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措施

小麥凍害的預防與應急補救措施

措施8.43K

近年來,小麥凍害已成為小麥生產中的主要自然災害,每年都有部分麥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導致減產,嚴重影響小麥生產。凍害是指0℃以下低温使小麥的細胞組織因冰凍而受害的現象。凍害與降温強度和低温持續時間的長短有關,但凍害與品種、播期、播量和栽培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關係。因此,在小麥生產中,應及時採取科學的預防和補救措施,使小麥生產趨利避害,達到高產穩產。

小麥凍害的預防與應急補救措施

一、凍害的症狀

根據小麥受凍後的植株症狀表現可分為嚴重凍害和一般凍害。嚴重凍害發生在已拔節或即將拔節的麥田,主莖和大分櫱生長點的幼穗受凍,生長點不透明,萎焉變形,失水乾枯,心葉不出,逐漸死亡。因為在一株小麥中,主莖和大分櫱的發育進程比小分櫱早,先進入拔節期,所以主莖和大分櫱容易遭受凍害,而小分櫱不會受凍。在小麥遭受嚴重凍害後應及時採取肥水促進,這些小分櫱可以抽穗,但穗小,粒輕,嚴重影響小麥產量。一般凍害發生在沒有拔節的麥田裏,症狀表現為葉片受凍,黃白乾枯,但主莖和分櫱沒有凍死,對小麥產量影響很小。

二、容易遭受凍害的麥苗類型

小麥凍害發生的嚴重程度除與温度有關外,還與麥苗越冬期的壯、旺、弱程度有關。一般來説,適期播種的麥苗生長健壯,抗寒能力較強,一般不易發生凍害。而容易遭受凍害的麥苗有以下幾種類型:播種過早的旺長苗;播種過淺的漏籽苗;播種過深的弱苗;整地粗放垡塊架空的吊根苗;播種過遲的無分櫱的獨腳苗;播種量過大的無分櫱的弱苗;排水不良的水漬苗;土壤肥力不足的黃瘦弱苗;氮肥過多的旺長苗;除草劑使用不當造成的藥害苗。對以上麥苗應加強冬前管理,增強抗寒能力,防禦低温凍害。

三、發生凍害的原因

1、品種因素。近年來由於農民選用一些抗寒性差的品種,在冬季寒潮來臨氣温驟變的情況或持續的低温天氣下,容易遭受凍害。因此,在生產上儘量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

2、氣候因素。由於冬暖天氣的影響,小麥生長髮育進程加快,拔節期提前,抗凍性降低,利於小麥凍害的發生。若秋冬氣温逐漸降低,小麥可受到抗寒鍛鍊,增強抗寒性。但如果在氣温較高的天氣情況下,突然降温至0℃以下,小麥沒有得到抗寒鍛鍊,抗寒性下降,即會遭受凍害。

3、播期因素。部分麥田搶墒播種,或者農民朋友為了早點外出打工,早早把小麥播種完畢。播種偏早,土壤水分充足,促進小麥旺長,造成小麥冬前拔節,有機物質減少,抗旱能力降低,凍害來臨時麥苗受損嚴重。

4、播量因素。播種量過大的麥田,麥苗簇集在一起,麥苗躥高旺長,麥葉細長。旺長使麥田小麥體內積累與儲藏的糖分少抗寒性降低,容易遭受凍害。

5、栽培因素。栽培因素是凍害發生的`人為因素,也是防止凍害的重要措施。若播種過淺,分櫱節埋土不足3 ﹎,分櫱節處於冷暖驟變的環境,易發生凍害;若土壤乾旱,不僅加劇冷暖驟變,也導致小麥生理失水,也易遭凍害;若播種過深、過淺、生長過旺,這樣的麥田抗寒力差,也易遭凍害;若播種過晚,苗小、苗弱,糖分積累少,缺乏抗寒力,也易遭凍害

四、預防凍害的措施

1、選用抗寒性好的品種。宜種植冬性、半冬性品種或抗寒性好的弱春性品種,應適當限制抗寒性差的弱春性品種的種植面積,以免提前拔節,抗寒性降低,遭受凍害。

2、合理安排播期。黃淮區域半冬性品種宜在10月 10~15號播種,弱春性品種宜在10月20號以後播種,嚴格控制弱春性品種的播種期,不能早播,適當晚播,以防發生凍害。

3、提高播種質量,培育壯苗,降低凍害程度。小麥冬前壯苗的植株體內有機養分積累多,植株土壤上部器官和分櫱節的細胞含糖量高,在低温情況下,細胞不易結冰,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培育壯苗的主要措施有培肥地力,適期播種,採用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和配方施肥等。

4、冬灌。合理冬灌除能滿足小麥生理需水外,還有蓄墒防旱,穩定地温,減輕凍害的明顯作用。

5、劃鋤斷根。對旺長麥田一般在麥苗長出5片葉以後,在小麥行間深鋤5~7﹎,能有效控制旺長,增強抗寒作用。

6、適時鎮-壓。對於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冬前鎮-壓能破碎坷垃,彌合裂縫,促温保墒,增強抗凍能力,抑制主莖生長,促進大分櫱生長和根系發育。

7、適時追肥。對於晚播小弱苗、獨腳苗、漬害苗、藥害苗,底肥不足的麥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促進小麥生根、長葉,有利於苗情轉化,增強小麥的抗寒能力。

五、小麥凍害發生後的補救措施

發生凍害的麥田不能輕易毀掉改種其他作物。在一株小麥中小分櫱和小分櫱的櫱芽經過肥水促進可以生長髮育成能抽穗的有效分櫱。採取的補救措施如下:

《小麥凍害的預防與應急補救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