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健康管理師

世界各國的健康管理現狀

如今,中國人越來越關注健康,但真正能做到科學管理的卻並不多。那麼世界各國的健康管理現狀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世界各國的健康管理現狀

  日本,重宣傳,健康手冊免費送

日本人做事細緻認真,健康管理方面也如此。日本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實施健康管理的組織和機構。不論大小醫院,都設有健康管理部,實施當地的健康管理工作。從2010年起,日本政府開始加大預防和管理健康的力度,尤其重視健康知識的宣傳。

健康管理知識的傳播有多種方式,向居民免費寄送健康手冊是其中的一種。社群裡有專門的部門,每月請專業的健康管理專家和醫生編寫《生活月報》,裡面有大量健康資訊,例如定時通知健康體檢、告知醫院工作時間、急診就診方法、社群專業醫生諮詢時間、預防抑鬱和自殺的個人心理諮詢、康復操課程等,從幼兒到老人,從身體健康到心理健康,從知識講座到實際操作……內容詳細而豐富。針對特殊的人群,社群醫院還會發放有針對性的健康手冊,例如孕期的女性,會有專門的《孕期管理知識》手冊,詳細介紹了整個孕期的健康管理方式;針對孩子,有專門的《兒童身心健康》手冊。在一些大型超市門口,還會免費發放《營養知識》手冊。在居民聚居區,日本有專門的公民館,公民館是參加社群活動的主要場所,大部分公民館有“健康資料欄”,上面擺放著有關疾病預防、健康指導、飲食習慣等多方面的免費手冊,人們可以隨意拿取,也可以在那裡閱讀學習。

健康講座也是重要的健康知識傳播方式。在比較繁華的.商業街,經常會有免費的健康講座,講課的都是醫生志願者或者政府請來的專家,內容涉及飲食、康復、上班族健康等多方面,讓人們瞭解生活和健康、職業與健康、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喚醒並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引導人們自覺改掉一些不良的衛生習慣。

此外,日本與健康相關的書籍雜誌和電視節目也非常多,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知識宣傳作用。日本這一系列促進健康的傳播方式,大大提升了公民的健康管理意識和素養。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重視健康管理,對自己負責。

  美國,重廣度,每個年齡都有指標

美國是現代健康管理的發源地,最初的健康管理是由保險公司來做的。一戰後,美國企業發展迅速,一些大型企業將員工醫療承包給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為了減少支出,就開始對企業員工進行健康管理,儘量讓員工不得病,這就是健康管理的雛形。

如今,美國已經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健康管理體系,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嬰兒,幾乎人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資料顯示,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8個享受專業健康管理組織的服務,這還不包括政府所提供的一些全民性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在美國已經成了一項有法律保證的權利。美國由聯邦衛生和社會服務部牽頭,在每個地區選一個總負責人負責管轄區的健康管理,內容詳細到42個重點領域和467項健康指標。針對醫療,美國計劃用10年時間,將醫保覆蓋率從85%提升至95%,接近全民醫保。針對青少年性健康問題,國家設立專門健康機構給年輕人提供足夠的知識和技巧。針對老年人,將其心理健康列為重點,幫助老年人排除心理隱患,快樂的生活。針對中青年人,控制肥胖是健康管理的重點,例如鼓勵企業幫助員工減肥,增加公共綠地以方便百姓鍛鍊,設立“減肥獎”等。

美國密執安大學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迪•W•蒂森博士表示:“在美國,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後,醫療費用降到了原來的10%,這也成為健康管理最自豪的成就。”

  德國,重預防,打造五大防病計劃

德國的健康管理有一大特點,就是與預防緊密結合。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系健康管理專家斯泰哈爾特表示,突出預防的健康管理模式建立起來雖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十分明顯。近100年來,德國人增壽25歲,醫療費用支出得到控制,“預防”功不可沒,具體包括五大方面。

重視體檢。上世紀90年代,德國就實施了國民“一年一檢”政策。目前,95%以上的德國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體檢。體檢的專案也很多,包括預防接種、牙齒檢查、20歲以上的生殖器檢查、35歲以後的普通健康查體、50歲以上結腸與直腸檢查、55歲以上女性乳腺X線檢查等。很多德國企業都鼓勵員工體檢,甚至提供獎品和獎金。如果不定期進行體檢,保險公司可以提高保額。

全民健身。德國自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體育黃金計劃。目前,德國有6萬多家體育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運動場、體育館、露天游泳池等;德國州一級以下政府體育工作的重點,就是推廣全民運動;德國旅遊局最近兩年的重點也是運動旅遊,通過這些帶動全體國民動起來。

從企業抓起。“健康的員工是企業之本”。德國《勞動保護法》規定,員工超過20人的企業應依法成立安全和健康委員會。委員會由僱主、員工代表、職業醫生等組成。委員會下設醫務、安全監督等部門,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健康委員會還舉行各種活動,像“歐洲最大的溼紙巾生產商”阿爾巴德,每週會辦一次“水果日”。

提倡營養健康。德國營養學會早於上世紀50年開始制定膳食指南。到了1992年,又增加了膳食金字塔,以便讓民眾更廣泛更直觀地瞭解指南內容。膳食金字塔採用了三維影象的模式,分為六個層次。稜柱上標有指示食物營養價值的紅綠燈,即底層的東西可多吃,越往上越要少吃。德國政府機構、企業推行“少肉套餐”,這些機構都有營養師進行配餐,把每人每週攝取的肉類控制在450克以下,員工可以在網上查閱一週的選單。學校則推行“兒童健康早餐行動”,給孩子制定了每週的健康食譜。

建立健康資料庫。德國近年來已建立個人健康資料庫。像德國的電子保健卡,儲藏有持卡人的基本健康狀況、電子病歷等資訊,有利於醫生診斷和國家統籌分析國民健康狀況。“個人健康管理系統”是德國衛生部門和研究機構的開發專案,現在許多民眾應用健康APP程式來管理個人健康,這也是一個新趨勢。

  芬蘭,重慢病,利用鄰里相互影響

在上世紀70年代初,芬蘭冠心病的發病率特別高,男性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全球最高的。同時,其他多種慢性病也呈高發趨勢。對此,芬蘭的科研人員、醫學專家和決策者經過仔細研究後,決定實施健康管理干預措施,重點針對各類慢性病。

首先,與社群緊密合作,幫助居民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因為飲食習慣深深根植於社群,社群的文化、鄰里的習慣、甚至周邊超市的貨物配製都會影響飲食習慣。比如1972年,約90%的芬蘭人吃麵包時塗黃油,而通過社群干預,到1992年這一比例已降為15%,同時,果蔬的消費量從1972年每人每年20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50公斤。

其次,發起抵制慢病的競賽。芬蘭國家電視臺與政府合作,開展減少吸菸的競賽,還在村莊和學校中開展降低膽固醇競賽。同時,培養大量全科醫生和公共衛生護士。

最後,加強國際協作。芬蘭著名的慢病專案“北卡”專案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慢性病干預專案進行合作,派專門的健康管理師去學習慢病管理知識。

目前,芬蘭全國慢病發病率已經下降了7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從每10萬人中600人下降到了每10萬人中150人。

標籤:健康 各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