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關於工業氣體的市場調研報告

導語:市場調研報告是經過在實踐中對某一產品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瞭解,將調查瞭解到的全部情況和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這就是調研報告。以下是小編整理關於工業氣體的市場調研報告,以供參考。

關於工業氣體的市場調研報告

工業氣體因其下游應用領域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諸多基礎行業,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着戰略性的先導作用。

工業氣體產品種類繁多,按化學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劇毒氣體(如氯氣、氨氣等) 、易燃氣體(如氫氣、乙炔等) 、不燃氣體(如氧氣、氮氣和氬氣等) 。

在工業生產中,空分氣體主要通過分離空氣製取,包括氧氣、氮氣和氬氣。它們是空氣的主要成分,在常温下均為氣態,在空氣中的體積佔比一般為20.95%、78.08%、0.93%。

一、工業氣體行業的全球發展概況

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近年來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20XX 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為 698 億美元,保守估計 20XX 年至 20XX 年工業氣體產業產值的複合增長率將會達到 7.9%。世界銀行發佈的 《全球經濟展望》 報告表示, 20XX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上升至 3.3%,之後逐漸趨穩, 20XX 年和 20XX 年將分別達到 3.4%和 3.5%.

據統計,工業氣體行業增速是全球 GDP 增速的 2.0~2.5 倍2,按照此數據,20XX-20XX 年全球工業氣體增長率可按保守的 7%增長率計算,到 20XX 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 XX20 億美元,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相應地,作為工業氣體的主導產品,全球空分氣體市場規模也會隨之擴大。

二、中國空分氣體行業發展概況

1、中國空分氣體行業發展迅猛,潛力巨大

我國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迅猛,市場規模由20XX 年的 374 億元快速增長到 20XX 年底的 494 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9%以上。儘管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在過去 XX 餘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工業氣體消費量還處在較低水平。根據2007 年的人均工業氣體消費量統計,我國的人均工業氣體消費只有美國的1/26,不足西歐與澳洲的1/20,與南美和東歐國家也有較大差距,發展前景廣闊。

各國人均工業氣體消費量比較

預計未來五年,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 產業升級轉型帶來的空分氣體應用廣度及深度的擴展,我國空分氣體市場仍將保持 9%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20XX 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694 億元左右,佔全球市場的份額將到 XX%。

2、非市場化供氣佔比較高,外包供氣發展迅速

國際上企業空分氣體的需求則基本由專業供應商滿足。 遵循這一行業發展趨勢,我國工業氣體外包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速,佔比從 2007 年的 41%提高到20XX 年的 49%,但遠低於發達國家 80%的外包比例,預計到 20XX 年外包占比將逐步提高到 55%。將制氣流程外包對於用氣企業而言,可以節約大額的一次性設備購置支出,有效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此外,將輔助業務外包能幫助企業專注於核心業務,分散風險。同時,供氣企業更專業的氣體運營能力將有效提升供氣的質量。

3、綜合利用不足,能源浪費現象突出

20XX 年,我國自制空分氣體佔比約 51%,大量企業仍然通過自建空分設備滿足用氣需求。由於空分設備的實際產量與企業用氣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之供氣不穩定的影響,導致企業設備綜合利用率較低,當期無法消耗的產品多被放空,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此外, 我國許多空分氣體需求規模較小的'企業依然在使用小型高能耗空分設備制氣,能源浪費嚴重。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專業大型空氣分離裝置(製氧量>5,000Nm/h)的單位生產能耗僅為小型裝置(製氧量<1,000Nm/h)的 1/2-1/3左右,且具有可靠性高,維護成本低,無故障運行時間長等優點。

4、國內企業實力逐漸增強,市場競爭激烈

外資氣體供應商自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中國市場, 憑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迅速佔領了國內現場制氣市場。中國本土公司隨着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以盈德、杭氧為代表的氣體公司也加入了大規模、低能耗、高水平的國際競爭,並在中國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尤其是大型煤制油、煤制氣項目在中國陸續上馬,在大型現場供氣的主要氣體業務領域,本土工業氣體公司和國際氣體公司的競爭日趨激烈。

5、零售市場區域分割,亟待整合

在空分氣體零售市場, 由於外資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戰略主要定位於現場制氣市場,加之零售市場要求供應商有很強的供應保障和本地化服務能力,因此國內氣體供應商,尤其是區域優勢供應商有着天然的競爭優勢。

由於空分氣體零售市場在我國出現時間較晚,市場尚未飽和,加之零售市場存在較強的地域性,因此各區域存在大量中小氣體經銷商,區內優勢供應商現階段仍主要忙於擴大產能,搶佔市場,區內整合以及跨區擴張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