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精選

莆田民俗是莆田傳統文化的基因之一,是莆田人民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洗禮和生活磨練而積累的一種文化形式,是一種充滿智慧和經驗,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莆田節日習俗,歡迎閱讀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精選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1

春節是興化民間最大的節日,遠在異鄉的親人大都回鄉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春節活動為時五天,俗稱“五日歲”。其習俗是:

午夜過後, 家家燃放鞭炮,叫“開正”。

早家家以線面、“福飯”(乾飯)祭祀祖先;祭畢煮線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壽綿長”。吃線面時第一口不喝麵湯,俗語有“七年級早喝麵湯,出門逢雨衣不幹”之說。吃麵後,親鄰戚友間互相拜年,主人以紅桔、瓜籽、糖果、“壽麵”餉客。是日,人們紛紛到城鎮,或到山村遊覽名勝,叫做遊春。

是禁忌日,人們不敢互相串門。此俗源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殺者眾多,至正月七年級賊始退,逃難的人們返家收殮遭難親友,串門的都是弔喪之人,因此,此日就成為不吉利之日,忌往來。不過凡七年級到過的,不犯此忌。

因七年級、八年級兩天閉井門不取水,九年級早才祭神開井門汲水。開店鋪的生意人於此日早也鳴炮開門營業。新嫁女在這天由新郎作陪,回孃家向父母拜年。在仙遊,這天還是“做十”日,祝壽親友絡繹不絕。祝壽的禮品一般有線面、雞蛋、炮燭(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數量多少有一定的講究。

晚上做“大歲”。此俗同源於倭寇竄犯興化,百姓逃難,沒有在家過“歲”,翌年七年級回到家裡,收葬遇害親友後,於初四補過“除夕”,俗稱做“大歲”。在仙遊則是初五做“大歲”。 初五如同七年級,早飯每人一碗麵,然後去遊春或探訪親友。

古稱上元節,俗稱元宵節,也是古時民間社鼓的結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節是莆田民間一個重大節日,盛況超過春節,且延續的時間相當長(原因是各村的時間不同,最早的初八,最遲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宮社張燈結綵,擺“宴桌”、疊糕果,鄉民們抬菩薩偶像行儺。行儺隊伍繞境一週, 家家在廳堂擺設香案,當隊伍經過時,燃燭焚香、放鞭炮、燒柴草、化“貢銀”,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稱“接行儺”。接完行儺,主婦們把餘燼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來年更紅火。是夜,遊燈、“擺棕轎”(跳儺火)、舞龍舞獅,直鬧到天亮。有的村還“做大棚”(幾班戲子合演大型連臺歷史劇)。有個別村過元宵節的方式極特殊,如城廂區城郊鄉廣甫 仔村的過節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時,家家把煮飯的鍋,取出倒扣院子裡“耙”幾下,即算過節。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2

俗稱“二月二”,也稱“頭牙”。因每月的八年級、十六兩日,各行業主於晚上以祭神福餘,請夥友們聚餐,叫做牙祭,此例從二月八年級開始,十二月十六結束,故名。是晚,各行業業主特為“首福” 邀請店員、夥友聚餐,未得邀請者,就意味著被“解僱”。在仙遊這一天為蒙館(私塾)開學日。這天家長們把孩子梳洗乾淨,挎上一籃炒米花(俗稱“冰模”),炒糖豆。籃上放七根青蔥,八個布鈕釦,象徵孩子“七聰八竅”、“聰明花開了”。學生到蒙館拜先生、孔子,正式入學了。 清明節 節前,人家用麵粉蒸“清明龜”。節日當天,人們備酒饌、果品、“清明龜”等祭品上山掃墓,表示對已故親人的悼念。

此是興化八大傳統節日之一,很隆重,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多。通常是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粽,九年級吃螺,初四吃桃,還有插艾,初五劃龍舟,故有諺語“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劃龍舟”。初五這天,家家採幾種芳香性青草,汲午時水,煎午時草湯,人人沐浴更衣,換冬裝為夏令衣裳。小孩浴後佩掛香囊和布扎的小虎,在肚臍等處塗抹雄黃,吃“午時草”煮的蛋,謂之可壯身祛病。所謂午時草是初五午時正所採的草,實際上多在午時前採摘的 ,它們有鐵芒箕、石榴葉、豆葉、蘭草等七八種植物,煮出來的蛋呈清黃色。清掃堂室噴灑雄黃水,以炭火加蒼朮、桔皮悶煙,驅除蚊蟲,也是端午節的一大內容。端午節最熱鬧最有趣的是賽龍舟。

炒糖豆、爆米花,其意是“吃炒豆、活老老”。當天晚上,人們都湧上埕頭,觀看天上牛郎織女相會。這天人們很少見到喜鵲,說是上天搭鵲橋去了。有時夜裡還會落幾點雨,人們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落下的淚水。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也叫中元節,是舊時民間祭祀祖先的節日。民間炊“薄荷糕”、“金米果 ”、燒銀冥紙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則於十三日備辦祭品、銀紙,回孃家祭祀,俗稱送“頭年紙”,其後每年是於十四日“送紙”。建國後,此俗漸廢。

中秋節 親朋間互贈月餅、板栗、白果等禮物,名為“送秋”。是晚,一家人團聚,吃炒米粉、芋頭、板栗、月餅等,一直沿襲至今。 九月初九重陽節 俗稱“九重陽”。民間人們蒸九層米果 。

冬至節俗稱冬節。節前一日晚上,家家戶戶“搓圓子”,插合春,捏稱砣銀錠等;祝願全家團圓,五穀豐收,六畜興旺。冬節早,全家吃“紅糖丸子” ,又把“丸子”糊貼在門框上,預祝來年糧食有餘。在平原一帶,如果家有新喪,就不舂糯米粉了,表示居喪無心過節,其親戚應在節前送糯米粉給他,主人回贈生薑、白米曲、麥芽餅、筷子、紅糖及五穀種等,表示對饋送者見白不忌,祝他添丁發財。冬至節還有掃墓習俗。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3

農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團聚。莆田人稱除夕是“做歲”,顧名思義就是在此歲與歲的交接間,慶賀過去的一年裡的年豐人壽,預祝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所以春節一般是從“尾牙”即農曆十二月十六日開始的。

“尾牙”這天舊時業主宴請僱員,付清工資,結束這一年的僱約。百姓家則忙著置辦年貨新衣。之後選一天晴日大掃除,俗稱“掃塵”。到了廿三這日,各家備辦祭禮“送神”,用麵粉等製作“送神糕”、煎“油煎米果 ”送灶公“上天”“述職”(到正月初四這日又將他們“迎回人間”叫“接神”)。送灶後,人們便擇雙日掛年畫、做紅米團 、貼春聯等。莆田的春聯有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是上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此為全國僅有。相傳清兵入關後,施行高壓政策,民眾奮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為大本營的全國抗清局面,清廷遷怒於百姓,濫殺無辜,許多人家因辦喪事貼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百姓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 ,有人在被迫貼紅聯時,故意留一截白聯,以示心有餘哀。隨後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直至今日。 除夕夜,家家備辦紅米團 、紅柑等祭神“辭年”。晚上,廳堂紅燭高燒,全家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如果有在外沒回家的,飯桌上要留個空位子。之後,灶上要留“隔年飯”,灶膛裡用塊大木柴燒個徹夜不熄的“火寶”,象徵年年有餘歲歲興旺。接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小孩燃炮仗、閤家歡笑、聊天娛樂,俗稱“ 守歲”。 做歲中,莆田還有幾個特殊習俗,即年夜飯裡不能有魚(現在已不忌諱),年畫中不能出現荷花,七年級、八年級兩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貯備,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窮人還債的最後時限,負債的人不敢在家過年。城隍廟裡這天日夜演戲,負債的人就去看戲避債,債主就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4

今天是國人的傳統大節——除夕,全國各地都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氛圍裡,一片繁忙,一片熱鬧,一片歡騰,一片欣榮,喜氣洋洋迎接羊年春節的到來,大街小巷、村村落落盡是濃濃的過年味,真好呀!

說起過年,莆田人的過法還真的有別於全國各地。莆田人把過年叫“做歲”,意思是一年一歲,過一年就是“做一歲”,而且把全國傳統的除夕過大年當成了過小年,莆田人叫“做小歲”;把正月初四定為過大年,莆田人叫“做大歲”。莆田人這種特別的過年習俗是有緣故的,那就是“烏賊謀反”造成的,烏賊即倭賊、倭寇,莆田人對倭寇恨之入骨,故稱為“烏賊”。

據說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在東南沿海襲擾不斷,極其猖獗,大肆燒殺搶掠,禍害沿海人民。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歲末,倭寇攻陷興化府城(莆田古稱興化),對興化府城進行瘋狂的屠殺毀壞,城內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到處是殘垣斷壁,倖存的百姓紛紛逃進山中躲避,才免於一難,在大山中提心吊膽地過了個年。這即是莆田人俗稱的“烏賊謀反”。朝廷得悉情況,派抗倭英雄戚繼光率兵抗擊倭寇,興化民眾懷著滿腔的仇恨和怒火,與官兵同仇敵愾、並肩浴血奮戰,終把倭寇打敗,消滅或趕下了海。八年級日,老百姓得以重回家園,親朋好友相互探視,攜手共建新家,大家振作起來,放下悲傷,不畏艱難困苦,重新鋪就新生活。由於進山躲避倭寇禍亂,鄉親們都沒有過年“做歲”,於是商議決定初四補上過年“做歲”,同時為哀悼禍亂中不幸遇難的親人,春聯上頭露出一截白邊以示哀思。喝水不忘挖井人,純樸的興化鄉親更感恩敬仰抗倭大英雄戚繼光的功德,老百姓們專門製作了一種麵餅,取名為“光餅”,寓以永遠緬懷紀念戚繼光,後來還專門建祠廟奉祀。

此後,莆田人為了不忘歷史,牢記屈辱,緬懷先烈,寄託哀思,奮發圖強,就把祖宗先人“烏賊謀反”禍難期間過年的方式保留了下來,延續至今,形成了莆田與眾不同的過年習俗。現在每年除夕三十就變成了過小年“做小歲”,而不是全國傳統的`臘月二十三;正月初四,就成了莆田人的過大年“做大歲”。正月八年級這一天稱之為“探亡日”,親朋好友都不互相串門拜年,也不走親訪友,以示對倭寇禍害中死難親人的哀悼,延伸到現在的意思也是避免給別人帶去一些不吉利的忌諱。莆田人的春聯也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全國唯一在聯上頭帶著一截白邊的春聯,喜慶中不免一些肅穆。

想不到我們莆田人過年還有這麼沉痛的歷史,我們的先人遭受了多大的禍劫,經歷了多少的苦難。今天追尋習俗往事,才能明白我們先輩的艱辛以及他們不屈的精神,記住歷史,不忘過去,把莆田人的精神和傳統發揚光大。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5

很多地方的元宵節只有幾天,年味散去,然後人們就都外出工作。可是在莆田,他們的元宵節才過了一半。莆田的元宵節是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到正月廿九才結束,絕對是全國時間最長的元宵節。今天我們就來揭祕莆田元宵節。

村裡鬧元宵徹夜無眠

在莆田,元宵節盛況賽過春節。近一個月時間裡,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活動豐富多彩。某個村過元宵,就有宮社擺齋菜、設“宴桌”、疊糕果、搭橘塔,鄉民們抬菩薩神像行儺。家家戶戶廳堂擺設香案,焚香放炮,化“貢銀”,燒柴草,祈求來年日子更紅火。入夜,遊燈、擺棕橋、跳儺火、舞龍戲獅、演大戲,通宵無眠。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鬧元宵的習俗。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民俗專家林成彬說,莆田元宵節持續一個月,與倭寇侵犯有關。當年倭寇被打退後,逃亡的百姓才回城過元宵。還有部分村民為了騰出時間春耕勞作,早早過元宵。百姓們過節時間不一,便有了一個月之長。

最後一天集中“化龍”

莆田元宵節,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同時莆田還有“總元宵”和“媽祖元宵”習俗。總元宵實際就是文藝“出遊”。“出遊”隊伍有馬隊、妝閣、彩旗隊、十音八樂、舞龍戲獅等。從早上8時一直游到晚上12時後回宮廟。

媽祖元宵的風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島嶼上,特別是湄洲島上,媽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媽祖廟的元宵還有點“燭山”的俗例。媽祖元宵要持續到正月廿九才結束,這是因為莆仙各地舞龍的龍燈必須火化。民間傳說,龍燈不火化,龍將會成精變為“孽龍”傷害百姓。由於龍是古代皇帝象徵,一般宮廟級別低,無法履行“化龍”職責,必須由龍女下凡的媽祖來擔當此任。各鄉鎮元宵活動都結束後,就會把所有的龍燈集中起來,在正月廿九媽祖元宵時“化龍”。

不少元宵民俗被列入非遺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已有多項民間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非遺保護專案。仙遊楓亭元宵遊燈習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楓亭元宵遊燈始於宋代,遊燈中有走馬燈、猜謎燈、塔燈、六角燈、彩籃燈等。其中有一種用白蘿蔔製作的菜頭燈,從宋代一直流傳到現在,是最別具一格的花燈。

涵江延年宮在每年元宵期間疊5米高的蔗塔,蔚為壯觀,該項技術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涵江崇聖宮元宵圈燈是山區特色文化民俗,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振奮人心的是划龍舟,民間種種獨特的風俗,更是耐尋味。

端午節成為一個節日,民間有多種傳說,但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淨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的這首《端午》詩,明確指出了端午節的起源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據樑代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指農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民間也有傳說,戰國時代,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年輕時輔佐楚懷王,頗得重用,曾任三閭大夫等職。他主張舉賢任能,革新政治,和齊國結盟,抗衡秦國,由楚國來統一中國,後遭奸佞讒言而去職。楚懷王去世後,由其子接位,誰知他比父親懷王更加昏庸,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將屈原趕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後來秦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聽到郢都陷落的訊息,萬分悲痛,終於自投於汨羅江而亡。他寫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著名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人們說屈原投江自盡的訊息,十分震驚和悲痛,都紛紛是船來救。民眾為了打撈其遺體,一邊把五色絲線包的粽子扔入江中餵魚嚇,免得它們咬傷屈原的遺體,一邊競相划船尋找。從此以後,端午龍舟競渡便成了民間的風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對屈原的祭祀活動。

莆仙民間還傳說:夏禹治水時,毒蟲被水浸四起,百姓紛紛起來清除,並稱五月為“毒月”。莆仙端午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皆有過節,民間稱為“五日節”,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

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莆仙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是:“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劃,划龍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張著嘴巴,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了)”。歌謠指明瞭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動的內容。

端午節期間,莆仙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驅邪避毒。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並以菖 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正日。中午家家戶戶吃過湯麵後,就準備沐浴。據說,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芬香。因此,人們都盛水於桶,置於庭中。不少人家還從山上採摘或購買的“午時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葉、菲子草、枇杷青枝葉、黃豆枝葉及豆莢等),用午時日晒的水和“午時草”燒煮後,讓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還唱“雄黃酒”,並將酒灑在牆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後塗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釦上掛著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長壽。

端午節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溝渠溪流的一些鄉鎮還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活動。莆仙的龍舟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龍頭的龍舟,百姓稱其為“雞公仔”,意即雄性的龍;還有一種船頭是平板式的,龍頭形象是彩畫板面上,人們稱其為“齊頭船”或“剃頭刀”,意即雌性的龍。競賽時,通常都用昂頭的龍舟。舊時,民間由於宗族幫派作崇,舟賽中常引起爭端,甚至發生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除了舊時的那種不良風氣,龍舟競賽也成為政府、文化、體育部門所提倡且倍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水上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前後,莆仙各地都有組織地舉辦龍舟競賽。莆田曾舉辦過“媽祖杯”國際龍舟競賽,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等國家都應邀踴躍參賽,盛況空前。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7

冬至搓丸子,是莆仙的風俗。傳說古時候山裡有個叫順安的人,因家境貧寒,平日靠打工養活母親和自己,眼看順安已年過三十了,但還未娶妻,母親的心裡十分著急,便因此憂愁得神經都錯亂了。

順安到處求醫問藥,可是始終無法醫好母親的病。順安是個孝子,為了讓母親換換口味。有一天,他把糯米磨成粉,做成一粒粒丸子,母親十分愛吃,順安掌握了母親的脾氣,天天把丸子插在門上、窗上和牆上,十多年沒有間斷過。順安的母親去世後,人們為學習順安孝順母親的美德,在冬至節時,也將丸子貼在門窗兩旁,以教育後代子孫學習順安愛老敬老的精神。

冬至的前一夜,莆仙人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戶戶的廳堂上紅燭通明,在一個大簸箕(俗叫“大笠弧”)裡擺上“果嶽”桔子,供上筷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大塊,桔子上插“三春”,同時點燃一對紅燭。然後關上大門,全家人圍在“大笠弧”四周,開始“搓丸仔”。家庭主婦把糯米粉和水在“大笠弧”上推壓均勻,使其粘結。這時,全家人把它搓成龍眼那樣大的“丸仔”,祝願全家團圓,五穀豐收,六畜興旺。

有的還捏上一些元寶、聚寶盆、小狗等,寓“運氣好,狗仔銜元寶(來)”的吉利之意;有的搓成只有豆粒大小的“(飼)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全家人圍在一起,邊搓“丸仔”邊聊天,其樂融融,臉上充滿喜氣和幸福。

丸子搓好後,要點著夜明燈,把丸子、生薑、板糖、紅筷子等一起擺在廚房灶公前過夜。因為冬至日的夜晚最長,小孩子愛吃丸子,常耐不住到天亮。所以莆仙有“愛吃丸子天不亮”的諺語。冬至節一大早,便把丸子放進鍋裡,煮熟後,撈進碗裡,再拌上白糖,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家在煮丸子時,還適量切幾片生薑和少量板糖放進鍋裡,吃起了丸子,更有一番滋味。按莆仙民間風俗,只有祭禮祖先之後,全家才能開始吃丸子。

同時還要把“丸仔”粘在門框上,預祝來年糧食有餘;把“客鳥丸”放在屋頂上,待喜鵲前來爭食時,噪聲譁然,俗叫“報喜”。吃飽後,全家人開始帶上煮熟的丸仔、水果、“十味”(葷素各十小碟)、香、貢銀等祭品出門為祖先掃墓,掃墓儀式十分隆重。據莆田風俗,如果逝者是在清明節前下葬的就掃清明節,其後的就是冬至節。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8

莆田人在中秋佳節有“送秋”、“做秋”和賞月的傳統民俗。莆田是著名的僑鄉,在海外的親人甚多,他們往往提前帶著珍饈回鄉“做秋”,向其父母和長輩請安,共同過著“月是故鄉明”的團圓節日。國內人家已出嫁的女兒每於中秋節前送禮物給孃家父母“送秋”,體顯出其尊親、愛親的傳統美德。“送秋”的禮物,有的二色,有的四色。如:月餅、白果(銀杏)、板栗、香芋(檳榔芋)、豬“戈”(豬蹄)、花生油、米粉等,親友之間也有互送月餅的。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有宴席。富裕人家,山珍海味,香飄四座;尋常人家,也有“加餐”,以飽口福,俗叫“做秋”。但無論盤菜多少道,其中炒興化米粉和香芋是不可少的。家庭主婦對炒興化米粉都有好工夫,色、味、香俱佳。宋理學家朱熹在興化講學時,吃到炒興化米粉,不禁拍案叫絕,說:“可口,美味無窮!”煮芋頭時,把去皮的芋頭在鍋中稍蒸,然後把它切成塊塊,下鍋油炒,再加入肉絲、香菇、栗子等佐料,加水燉20-30分鐘。芋頭爛熟,湯汁飄香,令人食指欲動!山區的群眾常把芋頭“群”(燉)爛、切碎,加入米粉一起炒,故有“芋‘群’米粉炒”的俗諺。吃米粉意思就是吃到鬍子白了,就是說吃了會高壽。按照莆田民間的說法, 栗子是民間傳統的進補食品,詩人范成大贊曰:“紫爛山梨紅皺棗,總輸易慄十分甜。”栗子從殼的柄端切一刀,放入沸水鍋中煮10分鐘,撈起冷卻,剝去殼膜,食之鮮甜不膩。而莆田方言的“芋頭”與“熬”諧音。過去人們生活艱辛,吃芋頭炒米粉表示“熬一熬”就到“頭”,寄望來年時來運轉。

一家人聚餐後,一輪圓月已掛上中天。在這“八月中秋月正圓”、“月是故鄉明”的時光,大家在陽臺上或庭院中,擺上月餅、白果、慄,邊吃、邊賞月。有的人去白塘玩月,中秋夜“遊白塘”,是涵江人得天獨厚的賞心樂事,他們每每玩到“月到天心光上下”的午夜時,才漫步踏月回家。有些地方有演出莆仙戲和演奏十音八樂的風俗。

莆田節日習俗有什麼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五、重午。興化方言稱“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裳。節日裡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九年級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戶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晒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以藥草蒸蛋,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

賽龍舟。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筆者的故鄉,造的正是“齊頭船”。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助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