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記者的實習報告範文彙編六篇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者的實習報告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者的實習報告範文彙編六篇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1

大學時期的最後一個暑假,本着學以致用的目的,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我決定了在報社實習,也為將要踏上社會的一點資本,積累一些經驗,暑假報社記者實習報告。這是作為一名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卻是從學生過渡到社會工作者的起點。

實習的生活和感受

七月始,我就在**日報報業集團爭取到了一個實習生的資格,在《**星期三》編輯部開始了自己的實習生涯。剛開始接觸真正的新聞報道,充滿了新奇和刺激。但在剛開始的幾天,總編卻一直讓我們坐在辦公室裏看報紙,這讓我覺得有點鬱悶,原本想着記者的生活不是一直在外跑的嗎?怎麼一直坐在辦公室裏呢?

終於在幾天的讀報生涯後,總編説帶我們去荻港(一個江南古鎮)採訪。激動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終於可以實戰了。到了荻港,採訪開始,作為實習生的我們,當然只能站在旁邊聽聽記記,聽着總編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的問,鎮書記的回答卻讓我一頭霧水。因為鎮書記講的都是**的方言,而我卻並不是**人,所以對他講的都不能聽懂,信息當然是流失了一大半,這讓自己很有挫敗感。在回到報社後,看着自己的筆記,回想着書記講的一些話,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很久,卻始終沒有敲出一個字。

這是第一次的採訪,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採訪。因為這是我實習生涯的第一次採訪,也是一次失敗的採訪。聽不懂方言,寫不出稿子。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了,學校裏學到的只是一些概念,而真正的實踐才是最困難的,實習報告《暑假報社記者實習報告》。正如老師告訴我們“想要成為一名記者,在學校裏學的,遠遠不夠。”

第二次正式的採訪,沒有了老師的帶領,編輯部的 蘇老師把全部的工作都交給了我們四名實習生。從聯繫採訪人,採訪問題的準備到最後稿子的寫作,都讓我們自己搞定。這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次採訪的主題是關於湖城的寄託生,我們採訪了多名老師、同學、心理專家,採訪方式也有面對面採訪,電話採訪,qq採訪。歷史一個多星期稿子才出爐。在採訪期間,也碰到了許多問題,比如現在是暑假,老師和學生都比較難聯繫,在採訪時有些學生受到老師特別叮囑沒有把實際的想法告訴我們等等。我們也想過要放棄這次的主題,但是最後我們還是克服了這些困難。在學校聯繫不到老師,我們就通過電話採訪,或在電話聯繫後與老師約定去登門拜訪等等。

當我們的稿子變成鉛字在《**星期三》週報上登出來的時候,真的很激動,這畢竟是自己努力的果實。在那個時刻,先前遇到了一切困難、一切付出再也算不上什麼了。通過這次的採訪也讓我們明白了,記者除了會問會寫,更重要的是會發現問題。

實習過程中主持活動的感受

在《**星期三》實習的過程中,除了跟着記者們一起去採訪,去拍照,我們還組織了兩次活動,都是針對週報在校園的那些小記者的一個採風活動。第一次是去**陳英士故居,第二次是在湖筆博物館,這兩次的活動也是由我們實習生來負責的。從活動的策劃,到活動的安排都是我們經過仔細的商討後決定的,在活動中,我們安排了知識競賽和遊戲等的版塊,一方面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我還擔任了活動的主持人,三個多小時的活動,雖然很累,但看着學生們高興的表情和家長們滿意的情景,真的很有滿足感。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2

結束了近三個月的實習,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電視台記者實習總結。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親歷了各種新聞事件的前後,讓我對於社會層面的瞭解又深入了一層。不管是政策法規、社會民生,新聞所給予的對於我們周邊信息的瞭解和反思,是人生閲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

記得我剛進入學校第一次接觸專業知識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句話是:多聽多看多感受。當時理解得很淺顯,但通過這一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涵蓋的東西很多。對於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在實習期間,作為記者,我下了城郊,去過國企、各政府職能部門、氣象局……生平第一次參加了新聞發佈會,居然還見到了諸如謝霆鋒,陸毅這樣的大明星。這些時光曾經讓我垂頭喪氣,但也更讓我的專業技能迅速成長。

進入《百姓連線》欄目組老師交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接聽觀眾的熱線電話。説實話我剛開始有點不以為然,這麼簡單的事情給我做不是有點大材小用嗎?慢慢的我發現了熱線電話對於我們《百姓連線》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是一、檔民生類欄目,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與觀眾的交流來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我們大部分的新聞信息都來自於觀眾的“爆料”,它是我們做新聞的第一步,可以稱得上是我們的生命線。這也是我們欄目叫做百姓“連線”的緣由。

經歷一段時間最基本的接線工作後,慢慢的老師開始帶我們採訪了,這可是我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啊!一直以為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在經過第一次寫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刪減之後,我開始覺得,我在語言表達方面是有問題的。總的説來就是:語言不精練,需要言簡意賅。這可能是我很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凡是講道理,就喜歡掰碎了説,條分縷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時候,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華麗很工整的句子實際上是完全可以刪除的。

以前年少輕狂的我總想着語不驚人死不休,很多題材總希望能鑽牛角尖進行猛烈的抨擊,實習總結《電視台記者實習總結》。但我很快發現,這樣的文章是鐵定被斃的。我開始翻看舊新聞,學習老師們怎麼寫新聞報道。漸漸地,我開始明白,電視台作為傳播最廣的媒體,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同時也承擔着巨大的社會責任。這就決定了政府新聞必須有一些條條框框,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首先必須以正面報道為主,負面報道少一些;接着,帶有批評性質或監督性質的報道必須小心措辭,務必做到有理有據,不温不火。任何差錯都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慢慢的,我的報道就寫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説什麼,但現在我還知道了該怎麼去説。

電視台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裏,可以走訪很多地方,什麼樣的人都有機會碰到。這些經歷對增長見聞、開拓視野大有裨益。

因為採訪,我接觸了許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觸的到的地方和人。實習期間接觸的人,有普通市民,有農村村民;有企業家,有律師;有各部委的領導,有政府官員;還有各媒體的新老記者等等。

我採訪過的大人物、經歷過的大場面並不多,但十幾次寶貴的採訪經歷,讓我在公眾場合不再怯場,學會很平靜地與各種人交談,蒐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會採訪嗎?以前我自以為我會。但是,當我真正實施的時候,發現我所謂的會,只不過是能夠把想要問的問題説清楚而已,從不考慮怎樣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也不考慮如何引導被採訪對象説出新聞主題。

我們有次做了一條政府慰問部分困難企業軍轉幹部的新聞。被採訪對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經濟較為不好的軍轉幹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組織到他們家裏進行慰問。在採訪的過程中,被採訪對象由於礙於臉面,一直不肯説自己的經濟困難,總是敷衍我。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這個採訪就沒辦法用。於是老師教我這樣處理,讓我問他有沒有像冊,能不能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拿出來,我便故意問他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最近怎麼不再拍了。問到這他沉默了,我看見他的眼眶開始濕潤,慢慢的落下淚。他説,自從企業困難後,家裏就省吃儉用了,哪還能拍照啊……順着他的話,我接着問,遇到這麼多的困難,政府有沒有什麼幫扶的措施?這樣就水到渠成地把採訪的主題引了出來,讓他觸景生情,這種有感而發的情緒才是真實的。這就是一個新聞老手和新聞新手的不同。老師不僅能快速把握要説的內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個本來很不易表達的內容變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體悟到,功夫,就在點滴間顯現。

每次跟老師們出去跑新聞,他們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處。對方可能是各級官員,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記者同行。任何一場,老師們總能夠適時插話,精確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為我們《百姓連線》是一個和觀眾互動性很強的欄目,我們經常會見一些到台裏來的觀眾,盡我們所能為其排憂解難。有一次我們接待了一個來訪羣眾,講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過電視台的報道尋求公平。老師耐心地聽了他的話,仔細閲讀了他提供的材料後説,這裏面涉及太多法律問題,作為媒體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紛爭。但是您講述的事情,我們可以予以批露,請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和相關證據,相信從這個角度切入報道,對解決您的問題也會有所幫助。就這樣,來訪的羣眾滿意地離去了。我再一次體驗了什麼是高手。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3

xx年9月經過300多人的應聘選拔,我最後被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大學生記者團記者部錄用,經過兩個月的試用,最終被確定為正式成員。經過一個學期 的勤奮工作及考核,在同年12月1日被聘為記者部部副部長,後於 xx年8月31日被聘為記者部部長。下面就把我三年在新聞中心實習的情況簡單總結一下:

感觸 :

小時對於無冕之王——記者的就有過很多幻想。

在江西服裝學院我的夢想實現了,成了一名校園學生記者,作為一名學生記者,我感到自豪,驕傲。雖然沒有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聯繫結合起來, 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追求新聞的愛好。因此我報考了江西師範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利用本不多的業餘的時間,學習新聞寫作的理論知識,報社成了我學習書本 知識的驗收常雖然我平時很累,很少有屬於自己個人支配的時間,但是這對我來説很有價值和意義。

認識:

在報社的近三年的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在能力上得到了鍛鍊,而且在思想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覺收穫很大。

一、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所以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定的政治立場,瞭解黨和國家、學校以及近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使我對於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新的體會。

1、通過“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內參、以及校園生活的一線採訪,鍛鍊了我組織、策劃、協調的能力。

2、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學校校長、主任下至普通記者、編輯、老師、學生,形形色色,各具特點,培養了我對不同事情獨特觀察,鍛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有益的基矗

3、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也學會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

4 、經過報社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熱愛這項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幹好這項工作。

5、通過三年的報社學習,是我對記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在“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為了等等大型賽事的時候,讓稿件發表出去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忙到深夜。

三、在思想認識上的提高。從報社朱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朱老師身上那種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和學生記者、編輯們的敬業精神。

在今後的學習的路程上,我將不段的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多想,多讀,多學,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當我發現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為自己的腳步感到驕傲。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4

經過長達四個月的記者實習,作者寫下了數千字的實習報告,僅此就足一讓我們想他致敬咯,新聞專業的實習原來如此煩瑣,在閲讀這篇實習報告前我都還不知道。這篇範文既可作為一個實習報告,也可看作是實習日記,實習日誌什麼的,作者在實習中的感情全都在字裏行間。

九月份電視台(新聞專業)實習小結

進入電視台實習已經一個月,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穫頗豐。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逐漸成熟了起來。

剛進入電視台時,對環境很陌生,什麼都不懂,有點怯場的感覺,也經歷了幾天“啞巴”狀態。但這裏的老師都很好,帶我的是個女老師,她向我介紹辦公室的工作情況,對我的實習情況作了指導,讓我明確了自己來這的目的,讓我不在麻木。首先堅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師問好,漸漸的和這裏的老師熟悉起來了,感覺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歡上了這裏的一切,處於這樣一種文化氛圍比較濃的環境中,學習也越來越有感覺。

在開始的兩個星期裏,那裏的老師指導我看他們以前發的稿,熟悉電視新聞的寫法,慢慢的進入新聞狀態,還讓我參與他們的組織學習。我也漸漸的瞭解了新聞部,在實踐中瞭解了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的不同,引用唐凡老師總結中的一段話“重視鏡頭,用畫面説話;用好話筒,用聲音説話;跟拍進程,用情節説話;選好視角,用思想説話。”就可以很好的説明什麼是電視新聞的好寫法。電視新聞都很簡潔明瞭的,文字説明少,大部分用畫面去表達。我剛開始的練習寫稿的時候,就不注意簡潔,普遍稿寫的宂長,這是在以後的寫稿過程中要改進的地方。

這段期間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學校裏學的東西不是沒用,而是需要實踐來檢驗。在學校里老覺得這也學那也學,以後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實證明那些東西在特定時候,特定地方能發揮很大作用。剛開始進台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用在哪裏,後來發現這裏的老師都是獨立完成單篇稿件,也就是採、編、製作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這就要求你攝像、寫稿、製作都要熟練。這讓我知道了我所學的那些雜的東西並不是沒用,到這裏就能連成系統起來用了。但在實習中,我也發現學校裏學的東西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知識、經驗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

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小城市,新聞其實發生率很低的,除了政府安排的宣傳新聞,並沒有多少可以寫的東西。但這裏的老師就能突破地方小的侷限性,能夠從這麼小的地方去挖掘新聞。這裏有位記者老師他一個月能發50多篇稿,超出基本要求的25條的一倍多,是新聞部的高產記者。我問他平時怎麼找新聞線索,他告訴我,沒事要多上網瀏覽,多看報紙,提高新聞敏感性,收集新聞素材,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廣闊的人脈關係。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為憑你一個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全市的每個角落,所以要藉助羣眾的眼睛,所以建立人脈關係很重要。這些關係就是你的資源,是你新聞的來源,要懂得挖掘利用。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也讓我體驗到了幹記者這行的艱辛。他們雖有固定的下班時間,但基本不能正常下班,有時候為了新聞必須加班。在搞“雙創”宣傳期間,新聞有時候需要半夜拍攝,老師也堅持半夜上班。為了新聞風雨無阻,記得去拍個集體婚禮的現場,那天下雨,但記者老師還是冒雨趕到現場進行了拍攝,渾身濕透了也不在乎。在“10.1”之前的備稿期間,那些老師更是加班到很晚,不管多晚都要把稿趕出來。他們這種工作精神是我要學習的。

在實習期間,我不光得到了這些老師的幫助,同時還認識了不少與我一起實習的實習生,和他們成為了朋友,在和他們的點滴交談之中也學習到了不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實習中遇到問題和她們一起探討解決,在互勉互勵中,共同進步着。

實習期間,我還有幸參加了電視台的一次播音員招聘活動,招聘活動分面試和筆試,招聘播音員不再單單是注重外形外貌,也要求他們要有記者的素質。在我們的地方電視台,也許因為小,所以需要懂得比較多的,比較全面的,這樣才能節省開銷。在《電視中心新聞部考核辦法》中就規定了播音員需配合記者出現場,同時每人每月也要發稿8條以上。現在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播音的不再是隻會讀稿了,同時也需要會採寫新聞。通過這次招聘演練,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要不斷完善自己。

這個月的實習,我是快樂的,學習到了我要學的,收穫了我該收穫的東西。在以後的實習中,我要更主動一些,從點滴小事做起,多爭取寫稿的機會,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十月份實習小結

十月份是個好季節,“十一黃金週”的到來給十月份帶來了新聞高峯。讓我瞭解瞭如何策劃和報道節日期間的新聞。

在“十一”的前一個星期,台裏新聞部的人就進行節日備稿。首先,是翻閲過去的新聞資料,對一直沿用的慣例性新聞報道素材進行整合。同時,結合現在實際,對節日期間可能發生的事進行預測和策劃。另外,對節日期間的記者人員做好了安排,做到忙而不亂,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10月1日的新聞內容如下:1、 新聞特寫: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2、 編後話3、 九對新人共慶國慶4、 載歌載舞祝福祖國5、 各地羣眾歡慶國慶6、 江洲上下洋溢着節日氣氛7、 節日裏勞動者堅守崗位8、 黃金週第一天:垂釣園生意紅火從10月1日的新聞內容可以看出,圍繞的主題就是全市歡天喜地慶祝國慶,渲染的是節日的氣氛,涉及了人物、婚慶、勞動者、經濟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枝幹相連。與去年的內容相比,有着去年的套路在裏面,但很好的融合了,並不影響新聞的整體的時效性。這樣的老舊新聞資源整合是值得提倡的。“十一黃金週”主要是休閒為主,所以在以下的幾天報道中休閒消費這條線一直貫穿着。10月2日 黃金週第二天:逛街購物,享受休閒時光10月3日 記者視點:透視揚中婚慶現象(之一)婚慶消費居高不下中秋:豪華月餅穿上“平民裝”10月4日 記者視點:透視揚中婚慶現象(之二)婚慶倡導文明簡約新風尚10月6日 我市各地歡慶中秋佳節節日期間工程建設者奮戰施工一線記者視點:透視揚中婚慶現象(之三)婚慶禮儀服務有待規範從黃金週選取的報道看,今年的一大看點就是婚慶市場比較火熱,另一個就是兩個節日在一起,中秋節又是個很好的報道題材。正因為抓住了這兩點,對婚慶消費了做了新聞專題報道,針對婚慶市場出現的現象進行了報道和引導,體現出了今年的特色,同時把不好地方的提了出來。做出了很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在對中秋佳節的報道中,我們又可以看出節日新聞報道的套路,同樣的有歡慶的佳節的報道,渲染了節日氣氛,也有節日中奮戰的勞動者的報道。“十一”黃金週的新聞報道之所以能夠如此清晰緊湊,是預先做了策劃和構思。做好一檔節日新聞要注意提前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台裏實習了這麼長時間,我發現台裏缺少一個電子資料數據庫,還是靠手工整理資料,不利於資料整合保存,查找起來也比較麻煩。在策劃“十一”黃金週節目的時候查找以前新聞資料的時候,就明顯的感到浪費了時間。在這個月的實習期間,這裏的老師指點我,讓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編輯做了哪些修改,並請教老師為什麼要從這個角度寫,仔細比較一下,找出給我啟迪的東西。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經過這兩個月的實習,不僅增長了我的社會閲歷,拓寬了我的新聞實踐面,而且也提高了我的新聞採編能力。同時這個月我開始了新聞製作的實習,新聞的製作相對來講是比較簡單的,一是因為它短,二是因為要求沒有記錄片、專題片那麼嚴。在台裏,新聞一般都是用線編。在學校裏學的東西,因為長時間不去實踐,已經忘了,還要從頭來學,學習實踐是一刻也不能鬆懈的。在線編方面,這裏的軟件和我在學校學的不是同一種,之前老師有説過各台有各台的設備,不一定相同,所以還有點心理準備,學習東西要學會融會貫通!在剩下的兩個月時間裏,我要儘量做到最好,學到最多!十一月份實習小結十一月份也將要接近尾聲了,實習了快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跟出去採訪的機會也蠻多的,收穫還真不少,值!11月8日是記者節,要向所有的新聞工作者表示致敬!這個月更多的是要學習,台裏也組織了業務學習。業務學習的內容是觀摩優秀電視作品,借鑑他人的創作手法,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總共看了三部片子,都是取自的揚中素材。一部是《夕陽紅》欄目組製作的記錄片“許向天國的那句承諾”。講述的是揚中的一個70歲的老人陸明才十幾年來照顧孤兒的先進事蹟。我台先前也採寫了陸明才的事蹟,製作播出了5集大型人物記錄片《真情》。分析比較,我覺得由於電視專題片製作要求的特殊性,縣級電視台現有的技術設備、節目策劃、拍攝製作等還與央視頻道的專題製作水平有一段距離。首先,從寫稿上來講,央視的文稿,懸念貫穿,引人入勝。同時稿件體現出了很高的價值關和人道關懷,意義提升很多。其次,從藝術元素的運用上,央視“許向天國的那句承諾”畫面可視性比較高,和同期聲的結合,使得現場感比較強。另外,編導和攝象期間合作比較好,在拍攝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溝通,編導需要什麼怎麼拍,攝象一清二楚。在攝象跟拍的三天,編導基本沒出現,沒有外人的打擾,靜靜的拍攝,這也是人物拍出來比較真實的原因之一。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跟央視的節目運營機制有關,節目拍回去必須要保證要被選用,如不被選用,節目拍攝所有花銷將有個人承擔,單位不給報銷。這也就激勵他們製作節目時,追求高要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和央視的片子相比,我台的記錄片《真情》在稿件上就顯宂長,畫面、同期聲等藝術元素的運用上還有着欠缺。想要製作出好的片子節目,策劃很重要。在這裏就要提到去年5月來揚中實地拍攝的《再説長江》這部片子,它的整體策劃不説,就看介紹揚中的一集,與崑山、江陰等城市一起,策劃時異中求同,歸納這幾個城市的共同點——創新的城市。這有值得我們的地方電視台好好學習的,要排除客觀因素的影響,儘量在人為的主觀因素上做到盡善盡美彌補客觀的不足。另外一部是取自揚中公安題材,《46小時狂魔落網記》是跟蹤記錄的,這種突發性的事件的報道,是預先很難設想規劃的。這對攝象記者的要求比較高,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拍攝的題材要儘量全面,事情一過就再也沒有了,不可能有導演的餘地。通過這部片子,我們在追求節目可視性的同時,也深刻了解了這樣的題材的危險性,記者的自身安全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個月中,我出去採訪的內容涉及的還是比較廣的,政府會議、社會新聞、人物採訪都有接觸,感觸也比較多。在記者業務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題材新聞的寫作方法。新聞寫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繼續多練習。採訪上,老師教會了我,如何讓當事人自己開口説的方式技巧,告訴我必要的設計圈套還是要的。還有我覺得這個社會弱者還是比較多的,需要的幫助的人也很多,這讓我覺得做記者能幫助人的自豪。同時也看到了社會的一些不光彩的層面,社會複雜的層面,有些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改變的。怎麼樣在之間做好平衡是對我的考驗,也是對每個記者考驗,我想這也是我要慢慢積累學習的。今年記者節全市新聞系統開展了“三提升三爭當”主題教育活動,修訂了新聞系統行業自律公約。通過這些我發現自己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想要做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在各方面讓自己成熟起來!十二月份實習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實習的四個月就結束了。回想這四個月的成長經歷收穫還真不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記得一開始進電視台時的忐忑不安,在這四個月的鍛鍊中,我已經基本克服了那種緊張心理。從一個學生蜕變到一個職場中人,這種心理變化確實很大,也認識到了社會的複雜性。現在的實習鍛鍊對我將來的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月的實習計劃是去學做新聞專題。新聞專題是比較詳細和有一定深度的報道,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很難單個人去完成的,所以工作時的分工協調是很重要的。老師告訴我這裏面的核心人物就是電視編導,能夠有很好的組織能力。電視編導有主要的三個工作任務:首先是進行節目策劃。電視編導確定主題後需要收集文字資料,圖象素材進行初步的策劃,做好主持人、攝象的部署安排。新聞專題是有一定準備的,它不是扛着攝象機去現場就能解決問題的。一些人物的採訪稿都要做好設計。接下來就是帶領並協同攝象記者完成前期圖象素材的拍攝,人物同期聲的採訪,要做到素材詳盡全面,但又要節省,保證拍下來的都是有用的。然後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撰寫解説詞。在地方電視台人少,一個新聞專題部就五個人,所以能調配的人不多,電視編導也不是固定的一人,專題的題材誰想出來的,在某題材上比較在行的,他就可以是編導,這裏的老師有很多都是一人兼多職的。我想如果以後要來這裏工作的話,必須要專多樣才能勝任這裏的工作。在學習做專題期間,最鍛鍊我的就是耐心,一上非線編輯線就需要半天以上的時間,要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核對編輯無誤。編完之後還需要給台長審片,有時候編完改改完編要七、八次。對於我們這縣級地方台來説,自辦的節目很少,就兩檔一檔揚中新聞,一檔就是新聞專題。收視率相對來講比較高,所以這兩檔節目成為我們地方台的立台之本,成為廣告商追求的對象,這帶來負面影響。時逢聖誕節,節日氣氛很濃,很多商家都想借此機會好好的宣傳一下,出現帶有商業性質的新聞,還小範圍引發要不要過“洋節”之爭。在審片的時候被發現了,台裏立馬開會研討,撤下了新聞,並出通知告之每位記者不能在犯這樣的錯誤,在過“洋節”方面做好正確的輿論引導。對於此事,我認為台裏的這種做法很對,如果商業新聞播出了將會影響到電視台的形象,這是打造節目品牌所不允許的。記者要有操守形象,該遵守的職業道德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向“錢”看。聖誕節這是個新聞點,我也覺得漏掉了可惜,但要有個度,我是不太贊同“洋節”盛行的。如果把這個策劃,就圍繞“洋節”之爭做個專題,我想還是蠻有意義的,要好好分析這“拿來主義”。在這實習的短短四個月之間,我和這裏的老師結下了友誼,我很感謝他們教會了我許多。這四個月內我接觸到的人,採訪過的人,都給我留下很多印象。四個月的實習有苦有甜,我也避免不了犯了些錯誤,但我卻在成長和進步着,這是我的驕傲。我想這也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要離開這裏,還真有點捨不得,這裏還有很多我要學習的東西,所以我決定留下來再繼續實習一段時間。到真要離開了,我也會説實習結束了,但學習卻永遠沒有結束!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5

參加社會實踐是我們這些還在象牙塔裏生活的學子們增長生活閲歷,獲得人生經驗的重要途徑之一.社會即課堂,對於廣大的有志青年來説,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只有投身於火熱的社會實踐中才能迸發出來年暑假我在張掖電視台實習,從7月17日到8月18日這一個月期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

在總結實習心得之前,我先將實習機構介紹一下,張掖電視台新聞部現有人員共16人,其中,部設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部內分採訪和編輯兩個組,領有一名省台駐張掖站記者.除正式的記者外, 另外有五名實習記者,其中包括我在內.

去到台裏,經引見, 見過領導後,台長安排我在新聞部實習工作.想到與文學專業不同,我開始制定了自己的實習計劃:

一 學會並熟練掌握新聞寫作,總結文本寫作技巧,進行實踐練習;

二 學習專業攝像機的使用,學會初步攝影攝像.聯繫新聞攝影,學會專題片拍攝;

三 學習並掌握非線性編輯技術,初步使用非編軟件系統進行鏡頭畫面構圖,電視新聞和專題片的製作.

這三塊內容是電視新聞製作必不可少的流程和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對於一個月的時間來説,我的學習任務還是相當重,時間安排也相當緊湊.

新聞寫作在實習過程中是我花費學習時間最長的一塊內容.新聞寫作決定着新聞信息能否傳出去,決定和直接影響着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也是衡量記者素質的一個重要條件.打好新聞寫作基礎可以説是今後從事和開展一系列新聞工作環節的基礎和鋪墊.

以傳播學的原理説,新聞寫作屬於信源編碼過程.新聞信息編碼是指“按照語法結構、章法結構及寫作技巧等規則,將文字編排成表達一定新聞內容的文字序列,電視台記者實習報告,實習報告《電視台記者實習報告》。”這裏指出的是,雖然電視新聞主要以新聞畫面為再現新聞事實,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內容,但新聞寫作作為同期聲的播出也為電視新聞畫面的組合搭建了框架。

更要提出的是,我在這裏是從狹義的角度闡述新聞寫作觀點的。從這個角度上講新聞可以分為消息和通訊兩大體裁,電視新聞屬於新聞消息一類,而電視專題片(新聞報道類)則屬於新聞通訊了。

這一個月期間,我學習新聞寫作主要以中國人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聞寫作教程》為主,輔之台裏新聞部級着老師們的經驗指導,自學完成了新聞消息和通訊兩大塊內容,並在台裏跟老師出去採訪時進行寫作實踐,得到了老師們的很多指導和斧正。當然寫作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學出來的,這需要以後不斷地進行寫作練習和積累,我決定下個假期實習繼續練習文本寫作並進一步學習網絡新聞的寫作。

攝影攝像是我在進入電視台實習應該説學習到的最核心的東西。電視攝像機是電視製作設備的一個關鍵部件,一般由鏡頭、機體、尋像器三個部分組成。鏡頭用於取景,形成光學圖像;機體用於完成視頻光電轉換;尋像器是一個小型監視器,用於顯示所拍攝的圖像以及攝像機的工作狀態。

目前張掖電視台新聞部適用的攝像機主要以betacam-sp、數字化becatam和betacam-sx為主。三種型號的機器錄製質量依次晉級,都採用1/2英寸磁帶錄像,區別只在不同磁帶介質上。betacam-sp採用的是模擬分量記錄方式,而數字化becatam和betacam-sx屬於數字分量記錄格式,不僅有優異的圖像和聲音質量,而且多版本複製質量高,可以與模擬betacam-sp系統保持兼容。例如台內稱的sony-390型的攝像機有效像素和光學變焦最大,而且感光率也較高,所以拍攝效果最好。但體積較大,笨重(重量約為7kg左右),所以也最不好掌握。所以對女同志來説,還配備少量hi8。 數字攝像機和與之連接的設備如切換台、錄象機等,都是sdi接口,走的是串行數字分量信號(對應模擬信號的yuv接口),儲存在錄象機的磁帶上為dvcpro和dvcam,儲存在非編(計算機)裏時avi格式,編輯生成、備播的節目計算機裏是mpge2。

下面我將自己總結的電視攝像機的基本拍攝操作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 打開電源。

2. 調節目鏡聚焦。根據拍攝者的視力不同,調節目鏡聚焦,以使取景器中的圖像最清晰,戴眼鏡者最重要。

3. 檢查音頻系統。對聲音輸入、聲音選擇及電平衡決不能忽視。

4. 設定濾色片。濾色鏡根據色温的不同,一般分為兩檔、三檔和四檔。根據具體的照明條件(室內和户外、晴天和陰雨、強光和弱光等),適當調整濾色片。

5. 調節白平衡。讓鏡頭對準白色物體,例如白紙、白牆等,屏目當中不要有其他色物,按動自動白平衡開關,白平衡就會自動調整。(這一步非常重要!)

6. 調節聚焦環,使被拍攝的物體能夠清晰成像。當然一般使用自動聚焦方式。

7. 選擇變焦方式。分電動和手動變焦兩種方式,一般使用電動變焦方式,它由一個船型的雙壓力傳動開關控制,開關一端標有t(telephoto),按下時鏡頭逐漸拉近,視場角逐漸變小;另一端標有w(wide-angle),按下時鏡頭推出,視場角逐漸變大。此方式克服了手動變焦時變焦速度不均勻的缺點。如果拍攝特殊畫面時需要快速變焦,則可使用手動變焦方式。

8. 開始拍攝。按下vtr按鈕,錄像機便開始拍攝並記錄,錄像指示燈點亮。

實習期間我主要學習室內和户外固定拍攝,這是絕大多數電視新聞拍攝的方法。固定拍攝的方法有扛肩式拍攝和三角架拍攝等,扛肩式拍攝難度特別大,防抖控制不好,拍攝出來的畫面效果非常差。對於初學者來説我建議使用三角架,當然忽略外出採訪時還需要解決攜帶困難的問題。

記者的實習報告 篇6

為了讓我們把所學的專業課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深入瞭解自己的專業,體驗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實際生活以及媒體的業務運作,在實踐中領悟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院裏安排我們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認識實習。

20xx年2月至6月這四個月期間,我在《河南日報》(農村版)實習。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全面接觸新聞編輯業務,從處理地方記者稿件,參與選稿排版,到最後找總編籤版,開始與在學校時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回想起在報社實習的那段日子,心裏還是有諸多感觸。

一, 初到報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鮮

第一次到報社去是2月12日,我跟其他三個同學一起到河南日報社去報到,人事部的周主任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因為是第一次到報社去,裏面的人又一個都不認識,我們幾個都不敢多説話,雖然有心理準備還是無可避免的緊張起來,幾個人站成一排規規矩矩的一聲不吭,像接受檢閲的士兵。周主任閲人無數,很快就看出了我們的拘謹和不自在,他跟我們開玩笑説:你們是自願過來實習的,可不是我們強迫的喲,看你們的樣子,好像我們抓的壯丁啊。聽了他的話,我們都笑了,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實習手續辦得很順利,我聽從報社地安排,跟着王志昭編輯做新聞編輯工作,主管週三和週六的兩個版面。令我高興的是,我和我的同學林玲分到了同一個辦公室,我們可以相互有個照應,心裏感覺踏實多了。當我第一次跟王老師到她的辦公室去的時候,我在心裏告訴自:你的實習生活開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關乎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聲譽。

二,實習生活初期與實習老師良好的交流溝通最重要

辦完實習手續我們當天就回到了學校,實習老師交代我們第二天早上要按時到報社上班。第二天一大早,冬日的早晨六點鐘還是漆黑一片,我們就到校門口去趕首班車了,由於時間尚早,麪包店沒有開門,我們只好餓着肚子往報社趕,下了公交車,走在街上吹着冷風,我直在心裏叫苦,真是飢寒交迫啊。到了辦公室,打開門看到實習老師還沒有到,心裏總算舒了一口氣,看了看時間,離上班時間還有十分鐘。利用剩下的十分鐘時間,我和林玲打掃了辦公室的衞生。從那天起,提前到辦公室打掃衞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門功課。

剛開始,我總覺得跟實習老師很陌生,彷彿我們中間隔着什麼,正因如此,我那拘謹不爭氣的性格出來搗亂了,只要老師不主動跟我説話,我也不吭聲,一個人坐在她旁邊看報紙。老師看我那樣,本來有工作要交給我做,也就做罷了。就這樣過了兩三天,同辦公室的白老師實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訴我要主動跟老師溝通交流,不要總等着老師主動開口。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自然改了很多,老師看到我的變化非常高興,我們之間的交流順暢多了。很快,她跟我講了編輯工作所要注意的要點,以及編輯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還把她電腦的密碼告訴了我,這一切充分説明,她已經不再把我當旁觀者了,開始引領我參與到她所負責的編輯工作中。

從以上兩件事上我認識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師安排,我們作為實習生,為老師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比如説每天打掃辦公室的衞生。還有,我們應該主動跟實習老師交流溝通,不要自視清高,應該時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師,多向在新聞一線工作多年的實習老師請教。

三,與讀者交流的暢通渠道

辦公室有一部,在實習期間,接聽讀者的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這一部不起眼的電話,讓我明白了作為接聽員的不易,它同直接的新聞採訪、新聞寫作同樣重要,是與讀者交流溝通的渠道,而熱線接聽員的任務,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這條渠道的暢通,以便與讀者更好地交流。

(一)熱線接聽員,小工作中有大學問

因為《河南日報》(農村版)的讀者大都是農民,學歷相對比較低,再加上河南省不同地區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讀者在電話中不論是提供新聞線索還是反映他們所遇到的問題,經常會語無倫次,説老半天也講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剛開始接電話的時候還覺得很新鮮,但是時間一久就沒耐心了,開始討厭電話鈴聲的響起,即使拿起電話也是敷衍了事再匆匆掛掉。

有一次王老師看我接電話時的樣子,專門跟我談了一次話,她告訴我,即使讀者的表達能力有限,作為的接聽者,也應該耐心地聽他們把話説完,並作詳細的記錄。如果是提供新聞線索的熱心讀者,即使他們提供的線索新聞價值不大,但是既然他們選擇給報社打電話,這種熱情還是值得鼓勵的。再者説,農村版報紙的目標受眾就是農民,新聞線索的主要來源也在農村,如果因為我們的沒有耐心而錯過了好的新聞線索,那麼報紙的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如果是向報社反映問題,向媒體尋求幫助的讀者,就更要有耐心了。農村基層情況複雜,如果不是受了較大的委屈,一般羣眾是不會給報社打電話的。已經遇到了不平事,心裏已經夠不舒服了,如果打電話到報社再碰釘子,則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即使遇到媒體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作一個良好的傾聽者,並好言安慰,讓羣眾滿意。

聽了她的話,我心裏慚愧了很久,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竟然如此不理解農民。從那以後,我變得細心了,也熱心了,再接聽的時候也學會了引導,碰到聽不懂的方言就多詢問幾遍,直到弄清楚為止。

有一次,一位濟源市的農民讀者打電話到熱線部反映自己的問題。他在村裏蓋了一處養雞場,因為佔用耕地,村委會勒令他限期拆除,他很氣憤,那個養雞場是他所有的財產,如果拆除他的損失會很大,所以他想通過媒體來解決這個事情。我在電話中告訴他,佔用耕地是違反政策的,村委會勒令他限期拆除是合法的,恐怕他只能把養雞場拆除另建了。可是他還是不理解,委屈地説他們村裏佔用耕地的不止他一人,為什麼不拆別人的房子偏偏只拆他的。我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了,就讓他留下了聯繫方式,允諾説等我請教了領導再給他答覆。所謂領導,就是電腦,我飛快地登陸河南農業廳的網站,在上面找到了相關政策及解決辦法,當我胸有成竹地把政策一條一條的念給他聽並作詳細解釋時,他總算理解了,説既然省裏有規定,那就拆吧。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正是通過處理類似的事件,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只懂得採訪技巧和寫作技巧是不夠的,只有熟悉相關部門的相關政策,才能真正地幫助讀者,更好地為讀者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摒棄主觀感情色彩,認清事實,明辨是非

某些居心不良、有所圖謀的人,有可能會借用傳達錯誤信息,這就需要熱線接聽員具有清醒的頭腦以及明辨是非的智慧。在實習期間,我就犯過頭腦發暈的錯誤,回想起來真是慚愧。

二月末的一天,我接到一個,一個女的在電話裏泣不成聲,哭哭啼啼地説林州市某派出所包庇當地一鐵礦的礦主,任由他們非法採礦,接到羣眾舉報後也遲遲不做處理。現在非法採礦者已經把礦井挖到了當地居民的房子底下,他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飲用水也遭嚴重污染。由於怕當地居民向林州市部門反映,當地派出所已經限制了他們的人身自由。我聽了她的話後對她很是同情,同情弱者戰勝邪惡的正義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事情發生在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林州,我天真地認為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勤勞勇敢的林州人民解決困難。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內,又有兩個人打來,反映的也是同樣的情況。

我滿腔義憤,馬上向我的實習老師反映了這一情況,並強烈要求她派地方記者站的記者前去調查。老師聽了我的描述後告訴我,三個人接連打來電話本身就值得懷疑,更何況是口徑一致,這絕對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當時死活不聽,一直在她耳邊唸叨,還向她描述電話裏的哭聲有多悽慘。老師無奈,只能答應我派記者前去調查:就當讓你長長見識。我飛快地寫了一篇新聞線索提要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了安陽記者站站長,希望他能夠為受害者提供幫助。

第二天下午,安陽記者站的秦站長把調查結果告訴了我:當地為發展經濟開採鐵礦,鐵礦手續齊全而且合法,至於給當地居民造成的影響,礦上早就進行了賠償,只是有幾户村民對礦主不滿,不斷到礦上鬧事。至於往報社打電話所謂的反映情況,純屬無事生非,顛倒黑白。我那時口瞪口呆,才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幼稚。

所以,在新聞實踐中,事實才是第一位的,在新聞事實面前,個人的主觀感情只會降低你評判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