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者助流浪少女個案分析

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過程中採用危機干預、物質支持、心理輔導、制定習得機制、資源整合等多種手段幫助服務對象正確認識和分析自己的處境,矯正服務對象的偏差行為,促進服務對象與其家人之間的良性溝通,緩解家庭關係,建立家庭支持系統。那麼,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助流浪少女個案分析,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社會工作者助流浪少女個案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資料

小慧(化名),女,12歲;四川人

小琳(化名),女,14歲,四川人

  (二)個案背景資料

服務對象小慧、小琳是親姐妹,在街頭流浪,經葵衝派出所發現後護送至我站求助,經救助站接待人員進行身份甄別後,接納入站。入站後,救助站社工及時介入,對其進行個案輔導。

引發/重要事件:在前期接觸過程中,案主自述,上過國小一、二年級。出生之日起就跟隨父母在大亞灣生活,全家以乞討、撿拾為生,案主的父母偏愛其弟弟,對她們的管教方式則是非打即罵,因為受不了父母的打罵,兩姐妹便離家出走,沿街乞討維生。

  二、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理論分析

“生態系統”理論強調把人與生活環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賴的各種元素所組成的系統整體,協調或均衡是該系統運行與維持的基本條件,也即是個體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當這個條件得不到滿足,即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或各個元素之間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協調時,系統均衡就會受到破壞,個體的生存與發展就會出現問題。因此應該從分析服務對象的個人、家庭、學校等方面進行介入,進而提升服務對象對生活的信心,構建社會支持網絡,完善其生態系統。

  (二)服務對象的優勢

1、服務對象有年齡相仿的姐/妹陪伴左右,相互給予情感支持。

2、服務對象性格外向,願意與他人溝通交流。

  (三)服務對象的劣勢

1、服務對象行為偏激,常在救助倉內大聲吵鬧,故意挑釁站內其它救助人員。

2、服務對象防備心理極強,對於他人對其的家庭情況的詢問,常避而不談或答非所問。

  (四)服務對象的問題及原因

社工在服務對象入站後及時介入,通過與服務對象面談,瞭解服務對象的主要問題。個人層面:服務對象學業中斷,在外流浪,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家庭層面:服務對象的父母經常對其非打即罵,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社區/社會層面:離開學校,沒有固定的學習娛樂場所,社會支持系統缺失;基於服務對象的主要問題,結合“生態系統”相關理論,從服務對象的個人、家庭、學校幾大層面深入剖析問題形成原因:

個人層面:由於服務對象年齡較小,處於心智尚在發展的階段,逆心理比較重,個性比較獨特,對周邊的人和事物還存在一定的認識極限,覺得父親母對年幼的弟弟比較疼愛,對她們的管教是一種虐待。再加上容易受到周邊不理想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外界未知事物充滿好奇,這些因素都是造成服務對象流浪的主要原因。

家庭層面:服務對象的父母忙於工作,缺少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和支持,並且喜歡把生活壓力所產生的怒火宣泄到她們身上,經常以非打即罵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對他們,給她們的身體和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創傷,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極易出現敏感偏激、孤僻自卑、冷漠粗暴、對立放縱等心理健康危機。

學校層面:由於在校兒童的學習壓力,給她們造成了一些的心理壓力和成長壓力,導致她們成為邊緣兒童,逐漸產生厭學情緒,脱離學校和家庭成為流浪兒童。

  三、目標及計劃

  (一)服務目標

服務對象離家走出,在外流浪,為服務對象提供適宜的飲食、住宿等生活條件,保障她們的人身安全;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輔導,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改善服務對象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讓其早日迴歸家庭。

  (二)服務策略

結合“生態系統”相關理論,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過程中採用危機干預、物質支持、心理輔導、制定習得機制、資源整合等多種手段幫助服務對象正確認識和分析自己的處境,矯正服務對象的偏差行為,促進服務對象與其家人之間的良性溝通,緩解家庭關係,建立家庭支持系統,最終迴歸家庭。

  四、介入過程

  第一階段:“拉家常”,互認識

社工第一次見到服務對象時,發現她們衣衫藍縷、蓬頭垢面,小琳緊抱一個略顯骯髒粉紅色小熊布娃娃,挽着其姐姐小慧的手,兩人緊緊地依偎一起,低頭不語。當工作人員問她們姓名、年齡等信息時,兩人均以搖頭或 “不知道” 迴應,眼神裏充滿了對陌生人的恐慌戒備,看起來對外人嚴重缺乏信任感,警惕性極強。社工以同理心接納服務對象,以隨意表達的方式與服務對象談話,社工問道:“你抱的粉紅色娃娃好可愛,娃娃被你這樣抱着,它肯定覺得很幸福” ,聽到社工此話,小琳俏皮笑着説道:“這是我們在路邊撿的,你説話真逗,娃娃又不是人,怎麼會感覺幸福。”社工説道:“娃娃也可以當作是自己的夥伴喲,那你們很幸運喲,撿到這麼可愛的娃娃,不過,姐姐看着它有點髒了,你們想不想給她洗澡一下……”案主:“恩”(微微點點頭),隨後,社工便帶着服務對象到救助倉,在與服務對象一起洗布娃娃的過程中,社工以大姐姐的身份跟她拉家常,談及各自的興趣愛好、喜歡的明星等等,向其介紹救助站的業務內容,救助站是幫助流浪人員解決臨時食宿問題的地方,提供的服務都是無償,讓其知道這裏是安全的。

在此次訪談過程中服務對象常以搖頭或 “不知道” 迴應,眼神裏充滿了對社工的恐慌戒備,看起來對外人嚴重缺乏信任感,警惕性極強,而在面談中服務對象的任何反應都會被社工所接納,讓服務對象感受到愛和尊重以及接納。

  第二階段:提供物資,滿足基本需求

服務對象在外流浪,基本需求未得到滿足,即馬斯洛需求五層理論當中的最低層次“生理需求”未得到保障,生理需求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服務對象入站後,社工為她們拿來新衣服、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並帶領她們到救助站未成年救助區暫住,滿足服務對象的基本需求,脱離流浪生活狀態。

  第三階段:興趣挖掘,增近距離

①提供關懷。社工在訪談過程中耐心傾聽服務對象的心聲、關注其經歷、尊重其人格、理解其困境,讓服務對象感受到愛和尊重以及接納,在詢問的過程當中提一些服務對象容易回答的人、事、物,避開敏感性話題,關心其飲食、住宿適應情況,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懷。 ②直接向服務對象瞭解其興趣愛好,案主表示喜歡唱歌,看漫畫小説,認字。(瞭解到服務對象的興趣點後,工作員準備從各個途徑收集與案主文化程度相符的教學材料,以此達到增近與案主的距離;消除其在救助站產生的孤獨感和讓姐妹倆適應救助站環境的目的)。

  第四階段:宣泄情緒,瞭解行為背後

姐妹倆入站後的第三週開始出現故意挑釁、辱罵救助站工作人員,大力敲打門窗、攀爬護欄、四處潑水等行為,嚴重損壞救助區環境設施,影響其他受助人員休息及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兩姐妹曾對一名患有侏儒症的受助人員進行人身攻擊,讓該受助人員受到嚴重的精神傷害,最終放棄救助。鑑於兩人以上行為表現,站內決定將兩人分開安置,兩人對此安排極其不滿,在救助區大吼大叫,粗話連篇,逢人就罵,亂扔救助區物品,以示反抗。服務對象突然行為異常,甚至出現言語攻擊他人,以此發泄內心的不滿,容易讓他人對其產生厭煩或誤認為其精神不正,社工先讓服務對象的情緒得以宣泄,並安撫她們的負面情緒,再瞭解是什麼事件導致其情緒發生變化,具體做法是:①協助姐妹倆進行情緒宣泄,引導她們表達對他人的不滿,讓其的負面情緒得以宣泄,並運用同理心的技巧安撫其負責情緒;②鼓勵其説出出現異常行為表現的原因,挖掘言行背後的原因;案主表示是為了想引起大家注意,讓這裏的人厭煩她們,就可以放她們出去,因為她們不想被送回家,社工雖沒有經歷過案主所經歷過的痛苦,但從她們的敍述當中,能體會到兩姐妹心裏的那種有家不能回的感受,社工嘗試瞭解姐妹倆對問題的主觀詮釋。③幫助姐妹倆分析現實處境,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表現,並引導她們用合理的方式發泄情緒;

  第四階段:制定機制,耐心陪伴

社工以尊重、接納、平等和真誠的服務態度耐心引導服務對象,制定獎罰機制,修正偏差行為,具體做法是: ①制定獎罰機制,讓案主學會自我約束;社工通過鼓勵其學習,發現自己的優勢,提高自信心,肯定自己價值,對未來的人生賦予希望;安排適當的學習任務讓她們完成,表現佳者給予獎勵。社工通過收集整理與她們文化程度相符的.教學材料和試題,定期教她們識字,並佈置作業,兩人皆能很好的完成交代的作業,每次做試卷能得到很高的分數,可以看出服務對象學習能力極強②社工定期陪姐妹兩人玩遊戲,教她們摺紙、識字、唱流行歌,在社工的耐心陪伴下,兩人對社工的戒備心逐漸消除。③鼓勵服務對象以書信的方式表達心聲。社工通過書信的方式表達對她們的期望、讚美、認可、祝福等,社工也會收到她們送的畫、寫的信。逐漸,她們開始主動向社工訴説自己的經歷,談起自己的經歷。

  第五階段:多方聯繫,幫助案主迴歸家庭

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陪伴與引導,服務對象開始主動向社工交代其家庭情況,並有回家的意願。社工根據案主提供的零散的信息,聯合公安系統,最終尋找到服務對象父母的下落,她們的父母均在淡水工作。社工第一次與服務對象父母聯繫告知服務對象情況時,其父母表示她們多次離家出走,對她們已經失去耐心了,不想再接她們回家。在社工多次聯繫勸説下,服務對象父母最終同意接回服務對象。為了促進服務對象與父母之間直接有效的溝通,在社工的積極協調下,由救助站安排車輛,社工與救助站兩名工作人員一同護送服務對象回家,終於,在惠州市惠陽區石橋派出所,案主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而在社工、派出所工作人員的共同協調下,服務對象的父母表示會盡快安排服務對象返校,完成學業。

  第六階段:持續跟蹤,幫助服務對象融入新環境。

服務對象回到家一個月後,社工拔通了服務對象家裏的電話,瞭解她們目前處境。通過與服務對象父母溝通,得知,兩姐妹情緒比較穩定,且均已上學,是淡水的一所國小。通過這次電話會談,流浪孩子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該社會工作服務已經可以結案。

  五、總結評估

目標達成情況: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建立好了良好的關係,服務對象對社工對其在救助站期間提供的幫助表示非常感謝,並在回家前以書信的方式表達對社工的喜歡及感激之情。社會工作者積極為服務對象聯繫家庭、相關職能部門,為服務對象迴歸家庭,脱離流浪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基於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找到家人,迴歸家庭,已完成對服務對象吳某的個案服務,因此吳某不再屬於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對象。

  六、專業反思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流浪未成年人除本案例中的情況以外,還有因為父母離異,受到繼父母虐待;有的因為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父母雙方去逝,造成隔代教育無力,農村留守兒童外出;有的因為父母一方去逝,導致家庭教育和監護不當;有的隨打工的父母到城市生活,由於父母忙於生計疏於對子女的照顧等等。無論是家庭系統缺失還是家庭教育不妥當都給流浪兒童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當他們心理受到傷害後,才會走上流浪的道路。而在流浪的過程中,又會受到各種侮辱和欺負,身心遭受多次傷害後,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會處於一種扭曲的狀態。如果不及時介入,他們很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社會工作在開展個案工作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與這些流浪未成年人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而在建立信任關係之時,尊重他們,真誠地接納他們,平等地對待他們,讓他們放下戒備心理,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與你真心交談,才會願意告訴你他的困惑。我們也才能真正瞭解他們的問題及需求。

不足之處:流浪未成年的情況複雜多樣,他們的很多經歷是社工沒有經歷過,也無法感受到的,社工在介入時無法完全理解服務對象的感受,而個案工作對社工的專業性要求極高,有些問題的細節不知道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