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玉米螟危害特點是什麼及防治措施

愛好1.84W

玉米螟,又叫玉米鑽心蟲,我國發生的玉米螟有亞洲玉米螟和歐洲玉米螟兩種,主要為害玉米、高粱、穀子等,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玉米螟危害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玉米螟危害特點是什麼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危害特點

一、危害症狀

玉米螟俗名鑽心蟲,是玉米上的主要蟲害。一年發生1—6代。幼蟲卵化後羣居於玉米心葉喇叭口處或嫩葉上取食,葉片被幼蟲咬食後,會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斷,影響授粉;苞葉、花絲被蛀食,會造成缺粒和秕粒;莖稈、穗柄、穗軸被蛀食後,形成隧道,破壞植株內水分、養分的輸送,使莖稈倒折率增加,籽粒產量下降。

二、防治措施

1.抽雄前防治。掌握玉米心葉初見排孔、幼齡幼蟲羣集心葉而未蛀入莖稈之前,採用1.5%的鋅硫磷顆粒劑,或呋喃丹顆粒劑,直接丟放於喇叭口內均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穗期防治。花絲蔫須後,剪掉花絲,用90%的敵百蟲0.5 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製成泥漿塗於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敵敵畏乳劑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滴於雌穗頂部,效果亦佳。

  玉米螟的生活史及習性

玉米螟在我國的年發生代數隨緯度的變化而變化,1年可發生1-7代。各個世代以及每個蟲態的發生期因地而異。在同一發生區也因年度間的.氣温變化而略有差別。通常情況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發期在1-3代區大致為春玉米心葉期,幼蟲蛀莖盛期為玉米雌穗抽絲4,第二代卵和幼蟲的發生盛期在2-3代區大體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葉期,第三代卵和幼蟲的發生期在3代區為夏玉米穗期。

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飛翔和擴散能力強。成蟲多在夜間羽化,羽化後不需要補充營養,羽化後當天即可交配。雄蛾有多次交配的習性,雌蛾多數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蛾交配一至兩天後開始產卵。每個雌蛾產卵10-20塊,約300-600粒。

幼蟲孵化後先集羣在卵殼附近,約一小時後開始分散。幼蟲共5齡,有趨糖、趨觸、趨濕和負趨光性,喜歡潛藏為害。幼蟲老熟後多在其為害處化蛹,少數幼蟲爬出莖稈化蛹。

各蟲態歷期:卵一般3-5d, 幼蟲,第一代25-30d, 其他世代一般15-25d, 越冬幼蟲長達200d以上,蛹25℃時7-11d,一般8-30d, 以越冬代最長,成蟲壽命一般8-10d。

  玉米螟的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敵種類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蟲的寄生蠅、白僵菌、細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敵有瓢蟲、步行蟲、草蜻蛉等,都對蟲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赤眼蜂滅卵。在玉米螟產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萬-30萬頭/hm2, 設放蜂點75-150個/hm2。放蜂時蜂卡經變温鍛鍊後,夾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葉的葉腋處。

②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葉期,將每克含分生孢子50億-100億的白僵菌拌爐渣顆粒10-20倍,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 也可在春季越冬幼蟲復甦後化蛹前,將剩餘玉米秸稈堆放好,用土法生產的白僵菌粉按100-150g/m3,分層噴灑在秸稈垛內進行封垛。

③利用蘇雲金桿菌治螟。蘇雲金桿菌變種、蠟螟變種、庫爾斯塔克變種對玉米螟致病力很強,工業產品拌顆粒成每克含芽孢1億-2億的顆粒劑,心葉末端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hm2稀釋2000倍液灌心,穗期防治可在雌穗花絲上滴灌Bt 200 - 300倍液。

化學防治

①心葉期防治。目前,在玉米心葉末期的喇叭口內投施藥劑,仍是我國北方控制春玉米第一代和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最好的藥劑防治方法。

②穗期防治。當預測穗期蟲穗率達到10%或百穗花絲有蟲50頭時,在抽絲盛期應防治一次,若蟲穗率超過30%,6-8d 後需再防治一次。

誘殺成蟲

標籤:玉米螟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