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

文學2.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老師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1

二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的任務。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二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二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裡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的,二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的教學效果。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2

1、運用地圖獲取知識

國中地理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各種地理事物、現象的空間形象,如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輪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區、氣溫的高低變化等,它們是難以用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的。藉助於地圖,便能一目瞭然,要求學生身邊時常備有地圖,對各地理事物、現象能形成準確、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諸如世界各國名稱、氣候型別等的混淆現象,嚐到運用地圖好處的同學是對地圖常看常新,新知越積越多。在七年級新生第一節地理課時,我就要告訴學生運用好地圖是學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養成經常讀圖的習慣。地理學科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它的綜合性,我們可以從一張地圖中採集大量的地理資訊,如一個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資源等自然知識,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人口、工農業、交通、商業等人文狀況,從整體上把握該區域的綜合特徵。因此,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就應該多運用地圖來指導學生獲取知識。

2、聯絡實際內化知識

把日常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引入課堂,如在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時,記住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非常困難的`,新授課時,教師要求學生辨認車輛牌碼上的字,由此說明學習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實際用途。然後讓全班同學各說出自己知道的車牌上的字,教師寫到黑板上(不重複),問:“在全國範圍內,還可能有哪些字出現在車輛牌上呢?”學生此時急切地想知道,翻開書細細地找,並且已經體驗到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找到後積極主動地結合省級輪廓、簡稱由來去記憶,誰也不甘落後,學習氣氛非常濃厚。這樣不僅順利地解決了教學難點,同時使學生學會了自己獲取知識的途徑。這種方法就是聯絡生活實際學習地理法。

3、分析—歸納—綜合昇華知識

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少不了分析、歸納與綜合,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緊密結合的,為此,地理教學中應遵循“分析—歸納—綜合”的規律,使所學知識得以活用。分析應從各類地理事物本身內容的系統性入手,從個別到一般,把個別分散的地理事物聯絡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共性,總結出規律,再從部分到整體把具有相關資訊歸納綜合起來,這樣能加深理解各地區域的特徵,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新授完國中地理教材後進入複習階段,師生先一起研討,將國中地理知識歸納為自然和人文兩大類,自然地理再劃分為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湖、資源等,人文地理可劃分為人口、民族、工農業生產、交通、商業等;有的專題還可分為若干項,如地理位置可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分項,氣候可以從氣候名稱、分佈地區、氣候特徵以及對當地植被、農業的影響分項,工農業可分別從各自發展的條件、分佈地區、生產的產品(工業部門、農作物)分項;工業發展的條件又可從資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項,農業發展的條件可以從地形、氣候、勞動力等分項。再運用整體指導區域性的學習方法,大到國家,小到鄉鎮、村莊都要從上面這一知識結構中進行系統地回顧、整理、探討。在地理會考複習時,我常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複習積極性高,複習效果不錯。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3

韓愈在《師說》一文中說道:“‘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顯而易見,教師不一定比學生有多高明,只是在學問與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更何況現在的學生思維活躍,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容量大。教師如果還是執著於個人狹隘的經驗主義,一味地獨斷專行,勢必不合時宜,更不得生心。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只有彎下身來、潛下心來,向學生學習,向學生借智慧才能不斷地適應學生的需求,服務於班級管理的現實要求。

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提升。僅靠教師原有的知識、才能、智慧已越來越有其不可避免的侷限性。經驗至上,本本主義,墨守成規式的教育教學觀念將不斷地受到現實的衝擊。尤其是學生內心的反叛,更有可能使知識學習與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因而,向學生學習,並不會讓班主任低人一等,而是基於平等、人本的理念,把學生當成不止於被管理的物件,而是管理中豐富、靈活的人力資源。學科教師與班主任都應擺正立場,不僅要看到教師與學生兩個對立營的.區別,還要看到師生教學相長的統一性,向學生借智慧,為師生、學科教學、班級管理的共同發展服務。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教育,也才是良好師生關係應有的內涵。

向學生借智慧,就需要班主任敞開胸懷,放低姿態,積極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班級服務。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班級的主體是學生,管理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要圍繞服務學生展開。只有積極作好引導,給學生一個獨立自由的空間,他們的智慧火花就會像雪片一般,越聚越多,直至成為班級管理中的美麗雪球。就以我們班來說,我昨天就在教室裡放了一本“班級管理金點子徵集”的本子。一則可以體現學生當家作主的願望與主人翁意識;二則可以集思廣益,讓智慧之花開遍班級。既可以為班級管理提供實用的小方法與技巧,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雙方的信任感,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國中老師教學隨筆4

談思品教育中學生善良情感的培養我們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以“仁愛”名揚天下,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為之欣慰,在欣慰之餘,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在的不足,作為一名向國小生進行德育的主要承擔者,作為一名學生思想、政治、品德上的引路人,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舞臺對學生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思想品德的基礎,使我們的下一代無愧於“炎黃子孫”的稱號。

思想品德的評價是對學生的道德行為作出的某種評定。思想品德的評價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口頭評價,一種是書面評價。如能對學生的行為作出正確的、激在思想品德評價中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養。勵性的評價,那將提高學生的道德辨析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能使學生受到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課的作業中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養。佈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鞏固和加深在思想品德課中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養。 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陣地,而思品課的老師大都又是班主任,這就更有利於教師通過思品課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孩子進行灌輸,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養善良的情感,選擇高尚的行為。課在思想品德課中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養。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陣地,而思品課的老師大都又是班主任,這就更有利於教師通過思品課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孩子進行灌輸,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養善良的情感,選擇高尚的行為。

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根據大綱要求、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使學生通過適量的練習,既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又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中進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養。

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陣地,而思品課的老師大都又是班主任,這就更有利於教師通過思品課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孩子進行灌輸,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養善良的情感,選擇高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