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實用】三月三作文合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月三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三月三作文合集九篇

三月三作文 篇1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這一個節日,我校決定舉行“三月三”美食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當天,熱鬧非凡。一走進校園,便見到同學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我提著準備好的水果,顧不上吃早餐,就徑直走向教室。一進教室,我驚呆了,天哪!這哪是教室呢!簡直就是水果市場,課桌上已經擺滿了同學們帶來的各種水果,有西瓜、火龍果、葡萄…… 看到同學們有的已經動手做水果拼盤,我立刻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我來到我們之前組合好的小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盤。不一會,我們組就拼好了一盤水果,西瓜當皇冠,香蕉當頭發,葡萄當眼睛,一盤名為“女王駕到”的水果拼盤就做好了。正當我品嚐飲料欣賞我們的作品的時候,突然聽到廣播裡傳來通知:“請同學們拿你們的作品到操場擺好…… 我環顧四周,哇!我們班的糯米拼盤真是令人驚歎,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班的幾位家長就在三個簸箕上擺出了不同的圖案。最大的一個糯米拼盤用黃、紅、藍、紫、黑五色糯米飯擺成“花瓣”,再用聖女果鑲邊,“花蕊”用臘腸圍成圓形,中間擺上半個挖空的“香瓜碗”,裡面裝著已炒好的芝麻,偌大的簸箕被裝得滿滿的,稱得上是“巨無霸”了!另外兩個拼盤也是各有千秋,看著直叫人流口水! 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美食拿到操場上展示,此時的操場已是人聲鼎沸。老師、家長、同學來回觀賞各班的美食。我也迫不及待地跟著去。哇!本以為我們班的最出色,沒想到別班的也不賴,特別是四年級,糯米拼盤做得像蛋糕一樣,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 當老師宣佈可以品嚐美食時,我們立刻“大開殺戒”,把展桌上的美食給“一網打盡”。

吃著,笑著,快樂的“三月三”,別樣的“三月三”,期待明年更精彩!

三月三作文 篇2

每當農曆三月三來到時,石浦人民就會沉浸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中。因為“三月三,踏沙灘”可是個隆重而熱鬧的日子呢!

原來這裡面有個傳說,南宋時期,有一位十分美麗的姑娘以撿辣螺為生,有一次,她在撿辣螺時救了位受傷的男人,在療傷期間與這位男子相親相愛,可惜的是:她被當地的漁霸看上,逼迫她成親,她誓死反抗,最後在農曆“三月三”那日投海身亡。海底的辣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的姑娘,每到農曆“三月三”爬上沙灘或岩石上。於是就有了“三月三,辣螺爬沙灘”這民俗文化。

每年的“三月三”來臨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客人直奔中國漁村,進入中國漁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大海螺,旁邊的噴泉一高一低,另一邊有竟相開放的花和那千奇百怪的盆景,彷彿都在歡迎“三月三”的到來。往裡走,有一艘仿宋的古代船隻,它的帆落了下來,彷彿隨時起程。再往裡走只見沙灘上人頭攢動,十分熱鬧,咦!哪來的敲鑼打鼓聲?跑過去一看,啊!原來是辣螺姑娘招親。只見一位美麗的女孩扔出一個繡球,這個繡球打到誰,誰就跟她成親,而下面的觀眾卻哈哈大笑。此時沙灘的另一邊從遠處來了一隊人馬,仔細一看,原來不是人馬而是蝦兵蟹將,看來南海龍王請蝦兵蟹將來抓壞人!看,還有一位位漁家姑娘用自已勤勞的手,織出了一張張耐用的漁網,她們正在比賽誰織地最快。海水退潮時,一大群人們如黃蜂般朝岩石灘走去,他們去挖貝殼,因為他們知道挖貝殼也可以得獎,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撿到沙蛤……`

現在的“三月三踏沙灘”這一民俗活動不僅僅是石浦當地人的節日,連外地遊客都趕到中國漁村聽潮觀海,盡情歡娛。

三月三作文 篇3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裡的男女方,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綵棚、擺歌臺、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方,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方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物件,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瞭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方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綵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作文 篇4

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這就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這就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這就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這就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裡。

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著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與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著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裡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裡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裡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三月三。

三月三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是我們壯鄉的傳統節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時間在飛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來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興了。

晚上,媽媽就開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準備。首先媽媽拿來紅蘭,炒了一下就滾了熱水,就把紅蘭泡入水中,媽媽就用手著紅蘭,不過多久,紅蘭便冒著熱氣,水變成了紅紫顏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媽媽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紅蘭水,等到明天早晨蒸。聽了媽媽說明天蒸,我焦急了。

但還是得明天吃上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因為明天是“三月三”嘛,這只是準備。然後,媽媽做另一種食品,就是雞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來,穿上衣褲就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味。於是,我趕忙來到廚房。早起的媽媽見了我說:“快快來吃糯米飯了。”我興奮地歡呼起來,擰開飯的蓋,哇,好香啊,只見飯裡乘著美麗的糯米飯,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飯,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了一會兒,媽媽又遞給我雞蛋,我驚喜極了。於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雞蛋來。原來這些美味食品是媽媽一清早起來做的。我想:“……”這天,有的小朋友還結了個雞蛋網,掛在胸前,網裡放著個紅通通的雞蛋(那時**)。我們還拿著雞蛋,和別的同學鬥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們為什麼要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願我們小孩呢感快長快長,健康成長呢。

三月三作文 篇6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們老家有個習俗,在這個日子裡,要約幾個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宮練跆拳道,所以奶奶決定把這個活動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這個活動,因為可以和很久沒見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別興奮,一大早就起床了,催著媽媽出發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兩邊的油菜花開得真漂亮,金黃金黃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還睡著些不知名的小草,綠黃相間,真美!我問媽媽:“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兒就會自然開放?”媽媽對我說:“是啊!花兒收到春姑娘的邀請函就來參加春天的盛會了”媽媽還告訴我,這些油菜花謝了以後就會長出油菜籽,油菜籽經過壓榨就變成我們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麼能變成香噴噴的菜油呢……

一陣春風吹到我的小臉上,我感到有點冷,媽媽讓我抱緊了,因為她要加足馬力直衝目的地。我心裡樂滋滋地,巴不得插上翅膀,好快點到太湖和小朋友玩。腦海裡已經浮現出小朋友相聚一堂的歡樂場面了……

三月三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有一節體育課,這節課與眾不同,怎麼個不同法?請聽我一一道來吧!

“叮鈴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興奮地跑到操場排好隊,等體育老師來上課。過了一會兒,體育老師來了,她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不上體育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民族舞蹈——竹竿舞。”“竹竿舞?”同學們一聽到這個新穎的名字就熱鬧了起來。“竹竿舞怎麼跳?”“竹竿舞是要用竹竿的嗎?”同學們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這時,老師便說:“竹竿舞是黎族的'一種民族舞蹈。它是用竹竿來敲出節奏,隨著竹竿的變化和節奏來跳舞。”同學們聽了後,都很好奇。

“下面,我找兩個同學來敲竹竿,我來示範一下跳法。”老師說完,找了我和何意龍敲竹竿。竹竿的節奏是4個節拍一次,前兩個節拍分開敲,後兩個節拍適合起來敲。再敲的時候,下面要放兩根較粗的竹竿,以防把手弄傷。我們敲響了竹竿,老師也隨著清脆的響聲跳起了竹竿舞,先把腳尖點地,又伸出來,第二次,整個人跳了進去……老師跳得出神入化。示範過後,同學們也學起了竹竿舞。隨著整齊的竹竿聲,操場上出現了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

今天的竹竿舞真有趣,希望以後的體育課能學更多的舞蹈。

三月三作文 篇8

我們六安自古就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做一頓香噴噴的粑肥。而我的家鄉,就在312國道上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橫店村,那兒蒿子是很常見的。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蒿子粑粑了。我喜歡它的清香,那是我最喜歡的味道。但是隻有三月份時才能吃到,而且還很難做,工序繁雜。好在奶奶很勤快,她會做蒿子粑粑。

摘蒿子,一定要採摘最新鮮、最青綠的蒿子。去年的三月三是個大晴天。我和奶奶沐著春日的暖陽在田群上走著,我只顧著欣賞春日的美景,過了一會,我看奶奶要滿的籃子,再看著我空空如也的籃子,立即打起精神,認認真真地採摘了。

將剛剛採來的蒿子揀一揀,揀出根部和老葉,就可以洗了,放在清水中揉揉就能聞到那股香氣。撈出後往開水裡一煮,那一股香味就突然間迸發出來,再將它的水給擠幹,就可以留著備用了。

和麵料。把米麵倒入器皿中,加入適當的水和蒿子,然後用力攪拌。水一定不要過多,要不然面料就會變成稀糊,根本用不了。奶奶用手判斷水和麵放的是不是合適,如果不合適,那就加上一點兒面或水。和好的面料呈純白色,就像白色的肌膚上青筋暴起。

炸粑粑。我從房子後面拿出了幾捆乾草回來生火。別看只是生個火,學問可大著呢:乾草燒得快,如果不及時加入細枝或紙殼,一不小心火就會滅掉,半天也點不著。我費盡心思終於把火給點著了。奶奶往鍋裡倒了點油,我馬上走開了,我不想被油濺到。從現在開始就沒有我的活兒了,我就靜靜的等。

奶奶的手法非常熟練,先將一個麵糰從盆裡拿出來,啪的一聲貼在鍋中,頓時那股香氣便迸發出來了,讓你禁不住流口水。再用鍋鏟一拍,個粑粑便成了形,在鍋中嗌噬響。奶奶還要不停地去給它們翻身。成品要十幾分鍾才行,我可不想等著,就先寫作業了。

一張卷子連四分之一也沒寫完,奶奶就叫我:川子,來吃粑粑了!我剛一出門還沒看見它的樣子,就能聞到它的香氣。這飄向我鼻腔的香氣,讓我加快了腳步。我拿起一個就狠狠的咬了一口,那蒿子的清香,臘肉的鹹香都在嘴裡慢慢化開了。

又是一年三月三,我又想起了故鄉,那蒿子粑粑的香氣又在我腦中散開了。

三月三作文 篇9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裡,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豔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說:“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裡開裂。等水開後,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裡就安然無恙了。”媽媽說完就忙別的去了。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並把這些蛋塗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裡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了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夥伴們展開碰蛋大戰。

村裡的夥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裡,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裡“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裡,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小夥伴們這一群那一夥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群裡爆發出一陣歡笑聲。我和妹妹拿了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小夥伴碰了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了。小夥伴們也在剝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用塗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們回到家裡,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裡迴盪著。

標籤:九篇 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