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公路監理師

2017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邊坡知識點

公路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分監理工程師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兩級。考試的內容按公路、水運兩個行業,分別包括監理知識、專業知識、綜合能力三個部分。

2017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邊坡知識點

  一、邊坡的分類

1、按成因分為自然邊坡(斜坡)、人工邊坡。

2、按土的性質分為巖質邊坡(巖坡),土質邊坡(土坡)。

3、按坡高分為:

1)超高邊坡:巖質邊坡坡高大於30m,土質邊坡坡高大於15m;

2)高邊坡:巖質邊坡坡高15~30m,土質邊坡坡高10~15m;

3)中高邊坡:巖質邊坡坡高8~15m,土質邊坡坡高5~10m;

4)低邊坡:巖質邊坡坡高小於8m,土質邊坡坡高小於5m;

4、按坡長分為:

1)長邊坡:坡長大於300m;

2)中長邊坡:坡長100~300m;

3)短邊坡:坡長小於100m。

5)按坡度分為:

1)緩坡:坡度小於150;

2)中等坡:坡度15~300;

3)陡坡:坡度30~600;

4)急坡:坡度60~900;

5)倒坡:坡度大於900。

6、按穩定性分為:

1)穩定坡:穩定條件好,不會發生破壞;

2)不穩定坡:穩定條件差或已發生局部破壞,必須處理才能穩定;

3)已失穩坡:已發生明顯破壞。

  二、邊坡的自然破壞分類

1、滑坡:其特點為邊坡在一定自然條件下,部分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軟弱面(帶),緩慢地、整體地向下移動。滑坡一般具有蠕動變形、滑動破壞和漸趨穩定三個階段。有時也具有高速急劇移動現象。

另外因下伏巖層壓縮,斜坡沿巖(土)體內較陡的結構面發生整體下坐(錯)位移,稱為坐(錯)落。組成邊坡的巖(土),常不發展連續的滑動面,而順邊坡方向發生塑性變形稱為傾倒。

2、崩塌:整體巖(土)塊脱離母體,突然從陡的邊坡上崩落下來,並順邊坡猛烈翻轉、跳躍,最後堆落在坡腳,規模巨大時,稱為山崩,規模小時稱為塌方。

3、剝落:邊坡表層巖(土),長期遭受風化,在沖刷和重力作用下巖(土)屑(塊)不斷沿斜坡滾落,堆積在坡腳。

【考點2】影響邊坡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對邊坡穩定的因素分為兩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1、地質條件:堅硬巖石由於地質構造引起的失穩以崩塌和結構面失穩為主;軟弱巖石是由於應力控制性失穩為主。

所謂地質構造影響是指巖石結構面的發育程度、規模、連通性、充填程度及充填物成分和結構面的產出狀態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

2、水文地質條件:邊坡水文地質條件的改變必然導致其地下水富集程度的改變。由於巖土體的力學性質受水的影響很大,地下水富集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增大坡體下滑力;另一方面降低軟弱夾層和結構面的抗剪強度,導致不少邊坡失穩與邊坡水文地質條件惡化有關。

3、新的構造運動: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地震對邊坡穩定性影響極大,地震往往伴有大量的邊坡失穩。地震作用導致邊坡穩定性降低,其原因是由於地震作用產生水平地震附加力,當水平地震附加力的作用方向不利時,邊坡的下滑力增大,滑動面的抗滑力減小。另外,在地震作用下,巖土中的孔隙水壓力增加和巖土體強度降低,也對斜坡的穩定不利。

4、地貌因素:不利形態和規模的邊坡往往在坡頂產生張應力,並引起坡頂出現張裂縫,在坡腳產生強烈的剪應力,出現剪切坡壞帶,這些作用極大地降低邊坡的穩定性。邊坡面的不利地貌因素與地質構造的不利組合還會導致結構面控制性失穩。

5、氣候因素:氣候類型不同,大氣降雨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地區由於大氣降雨不同,即使其它條件相同,邊坡的穩定性也不同。暴雨或長期降雨降雨及融雪過後,往往可以見到邊坡失穩增多的現象。大氣降雨、融雪的增加提高了地下水的補給量,一方面降低巖體強度,增大孔隙水壓力,使邊坡滑動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另一方面降低巖體強度,增大孔隙水壓力,使邊坡滑動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同時增大邊坡的下滑力,兩者結合起來極大地降低了邊坡的穩定性。

6、風化作用:它使巖土的抗剪強度減弱。裂隙增加、擴大,影響邊坡的.形狀和坡度;透水性增加,使地面水易於侵入,改變地下水動態等,沿裂隙風化時,可使巖土體脱落或沿斜坡崩塌、推積、滑移等。

  影響邊坡穩定性的人類工程活動因素

1、削坡:不當的削坡往往坡腳結構面或軟弱夾層的覆蓋層變薄或切穿,減小坡體滑動面的抗滑力,而邊坡的下滑力卻沒有相應地減小,造成穩定性降低。當結構面或軟弱夾層的覆蓋層初切穿時,結構面與邊坡面構成不利組合,邊坡產生結構面控制型失穩。

2、坡頂加載:最常見的是在坡頂堆放棄(石)土,坡頂增加荷載一方面增加了坡體的下滑力;另一方面加大坡頂張拉力和坡腳剪應力的集中程度使邊坡巖土體破壞,降低強度,因而引起邊坡穩定性的降低。當坡頂棄放物為鬆散物時,情況更為嚴重。因為鬆散物減少大氣降雨的地表經流,增加大氣降雨的入滲量,也會降低邊坡穩定性。

3、地下開挖:主要包括採礦和開掘鐵路、公路隧道,它引起的地表移動和邊坡失穩常與下列情況有關:

1)受地下開挖位置影響,地下開挖越接近邊坡面,地表移動和邊坡失穩越強烈,但其範圍卻顯著減小;近地表的地下采掘往往引起小範圍沉降和塌陷,邊坡的變形和破壞是局部的;當地下開挖埋深較大時,地表移動和失穩的範圍比較大,失穩往往是整體的。

2)受地下開挖規模影響,地下開挖規模越大,邊坡的應力場改變越大,在坡頂和坡腳引起的應力集中也越強烈,邊坡的穩定性的降低也就越大。

3)受邊坡地質條件影響,地下開挖對邊坡的影響程度受邊坡地質條件控制,地下采掘工程平行於邊坡走向,開挖活動往往切割邊坡的鎖固段,降低了邊坡穩定性,甚至使其失穩。如果地下工程垂直於邊坡走向,地下開挖對邊坡的影響就要小得多。

4)具有先沉陷、後開裂、再滑動的活動規律。地下開挖首先引起地表移動,當地表移動到一定程度時,邊坡坡頂附近拉裂、出現拉裂縫,坡腳附近出現剪切帶。當邊坡巖土體破壞較嚴重時,拉裂縫與剪切破壞帶貫通或近於貫通,邊坡滑動面的抗滑力下降,邊坡的穩定性顯著降低,甚至失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