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落花生

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這個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落花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落花生

  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落花生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説:“讓它荒着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母親説:“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穫節,請你們父親也來嚐嚐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我們都説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後園的茅亭裏過這個節。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説:“你們愛吃花生麼?”

我們爭着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説出來?”

姐姐説:“花生的味美。”

哥哥説:“花生可以榨油。”

我説:“花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

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説:“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出來才知道。”

我們都説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説:“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⒄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説:“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

父親説:“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節選自許地山《落花生》

  普通話考試如何用普通話語音朗讀

普通話朗讀是一門學問。它除了要求應試者忠於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外,還要求朗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範。朗讀一篇作品,如果連普通話都讀不準確,甚至讀錯了,那就會影響聽眾對原文的理解,甚至會鬧笑話。要使自己的朗讀符合普通話的語音規範,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話和自己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普通話和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大多數的`情況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又有大的規律和小的規律,規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這些都要靠自己去總結。單是總結還不夠,要多查字典和詞典,要加強記憶,反覆練習。在練習中,不僅要注意聲韻調方面的差異,還要注意輕聲詞和兒化韻的學習。

2.注意多音字的讀音。一字多音是容易產生誤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必須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注意學習。第一類是意義不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個不同的意義,從各個不同的意義去記住它的不同的讀音。第二類是意義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場合。這類多音字大多數情況是一個音使用場合“寬”,一個音使用場合“窄”,只要記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類推引起的誤讀。由於字形相近而甲字張冠李戴地讀成乙字,這種誤讀十分常見。由偏旁本身的讀音或者由偏旁組成的較常用的字的讀音,去類推一個生字的讀音而引起的誤讀,也很常見。所謂“秀才認字讀半邊”,鬧出笑話,就是指的這種誤讀。

4.注意異讀詞的讀音。普通話詞彙中,有一部分詞(或詞中的語素),意義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習慣上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這些被稱為“異讀詞”。為了使這些讀音規範,國家於五十年代就組織了“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對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進行了審定。歷經幾十年,幾易其稿。1985年,國家公佈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要求全國文教、出版、廣播及其他部門、行業所涉及的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標音,均以這個新的審音表為準。在使用《審音表》的時候,最好是對照着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來看。先看某個字的全部讀音、義項和用例,然後再看審音表中的讀音和用例。比較以後,如發現兩者有不合之處,一律以審音表為準。這樣就達到了讀音規範的目的。考試大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