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行政知識要點

社會工作行政是社會工作間接的實務方法,強調社會服務機構的運作過程,包括目標、政策、人事、管理、服務和評估,而有效的行政則能使服務呈現不同的效應。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社會工作行政知識要點,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社會工作行政知識要點

1、社會工作行政:是社會工作間接的實務方法,強調社會服務機構的運作過程,包括目標、政策、人事、管理、服務和評估,而有效的行政則能使服務呈現不同的效應。

基德尼夫:社會工作行政是將社會政策轉化為社會服務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雙向的,一是將社會政策變為具體服務;二是積累經驗,以建議修訂社會政策。

斯基德莫爾:社會工作行政是機構內的工作人員將機構政策轉換成服務的行動過程。包括執行者、團隊成員間的關係。最常用的方法為計劃、組織、人事、指導、控制等活動。

2、社會工作行政的功能:a將社會政策變為社會服務行動;b合理運用資源,促進有效服務;c總結社會政策的執行經驗,提出修訂建議。

3、社會服務:是一系列有組織的活動,通過社會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努力來實現社會政策。

4、社會服務策劃:就是在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前所進行的計劃工作,是把目前的情況與將來的理想聯結起來,帶領個人和組織向理想的方向前進。

5、策劃工作可分為三大類:⑴管制性策劃是以監管行為為主,目的在於減少偏差和統一的行動。⑵指導性策劃是通過指導要求下屬或執行部門發揮所長,是非強迫性的。⑶分配性策劃的.重點是根據計劃的標準去分配資源。

6、社會服務策劃形式:戰略性策劃、方案發展策劃、問題解決策劃、創新策劃。

7、社會服務方案策劃:是運用理性的方法,通過清除了解服務機構的工作理念、政策、資源和發展方向從而確立服務目標,並從多個服務工作方案中選取一個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後根據社會需要分配和動員資源,在推行服務的過程中能結合實際情況修改服務的運作過程。服務的推行可分三部分:計劃、執行和評估。

8、社會服務方案策劃分四個階段:⑴問題的認識和分析階段:問題認識和分析(兩種認識方法:一是“問題認識工作表”。方案策劃者應認真考慮的幾個問題:人們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在哪發生?誰受這個問題影響?這個問題何時發生?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感受程度如何?二是“分支法”。首先確定要解決的全面性問題,其次列明形成這個問題的“明確問題”,再次逐一列明造成這些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需要評估(界定危機人口、目標對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響的人口)

⑵目標制定階段:界定總目標和影響性目標、建立目標的優先次序

⑶方案安排階段:制定各種可行性方案、選擇理想的可行性方案(“篩選標準”:一是效率;二是效果;三是可行性;四是重要性;五是公平;六是附加結果)、決定資源需求和爭取資源、制定行動計劃

⑷考慮服務的評估:過程評估和效果評估

9、社會服務機構:通常是指由政府、社會團體或個人興辦的,通過社會福利從業人員,包括專業社會工作者、半專業的服務人員、輔助工作人員等,為特定的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非營利組織。

10、社會服務機構的性質:①非營利性②有明確和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標、服務重點和服務承諾、服務策略③主要功能是提供專業的福利服務。

11、社會服務機構的類型

A、一般類型(依據政府、政府和第三部門交叉、第三部門的標準):⑴政府主管社會保障事務的行政機構:①獨立的社會福利行政主管機關,如澳大利亞家庭與社區服務部;②社會福利與衞生合併的行政主管機關,如美國的健康與人羣服務部;③社會福利與勞工合併的行政機關,如德國;④社會福利、衞生、勞工合併的行政主管機關,如日本、法國;⑤社會福利與其他公共行政職能混合的行政主管機構,如我國的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⑵從事公共服務、公益服務的機構。

B、中國社會服務機構的類型:政府、羣團組織(工青婦、老齡委、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公益一類:主要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如兒童福利院、救助站;公益二類: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如普通高校、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公益三類:業務活動具有一定公益屬性,社會化程度較高,與市場接軌,可基本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社會服務類民間組織(政府支持的民間組織;純民間組織;契約型社會工作服務組織)。

在中國,事業單位分:行政支持類、社會公益類、經營開服務類 三種。

12、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結構類型:

⑴一般結構類型:①直線式②直線叁謀式③職能式。⑵團隊式結構:①問題解決型團隊②跨專業團隊

13、社會服務機構的運作:

⑴授權:①授權任務;②授予權力;③對所授權力進行明確的限制。⑵協調:分程序性協調(在活動設計過程中)和工作性協調(在服務進行過程中)⑶溝通(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同事間協調、向公眾交代)

14、我國對志願者的定義:志願者是指那些沒有報酬,到公立或志願服務組織自由奉獻的人們,他們從事各種類型的社會福利服務。(身份要素包括:①根據自由的意願作選擇②不計金錢財物的酬賞③以具體的行動參與、投入④所作所為是滿足社會的需要。)

15、有效的志願者管理應依循八個步驟:⑴需要評估與方案規劃(志願者評估/動機評估、機構本身評估[組織評估:利益、風險]、服務對象評估)、⑵工作發展與工作設計(撰寫“志願服務工作説明書”,明確工作任務、技能和工作成果)、⑶招募、⑷面談與契約、⑸迎新説明與訓練(意義、技巧、信息)、⑹督導與激勵、⑺獎勵表揚、⑻評估(志願者、機構)。

16、社會服務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①政府資助②民間捐助③商業交易

17、社會服務機構籌資方式:①項目申請;②私人懇請與電話勸募;③特別事件籌資活動:重大災害、記者會、研討會、展覽會

18、社會工作督導的對象:①新進入社會服務機構的工作者②服務年限較短、經驗不足的初級社會工作者③社會服務機構實習的社會工作專業學生④社會服務機構的非正式人員,主要是志願者。督導類型:①師徒式②訓練式③管理式④諮詢式。

19、督導的功能: ①行政②教育③支持

20、督導的內容:

⑴行政性督導的內容:①社會工作者的招募和選擇;②安置和引導工作人員;③工作計劃與分配;④工作授權、協調與溝通;⑤工作監督、總結和評估;⑥督導者扮演多種角色(緩衝器角色、倡導者角色、機構變遷推動者)。

⑵教育性督導的主要內容:①教導有關“服務對象羣”的特殊知識;②教導“社會服務機構”的知識;③教導有關“社會問題”的知識;④教導有關“工作過程”的知識;⑤教導有關“工作者本身”的知識;⑥提供專業性“建議和諮詢”。

⑶支持性督導的內容:①協助被督導者適應和處理工作中帶來的挫折、不滿、失望、焦慮等情緒;②給予關懷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並願意嘗試新工作;③協助被督導者發現工作成效,並能自我欣賞;④給予被督導者從事專業的滿足感和價值感,促進其對專業的認同。

標籤:社會工作 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