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關於加強對康復醫學的調研報告

預防、治療、康復是現代醫學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世界衞生組織給出康復的定義是,康復醫學就是運用一切科學方法和手段,減輕疾病帶來的後果,幫助患者重建功能,迴歸社會和生活。在我國重治療,輕預防,對康復認識程度更低,康復利用是處於邊緣化的。

關於加強對康復醫學的調研報告

一、康復發展面臨諸多難題

據專家分析,我國康復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且面臨諸多問題。

學科建設不健全。作為醫學專科,康復醫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得還不健全。康復科研、教學、臨牀均有一些問題,還未形成系統、完備、充足的康復醫療供給體系,與其他臨牀科室的配合也不默契,處於邊緣地位。如今一些院校雖然有了康復專業,但學臨牀專業的人還是不學康復,而在國外,康復是醫學生的必修課。

康復醫師嚴重不足。(按照原衞生部要求測算,我國二、三級醫院需要5.8萬康復醫師、11.6萬治療師,社區醫療機構需要綜合康復人員90.2萬人。)現實是,現有從業人員數量只佔測算需求的不到1/10,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從業人員嚴重不足是直接導致我國很難執行真正的康復理念。公立康復醫院裏,病人多,醫生少,醫患交流時間有限,僅病情方面,醫生都可能忙得沒有經歷説得特別具體,對康復更是簡單囑咐。

公眾康復意識薄弱。因工作量大等多重因素,專業醫生顧不上做好治療和康復的更緊密鏈接。就沒有行成在開展全面評估基礎上,多學科團隊參與制定詳細的康復方案的習慣,即醫生對患者沒有能夠制定出包括康復訓練、居家照顧指導、營養支持、心理疏導等在內的系統康復指導方案。患者家屬也大多數缺乏照護知識和技巧,談起康復,腦袋裏是一張白紙。

資金支持不足。病人接受康復治療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較沉重,原因在於醫保覆蓋的康復項目整體上少。回家後,多數患者難以進行持續的康復治療。

康復市場魚龍混雜。不少人覺得康復市場這塊蛋糕比較誘人,紛紛加入進來。一些人為了享受國家針對的康復產業在用地、税收上的優惠,開始打着康復的名義搶地、搶市場。然而,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幹兩年就關門或轉行了,給康復市場帶來不好的風氣。

二、尋求康復有幫助,做不做康復,效果不一樣

85歲的某位老人,心得體會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及時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兩個月後站立、行走功能恢復得很不錯,有個助行器就能自己行動了。而幾位同期做了手術的病友還需要坐輪椅或家人攙扶着行動。專家指出:“這就是康復醫學的.作用。患者如能在疾病早期和過程中介入康復治療,可大大降低致殘、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甚至恢復成健康人的生活。”在我國,絕大多數本該進行神經、骨科、腫瘤等康復的患者都沒能繼續治療,沒有及時糾正功能缺失,長時間之後,有些病人命是保住了,但自身功能卻越來越差,自身功能障礙很難有效恢復。而在歐美髮達國家,公眾康復意識很強,醫保還會強制要求接受某些手術的患者做康復訓練,否則醫保將拒絕支付,這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康復醫學的重要價值。

三、對加強康復醫療的幾點建議

現在,隨着政府逐漸重視,社會上康復機構慢慢增多,諮詢康復治療的人也多了起來,公眾康復醫療意識上已經有了進步,但真正願意花錢、花時間去做的還太少。在慢性病高發、人口逐漸老齡化的大背景下,發展康復醫學關乎國計民生,需要政府、醫院、公眾共同努力。建議:

一是多元化加大對康復醫院的投入,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二是建立合理的康復醫療價格機制,完善醫護的報酬機制。三是為康復專家治療、護理團隊提供科研支持和人才支持。四是加快康復醫聯體建設,熱門思想彙報破解轉診難題。五是提升康復醫療可及性,讓更多人在社區、二級醫院享受到康復服務。六是醫院應積極培養康復人才,組建康復團隊,對口支援指導基層康復醫院。七是搭建高效快捷的信息平台,促進醫院之間康復病人轉診信息的流通。

每個人都應牢記,康復有利於病人最大化地迴歸社會和家庭。只要去正規醫療機構尋求康復幫助,無論康復多艱辛,只要堅持,讓患者最大化地學會通過殘餘功能自理生活,迴歸較為輕鬆習慣地生活中。

以上是《關於加強對康復醫學的調研報告》的範文參考詳細內容,主要描述康復、治療、患者、醫院、醫學、功能、我國、生活,希望對網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