式各樣的.花燈妝點出元宵節濃濃的節日氣氛,帶給孩子們無盡的歡樂。安泰物業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活動,不僅促進了小區鄰里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增進了業主與物業工作人員之間的友誼,為構建和諧小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5

20xx年2月19日是元宵節,為了讓勞碌在一線的環衛工人過上一個快樂祥和的傳統佳節,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紅牌樓街道竹園社群開展“鬧元宵·煮湯圓”送祝福活動,為社群轄區的.環衛工人們送去節日慰問。

竹園社群團員志願服務隊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和國小生志願者提供志願服務。活動邀請了轄區環衛工前來品嚐,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分工明確,煮湯圓、分湯圓、遞湯圓,忙的不亦樂乎。志願者們為環衛工們端去了一碗碗的湯圓,他們表示雖然有些累,但看著環衛工們開心的吃著湯圓,都覺得很值得。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讓勞碌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免費品嚐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社群的溫暖,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更加促進了社群和諧、和睦的發展,同時也宣傳了志願服務精神。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6

小小的湯圓既“暖身”,更“暖心”。為進一步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感受到來自工會“孃家人”“貼心人”的溫暖和關懷,讓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2月15日,高臺縣總工會聯合高臺縣濱河大酒店開展“甜蜜湯圓裹濃情工會關懷暖人心”元宵節送湯圓活動,為外賣送餐員、家政服務員等戶外勞動者送上美味的湯圓。

“首先感謝工會和愛心商家為我們送的愛心早餐,工會在每個節點都為我們送上不同的愛心溫暖,我們也會履職好本職工作,送好每一份餐。”接過湯圓,外賣騎手臉上展露著笑容。現場歡聲笑語,氣氛融洽,充滿了溫馨!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消除了疲勞,驅走了寒冷,心裡暖融融的....

“現在,各行各業的職工都回到了工作崗位。趁著天初暖、日初長,大家再吃一口甜糯的元宵,出發奔向下一個沾著好光景的日子吧!”縣總工會負責人帶著關切的慰問和美好的祝福,將一碗碗象徵著幸福團圓的元宵送到廣大戶外勞動者的手中。

熱乎的'湯圓傳遞著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懷,甜甜的湯圓凝聚著縣總工會“孃家人”對職工的牽掛,通過這次元宵節慰問活動,不僅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更讓職工群眾感受到了關愛與溫暖,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激勵廣大職工為全縣經濟建設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7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為迎接佳節到來,弘揚中國傳統元宵文化,豐富居民的文體娛樂活動,著力營造元宵佳節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20xx年2月12日,嶽麓區梅溪湖街道云溪灣社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包湯圓,鬧元宵”元宵節主題活動,邀請轄區青少年兒童一起包湯圓,親身體驗傳統文化魅力,本次活動共計40餘人參加。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活動一開始,社群工作人員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元宵節的由來與風俗,加深了大家對傳統佳節——元宵節的認識。在活動中小朋友們有的揉麵、有的拌餡,一塊塊白白的糯米麵在手中團成一個球,壓成一個餅,包上餡,做成誘人的'湯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逐漸成型,大家把現包的湯圓下鍋煮熟,親手將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送到了活動外等候的爸爸媽媽們,家長們邊品嚐著甜甜的湯圓,邊連聲說“自己孩子親手包的,太難得!太好吃了!”還有不少參加活動的孩子們也表示要把自己包的湯圓帶回家分享。

此次包湯圓活動,結合傳統佳節開展活動既呼應了群眾需求,又活躍了社群文化生活,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大家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和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得到了居民群眾一致讚許。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8

正月十五吃湯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湯圓”蘊含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美好寓意。為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給轄區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環衛工人等送去溫暖帶去祝福,2月15日,清水河社群開展了“煮湯圓送溫暖”元宵節活動。

天氣雖冷,但熱情不減,社群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早早地來到社群,準備好鍋碗瓢盆等用具,一邊將圓滾滾的'湯圓倒入沸騰的鍋中,一邊準備碗筷、勺子,忙得不亦樂乎。志願者們將熱騰騰的湯圓送到小區保衛、環衛工人等正在辛勤勞作人的手中,大家吃在嘴裡,暖在心裡。他們手捧著“溫暖”,都非常開心,表示在這樣氛圍下吃到的湯圓,感受到了節日的味道!

此次活動拉近了社群與居民的感情,讓社群居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增強了社群居民的幸福感,營造了濃厚的元宵節日氛圍。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9

2月15日,正值元宵佳節。為增加節日氣氛,營造祥和、溫馨的氛圍,貴陽市雲巖區三橋路街道恆大名都社群聯合轄區物業,開展“情暖元宵節愛心送湯圓”活動。

當天上午8時許,工作人員在小區廣場準備好了熱騰騰的湯圓,以備居民品嚐。

“疫情當前,想到大家不能見面,對親友的`思念、關心,成為這個特殊日子的心願。”恆大名都社群相關負責人說。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與參加活動的小區居民親切交談,遞上一碗碗湯圓。

甜甜糯糯的湯圓傳遞著幸福與和諧,凝聚著恆大名都社群對轄區群眾的關心。

“這個湯圓好吃,又甜又糯,暖到我的心窩裡了。”轄區居民王阿姨對工作人員說,一碗小小的湯圓,為大家送來了節日問候,拉近了鄰里間的距離。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0

為慶祝元宵佳節,營造喜慶祥和的氣氛,讓廣大業主度過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元宵佳節,海恆物業各個專案自2月13日起便陸續開展了元宵節系列主題活動,與廣大業主一起歡度元宵佳節,為業主們帶來一場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一是“賞花燈,猜燈謎”,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於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活潑。喜迎元宵節,花燈來報道,猜出謎底花燈送你,另有精美小禮品贈送。謎面有趣而通俗,大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提示和討論,參與熱情極為高漲。二是“包湯圓,送溫暖”,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海恆物業組織了“包湯圓”活動,將濃濃的祝福裹進餡兒裡,包進湯圓裡。同時,海恆物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紅色物業,海恆物業黨支部聯合社區對園區老人進行節日走訪,將包好的湯圓送到手裡,溫暖到心裡,真正踐行了“走近業主,關愛業主”,傳承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三是“慶元宵,牢記安全”,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為使廣大業主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佳節,海恆物業提醒廣大業主牢記“禁售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同時積極呼籲大家不購買不燃放“孔明燈”,讓我們的天空更蔚藍、地面更乾淨、生活更加幸福平安。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1

2月15日,雲發物業開展了“情暖元宵 · 團團圓圓”送湯圓活動,製造出了一份濃濃溫情讓業主們度過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元宵佳節。

正月十五一大早,雲發物業磐龍世紀城各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化身“廚神”,在各小區的入口處煮起了湯圓,為來往業主送上熱騰騰軟糯香甜的美味湯圓。

“送的是湯圓,吃的是溫暖”,一碗湯圓只是微不足道的重量,但是送到業主手裡卻載著滿滿的'情誼。特殊的節日裡,雲發物業營造了溫暖和諧的社群溫情,增強了業主的幸福感,拉近了物業與業主之間的距離,為共建美好和諧的小區,建立了更加堅實的紐帶,也增強了業主之間濃濃的鄰里情誼。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2

元宵節將近,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讓社群居民在歡樂祥和的節日中也能感受到“社工委”就在身邊,正寧路“社工委”聯合市區兩級駐守黨員幹部、共建單位蘭州銀行德隆支行開展了“黨群喜樂鬧元宵,競猜燈謎贏幸福”主題節日活動,駐守幹部積極連結優勢資源,由愛心企業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活動獎品。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部分燈謎採用了冬奧會的趣味知識,讓居民瞭解到更多冰雪運動的相關知識,激勵大家在新春伊始元氣滿滿奔向新徵程。

活動現場,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趣味謎語懸掛在甘南路人行道的空中拉線上供大家競猜,一條條五顏六色的謎語引起了駐守幹部和轄區居民濃厚的興趣。燈謎內容廣泛,分為成語、知識、生活、運動四個類別,既有通俗易懂的`趣味猜題,也有較為複雜的抽象謎題,既具娛樂性,又具知識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提示和討論,熱鬧歡樂的氛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過往行人,有的盯著謎題凝神思考,有的為自己猜中的謎底露出喜悅的表情,前往兌獎處領取獎品的人們絡繹不絕,陣陣歡笑聲不時傳出。

活動一開始,志願者們就著手準備搭鍋煮湯圓,不一會兒,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就擺在了桌上,現場兌獎的居民和駐守幹部、社群網格員、老黨員們共同品嚐著美味的湯圓,在寒冷的天氣裡,讓大家暖身更暖心。隨後,市區駐守幹部們還為轄區3戶殘疾人家庭和孤寡老人送去了煮好的湯圓,為他們送上黨組織的關心和節日的美好祝願。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3

元宵節來臨之際華潤各專案物業服務中心為活躍節日氣氛、傳承民俗文化、營造溫馨和諧的園區氛圍,開展“喜樂會鬧元宵”活動。華潤置地廣場業主自編自演舞蹈武術、太極表演贏得全場喝彩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錄製視訊;喜慶《送祝福》廣場舞、客服禮儀操、傳統文化習俗舞獅隊劃旱船盡興表演;專業師傅為小朋友準備的自制冰糖葫蘆;趣味套圈遊戲的禮品吸引小朋友爭相參與;猜燈謎現場的業主絞盡腦汁思考謎底,猜中的`業主獲得元宵節燈籠心花怒放,猜不中的物業也送出元宵。凱旋門開展套圈、拔河遊戲、舞獅耍旱船、西遊記豬八戒背媳婦等民俗表演,將猜燈謎領禮品活動推向高潮;C公寓猜燈謎鬧元宵同時迎來業主的讚揚;置地廣場寫字樓上班一族品嚐著客服端上的熱乎元宵讚不絕口, 暖暖湯圓 ,喜慶燈籠、又是一年元宵節, 一元復始、大地回春,華潤各專案物業服務中心與業主朋友們一起共度元宵佳節。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4

正月十五月兒圓,家家戶戶慶團圓。在元宵佳節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讓轄區內的孤寡、空巢老人度過一個愉快、祥和的元宵節,安寧社群安慧南區開展了喜迎元宵送湯圓,暖心敲開“幸福門”活動。

活動中,網格員、志願者現場發放熱心居民邵傑為居民捐贈的100袋愛心湯圓,現場人員絡繹不絕,滿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傳遞著濃濃的和諧鄰里情。王阿姨領到湯圓後,開心地說:“這一包包湯圓,是一份份心意,讓我們感受到了社群對我們的關心,也感受到了社群大家庭的溫暖。”隨後,網格員又將煮好的熱騰騰的湯圓送到小區內獨居、孤寡、弱勢群體家中,高阿姨接過湯圓,嚐了一口,高興地說:“吃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暖身又暖心,感謝社群時刻惦記著我們,這也是我在這個節日裡收到的`最好禮物。”

元宵佳節“送湯圓”活動,既為社群居民和老人們送去了溫暖,同時也弘揚了“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營造了“家庭和美、鄰里和睦”的良好社群氛圍。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5

元宵節當天,為了讓轄區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感受節日氛圍,綠苑社群書記和志願者為老人送去湯圓,並將湯圓煮好餵給行動不便的老人吃,陪老人過元宵節。

住在轄區老年公寓的郭老妹感動的'對著社群志願者說:“謝謝社群一直掛念著我,每年元宵都來陪我過節,這碗湯圓吃在嘴裡暖在心裡,讓我不僅感受了節日氣氛,也讓我有了家人的溫暖”。老人無兒無女,是社群的重點關懷物件之一,逢年過節社群都會上門給老人送上節日慰問。

此次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了溫暖和諧的社群氛圍,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6

2月19日(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為豐富教職工的文化生活,活躍節日氣氛,讓教職工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度過元宵佳節,我園工會組織老師、保育員們開展了元宵節包湯圓活動。

大家一起備料、拌餡、和粉、包湯糰……其樂融融。很多保育員阿姨都是包湯圓高手,她們手法嫻熟,做出來的湯圓周飽滿圓潤。老師們雖然沒啥經驗,但她們積極好學,很快就掌握了做湯圓的基本方法。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湯圓戰果豐碩,大家感受到了元宵節的`濃濃溫情。

本次“迎元宵·包湯圓”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園教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營造了和諧、溫馨、向上的園所氛圍,不斷增強了集美實幼發展的正能量。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7

在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到來之際,為增進朝陽社群居民對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瞭解。20XX年2月15日,中和街道朝陽社群聯合成都天府新區聚藝堂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包湯圓過新年,小小湯圓暖心田”元宵節活動。

活動現場一派熱鬧景象,工作人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糯米麵粉、湯圓餡兒,和融樂陽光家園的朋友們一起製作湯圓。大家有說有笑地開始包湯圓,揉麵的揉麵,拌餡的拌餡,分工明確。搓、捏、按、團,一塊塊白白的糯米塊在他手中團成一個球,壓成一個餅包上餡,做成誘人的'湯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寄託新年美好願望的湯圓逐漸成形。

盛水、開火,待水沸騰,融樂陽光家園的老師把大家現包的湯圓放下鍋,不一會兒,圓溜溜的湯圓就浮出了水面。大家圍坐在一起,吃上了香甜軟糯的湯圓。與此同時,朝陽社群張聰書記為大家分發了慰問物資,融樂陽光家園的朋友們接過湯圓和餃子非常感動,紛紛說道:“感謝你們送來的元宵,感謝對我們的關懷。在這寒冷的日子裡,讓我們感受到來自社群濃濃的愛意,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

一碗溫熱的湯圓,一個溫暖的笑容,一句溫馨的問候讓融樂陽光家園的朋友們倍感節日的快樂。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傳統節日氛圍,也拉近了朝陽社群與融樂陽光家園朋友們的距離。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8

春節剛過,便迎來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前夕,南昌市多個社群紛紛開展具有傳統特色的活動,共度元宵佳節。

2月19日,滕王閣街道上鳳凰坡社群舉辦了一場“猜燈謎·慶元宵”活動。上午10時,記者走進上鳳凰坡社群,一條條五彩繽紛的謎語條掛在社群大廳,上百條謎語涵蓋了科普知識、法律知識、五水共治、醫藥知識、統計知識等,形式上除了字謎,還有詞語謎、地名謎、專業名詞謎、科普環保知識等等,既具娛樂性,又具知識性。

“這個題目真難,好難猜!”、“和氏璧,打一紅樓夢人物?啊!我猜到了是賈寶玉。”居民們帶著孩子們陸續來到社群猜謎。興趣盎然,讓居民們感受了猴年春節濃濃的新年續味兒,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猜對者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豐厚獎品。

中午11時,轉眼猜燈謎活動結束緊接著社群的志願者與20餘名空巢老人現場包起了湯圓,打算現包現吃“先揉麵,然後打個洞,放進餡料,揉圓揉光滑就好了。”今年69歲的黃奶奶,一會兒功夫包好了10個湯圓。

“快到元宵了大家一起舉杯慶祝……”經過一小時的張羅,中午十二點整,志願者為老人們端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個個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此次元宵節燈謎活動為居民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本次活動不僅傳承了傳統節日的民俗,同時,激發了大家參加社群活動的積極性,為構建和諧社群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2月19日上午洪城路社群開展“包湯圓·送溫暖”活動。此次活動共計吸引了社群居民、社群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共近20餘人參與包湯圓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派熱鬧景象,社群居民、社群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們一起用自制湯圓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搓、捏、按、團,一塊塊白白的糯米麵在志願者手中團成球,壓成餅包上餡,做成誘人的湯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逐漸成型。社群謝女士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湯圓的製作過程,並祝福大家元宵吃湯圓,意味著家人團團圓圓。社群主任陶媛媛將煮熟的湯圓送到社群86歲的高齡老人朱愛琴家中。

朱奶奶接過湯圓說道:“感謝社群這麼關心我,一碗小小的湯圓,裡面包含的是真切的關愛。”

此外,昨日上午滕王閣街道射步亭社群開展了一場“鄰里和諧鬧元宵”為主題的元宵節活動。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沒多久,一碗碗熱氣騰騰,象徵團圓吉祥湯圓出鍋,工作人員將煮好的湯圓送給社群的孤寡老人,給他們帶去節日的問候。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19

老字號”五芳齋第三十五屆湯圓節5日開幕,疊式湯圓正式開賣。湯圓節上,老武漢們吃著傳統手藝的疊式湯圓,嚐鮮新春的第一道年味;年輕人們把“武漢味道”裝進“福袋”、拍進鏡頭,讓年味在這座城市蔓延開來。

當日清晨7時,位於大智路五芳齋總店的疊式湯圓視窗前已經排起了長隊,視窗內的工作間裡,五芳齋高階湯圓技師們正在“疊元宵”。

“每到過年就‘欠’這一口,沒想到今年疊式湯圓賣的這麼早。”青山趕來的陳奶奶拉著小推車,知道疊式湯圓每天限量銷售,她6點不到就從家裡出門往這裡趕,心滿意足地買到了兩袋疊式湯圓。

武漢有句老話,叫“吃了湯圓才團圓”,“滑”“細”“香”“彈”特色讓武漢湯圓格外香甜,也讓五芳齋湯圓成為了武漢年味的代表。其中,五芳齋疊式湯圓製作技藝,是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疊式湯圓的製作十分考究,由五芳齋高階湯圓技師將手工搓好的湯圓芯,倒進機器大鍋裡翻滾,蘸滿湯圓粉,灑水打溼再滾一遍湯圓粉,前後要滾十幾遍,就像滾雪球一樣,直到湯圓變得圓潤瓷實。一套流程下來要等近兩小時,所以疊式湯圓僅在每年的五芳齋湯圓節期間銷售。

武漢五芳齋湯圓製作工藝傳承人李傑介紹,每年的五芳齋湯圓節都因為一口過年的'老味道而備受武漢市民期待。以往,疊式湯圓一般都在春節後開售。從前年起,提前到臘月銷售。

李傑介紹,作為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品牌,五芳齋承載了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味覺記憶,延續著“中國味”的文化血脈。每年舉辦的五芳齋湯圓節,更是成為不少武漢人過年必須完成的儀式。今年,五芳齋湯圓節的主題是“福滿大福袋,熱愛中國味”。為了方便消費者帶走心愛的武漢味道——湯圓,五芳齋貼心地為顧客準備了春節保溫大福袋。

李傑表示,一直以來,五芳齋秉承“和諧、誠信、卓越、創新”的價值觀,以“守護和創新中華美食”為使命,努力發展成為以糯米食品為核心的中華節令食品領導品牌。“守護”即守護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傳承堅守的匠心;“創新”即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的需求。因此,五芳齋的產品不僅僅是有傳統口味,也會在每年帶來一些全新的嘗試,產品體系更加立體和豐富,更加能夠拉近五芳齋與年輕人的距離。

元宵節送湯圓簡報 篇20

20xx年2月19日是元宵節,為了讓勞碌在一線的環衛工人過上一個快樂祥和的傳統佳節,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紅牌樓街道竹園社群開展“鬧元宵·煮湯圓”送祝福活動,為社群轄區的環衛工人們送去節日慰問。

竹園社群團員志願服務隊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和國小生志願者提供志願服務。活動邀請了轄區環衛工前來品嚐,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分工明確,煮湯圓、分湯圓、遞湯圓,忙的不亦樂乎。志願者們為環衛工們端去了一碗碗的湯圓,他們表示雖然有些累,但看著環衛工們開心的吃著湯圓,都覺得很值得。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讓勞碌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免費品嚐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社群的溫暖,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更加促進了社群和諧、和睦的發展,同時也宣傳了志願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