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從業資格證 > 導遊證

清真寺導遊詞

導遊證1.34W

引導語:導遊詞,你懂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清真寺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清真寺導遊詞

  清真寺導遊詞

化覺巷清真大寺位於西安城內鼓樓西側的化覺巷內,因規模比西安其他清真寺大而得名。化覺巷清真大寺,是我國建築雄偉、環境清幽、規模宏大、保存最完整並馳名世界的伊斯蘭寺院之一,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提起清真寺,我們得先談談伊斯蘭教是何時興起何時傳人中國的,回族是何時形成的。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系阿拉伯語音譯,意思是 “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x及其意志,以求得來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意為“順從者”。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x (約570-632年)所創造,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20世紀以來,在西歐、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傳播和發展。

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通過海、陸“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據《舊唐書·西域傳》等史籍記載,公元651年,大食帝國第三任哈利法奧斯曼 (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來華。中、阿兩國正式締交後,大食使節和 “貢史”不斷來中國訪問。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勢力東伸,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通過海上香料之路或陸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他們來華後,有的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他商品。由於當時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經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為“番客”、“番商”、“胡商”等。他們中有很多人在中國定居下來並和漢族婦女結了婚,成為回族早期的先民。

唐代 “安史之亂”時,大食王曾派3000 (也有説4000)回兵助唐平亂,事後唐王將這批士兵賜居長安,為他們修建清真寺,准許娶中國婦女婚配。他們謹守伊斯蘭教義和禮俗,子孫繁衍,世代相傳,成為今日回民族的又一支先民。而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國則在13世紀初。

元代是回族人不斷融合其他種族、壯大自已的時代,也是回族共同體主體形成的時代。經過千餘年的發展,伊斯蘭教在我國內地回、東鄉、撒拉、保安和邊疆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10個民族中,已擁有XX萬穆斯林,而且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如蒙古族、藏族、白族、漢族中,也有數量不等的穆斯林,現在西安約有7萬穆斯林。

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入化覺巷清真大寺參觀。

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化覺巷清真大寺建於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經宋、元,特別是明、清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步形成規模宏大,樓、台、亭、殿佈局緊湊和諧,莊嚴肅穆的建築羣。

全寺沿東西軸線分為五個進院,佔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5000多平方米。前院緊鄰照壁的木牌樓,建於17世紀初,距今己有380餘年,高約9米,琉璃瓦頂,挑角飛檐,雕樑畫棟,與高大的照壁相映襯,極為壯觀。南北兩邊的展室,亦為仿古建築,剔透玲瓏,古香古色。南展室陳列有一些明清紅木傢俱等,尤其是緊靠展室背牆陳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宮使用的紅木雕刻五爪龍牀,極其珍貴。在左廂房緊靠背牆擺放有一對西洋沙發,該對沙發是外國人送給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書法家的拓片等。

進入懸掛有 “清真寺”匾額的五間樓便來到第一進院。在五間樓迎面一字排開擺放有4件圓形的器物。可能有些朋友會問,它們是幹什麼用的?你們可以猜猜。猜不着?這不奇怪,《正大綜藝》有一期節目就是讓觀眾猜清真大寺這4件圓形器物的用途。結果沒人能猜對。好了,現在讓我來告訴大家它們的用途:這4件圓形的器物是燈架,在燈架上沿順時針方向插有兩圈30餘個燈座。這些燈架在化覺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當長的歷史,它主要用來慶祝 “蓋得爾夜”。

蓋得爾夜是伊斯蘭教對《古蘭x》“始將之夜”的敬稱。“蓋得爾”是阿拉伯語的音譯,亦譯 “大赦之夜”,又稱“平安之意”,意為 “前定”、“高貴”。“蓋得爾夜”是指伊斯蘭教歷的九月二十七 (一説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傳這夜,真主安x將世間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一切事物都大體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稱這一夜為 “前定之夜”。這一夜,安x通過枷百利天使開始向穆罕默x聖人頒降《古蘭x》,眾天使和精靈都奉命降臨人間。在這個夜裏,做一件善功可獲取千月善功的報償,所以穆斯林稱這一夜為 “高貴之夜”。《古蘭x》第九十七章即以“蓋得爾”命名,認為是高貴的夜間,勝過平時一千個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貴之夜,都要依各個民族的方式舉行慶祝活動。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還要張燈結綵,以示慶祝。

西安的穆斯林在紀念日這一天,白天人們要在這些燈座上插上這些菜油燈盞子,然後再添上菜油,等到晚上將油燈點亮,直至通宵。本寺燈架除了在“蓋得爾夜”使用之外,在這些燈架陽面,還刻了四個漢字:“祈求和平”,長年擺放在五間樓對面。

好了,現在請隨我進入二進院。

大家可以看到,二進院內樹木成陰,花圃對稱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間。這個石刻牌坊為三間四柱式,中楣鐫刻“天監在茲”4個大字,這 4個字出自《詩經》。分別在 《大雅·大明》和《周頌·敬之》二詩中。《大明》裏有 “天監在此,有命既集”的詩句,而《敬之》裏有 “涉降撅士,日監在茲”的詩句。“茲”和 “此”這兩個字以前通用,意思是 “此地”。題額人將兩詩中的相關內容,化成一句話,意思是上天正在監視着我們在此時此地的行動。

兩側坊棉分別鐫刻“欽翼昭事”和“虛誠省禮”,東西有踏道,約建於明代。石牌坊西踏道南北兩側各豎立沖天雕龍碑兩座,一座為明萬曆年間立的《敕賜重修清真寺碑》,文為馮從吾所撰,碑陰鐫刻宋代大書法家米芾 (回族)手書“道法參天地”;一座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陰鐫刻1621~1627年間禮部侍郎、大書法家董其昌手書 “敕賜禮拜寺”。均為我國書法珍品。

現在我們到第三進院參觀。這個殿叫敕修殿,在1522-1566年間重修時系當時寺院的正門,是這座寺院歷史上最早的一座殿;殿內藏有兩通石碑。大家看,這通碑叫《長安禮拜無相記碑》,1455年刻。這通碑叫《月碑》,是1732年寺院教長小西寧用阿拉伯文撰寫的。《月碑》,以穆罕默x《聖訓》為理論原則,推出並規定了確定封齋、開齋日期的若干準則。立此碑以方便回民羣眾計算齋月日期。

這裏是第三進院,院中央建有一座三層八角形的中國式宣禮樓,又名省心樓,巍然挺立,極為壯觀。該樓是“穆安津”(宣禮員)召喚穆斯林來寺禮拜的最高點。宣禮樓兩側各有廂房10餘間,南側正中5間叫南宮殿,上面寫有一副對聯:“難解網蛛,兵銷呼鴿;信傳戰馬,約復放獐。”這副對聯是敍述穆罕默x聖人的故事。“難解網蛛”是説穆罕默x聖人遭敵人追殺,逃到騷爾洞避難,蜘蛛隨即在洞口結起網。後來敵兵追到,見到洞口有蜘蛛網,認為無人在洞內。“兵銷呼鴿”的意思是:此時有人懷疑洞內有人,就把石頭往洞裏投。這時兩隻斑鳩從洞裏飛出來,於是敵人相信洞內不會有人。“約復放獐”的意思是:以前一個外道人獵得一頭活獐,他對聖人説:“你如果能使獐説人話,我就做你的信徒。”聖人把獐招到面前問道:“你怎麼落到獵人的手裏了”,獐流着淚央求説:“ 請聖人作保,讓他們放我。等我給小獐吃了乳我一定回來。”聖人答應擔保它。外道人説:“獐是畜類,去了一定不會回來。”後來獐按時回來。南宮殿內迎面陳列一張魚骨鑲嵌牀,在牀的靠背正中鑲嵌着一隻貝雕雄鷹,神采奕奕,佇立在巖石之上,所以又名“英雄獨立牀”。大家看,牀的上方懸掛有4幅木板書法作品,分別由宋朝大書法家黃庭堅、蘇東坡、米芾 (回族)和著名愛國將領岳飛書寫。該作品是木板竹字,即用竹皮刻成漢字,再將字一個個粘貼在木板上。這樣不容易被人拓片複製。

樓北側是講經堂,裏邊珍藏有一幅清代的《麥加圖》和一套《古蘭x》手抄本及其他一些珍貴字畫、瓷花瓶等。

我們現在去第四進院。

這個院中心的亭子叫“一真亭”,又名 “風凰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飛檐尖頂,形若鳳頭,兩側亭子為三角形,左右翹翼,三亭相連,貌似鳳凰展翅,造型特異,獨具風格。亭東瞻下懸有“一真”雕龍小立匣,系1399年兵部尚書鐵鉉 (回族)手書。亭西還掛有田中玉所書“包羅宇宙”匣一面。亭南北兩側各有面闊7間的廂房,原為接待朝廷宣諭皇帝聖旨的文武官員所建,故名官殿。南廳迎面有副對聯:熟羊告毒,烹鯉言機;巨蟒道安,羸駝轉健。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副對聯的意思。“熟羊告毒”是一個典故,出自《天方至聖實錄》,説的是,昔日聖人與外道人交戰,走在路上,飢餓難忍,一人以熟羊獻給聖人,羊就説道:“我的肉有毒,不能吃!”試了試,果然如此。“烹鯉言機”一事見穆罕默x登霄的傳説。有一次,穆聖登霄返宮的第二天早上,到禮拜寺裏禮拜,禮拜完了後,他對眾人講述登天宮的事,其中一個叫誅獲歹的人懷疑,認為不可相信,自言自語:“哪有在片刻之間遊歷幾層天空,經歷無窮路途,見了無數恩典的人呢?”於是他返身回家,在集市上買了一條鯉魚,叫妻子烹調。自己則挑着桶到河邊汲水。到河邊後,他脱下衣服洗澡。洗完登岸才發現自己已經變為女人。再去找衣服,衣服已經無影無蹤,他又羞又悔只得躲到樹叢中藏身。不久走來一位男子,心中可憐這位藏身樹林的女子就把她 (他)帶回家,二人結為夫妻,七年中生下兩個孩子她 (他)時時想起當年的情景,既感歎又驚訝。於是又回到河邊,只見衣服、水桶仍放在原地,她 (他)的身體又變成男子。他急忙換了衣服,挑水回家。回家後,買來的那條魚還沒有烹熟。他因而醒悟穆罕默x説的事是真的,登天宮的`經歷並非虛構。他又重返身回到禮拜手中,穆罕默x看見他説:“你過來,把你的經歷講給大家聽聽。”於是他把自己下河洗澡變成婦人、七年中生下兩個孩子、回家後魚還沒熟等一系列經歷講述一遍,並表示從此仟悔,永遠做一個順從真主的人。

北廳為文物展覽室,藏有唐天寶元年《創建清真寺碑》。此外還有兩件文物最為有名,一件為“日晷”,是古代用來觀測日影推算時間的,但這裏的日晷與中國傳統的日晷不同,它有自己獨特的原理、構造和性能。目前全國只有4件日晷,故頗有研究價值。另一件為“試官石”,該石面縫間釘了不少舊式鐵釘,全入者,釘蓋緊貼石面,半入者,距釘蓋部分彎曲不入。倒於石面,一説舉人釘之能預卜是否考取,新進士釘之能預卜是否速得美官,一説官吏釘之,以證明是清官還是污吏。

鳳凰亭西面有海棠形魚池兩個,池深約2米。池底築盆疊石成峯,高約4米,泉頂泉水四濺,池側各有碑亭一座,造型正方,周圍柱間置木欄杆,亭內各豎石碑兩座,北邊有一座是記載1392年敕建該寺的經過。元末,大批迴回將領建立了殊勛,成為明王朝的開國功臣。著名的有常遇春、郭英、馮勝、藍玉等。因此,明太祖朱元障對穆斯林採取懷柔政策,對伊斯蘭教持寬容態度。他稱帝后,於1392年下諭敕建南京三山街及西安子午巷 (現化覺巷)清真寺,並御製至聖《百字贊》賜清真寺。《百字贊》稱頌伊斯蘭教是“仁覆天下,道冠古今”,同時也贊安x,贊至聖穆罕默x。《百字贊》除在南京淨覺寺、西安化覺寺、杭州等地存有石刻外,在全國穆斯林中廣為流傳。

兩海棠池間有通道,面向月台,石制欄杆自進入四進院的連三門後,從門內的踏道起,經鳳凰亭、越魚池、登月台,圍繞大殿前後一週,設石門八座缺口(無石門)兩處,故稱十門二空亮月台,是目前西安伊斯蘭教寺院少有的石件。

月台石門三座各有踏道,拾級而上,月台東北角有一凹凸不平、色彩不一的石件,叫“白鼠石”,因其自然形狀而得名。欣賞此石的最佳效果要選在下雨天,當你站在距此石有一段距離從遠處觀看,雨淋到石頭上,因為雨的落差造成視覺上的一種錯覺,朦朦朧朧,隱隱約約,似乎有一羣白老鼠在跑動,形神兼備,真是巧奪天工。

月台西端即面闊7間進深9間 (通稱明7暗9)、面積1300平方米、可容納千人同時做禮拜的大殿,是寺裏最大的建築物;殿內天棚藻井彩畫600餘幅,構圖着色基本一致,但細部各異,為伊斯蘭教寺院彩畫之獨特手法。大殿四周鑲嵌有30幅約4米高的大型木版雕刻《古蘭x》。上面為阿拉伯文,下面為漢文,受到了中外穆斯林的好評。大殿西牆有一 “凹壁”,是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殿內北側有一間小閣樓,名 “呼圖白樓”,是領拜者誦“祈禱詞”的地方。殿內高懸三塊匣,一塊為“臨下有赫”,這四個字是《詩經·大雅,皇矣》開頭一章的句子,連同上下各句,原為“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視四方,求民之莫。”這四句的大意是:偉大喲天帝,觀察下面很是分明,監視着四面八方,以求得人民的安寧。

標籤:導遊詞 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