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預防中暑安全知識

愛好3.08W

炎炎夏日,有沒有感覺整個人跟這天氣一樣燥熱?彷彿每一個毛孔都在用力地呼喊——我好熱!然而出門在外不注意防暑就很容易中暑。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預防中暑安全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預防中暑安全知識

  預防中暑安全知識(一)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體體温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蓄積,從而引發神經系統受損的一種疾病。從病因上來説,中暑是一種物理條件致病的疾病,即高温。因此中暑有特定的發病季節和環境,最常見的發病季節當然是夏季,最常見的發病環境就是各種高温環境,比如鍊鋼爐等。不要小看中暑,中暑可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瞭解中暑不僅可以預防自身中暑,也有助於及時識別、幫助中暑者,使他們脱離危險。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温度為36~37℃。

人體的温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温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温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温稍高,而老年人體温偏低。

人體的體温必須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內,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體有完善的體温調節機制,能在環境温度變化的情況下保持體温的相對穩定。當環境温度為21℃時,大部分的體熱(71%)靠輻射、傳導和對流的方式散熱,少部分的體熱(29%)則由蒸發散熱;當環境温度升高時,皮膚和環境之間的温度差變小,輻射、傳導和對流的散熱量減小,而蒸發的散熱作用則增強;當環境温度等於或高於皮膚温度時,輻射、傳導和對流的散熱方式就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蒸發就成為機體唯一的散熱方式。

人體蒸發有兩種方式:即不感蒸發和出汗。

人體及時處在低温中,沒有汗液分泌時,皮膚和呼吸道都不斷有水分滲出,然後蒸發掉,這種水分蒸發稱為不感蒸發,其中皮膚的水分蒸發不為人們所察覺,又稱為不顯汗。人體24小時的不感蒸發量為400~600ml。嬰幼兒不感蒸發的速率比成人大,因此,在缺水時嬰幼兒更容易造成嚴重脱水。不感蒸發是一種很有成效的散熱途徑。

出汗是可以察覺的汗液分泌,又稱為可感蒸發。人在安靜狀態下,當環境温度達30℃左右時便開始發汗。如果空氣濕度大,而且穿衣服多時,氣温達25℃便可引起人體發汗。

汗液中水分佔99%,而固體成分不到1%,在固體成分中,大部分為氯化鈉,也有少量氯化鉀、尿素等。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症,若不及時處理,可引起抽搐,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當人體的中心體温達到41℃時,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預防中暑安全知識(二)

什麼條件下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常發生在高温和高温環境中,對高温、高温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是導致中暑的主要原因。

除了高温、高濕、烈日暴曬等直接原因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運動,且無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時,極易發生中暑;此外,飲酒、服用鎮靜類藥物等也會因為散熱障礙而導致中暑;過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氣不良,加之環境温度及濕度過高,都會導致中暑。

中暑的表現

根據中暑程度的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

如果在高温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而體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時要小心先兆中暑。

此時,如果能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

此時體温往往在38℃以上,除了頭暈、口渴外,還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

此期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

顧名思義,這是中暑中情況最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1)熱痙攣多發生在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時,此時會突然出現肌肉的陣發性痙攣。

(2)熱衰竭常常發生在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温的人之中。可出現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温一般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多因為直接在烈日下曝曬,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初的症狀一般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4)熱射病:如果在高温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可導致體温急劇升高。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數、躁動不安、瞳孔縮小、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熱射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處理不當可能導致中暑者死亡。

  預防中暑安全知識(三)

中暑預防

對高温環境適應不充分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在氣温升高(超過32℃)、濕度較大(超過60%)和無風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強體力勞動,又無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時,缺乏對高熱環境適應者易發生嚴重的中暑。易發因素包括:1.環境温度過高;2.人體產熱增加;3.散熱障礙;4.汗腺功能障礙。炎炎夏日,在高温、高濕環境下工作的人,只有掌握了正確預防中暑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中暑的發生。

改善工作條件

工廠、建築工地等單位負責人應做好在高温天氣下的工作安排,給員工充足的休息,避免在高温環境下長時間工作,一些工作儘量安排在夜間。烈日曝曬下,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中暑常見的誘因。使用人羣:重體力勞動者,如建築工人,農民等;長期處於高温環境下者,如夏季烈日下指揮交通的交警,鍋爐工人等。

關注特殊人羣

身體素質較差的人羣,如果居住條件差,高温天氣時通風不良,容易發生中暑,特別見於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機體散熱不暢。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温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一些特殊情況

一下情況尤其容易發生中暑,要特別當心:

每年大學聯考,考場外等待孩子的家長們;

夏天駕車帶孩子出門的父母,下車時把孩子留在熄火的車內;

各大高校開學前的新生軍訓。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期間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防曬霜等,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以及隨身攜帶防暑降温藥品,如十滴水、人丹、風油精等,以備不時之需。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夏日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感到口渴時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2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淡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憊,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多食含水量豐富的食物

夏天多食生菜、黃瓜、西紅柿等含水量較高的蔬菜;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的營養之需。在高危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證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温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理機能的恢復,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牀時間是5點30分至6點30分。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此外,注意午休,中午睡1~2小時,也有利於身各系統得到休息。

加強校車安全

校車必須在上下車時,輕點兩次人數,避免把兒童遺留在車內。

教訓:2013年6月17日8時許,江西某市一名幼兒園司機,在小朋友下車後未及時核對人數,也未檢查車內情況,將一名5歲女童遺忘在車內長達7小時,最後該女童因熱射病搶救無效而死亡。類似的`悲劇時有發生,也警惕我們千萬注意!

不要貪涼

空調室內外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過5℃為宜,及時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温度也不宜降至24℃一下。

外出受熱歸來,忌“快速冷卻”。不要立即去吹空調、吹風扇、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嬰幼兒中暑的防範

兒童和嬰幼兒體温調節功能和散熱功能差,家長要儘量減少孩子在陽光強烈的時段進行户外活動。必須外出時注意防曬,可選擇不含香精、防曬係數低於15倍的防曬乳液外擦。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儘量不用電扇或冷氣。避免室內外温差過大,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適當補充水分,最好飲用一些淡鹽水;不要貪食冷飲,否則會導致腸胃疾病;多食清淡飲食、蔬菜和水果。

孕婦中暑的防範

孕婦應選擇涼爽、寬大、棉質的衣服,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不要貪涼,避免感冒,保證睡眠。

盛夏時節,孕產婦應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散步或購物時應避開高温時段,避免乘坐擁擠的公共汽車,短時間的外出也要帶上帽子或打遮陽傘;室內空氣乾燥時,應打開加濕器或在家裏放一盆清水。

老年體弱者中暑的防範

老年人體質虛弱,是中暑的高發人羣。因此,天氣炎熱時老人應減少室外活動,更要避免長時間在高温環境或烈日下活動。感覺到熱時,一定要藉助自然風和地上曬水或電風扇、空調等來降温。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少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至少補充2500毫升的水分。

上班族中暑的防範

上班族可以享受到空調帶來的涼爽,但這一人羣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隱患,一旦出現停電或者在室外時間過長,很容易中暑。他們應進行耐熱鍛鍊,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温;在辦公室裏要多喝水,補充水分;避免空調或風扇的風對着自己吹。

警惕車內中暑

夏日,室外温度往往超過40℃,車窗被太陽曝曬,吸收熱量,加上車子密不透風,車廂內的温度更高。所以,當車在烈日下停了一段時間後,最好別立即上車,應打開車門、車窗,讓空氣對流,待車內温度下降後再進入車內。

長途汽車司機中暑的防範

對於在烈日下出行的長途汽車司機而言,不要長時間在車內開着空調睡覺。因為車輛在停止狀態下長時間開空調會導致車內空氣難以對流,發動機運轉產生的一氧化碳可能聚集在車內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警惕室內中暑

室內中暑多因內部空氣不流通,產熱大於散熱;另一方面經常待在室內的人温度調節功能較差。夏日炎炎,即使待在家裏,如果沒有空調則要時常開窗,以及開風扇讓室內有氣流交換。若發現自己的身體發熱、皮膚髮幹且發紅、體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就得注意降温以防中暑。

警惕運動中暑

在炎熱的夏季,應避免在高温時段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同時注意補充水分。美國運動醫學學院推薦,運動前2小時最好補充500ml液體,在夏季運動前2小時可飲水750~1000ml。一般可以在運動前或夏日出門前,先引用200~400m含電解質的液體,運動過程中每隔15~20分鐘,追加補充150~250ml電解質運動飲料,直至運動或出汗停止,餘下的6~12小時內也應該注意補充液體。

夏日,對體力勞動者來説,户外作業最好戴上遮陽帽,不要在陽光下停留太久。出現早期症狀,及時撤離高温現場。避免高温下、通風不良處強體力勞動,避免穿不透氣的衣服勞動,進食含鹽飲料以不斷補充水和電解質的流失。當高温下作業無法避免時,需要改善工作條件,加強防護措施,儘可能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鹽分。

夏日外出帶上綠茶水或淡鹽水。鹽水調製法:1公升水,放入半茶匙鹽調和,每15分鐘喝半杯,一天喝3~4次。

回家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覺身體發熱發燙,可用一些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藥物擦拭,蒸發散熱。


標籤: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