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景觀設計師

樓盤綠化設計與管理

隨着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呼聲的日益高漲,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進行園林綠化、試圖為住户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堅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立地條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對園林植物的選擇。 所謂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動土方。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降低維護成本,而且顯得樸實無華,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變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輕鬆、温馨與浪漫,更富有詩情畫意。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倡導以鄉土植物為主,還可適當選取用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設計施工中應模擬自然生態進行佈置,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科學搭配,創造“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堅持高質量優美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關注生活區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建設的發展趨勢。如今,人們對住宅小區綠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兩塊草地,三四個花壇,而是要求高標準、高質量。

樓盤綠化設計與管理

強調以綠為主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發揮,主要由樹木、花草的種植來實現,因此,以綠為主是住宅小區綠化的着眼點。目前有些設計過分強調標誌性建築,佔用過多的宛若間建造園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綠化面積更加可憐。事實上,喬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復層種植結構,是強調以綠為主的具體體現,是增加綠量的基本保證。良好的植物景觀往往作為園林小品、甚至鋪裝、坐凳的獨特背景,通過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對比突出園林小品以及鋪裝、坐凳所處的特定空間,起到點景的作用。以綠為主的另一層含義是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不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蔭型”的立體化模式。利用牆壁種植攀緣植物,可以弱化建築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使這部分空間增加美化、彩化效果,從而提高住宅小區的生態效益。

任何一個居住小區建成投入使用後,便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它不僅僅是一個物質環境,同時還是一個社會環境。所以,在規劃設計居住小區時必須考慮居住小區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居住小區作為一種物質的表現,是一個可以看到的東西。因為視覺是精神的通道,人們所看到的東西應儘可能地做到是美的。居住小區必須有恰當的功能和合理的經濟性,但也同時必須使人們感到愉快即環境優美和舒適。為此在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時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解決功能問題的同時應將環境美融合在一起考慮。

我國建國以來,住宅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這都停留在解決多少人的居住問題上,還沒有從簡單的需要走出來,大都只是滿足於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環境效益的綜合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經濟、文化程度的落後。今後,隨着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髮展,住宅建設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軌道,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也給建築師、規劃師們提出了更新的課題。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氣侯類型豐富,文化藝術和生活習慣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但從住宅建設上來看,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居住小區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長條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雖有某些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大同小異,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鮮,沒有個性和獨創性。

目前,住宅小區規劃的主要通病是單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營式“住宅,這種住宅在單體設計上多采用了一梯兩户的梯間單元式住宅。此類型住宅可以給住户創造一個安靜、互不干擾的室內居住環境。由於這種居住小區在規劃設計時只採用一種類型的建築,使得小區景色一模一樣,從而造成一種單調的居住環境,雖説建築具有高度的秩序,並且不同住宅組團之間有非常不同的構圖,我們仍會感覺缺乏變化。近年來,隨着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一些發達國家提出了“人—建築—環境”的學説,使建築學、心理學、環境學和生態學互相滲透,從而強調人與環境自 的有機結合。人們已不滿足於這類居住環境,人們的活動已不只侷限於斗室之中過安靜的日子,居住在這類環境裏的人們常常埋怨:“活動的`地方都沒有”。從這句話裏來分析,以前建造的“兵營式”居住小區已不能滿足人們休憩、生活和學習的居住要求。

條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區內部空間缺少變化,外部輪廓缺乏韻味,對空間未能合理營造,加上單體設計又是清一色的“磚頭塊”式住宅體型,住宅組團內間距、層數、色調都強調一律的統一性。給人的印象只能是單調、呆板、枯燥,缺乏變化和生氣,無新鮮感和人情味,無可供人們回味的地方。這種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似乎成為一個沒有明文規定的規矩一樣,在我國各地居住小區規劃設計中普遍採用。這種“兵營式”居住小區由於其整體骨架的單一性,使得其間的綠化也便流於單調。目前的綠化形式一般都是在兩棟住宅之間載種喬木,這給居住小區外部空間環境的營造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卻淡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會安定、鄰里交往等較高標準的因素。將居住空間環境的設計只侷限於能用、經濟等簡單的使用水準上。居住在單元住宅樓內的人心中無不有一種由於缺乏鄰里間人際交往,感情世界難以溝通的遺憾和無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鄰里間尚不知姓名與職業,更談不上有什麼互幫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處、熱情相待、彼此關懷的鄰里關係已蕩 無存。由此,家中老人無聊無快樂之所,鄰里間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無信息溝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盜分子有機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義將家中貴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鄰里間卻全然不知。由此對社會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應有的危害。同時給社區管理等帶來許多不便。

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規劃設計者主觀努力的問題,沒有活躍的思想和創新的精神,在規劃設計中忽視了人們的更高標準的生活需求的設計原則,同時建築設計與規劃脱節,建築形成單一,對總體的環境效果相對來説考慮得比較少,對外部空間處理流於粗線條。

怎樣讓人們從幾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來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潔靜,力求達到人與自 的完美結合,這是每個規劃設計者應該認真探索的問題。社會的進步從而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渴望有優美安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要創造一個這樣的居住小區,作為規劃設計者必須對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環境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來的一種客觀的外界環境,它改變和影響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環境,會導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為:而良好的居住環境則使人們心理處於平衡狀態,精神積極向上。

我國古代建造出了很多聞名於世的園林,如蘇州的諸園林等,這些庭園,原為私人遊憩,怡情休養之所,常連於宅旁屋後,故當時設計,不崇莊嚴偉大,但求 靜精巧,計劃不重對稱,免呆滯之 ,而須曲折,有引人人勝之概,常以建築為主體,以花木為培襯,覺有天 之真趣,給人感情之舒適,陶醉之感覺。雖然那時建造的園林是為少數人服務的,但不論立於任何觀點之上來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發,符合人的審美情感。有園林之所以能在當今還受現代人的取悦觀賞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處就在於以自然為背景,取之自然,還之自然,形成一幅整體美的畫卷而意味無究,古園林的造園技巧對我們今天的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是有很好的啟迪的。

為了豐富居住小區空間的外部輪廊,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宜將同一單體住宅重複佈置,應將高、中、低層不同建築形式的住宅搭配佈置精心營造。不要只侷限於單一層數和型式的住宅。從佈置手法上,為豐富居住小區的外部輪廊線,高層住宅佈置在小區的中央部位,低層住宅佈置在邊部位。這樣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閉的空間或形成與外部空間隔絕的局面,能夠和周圍形成統一的整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為適應高低起伏的地形,在佈置時應儘量保留原來的自然地形,從遠處看,輪廊參差錯落,高低起伏具有韻味。為了克服過去“兵營式”規劃佈局的呆板和單調,對住宅組團中的條型住宅,採用以變化方向的行列式佈置為主,分散佈置點式住宅為輔的佈局手法。各住宅組團之間由綠地、低層公共建築隔開,使居住小區成為建築高低錯落,綠地相連,道路便捷的既統一又有變化的整體。在規劃中密切結合綠化佈置,住宅組團綠地根據配置的花草樹木相互區別,各具特色,使居民從室內及外部都能看到綠地,提高居住環境質量。

為了充分地利用空間,把居民的居住環境從室內引伸到室外,擴大居住空間,方便居民的活動,創造一個整體的住宅組團是適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國著名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家 F ·吉全德所説:“過去採用單純的單元式住宅與聯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幾乎有無限可能的,多樣變化的住宅類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這樣的設計方法,不但使建築物適合於每個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將它們設計成有機整體,也就是把建築物組合成一系列相互補充的形態,由單純的平面變成連續的建築複合體的組合形式”。以往單一的條形住宅行列式佈置的住宅組團是對空間的化整為零,那麼整體住宅組團的規劃佈局就是對空間的化零為整之典範。在 50 — 60 年代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在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創造了一系列的適合人們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環境,壁如:荷蘭某居住小區,用地 6 公傾,人口 23000 ,整個小區由 7 個大小不等,層數不同,類型多樣的住宅組團組成,以此形成獨特的多樣化的居住環境。又如德國某地居住小區,用地 148 公頃,人口 24000 , 7200 户。居住區由 20 個環形住宅團組成,每個組團用地 90 × 150 米,由 7 棟層數和類型都不同的住宅組成一個半形敞的院落,每個院落的佈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內有大片綠地和設有兒童遊戲和老人休憩場地。近年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為我國住宅建築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現我國許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區的建設中大量採用了整體式住宅組團的規劃佈局方式,這種規劃佈置的特點是對空間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它縮短了公共建築與住宅的距離,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間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複利用,羣體景觀比較完整,給住户有安靜、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組團內外用綠化來聯繫,既又小範圍的外部空間,又有區域性的大範圍的公共空間。居民圍繞公共空間活動或是遊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談家論政,都有一個可供人們合適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樣。此規劃佈局形式與我國古園林的設計手法普具相似之處,是適合人們的心理和身體需要的。

整體式住宅組團的建築造型並不是要求五花八門,其中一個組團可以採用一種單體形式也可採用幾種形式。關鍵在於根據地形、地 在整體佈局和環境佈置中着意營造,可以前後錯迭、高低錯落、因地借勢、就其自然,其佈置靈活多樣。這種居住小區空間環境豐富,通風、視野、朝向均較好,而且還有一個可用來着意刻化的大空間,有利於對其配景予以創造。

居住小區的道路佈置,改變以往“橫平豎直”的規劃模式,大膽採用以典代直的規劃方法,創造出“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自然環境來。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區用地 29.5 公頃,道路採用逐級由寬到 的樹枝狀道路網,建築的佈置完全摒棄了行列式規劃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證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條件。由於住宅獨特的規劃佈置,使住宅全部為三層的建築羣體,仍然獲得與眾不同的效果。又如,我國安徽省某地小別 區,佔地 3 公頃,整個居住小區內的道路均採用曲線佈置,住宅間的小道也曲線連接,塑造成田園風景式的居住環境。居住其間使人 如置身於大自然而心情舒暢。

總之,要建設富有特點和具有新穎的居住空間環境的居住小區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們每個設計者在規劃設計上搞創作,不拘泥於教條,不難出現具有特色的與周圍環境協調適合人們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區,儘可能地給人們提供舒適、安靜和新穎優美的居住環境。這也同時需要我們每個規劃設計者們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技巧,充足的信息及科學的知識。在園林綠化系列工作中,園林設計決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種羣結構等事項,這些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都有直接關係。因而,在園林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園林植保因素。不科學的設計,往往會造成園林生態失衡、病蟲滋生嚴重。科學進行園林設計,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物種鄉土化

二.品類多樣化

三.結構復層化

四.搭配合理化

五.種苗本地化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與其它設計一樣, 要不斷創新, 切忌在不同的環境中作出相同的設計來。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不同於公園的設計,它應以自然為主線,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生活領域,使身居鬧市的人們能獲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雖然創新是一項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但是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這就是求園林設計者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要頭腦靈活,能夠不斷地將時代氣息和作品巧妙地融為一體,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人類。

總之,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特別注重利用城市大環境資源,使小區與城市空間有良好的過渡與協調,為人們創造一個自然親切的居住空間。

標籤:綠化 樓盤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