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者經驗交流:青少年問題分析

導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然而,由於升學就業壓力、家庭學校教育不當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一些原本心身健康的青少年,其心靈被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憋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工作者經驗交流:青少年問題分析

這既暴露出我國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端,也反映出社會轉型期的問題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困惑之一:學校教育片面發展。一些中國小為提高升學率,增強自身吸引力,以得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可、讚譽,他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用於教學。教師整天只知道教書,學生整天只知道拼命學習——上課、做題、考試,必要的興趣活動被取消,有的學校甚至連“兩操一活動”都不開展。學校考核教師主要以學生考試分數論高低、排優劣、發獎金、定崗位,學校成了一潭死水,學生的天性被泯滅得無影無蹤,素質教育成了一句空話。一些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往往會因為他人歧視而產生心理失衡。

困惑之二:家庭教育不當。不少家長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只知道讓孩子讀書讀書再讀書,做題做題再做題,孩子只要兩耳不聞窗外事,埋頭只學教科書,家長就心安理得了。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能考上重點高中和名牌大學,畢業後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掙很多錢,住很漂亮的房子,掌很大權,當很大官。這樣一來,孩子從小就形成了惟錢是圖、惟權是圖、惟官是圖的思想。一旦希望破滅,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重創。有的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什麼家務活兒也不讓孩子幹,使孩子漸漸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惡習。據報道,一名高中生連續三年被全國名牌大學錄取,但終因生活不能自理,均被校方退回。還有的家長對犯錯誤孩子的教育走向了極端,要麼過分溺愛,要麼過分嚴格。溺愛者,對孩子錯誤不及時糾正,一味地遷就,聽之任之;嚴格者,對有錯的孩子不是冷靜地分析錯誤原因、對症下藥、正確疏導,而是咒罵毆打,蠻橫粗暴,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很大傷害。如此下去,孩子極易走向極端。也有一些家長因工作繁忙或外出打工、離異、死亡,將孩子交給保姆或親戚,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逐漸形成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

困惑之三:社會不良因素影響。由於市場利益的衝擊,一些不法分子粗製濫造兇殺、暴力、色情等內容不健康的錄像、書刊、網絡信息等文化垃圾,在社會上銷售傳播,對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危害很大。一些不負責任的文藝工作者,為達到名利雙贏的目的,編撰作品時,往往在內容上滲透一些不健康的故事情節,出版和製作部門不加“過濾”,文化主管部門缺乏監管。我們每天看到的電視劇,90%以上的劇情或多或少出現男女擁抱親吻、武打、殘殺等場面。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某幼兒園一中班男孩抱住同班一女孩親嘴,老師問他為何這樣做,小男孩天真地説電視裏就是這樣做的。還有一些地方對歌舞廳、網吧、遊戲廳、放像廳等娛樂場所監管不力,入口處雖懸掛着“禁止未成年人入內”的標誌牌,但在裏面消費的多數是未成年人。此外,社會上的腐化、賣官、賄賂、金錢至上、不勞而獲、貧富不均、辦事不公、欺行霸市等不正之風,也是侵蝕青少年心靈的毒汁。一些相關部門在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常常是口頭講得多,實際做得少;發文開會多,檢查指導少。

困惑之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滯後。在校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由於社會競爭壓力增大,他們在學習、生活、交際、理想追求等方面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就會出現行為障礙,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然而,目前不少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如心理輔導站、心理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室等,也沒有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教育部門和學校又很少組織教職工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和工作經驗交流,教職工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知之甚少。據瞭解,目前師範院校很少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每年輸送到社會的`專業人才如鳳毛麟角,一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諮詢無門,很難得到及時矯正。

青少年心理問題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出現這些困惑無疑是一種悲哀。因為傷害了一代青少年,就意味着傷害了一個民族,傷害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確實需要實質性的改革,我們的家庭和社會也確實需要擔負起塑造青少年心靈的重任。“青少年的心靈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陽光和風雨都能印在上面。如果我們灑給它塵埃,它就會變成荒漠;如果我們灑給它七彩,它就會成為一座花園。”希望我們攜起手來,卸掉青少年心靈的重負,讓它輕裝上陣;擦去青少年心靈的灰塵,讓它變成美麗的花園;修復青少年心靈的傷痕,讓它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