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學生質疑

閲讀教學中學生無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如何培養學生質疑

(一)習慣已成自然

好奇心、求知慾本是人的天性,可當孩子們跨入學校大門後,問題便逐漸減少以至無問題產生了。這是為什麼呢?就閲讀教學而言,學生總是處於“被組織”的狀態,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裏,提問成了教師的專利,學生只有回答的義務。教師按自己事先精心加工設計的問題,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追問不捨,學生則在教師的設疑佈陣、發問襲擊中忙於應付。至於哪些問題,為什麼這樣問,學生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不斷強化的閲讀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養成了一種不良習慣,即教師不問便不知道怎樣學,更無問題產生,課堂教學完全依附於教師的“牽引”,學生缺乏閲讀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只能循教師而動,哪有問題產生?當前,儘管“問題教學”成為新課標下的閲讀教學研究和實踐的一個熱點,可是,從教學期刊上發表的有關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錄來看,幾乎都側重於怎樣研究或實施教師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閲讀的,少有言及怎樣培養學生閲讀的問題意識的文章。由此可見,教師仍沒有把學生視為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教學中師生觀的轉變還任重而道遠。

(二)崇尚教師和教材

學生無問題意識還來自於教師權威和教材權威。長期以來,我們進行的是“聽話教學”,這種教育反映在語文閲讀教學中,就是要恭敬地聽老師的分析講授,視教師所講為唯一正確的觀點,甚至記錄下來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就教材而言,編輯者在單元提示、課文提示與課後練習中或明示或暗含課文的思想意義和形式技法,這便成了學生閲讀時的“憑藉”,即學生不是靠自己的閲讀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展示自己的真實閲讀情況,而是從提示和練習當中去尋找對課文理解的問題和答案,使學生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和惰性。重慶渝西學院蔣獨見教授做過調查,在其數年來帶師範生教育實習時做過問卷統計,截取528名國中學生,此類情況佔了73%。總之,教師權威和教材權威對學生產生了強大的認同感,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鉗制着學生的思想、思維,消解了學生個性化的閲讀質疑。

(三)文體知識的束縛

閲讀教學的知識主要表現在以有限的文體知識來駕馭閲讀教學活動。比如,小説教學就是對人物塑造、情節發展和環境描寫的解剖;議論文教學就是憑藉論點、論據和論證的知識來理解,或者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面進行機械的知性分析,如此等等。以上這些知識方法雖然具有同類文體的一般特點,但它必然要遺漏文章寫法的豐富性。因此,不能簡單地用抽象的術語來取代閲讀的具體分析,只有使學生觸摸到每一篇技法的個性,才會有疑問出現。

由於視簡單的文體知識為閲讀教學的“法典”,它帶來的直接弊端還表現為:常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於“是什麼”,而不關注於“為什麼”,往往注重同類文體的共性,忽略同類文體中不同文本的個性,這種簡單的程序化教學致使學生缺少新鮮感和好奇心,不易產生問題,學生繽紛的聯想和想象很難喚起,自然會喪失閲讀中覺察、發現和探索的樂趣。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呢?

一、相信學生,寬容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努力營造和諧、寬鬆、開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打消顧慮,大膽質疑,在健康寬鬆的集體心理氛圍中愉快的學習。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為了有效的組織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首先要充分的信任學生,始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具有發展的潛能;其次,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喚醒學生的自信心、上進心,同時還應學會蹲下來看學生,寬容學生在質疑時所犯的錯誤。例如,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我發現一位在課堂上從未舉手發言的性格內向同學,在活動中顯得十分的害羞靦腆。為此,我常常主動接近他,和他聊天,得知他是一位酷愛讀書的學生,腦子裏有着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就不斷的鼓勵他多提問題。記得在學習《夸父逐日》時,他提出了“夸父是否聰明”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的爭議。對此,我抓住他這一較好的表現進行表揚,使自卑的他臉上綻放着燦爛的笑容,從此樹立了學習語文的信心。又如,在學習《旅鼠之謎》時,當講到旅鼠的繁殖速度驚人的時候,一學生突然站起提出一個課文中關於旅鼠繁殖的計算性的數學問題,我當時並未放過這一“不是語文”的問題,恰恰相反,讓學生拿起筆來計算,極大的保護了這一學生的好奇心。再如,當我讀詞語“愛憎分明”時,有一學生突然站起,告訴我“憎”應讀第四聲,不應讀第一聲,對此我沒有批評,而是微笑着點頭,然後讓他當時查一查字典。正是在這種信任、寬容的心理氛圍之中,學生才敢於質疑,才能夠不斷的主動學習、超越自我。

《如何培養學生質疑》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標籤:培養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