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實用】小班數學教案錦集九篇

校園1.5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小班數學教案錦集九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給與“小小”送禮物

數學活動:

給與“小小”送禮物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遊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徵。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匯入。“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個遊戲。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遊戲。”

1出示大娃娃。“這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動作)

2出示小娃娃。“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小小你好!小小我請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鍊、小小吃小麵包’…”

3、遊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把大、一把小)“我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

要求: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後,將對應的送給客人,並能講一句話。

(1)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裡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遊戲。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內容:科學:按顏色分類(領114)

活動目標:

1。區分紅、黃、藍三種顏色,按顏色的標記分類。

2。能用語言表述分類的結果。

活動重難點:會按顏色的標記來分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美工活動及日常工作中已經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2。物質準備:紅、黃、藍顏色標記若干,小兔子玩偶三個。花片

3。環境創設:創設“小兔的家”環境。(桌上放有紅、黃、藍色的東西)活動預設:

一、以“參觀小兔家”的遊戲形式引入,複習對紅色、黃色、藍色的認識。提問:小兔的桌上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二、遊戲“給小兔送花”

1。認識顏色標記。提問:這三隻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它們穿著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裙子,看看它們穿了什麼顏色的裙子?

2。遊戲

引導語:喜歡紅色的小兔子,要送給它什麼顏色的花呢?請你把花送給它。然後再分別給喜歡黃色的小兔和喜歡藍色的小兔送花。

三、遊戲:相同顏色在一起。

遊戲規則:幼兒自由選取紅、黃、藍顏色標記一個,教師引導幼兒按標記的顏色站在一起。再交換顏色標記,再次遊戲。

引導語: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顏色標記,請手那相同顏色標記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目標:

1.能按標記選擇相同的實物喂娃娃。

2.能手眼協調地將實物送進娃娃嘴裡。

3.有愛娃娃,關心我娃娃的情感。

過程:

1.引發幼兒關心娃娃,喂娃娃吃東西的慾望。

出示娃娃飲料罐,提問;娃娃為什麼張著大嘴?

娃娃肚子餓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師:娃娃肚子餓了,張著大嘴巴想吃東西了,我們趕快來喂娃娃吃東西吧!

2.觀察食品和食品標記。

(1).出示各種食品。

提問:這裡有哪些吃的`,請你說一說?

(2).觀察娃娃飲料罐上的食品標記,知道要選擇與標記相同的食品喂娃娃。

提問:娃娃愛吃什麼?

師:娃娃愛吃****(如:餅乾),我們就在這些食品中找出****,喂娃娃,娃娃一定很高興!

(3).分別請幼兒找出與標記相同的食品,用調羹送進娃娃嘴裡,並學說:“娃娃,我請你吃***)

3.分組操作:喂娃娃。

提問:你的娃娃吃飽了嗎?娃娃們都很開心,它們都在謝謝你們呢,謝謝你們關心娃娃。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區分物體的大與小,並能按大小給4個物體排列順序。

2、鞏固認識大小標記,有一定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情感。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魚兒快樂遊。

(1)教師(出示四條大小不同的魚):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啦?他們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

(2)教師(出示海洋背景圖):“小魚們要去參加遊戲比賽,要求它們有順序地排成一條線。

(3)師:“請你來幫小魚排排隊,從小紅旗的`地方開始,怎樣排隊才能有順序呢?”

(4)個別幼兒示範:哪位小朋友願意試一試給小魚排排隊,我們要從小紅旗的地方開始排隊。

(5)請你說一說你是怎麼給小魚排隊的?(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

(6)除了這樣排隊,還能怎樣排隊也是有順序的呢?(揭示圖譜含義: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2、幼兒操作活動。

(1)師:“今天,水族館要舉行游泳比賽,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參加呢?

(2)師:“它們有小魚、小烏龜、小螃蟹。”

3、展示和。

(1)教師請幼兒拿上自己的操作材料坐回座位,集體操作結果。

(2)教師

綜合評語: 教師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自主探索進行學習”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幼兒創設自由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探索,並獲得相應的發展。

本活動是一個數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知了解魚大小方面的特徵,並能根據特徵進行分類。幼兒已初步瞭解“大”和“小”的概念,但要求他們根據魚的大小特徵進行分類,還是稍有難度的。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幼兒在大和小的探索過程中不斷享受著發現的樂趣。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在生活中,小班孩子對吃的玩的特別感興趣。為此,我們以興趣為出發點,巧妙地把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器官來感知餅乾的形狀。

2、能按形狀進行分類。

3、初步感知3以內數量關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餅乾的形狀並能按其特點分類。

難點:學會用感官感知﹑體驗每一個事物。養成喜歡動手操作善於動腦的習慣。

活動準備

餅乾若干﹑手洗乾淨﹑橡皮泥﹑每組一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盒子

活動過程

1、《 餅乾歌 》音樂 ,出示神祕袋猜禮物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神祕袋,裡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把餅乾按組分給大家)

2、 讓幼兒自由觀察餅乾。

師:請幼兒看看自己盤子裡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

幼: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出自:屈老、師!

師:我這有3個不同盒子,他們是餅乾寶寶的家,請小朋友幫助餅乾寶寶找到自己的家,記住餅乾寶寶的形狀和他的家是一樣的。

幼兒分組進行,教師指導。

3、 請幼兒從餐盤中選一塊餅乾,用感官體驗。

師:餅乾寶寶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們很高興…(敲門聲)誰呀?我們找一找。(找到事先藏到桌子裡面的盤子和餅乾)

師:餅乾寶寶又來找我們玩了,我們看看出來了幾塊餅乾寶寶?

幼:3塊。

師:每組有幾位小朋友呢?

幼:3位。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塊餅乾,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幼:…

師:摸上去是粗糙的。那你聞一聞有什麼味道?

幼:香香的。

師:那麼你咬一口是什麼味道?

幼:…、、

師:餅乾哪去了?變沒了,你吃的是麼形狀的餅乾?

4、 活動延伸

將橡皮你放在活動區,指導幼兒做出自己喜歡的形狀的餅乾。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計數、匹配等數學操作能力。

2、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鍛鍊幼兒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1、糖(幼兒每人15顆)、小籃子20只、保鮮袋幼兒每人5只(裡面裝有數量為1-5的點卡)。

2、數字卡片1—5。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小朋友,看看籃子裡裝著什麼呀?(糖)

鼻子湊上去聞一聞,有什麼味道?(很香)

你們喜歡糖嗎?那我們先來玩糖,再來吃糖,好嗎?

二、猜糖、夾糖遊戲:

1、猜糖。

教師:看看我的手裡有糖嗎?(沒有)請你閉上眼睛,我要變糖了。(教師拿一粒糖放在手心裡後)好了,把睜開眼睛,請你猜一猜我的手裡有幾粒糖?

你們可以在1、2、3、4、5這5個數裡猜一個數。(幼兒猜對後請全體幼兒都拿出和教師一樣多的糖,把糖送給猜對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夾糖。

教師:來,把手做成夾子(幼兒用兩隻手指頭做“剪刀”狀),伸到籃子裡去夾一夾糖,能夾住嗎?

現在,我們來玩夾糖遊戲,我來數“1、2、3”,你來把糖一粒粒夾到桌子上,老師數到“3”你馬上停下來,然後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準備好了嗎?開始——停!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幼兒點數,並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

提問:誰也夾了X粒糖?;站起來去數一數別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誰的`糖和你一樣多?

三、裝糖遊戲:

1、請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籃子拿起來。籃子裡是什麼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過來,數一數有幾隻塑料袋?(幼兒點數塑料袋一共5只)

2、每隻塑料袋裡都有一張圓點卡片,等一下請小朋友來裝糖,先數數口袋裡的卡片上有幾個圓點,然後往口袋裡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聽清楚了嗎?

3、幼兒裝糖,教師觀察與指導。

四、買糖、品糖遊戲:

糖都裝好了,我想買你們的糖,行嗎?(我想買有X粒那袋糖)

【活動結束】

還有一袋糖有幾粒?(一粒)你喜歡吃糖嗎?好,這袋就獎給小朋友吃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瓶瓶罐罐》的主題讓孩子們大量接觸了各種各樣的瓶子,這其中潛藏著許多的規律,如:瓶子的大小、胖瘦、高矮等。本次活動重點讓幼兒感知“高矮”,並能夠進行縱向維度上的排序,由淺至深。以遊戲的方式讓幼兒感知概念從而進入活動,然後進行初步的嘗試排序,逐漸進入深層次的自主學習排序,環環緊扣,充分讓幼兒感受到物體“高矮”的祕密,教師在各個環節中及時的是對幼兒經驗的提升。最後給幼兒一個探索發現的空間,讓幼兒將排序的興趣繼續延續,從而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區分物體的“高矮”。

2.在不同數量的基礎上學習按高矮規律進行排序。

3.對有趣的數學排序現象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紙板人手一張(上面貼有雙面膠),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頁,活動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組,分別為:三個一組兩份,四個一組一份,五個一組一份。

重點:幼兒能夠按照物體的高矮特徵,從高到矮或是從矮到高進行排序。

難點:在排序物體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礎上,仍然能夠進行高矮排序。

活動過程:

一、遊戲:高瓶子矮瓶子,為幼兒做好概念的鋪墊。

師:寶貝們!熊寶寶那個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見了,你們見到過嗎?

誰記得高高瓶子的樣子,請你學一學。誰記得矮矮瓶子的樣子,也請你學一學。

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嘗試排序。

師:我這裡有幾個瓶子,不知道哪個是高的,哪個是矮的?請你幫忙分一分。

1.請個別幼兒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體做確認。

2.教師邀請幼兒用瓶罐嘗試排序。

①請幼兒第一次嘗試排序。

師:我又請來了一個瓶子,我們一起數數看現在有幾個瓶子了?(三個)誰會給他們排排隊呢?你是怎麼排的?誰排最前面,誰排最後面?

②再次請幼兒排序,並與上一組排好的瓶罐作對比,尋找相同或不同之處。

師:我這裡還有一組瓶子,誰會給它們排出跟它(指前一組排好的瓶子)不一樣的隊伍呢?請你說說你是怎麼排的?

:原來排隊可以隨意排,還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順序來排排隊,這樣的排隊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這樣可以讓我們的隊伍看起來更整齊,更漂亮。

三、提升經驗,學習排序。

1.教師示範操作排序,幼兒觀察交流。

①從矮到高排序。

師:老師這裡有許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個,誰來幫幫我?(後面的依次類推)

②從高到矮排序。(可以請個別幼兒操作)

2.根據幼兒的經驗給予不同量的瓶罐組合(4個,5個),並進行排序。

師:我這裡還有許多瓶瓶罐罐,誰願意來挑戰一下,給他們也按高矮排排隊呢?

3.經驗遷移:請5個高矮差距較明顯的幼兒作為示範,其餘幼兒對其進行高矮排序。

:不僅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還有許多東西,只要它們高矮不同,都是可以進行排序的。

四、加深認識,練習排序。

1.幼兒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師巡迴指導。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請你輕輕的回到位置上也給它們按高矮排排隊吧!

2.教師邀請個別幼兒(操作正確的與操作錯誤的)講述自己的操作經驗,其餘幼兒將自己的操作結果與之作對比。

師:你是怎麼排序的?誰排第一個?誰排最後一個?

五、感受排序的多樣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還會有哪些不一樣呢?讓我們來聽聽、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做歌曲表演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積木等至區域活動中,供幼兒繼續練習。

2.其他特徵不同的物品供幼兒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細、長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種特徵一組擺放好,請幼兒探索排序。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數熊山》,嘗試1-5點數。

2、願意參與遊戲“數熊山”,體驗爬小山的愉悅心情。

3、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欣賞《大熊山》故事,兒歌《數熊山》,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匯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裡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嗎?

2、今天大熊又帶來了好幾個朋友來和我們玩“爬熊山”遊戲,數數一共有幾隻熊?

二、邊看教具邊學習兒歌《數熊山》。

1、出示一隻熊,並念兒歌:一隻熊一座山。

2、又來了幾隻熊呢?出示兩隻熊的粘紙:兩隻熊兩座山。(以此類推至五隻熊)注意突出數數,用手指點物數數。

3、一起看圖片,念兒歌。

三、遊戲:數熊山。

1、“呀!你們看!那裡有一座熊山(請一個幼兒做“熊山”,另一個幼兒做“老鼠”來數“熊山”),一隻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兒彎腰,雙手撐地,雙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又來了一隻熊!”(再請一個幼兒做熊山),兩隻熊兩座山。(依次請出五隻熊)。扮老鼠的幼兒邊念兒歌邊數山。唸完兒歌后,即用雙手手指沿“熊山”的身體爬過,表示小老鼠爬過山了。

3、幼兒自由選擇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個人扮,也可以兩、三人合作一起扮),邊念兒歌邊玩,然後角色互換。

【延伸活動】

自由活動時間,和好朋友一起玩《數熊山》的遊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使用體重儀和量身高的儀器。

2、嘗試量身高稱體重,在活動中,感受幫助別人體檢的樂趣。

【活動準備】

體重儀(帶有量身高的儀器)一臺。

【活動過程】

一、回憶以往經驗,感知體檢的專案。

1、師:大家想想,我們保健室的老師給你們體檢的時候,會檢查哪些專案呢?

2、幼兒回憶以往經驗並回答,

教師從幼兒的回答中提取出量體重和測身高兩個方面。

二、探索正確使用體檢的儀器。

1、出示體檢用的儀器

這是什麼?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誰會用它呢?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演示使用量體重和測身高的儀器

3、幼兒討論正確的使用方法。

三、嘗試幫助同伴稱體重、量身高。

1、我們今天要稱體重、量身高,請大家一起來幫忙,

我們應該怎麼看測量的結果呢?

2、幼兒自由述說自己的經驗,知道要看儀器上面的刻度。

師:我們測身高時應該怎樣站呢?

3、大家共同測量身高和體重。

四、請小朋友記錄下自己的測量結果,回家告訴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