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17年社會工作師實務模擬題及答案解析

  1[案例分析題]

2017年社會工作師實務模擬題及答案解析

大勇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離異了,父母沒有盡到照顧大勇的責任。大勇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受到的約束比較少,他經常與同學打架,國中畢業後不再上學。接觸了很多社會上的朋友。一次為了講義氣。幫朋友打架,被判入獄,後轉入社區進行矯治。在矯治期間,大勇對家人感到不滿,對現在比他強的朋友感到不滿,對社區中顯闊的人看不慣,情緒經常出現波動。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社區工作者針對大勇的情況,積極與他進行溝通,並與乏建立了良好的專業關係,和大勇達成了用認知行為治療方法來幫助大勇改變易怒的情緒問題。社區工作者採用基線測量方法介入治療,讓大勇對l-3周情緒激動的次數進行記錄(分別為每用8、9、7次),從第四周開始進行介入,記錄4一lO周情緒激動的次數為每週6、5、4、3、2、2、3次。

  問題:

1.簡述基線測量方法的含義。

2.從案例內容分析,闡述基線測量的操作程序。

  參考解析:

1.基線測量方法的含義:基線測量方法是在介入開始時對服務對象的狀況進行測量,建立一個基線作為對介入行動效果進行衡量的標準基線,以評估介入前後的變化。並以此判斷介入目標達到的程度。

2.操作程序:

(1)建立基線。

①確定介入的目標。例如,服務對象行為、思想、感覺、社會關係或社會環境的變化及指標。

②選擇測量工具,包括直接觀察或使用標準化問卷及量表。

③對目標行為進行測量並記錄目標行為的情況。

(2)進行介入期測量。建立基線後就開始對服務對象實施介入,並對基線調查中所測量的各項目標行為和指標進行再測量,為數據比較之用。

(3)分析和比較。將基線期和介入期的數據按測量時間和順序製成圖表,將每個時期的數據資料進行連接,呈現數據的變化軌跡和變化趨勢,並將基線期和介入期的數據進行對比。如果兩個數據不同,一般可以認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結果。

  2[案例分析題]

黃奶奶今年89歲,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嫁到了外地。黃奶奶最初是在兩個兒子家中輪流生活,但因為與兩個兒媳的關係都不太好,現在居住在某養老機構。每月的費用由兩個女兒從外地郵寄。女兒在外地很少來看黃奶奶,而兩個兒子因為較忙,也很少來看她。黃奶奶看到周圍的老人們經常會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卻沒有人來探望。

黃奶奶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每當犯病的時候就很難過,她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了,沒有人管她,更沒有人在乎她的存在,於是她想到自殺。黃奶奶以失眠為藉口,向工作人員及其他老人索要安眠的藥,就在她積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被清潔工小安在收拾房間時發現。並向工作人員報告了相關情況。

  問題: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有哪些?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如何?

3.你作為機構內的一名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開展介入工作?

  參考解析: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既包括貧困、殘疾、失獨等特殊羣體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時候,老年人周圍的人,如家庭成員、親屬、朋友、鄰居、志願者等也會成為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更宏觀地看.單位和服務組織也有可能成為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無論是直接以老年人為工作對象,還是以外圍人羣或組織機構為工作對象。都是為了讓老年人有更佳的生活質量。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主要有:

(1)黃奶奶的身體不好,有嚴重的高血壓,每次犯病時都會很難過。

(2)黃奶奶的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需要有人來照顧她的生活。

(3)看着身邊的老人都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沒有人來看望,這讓黃奶奶的精神很受打擊,需要安慰。

(4)黃奶奶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有自殺的想法。

3.社會工作者應從以下方面開展服務:

(1)與黃奶奶的家人進行溝通,向他們介紹黃奶奶現在的情況以及內心的想法,讓他們多來看望黃奶奶。

(2)聯繫醫生給黃奶奶做檢查,教授黃奶奶正常的用藥方法,給黃奶奶提供受人關注的支持。

(3)組織志願者照料黃奶奶的日常生活,並給予精神慰藉。

(4)在養老機構開展一些適合老人的集體活動,促進老人之間的溝通。

  3[方案設計題]

在某體育學院家屬住宅小區內,60歲能上能下的老年居民佔到了相當大的比例,他們大多數是已經退休的某體育學院的教職員工,身體狀況普遍較好,有的還具備一定的體育運動專業特長。他們退休以後,有一部分人還在各種崗位上發揮特長,繼續從事着不同的工作;有一部分人則無所事事,或流連於室,或扎堆聊天帶孩子;還有的人則經受着各種生理和精神疾病的困擾。由於該住宅小區屬於單位管轄範圍,因此在小區內設立了家屬委員會行使居民自治管理職能。但由於該家屬委員會的職能設置和人員配備不夠健全,工作開展不夠到位,在小區內部服務和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問題:

1.在上述案例中,該小區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針對該小區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採取什麼樣的介入策略?

  參考解析:

1.該小區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家屬委員會的設置和配備不夠健全,小區服務管理工作不到位;居民文體活動開展不夠正常,個人特長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

2.主要介入策:

(1)與有關社區管理部門進行聯繫,加強該小區家屬委員會的建設和管理,使之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管理作用。

(2)運用活動理論和延續理論的觀點,組織該小區的老年人開展各類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或讓他們輔導青少年開展體育鍛煉活動,關愛青少年的成長,這樣,既發揮了他們各自的特長,也使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保持和延續個人的運動生命。

(3)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方法,整合社會資源,對受各種生理和精神疾病困擾的老年人開展治療和服務工作,努力構建和諧小區。

  4[案例分析題]

小亮今年讀國小三年級。父母一年前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小亮被判給母親張女士撫養。母親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小亮身上,所以對小亮的管教非常嚴厲,小亮稍微做錯一點事情,張女士就對其嚴加斥責,漸漸地,對小亮的打罵成為家常便飯。最近,因為單位效益不好,張女士面臨下崗的威脅,而小亮的父親則因為經商失敗,開始拖延支付撫養費用。學校班主任老師發現小亮在學校裏也開始對同班同學使用暴力,並且經常撒謊、不交作業。作為學校的社會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為小亮提供服務。

  問題:

1.結合案例説明兒童的需要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臨的困境有哪些?

3.針對小亮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採取什麼樣的介入策略?

  參考解析:

1.兒童作為人生中的一個特殊階段,有着多維的需要,具體闡述如下:

(1)生存的需要。家庭和社會應當滿足小亮在成長過程中基本生活和養育方面的需要。

(2)發展的需要。小亮需要獲得良好的家庭生活,擁有受教育的機會,並獲得足夠的休閒和娛樂。

(3)被保護的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既要保護小亮,使他健康成長,又要保護他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

(4)社會化的需要。家庭和學校應當培養小亮具有人際交往、生活技能、適應能力和學習正確的價值觀等多種能力。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臨的困境可以從個體與環境(家庭、學校)方面加以分析:

(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慮、暴躁等不良情緒。

(2)如何改善離異家庭中小亮與母親的關係,改善母親對他的嚴格管教與打罵的情況。

(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經濟狀況。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學習行為,以及使用暴力對待同學的行為。

3.社會工作者的介入策:

(1)社會工作者對小亮的情緒進行疏導,幫助小亮理解母親對他的良苦用心,增強小亮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

(2)社會工作者對小亮的在校行為進行修正,幫助他改正撒謊、不交作業的行為.並且改善其與同學發生矛盾時用暴力解決問題的行為。

(3)社會工作者與小亮的母親進行溝通,教導其家庭養育技能,旨在能夠讓小亮的母親認識到打罵的管教方式對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罵兒子的管教方式,緩解母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4)社會工作者與小亮的.老師進行溝通,為他的不良行為能夠得以修正爭取老師的理解和幫助。

(5)通過合理途徑為小亮爭取父親的撫養費用,並且鼓勵協助小亮母親找到一份工作。

  5[案例分析題]

今年38歲的阿芬與丈夫結婚已經18年了,在與丈夫戀愛時,丈夫對她千依百順,可婚後不久,她發現丈夫有賭博和嫖的嗜好,並且常常對她拳打腳踢,有時候,還連女兒一起打,因此這麼多年女兒只要見到父親就害怕。阿芬偶爾抱怨丈夫,丈夫脾氣一上來就以離婚相威脅,阿芬害怕離婚,她覺得離過婚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會受旁人的指指點點,無法生活下去。同時,婆婆總是求阿芬原諒自己的兒子,還告訴阿芬兒子也可憐,小時候常遭父親的毒打,現在身上還有傷疤。另外,阿芬不願意女兒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害怕失去父愛會影響女兒的健康成長。正是這些信念讓阿芬一直維持着與丈夫的婚姻,她一直期待等丈夫年歲大些了脾氣會有所收斂,可是事與願違。這18年來丈夫始終對她有家暴行為,甚至會把她打得鼻青臉腫,連班都上不了。

  問題:

1.請簡要闡述針對婚姻暴力的理論解釋。

2.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你將如何遵循針對婦女受暴的干預原則和干預策略進行工作?

  參考解析:

1.針對婚姻暴力的理論解釋:

(1)心理學的觀點:側重從個人因素來探討,認為施暴者個人的認知、行為和情感方面的缺陷導致了暴力行為,如自卑、不會表達思想和情緒、害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多疑等。案例中的丈夫施暴的個人因素主要是賭博、酗酒後喪失理智所為。

(2)社會學習理論:從個人與家庭等微觀系統分析暴力產生的原因,認為暴力是一個社會性習得行為,是通過直接體驗或者觀察而學到的,以此來解釋施暴者是如何在童年時代的經驗中以及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到暴力行為的。本案中阿芬的丈夫幼年遭遇父親的家庭暴力,因而習得了應對壓力的暴力方式。根據此理論,既然暴力是習得的,那麼幹預中也可以通過再學習改正施暴行為。

(3)社會性別理論:認為家庭暴力是一種男性對女性行使的權力,是父權文化的產物。社會文化把家庭暴力當成是“家務事”或者“私事”,並且將婦女受虐歸為“個人”原因。在“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文化中,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行為得到某種程度的掩飾。這些社會文化因素促使婦女變成“習得無助”,而沮喪和無助感使得她們在暴力面前越來越難採取行動,只能留在受暴的婚姻中。案例中的阿芬即是如此,為了保全家庭和女兒的成長,寧可自己受委屈。

2.針對受到家庭暴力的婦女,社會工作者的干預原則和策略如下:

(1)干預原則:

①關注受害婦女的生命安全。

②接受受害婦女描述的問題而不是責怪受害者。

③尊重受害婦女的人格獨立,提升她們的自信心。

④與受害婦女建立信任、真誠的專業關係。

(2)根據以上原則,採取如下策略:

①為受暴婦女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在本案例中,對阿芬進行個案輔導,調整其認知、疏導情緒、修正行為,引導其重新認識暴力行為。

②建立受暴婦女支持小組。在社區將有類似遭遇的婦女組成小組,進行團體輔導,建立相互支持。引導小組成員發展出自己主動參與反暴工作和喚醒社會的理解和關注。

③建立對施暴人的干預機制,不僅從法律上更是從思想認識上使其認識到如何尊重婦女,制止其暴力行為。

④開展反對針對婦女暴力的綜合干預行動,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從公檢法、司法、城市、農村、醫院、婦聯等領域進行研究、行動、倡導立法等形式綜合干預,建立多機構合作的反對針對婦女暴力的機制。鼓勵和支持建立為受害者服務的專業機構。

⑤促進相關立法及法律完善。向有關機構及其領導者、決策者進行倡導、宣傳、培訓;開展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間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對受暴婦女的社會救助機制;向大眾進行重視婦女****的宣傳和教育;倡導社會樹立尊重婦女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