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技術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技術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技術實施方案

技術實施方案1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20xx年大興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中的美然綠色家園小區改造,工程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東到美然家園5號樓西側,南到南郊賓館北側,北到舊忠賓館南側,小區改造範圍佔地面積0.77公頃。由北京築都方圓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該工程結構雷為2棟6層磚混結構。

本工程為舊樓改在工程,原建築外窗全部拆除,更換。新更換的節能窗户採用6+12(空氣)+6的單框中空玻璃塑鋼門窗,玻璃遮陽係數為0.86,可將光透射比為0.71,外窗開啟扇帶紗窗。門窗需達到氣密性6級,抗風壓性能4級,水密性3級的要求。塑鋼型材為88系列。所有外窗立口均立結構牆中。

二、施工準備材料

1.塑鋼門窗:按照設計圖紙檢查核對門窗的型號、規格、開啟形式、開啟方向、安裝孔方位及組合杆和附件等。嚴禁門窗構件有變形的壞損的缺陷,且應有出廠合格證。

2.塑鋼門窗所用的五金配件應與門窗型號相匹配,所用的零附件及固定件使用優質材質。

3.與結構固定的連接鐵腳、連接鐵板,應按圖紙要求的規格備好。

4.嵌縫材料、發泡劑、密封膠的品種、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5.按圖示尺寸彈好水平線,並彈好+50㎝水平線,校正門窗窗洞口位置尺寸及標高是否符合設計紙要求,如有問題應提前剔鑿處理。

6.檢查塑鋼門窗兩側連接腳位置與牆體預留孔洞是否吻合,若有問題應提前處理,並將預留孔洞內的雜物清理乾淨。

7.圖紙要核對型號,檢查質量和表面的平整度,如發現有稜竄角和翹曲不平、嚴重超標、嚴重損傷、外觀色差大等缺陷時,應找有關人員協商解決,經修整鑑定合格後才可安裝。

8. 門窗口的.水平位置應以樓層+50㎝水平線為準,往上反,出窗下皮標高,彈線找直,每層窗下皮(若標高相同)則應在同一水平線上。

9. 牆厚方向的安裝位置:根據外牆大樣圖及窗台板的寬度確定塑鋼門窗在牆厚方向的安裝位置;如外牆厚度有偏差時,原則上應以同一房間窗台板外露尺寸一致為準,窗台板應伸入塑窗的窗下宜。

三、原材料的報檢和複檢

1、塑鋼門窗進場報檢:合格證,生產許可證,複檢報告

2、聚氨脂發泡劑報檢: 合格證

3、中空玻璃安裝報檢:合格證 浸泡自檢記錄

四、門窗表

五、塑鋼窗安裝的準備工作(樣板制)

塑鋼窗成品材料進場後,公司技術人員隨後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並和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人員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對施工機械、施工用電、安裝技術和施工人員進行檢查、安排,教育和交底。

對單位工程安裝前先樣板制報驗,首現每棟樓塑鋼窗安裝一個豎向單位,對其上下掛線進行檢查,檢查上下窗的偏移,窗口四周距內牆邊距離,窗口水平和垂直度,固定件數量和牢固度,塑窗四周和磚(混凝土)牆聚氨脂發泡密實度。

六、塑鋼門窗安裝方法:

施工工藝流程: 彈線—初裝—吊線—校正—最終安裝—塞口

1、沿窗框外牆用電錘打¢6孔(深40-50㎜),並用膨脹管塞入再用自攻螺絲固定。

2、混凝土牆體可用射釘槍將鐵腳與牆體固定。不論採用哪種方法固定,鐵腳至窗角的距離不應大於200㎜,鐵腳間距應600㎜。

3、處理門窗框與牆體縫隙:塑鋼門窗固定好的,應及時處理與牆體縫隙,用聚氨脂發泡劑將縫隙填嵌。

4、用密封膏填嵌門框與門窗框邊的縫隙。

七、五金執手和中空玻璃的安裝

1、五金執手配件應與門窗型號相匹配,所用零附件及固定件使用優質材質。

2、玻璃安裝施工應在框、扇校正和五金件安裝完畢後進行,玻璃的運輸存放,應符合現行的有關規定。玻璃裁割尺寸要實測實量,玻璃集中裁割,邊緣不得有製品和斜曲,玻璃安裝時的朝向應符合設計要求。玻璃安裝後應對玻璃與框、扇同時進行清潔工作。

八、允許偏差項目:

門窗框兩對角線長度差、門窗框正、側的垂直度、水平度、橫框標高等,不得超過表圖表規定的數值。 塑鋼門窗安裝允許偏差

1、塑鋼門窗應入庫存放,下邊應墊起、墊平,碼放整齊。對已裝好披水的窗,注意存放時支墊好,防止損壞披水。門窗保護膜應檢查完整無損後再進行安裝,並禁止從窗口運送任何材料,防止碰撞損壞。抹灰前應將塑鋼門窗用塑料薄膜保護好,在室內濕作業未完成前,任何工種不得損壞其保護膜,防止砂漿對其面層的侵蝕。

2、塑鋼門窗的保護膜應在交工前撕去,要輕撕,且不可用開刀鏟,防止將表面劃傷,影響美觀。應注意的質量問題:面層污染咬色,施工時不注意成品保護,未及時進行清掃。

技術實施方案2

為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切實做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為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提供科學指導和技術服務,最大程度發揮秸稈綜合利用效益,特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秸稈收儲體系建設

(一)總體要求

根據不同區域主要農作物秸稈產量、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特點、市場需求、交通情況等,按照合理半徑規劃建設規範的標準化收儲中心,加快構建鄉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點的“1+X”的秸稈收儲體系網絡。村級秸稈收儲點主要用於附近農田的秸稈集中收集堆放和臨時儲存。標準化收儲中心收儲容量原則上不少於1000噸,具有秸稈收儲必要的設備設施,可實現周邊秸稈打捆、收儲、轉運等作業。

(二)建設標準

1.科學選址:標準化收儲中心選址應做到周邊秸稈資源豐富,交通和水源便利;距高壓線50米以外;收儲容量在10000噸以上的大型收儲中心,距生活區100米以外,收儲容量在10000噸以下的中小型收儲中心,距生活區50米以外,確保存儲安全。

2.場地建設:根據用地地勢地形合理佈置,場區平坦、不積水;場地周圍建有圍欄或圍牆;秸稈堆料場地面要進行防滲、防潮處理,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地面進行硬化;秸稈堆料場要保證通風散熱,要有防雨防潮設施;堆料棚建設建議採用鋼架結構,設計和施工要符合相關技術規範,保證安全性和實用性。

3.配套設備: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地磅及秸稈檢測、打捆、加壓、裝卸、運輸等設備。

4.安全設施:場區內設施防火警示標識;按照相關標準建設消防、防雷等安全設施;消防設施及器材應齊全,建有消防井或消防池,或藉助周邊河流保障消防用水;配備監控系統,監控範圍全覆蓋;電氣設備安裝及秸稈堆放注意防火安全。

(三)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站。

聯繫人: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

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處理方法,將秸稈轉化為飼料,以改善適口性,提高消化率的綜合利用方式。秸稈飼料化可有效解決季節間、地區間食草動物飼草供應不均衡問題,把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商品化經營,做到節糧增畜,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工藝路線

秸稈是一種非常規飼料資源,其共同特點是質地粗硬、適口性差、消化率低、營養價值不高,經合理加工後,可以改善秸稈性能,提高營養價值,增加食草動物的採食量和消化率,實現秸稈資源的飼料化。

秸稈飼料的加工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物理加工(切斷、粉碎、揉絲、浸泡、蒸煮、輻照、膨化、熱噴、顆粒化等)。二是化學加工(鹼化、酸化、鹼加酸化、氨化、鹽化等)。三是生物加工(黃貯、發酵、酶解等)。

秸稈飼料要實現商品化,一方面需要對秸稈飼料採取打捆、壓塊、制粒等方法再次處理和包裝,使秸稈飼料體積縮小,具有一定形狀和規格,便於裝卸運輸和長時間安全貯存。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社會資本組建秸稈飼料加工銷售公司或專業合作社,開發利用農作物秸稈,加工銷售秸稈飼料,為秸稈飼料的商品化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二)技術要點

1.秸稈打捆幹貯技術

秸稈打捆幹貯技術,是將收穫後的玉米秸、豆秸等農作物秸稈經秸稈揉搓機處理,破壞秸稈的粗硬外皮和硬質莖結,使之成為無硬節、較柔軟的絲狀散碎飼草料,經自然晾曬水分達60-65%貯存的要求後,再用打捆機壓制成(30×30×60~80)cm的秸稈飼料捆,或用飼草液壓打包機打包壓縮成(60×40×20cm)左右的大截面秸稈飼料塊。秸稈飼料捆(塊)的包裝方式簡單,費用低,可用打包機沿着長度和寬度方向打兩條12mm寬的PVC帶,或用簡易的尼龍網袋套裝,比自然堆放的草料縮小儲運體積5-7倍。

2.秸稈袋裝微貯技術

秸稈袋裝微貯技術,是將農作物秸稈經秸稈擠絲揉搓機一次性壓扁、縱切、揉搓成絲狀飼草,再在草絲中噴灑發酵劑和有益微生物及1%食鹽溶液攪拌,然後進行壓縮、打捆,裝袋密封,經厭氧發酵,形成一種新型優質飼草技術。經袋裝微貯採用各自獨立密封包裝,杜絕了黴變和外界污染,保存時間長達二年。

3.秸稈壓塊飼料生產技術

秸稈壓塊飼料可以提高秸稈的營養價值、採食量和消化率,便於貯存運輸和機械化喂飼,方便進入商品流通。

秸稈壓塊飼料工藝流程是先將農作物秸稈風乾或烘乾至含水率15%左右,用粉碎機將秸稈揉切成3-5釐米的段,加入膨潤土和水(目的是提高成塊性),或根據配方要求加入精飼料和添加劑與碎秸稈,充分混合後經並壓塊機壓塊製成(32mm×32mm×30~80)mm的塊狀秸稈飼料。

4.秸稈顆粒飼料加工技術

秸稈顆粒化技術,是將秸稈揉搓、粉碎成粉後,利用制粒設備,將秸稈壓成顆粒狀飼料的技術。整個工藝包括粗粉碎、細粉碎、混合、制粒、打包及輔助系統等。在秸稈顆粒料加工過程中,常常加入精料和其他營養成分,配合成全價飼料,既改善了制粒性能,又可使營養互補,充分發揮飼料的營養價值。通常在制粒時噴灑熱水或通入蒸汽以濕潤草粉,通入量一般控制在加料量的3-6%,使草粉達到14-16%的適宜壓粒含水率,應將草粉粉碎得細些,也可在草粉原料中加入5%左右的油脂或糖蜜,顆粒直徑一般在10-30mm之間,可根據飼養對象而定,畜禽越小,要求的顆粒也相應較小。顆粒密度以1.2-1.3g/cm3為宜,顆粒堆積容重在550-600kg/m3之間。

秸稈顆粒料具有適口性好、家畜採食量大、採食時間短、浪費少等優點。但其設備成本與運行費用較高,須由專業化公司進行。

(三)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畜牧站。

聯繫人:

三、秸稈能源化(燃料化)利用

指通過物理、熱化學、生物化學等方法,將秸稈轉化為燃料的綜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固體成型燃料、熱解氣化、炭氣油多聯產、直燃發電、沼氣和纖維素乙醇等方式。秸稈能源化利用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方式。新建秸稈能源化利用設施年利用秸稈量應達到500噸以上。

(一)技術要點

1.秸稈沼氣工程

(1)選址規範

要根據秸稈原料來源、沼氣利用方式科學選址。沼氣工程建設地點周邊要有充足、穩定的農作物秸稈原料來源,滿足工程對秸稈的需求量。如果沼氣工程所產沼氣用於向農户集中供氣,建設地點要靠近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區;如果用於發電併網,要徵詢電力部門意見後選擇適宜建設地點。

(2)工藝路線

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在嚴格的厭氧環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鹼度等條件下,經過沼氣厭氧菌的厭氧發酵產生可燃的沼氣,其中甲烷含量在50-70%。沼氣經淨化貯存,通過管網輸送到用户用於生產生活用能或發電等,沼液可迴流重複使用,沼渣和多餘沼液可作為有機肥回田利用。

(3)建後管護

要按照《秸稈沼氣工程運行管理規範》(NY/T2372),認真開展建後管理維護工作。要明確沼氣工程安全生產各方責任,保證沼氣工程安全、有效運行,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2.秸稈成型燃料生產點

(1)建設標準

建設必須的產品倉庫、生產廠房(棚)和堆儲料場等,配備秸稈粉碎機,秸稈撿拾打捆機,秸稈成型機械等設備,其中秸稈成型機械必須符合《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成型設備技術條件》(NY/T1882-20xx),通過省級以上質檢部門檢測合格,且已批量生產。每處秸稈成型燃料生產點年產能須達到1000噸以上。

(2)產品要求

農作物秸稈經粉碎後在一定温度下通過施加壓力使其成型為棒狀、塊狀或顆粒狀燃料。秸稈成型燃料應有單獨的儲存場地,並與燃燒設備保存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應露天存放,注意防水、通風、防火。

(3)清潔化要求

自20xx年9月起,我省秸稈成型燃料生產點建設或改造都需達到《秸稈成型燃料清潔生產技術規程》、《秸稈成型燃料清潔利用基本要求》兩項地方標準中關於粉塵、噪聲、能耗等指標要求。項目完成後需委託具備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驗收,並出具檢測報告。

3.秸稈炭化

(1)工藝流程

秸稈經粉碎後通過輸送設備送入炭化爐,在無氧或缺氧與一定温度條件下,秸稈原料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發生熱化學反應,轉化為生物質燃氣及秸稈炭。生物質燃氣輸送至鍋爐、窯爐燃燒進行熱利用,秸稈炭經冷卻後排出。

(2)炭化設備選擇

炭化爐爐型可選用上吸式固定牀、下吸式固定牀和流化牀等型式,爐型和容量應根據秸稈原料的'來源、品種、供應規模、各種炭產品的市場需求及投資等,結合不同爐型的工藝流程,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後確定。

(二)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管理服務中心農村能源服務中心。

聯繫人:

四、秸稈基料化利用

指以秸稈為主要原料,通過原料準備、輔料添加、堆腐、滅菌或調配等方式,生產食用菌栽培基料、育苗基質、栽培基質的綜合利用方式。我省食用菌栽培原料資源豐富,利用作物秸稈為原料可種植大球蓋菇、雙孢蘑菇、雞腿菇、草菇、平菇、香菇等多種食用菌。

(一)技術要點

以近年我縣種植較多的平菇、香菇為例,將秸稈種植生產技術總結如下:

1.平菇生產技術

(1)栽培料配製

主要配方為玉米芯、稻(麥)秸杆85%、麩子10%、豆粉2%、白灰3%,玉米芯79%、麩子18%、石灰2%、石膏1%。對原料進行粉碎處理,將玉米芯粉碎成花生粒大小,稻(麥)秸杆段3cm左右;然後按配方比例稱取備好的原料,攪拌均勻。栽培料含水量調至60%-65%。

(2)裝袋滅菌

栽培料調配好後進行裝袋,並在當日儘快滅菌。料袋滅菌後置於無菌室或接種箱,冷卻至常温後即可進行接種。

(3)接種

接種工作在滅菌後的接種室或接種箱內進行。接種前,接種工具及原種瓶(袋)需進行表面消毒,可選用3%來蘇兒或0.2%新潔爾滅溶液進行擦洗;接種室則需要用氣霧消毒劑3~4g/m3進行燻蒸殺菌,並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殺菌;接種人員進人接種室準備進行接種時,應保持工作服乾淨整潔,並用75%酒精消毒雙手。接種時,於無菌條件下將適齡菌種接人料袋(一般兩頭接種),然後紮緊袋口,接種量為3%~5%。

(4)菌絲培養

接種後,將菌袋單排堆疊排放於培養室內,温度高時散堆存放、温度低時堆放6-8層,注意通風避光。控制培養環境的温度20~24℃、空氣相對濕度65%-70%。一般培養期20-35d。

(5)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菌袋後進行出菇管理,將菌袋單行擺放5~10層,垛行間留60cm過道。培養初期,保持温度低於20℃,並保持較大温差;原基形成後,温度控制在20-25℃之間;子實體形成初期,以少量多次的空間噴霧加濕為主、維持空氣濕度在90%左右;菌蓋長到1~2cm後,遠距離直接向菇體噴水。原基形成初期,小通風;隨菇體長大,加大通風量,每天通風2-3次,每次30min。同時,出菇期間還應給予適當的散射光。

(5)採收

當平菇子實體菌蓋平展、邊緣尚未完全展開時,進行採收。採收前3~4h噴水1次,使菌蓋保持新鮮、乾淨。

(7)轉潮管理

先用鑷子、小刀等去淨菇柄菇根,剔除殘菇、死菇和爛菇;然後培養室內停水1-2d,控制温度20~24℃、相對濕度在80%左右;對於失水較多的菌袋進行補水,並視情況補充營養水,10-12d後出現第2潮菇蕾。般可採收3~4潮菇。

2.香菇生產技術

(1)培養料配製

配方一:稻麥秸屑43%+麩皮15%+木屑10%+礱糠30%+糠1%+石膏2%;

配方二:稻麥秸屑59%+稻(麥)秸杆(3cm長)段23%+麩皮15.4%+石膏2%+糖1%;

配方三:稻(麥)秸屑53%+礱糠20%+麩皮15%+木屑10%+糖1%+石膏2%;

配方四:麥稻秸屑(各半)53%+礱糠20%+麩皮15%+木屑10%+糖1%+石膏2%。每袋收鮮菇136.67克(頭二批)。

(2)裝袋滅菌

選用長50-55cm、寬15-24cm厚0.004-0.006cm的低壓聚乙烯筒袋或聚丙烯筒袋進行拌料裝袋,立式裝人方形滅菌筐或專用滅菌層架推車中。用高壓蒸汽滅菌櫃滅菌,在121℃0.11MPa條件下保持2h;或用常壓簡易蒸鍋100℃條件下滅菌12h。當料温降到60℃以下時出鍋。

(3)接種

料温降至28℃以下時準備接種。接種前對環境、菌袋、器具、接種人員進行消毒。採用兩頭接種或五穴接種法,接種量為3%-5%,接種後用方形膠粘紙封好孔口。

(4)菌絲培養

當氣温高於22℃時,將菌袋碼成“井”字形,每層3袋,共碼8層菌袋,袋與袋之間留空隙;當氣温低於20℃時,將菌袋橫積重疊堆碼。培養温度控制在20-24℃,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5%-70%,在黑暗條件下養菌。前期每天通風1次,中期每天通風2次,後期每天通風2-3次,每次通風20-30min。菌絲生長至4-5cm長時,在接種孔旁菌絲生長部位於袋上打1個孔,菌絲長滿袋後,對菌袋進行微刺孔。

(5)脱袋轉色

在培養室發菌40-45d,當菌絲走透以後,逐漸增強透光性,時間15-20d,當隆起的菌蕾佔全袋面積的50%左右時進行脱袋。脱袋後,整齊傾斜式站立排放於預先鋪有薄膜的牀面上,菌棒間距3cm左右。一邊脱袋,一邊用薄膜蓋緊,脱袋後3-5d不掀動薄膜。當表面菌絲開始濃白、有一層剛佈滿培養料的菌膜時,增加掀開薄膜的次數,促進轉色。轉色階段,温度控制在20℃左右,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

(6)出菇管理

一是誘導出菇管理。控制門窗的開閉時間和次數,加大晝夜温差或人工加温產生變温,保持棚室內晝夜温差10℃以上,白天20℃左右,夜晚6-10℃,連續3-5d,刺激菇蕾發生。二是子實體發生後的管理。高温型品種晝夜温差控制在18-25℃,中温型品種晝夜温差控制在10-22℃,低温型品種晝夜温差控制在5~18℃。棚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晴天、温度高、乾燥、菇體大時每天噴水2-3次,同時通風換氣;陰雨天菇體小時,少噴水或不噴水。每採收完茬後,停止噴水,並加大通風量,使菌體休養7-8d;之後用專用注水器對失水乾燥變輕的菌棒進行補水誘導出菇,注水後1~2d內加大通風量,同時進行温差刺激。採收6-7茬菇後、菌棒內出現較多的空隙時,採取浸泡的方法補水。氣温偏高時,早晚通風換氣1次,每次30min左右;氣温偏低時,在晴天中午通風,每次20min左右。

(7)採收

在子實體長到七八成熟菌蓋尚未完全展開、邊緣稍內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時進行採收,採大留小。

(8)常見雜菌和害蟲防治

一是雜菌防治。接種室、發菌室要乾淨、乾燥,使用前房間要消毒,並保證培養室周圍環境衞生;保證培養基滅菌徹底,接種時消毒接種用具;發現黴菌感染後,及時清除出室。二是蟲害防治。確保菇房衞生;菇房門、窗安裝60目紗門、紗窗;發現害蟲,用殺蟲劑噴殺。

(二)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蔬菜科。

聯繫人:

五、秸稈肥料化利用

指通過控制條件,採用技術手段,將秸稈腐爛和分解,最終轉化為肥料的綜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秸稈覆蓋還田、秸稈翻埋還田、秸稈混埋還田、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以及生產商品肥等方式。

(一)秸稈堆肥

秸稈堆肥主要是就近處理堆放在田頭、路邊、溝坎等處的秸稈。通過高温堆肥後,具有養分全、肥效好、無害化等優點。秸稈堆肥不需要特別設備、技術簡單成熟、方式簡便易行,可以因地就近推廣應用。

1.技術要點

(1)選擇場地。選擇距水源較近,運輸方便的地方。堆肥體積大小視場地和材料多少而定。如果選擇平地,要在四周壘出30釐米高的土埂,以防跑水。

(2)處理秸稈。一般分3層堆積,一、二層各厚60釐米,第三層厚40釐米。層與層之間和第三層上均勻地撒上秸稈腐熟劑和尿素的混合物,秸稈腐熟劑和尿素的混合物的用量比自下而上為4:4:2。堆寬一般要求為1.6~2米,堆高1.0~1.6米,長度以材料多少和場地大小而定,堆好後用泥(或薄膜)封嚴。20~25天即可腐爛使用,而且質量好,有效養分含量高。

(3)用料及配比。按1噸秸稈配2公斤秸稈腐熟劑、再配施5公斤尿素(或200~300公斤腐熟的人糞尿),以滿足微生物發酵所需的氮素,合理調整碳氮比。

(4)調節水分。堆制前將秸稈用水浸透,幹秸稈與水的比例一般為1:1.8,使秸稈的含水量達到60%~70%,一般以手握材料有液滴出為宜,這是堆肥成敗的關鍵。

(5)泥巴封堆。用泥封堆3釐米左右,堆體逐漸下陷,當堆內温度慢慢下降時,進行翻堆,把邊緣腐熟不好的材料與內部的材料混合均勻,重新堆起,保持含水量,然後重新用泥封好,待達到半腐熟時壓緊密封待用。

2.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肥站。

聯繫人:

(二)秸稈機械化還田

1.總體要求

秸稈機械化還田是將收穫後的主要農作物秸稈全部粉碎並均勻拋撒在地表,再根據下茬作物種植的要求應用秸稈還田機械進行埋茬,然後進行播種;或應用免耕播種機在未耕地上直接進行貼茬播種,秸稈覆蓋地表。秸稈還田後通過增施一定量氮肥促使秸稈腐解,避免秸稈腐解與作物爭氮。實施旱田翻壓秸稈還田的要配套實施適度鎮壓措施,實施水田秸稈還田的要在水稻栽插前使田水自然落幹,以利於有害氣體排放。各地應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技術方案。

2.工藝路線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工藝及裝備不僅與農作物種類有關,而且與種植制度有着密切關係。我省主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按種植制度可分為麥玉(豆)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麥稻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稻油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3種類型。

3.技術要點

麥玉(豆)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

(1)小麥秸稈機械化切碎覆蓋還田

①使用稻麥聯合收割機收穫小麥,留茬高度不高於15釐米,但下茬為貼茬免耕播種玉米的,可適當提高割茬。

②使用聯合收割機自帶的秸稈切碎裝置或與聯合收割機配套的秸稈粉碎機在收穫小麥的同時粉碎秸稈,或在小麥機收後使用輪式拖拉機配套秸稈粉碎機粉碎秸稈,小麥秸稈粉(切)碎長度不大於10釐米,同時鋪撒均勻。

(2)玉米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

①玉米成熟後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穫玉米並粉碎玉米秸稈。採用人工摘穗的,在摘穗後趁秸稈青綠(最適宜含水量30%以上)時,及時使用拖拉機配套的秸稈粉碎機切碎秸稈。切碎後秸稈長度不大於10釐米;留茬不高於8釐米,防止漏切。

②秸稈切碎後進行補施氮肥,按照每100公斤秸稈基肥增施1公斤尿素的比例增施氮肥,將增施的氮肥與基肥一起均勻拋撒於秸稈粉碎後的田間。

③滅茬後使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鏵式犁深耕翻埋秸稈,耕深不小於18釐米,也可使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旋耕,使秸稈與土層混合,耕後耙透、鎮實、整平。通過耕翻、壓蓋,消除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架空,為播種創造條件。

④鏵式犁深耕翻埋秸稈並耙透、鎮實、整平後,用帶圓盤開溝器的小麥播種機播種,播種深度小於5釐米;旋耕埋茬後也可使用旋耕施肥播種機播種,播種後要鎮壓緊實。

⑤種籽破碎率不大於0.5%。田間無漏播、地頭無重播,斷條率不大於5%。

(3)大豆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

在大豆聯合收穫作業時,同時完成秸稈切碎、均勻拋撒,用旋耕施肥播種複式作業機械播種小麥。

麥稻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

(1)小麥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

①使用帶秸稈切碎功能的聯合收割機,在收穫小麥的同時將秸稈切碎,並均勻拋撒在田面。割茬高度以不影響耕整地質量為宜,一般低於15釐米,秸稈切碎後的長度不大於10釐米。

②在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增施氮肥、減少磷鉀肥用量。以每100公斤秸稈基肥增施尿素1公斤,並提倡有機肥、無機肥結合,在機具作業前,均勻撒施在秸稈殘體上,並根據適用基追肥比及增氮量施用基肥。

③實施水耕水整的,應先上水泡田24小時以上(軟化土壤和秸稈,以利作業),上水深度以3-5釐米為宜;實施旱耕水整的,在秸稈旋埋作業完成後立即上水浸泡秸稈,並實施平整作業。

④耕深控制不小於15釐米,連續2年以上旋耕地塊要適當加深。

⑤機具在作業時,應根據田塊的具體形狀確定作業路線,應儘量避免或減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轉彎次數。一般作業兩遍,第一遍宜慢,第二遍速度可稍快。兩遍作業應縱橫向交叉進行。

⑥水稻移栽前,使田水自然落幹以利通氣增氧,排除毒素。

⑦作業質量,耕深穩定係數≥85%;碎土係數≥92%;埋草覆蓋率≥95%。水整後大田地表應平整,田塊高低差不超過3釐米。

(2)水稻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

①水稻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的機具要求、農藝要求、作業質量與小麥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技術要點相同。

②對秸稈量大的可採取犁耕翻埋,再進行旋耕整地作業。犁耕深度不小於20釐米。

③水稻秸稈還田後,宜使用適應秸稈還田要求的小麥播種機進行播種,播種後實施鎮壓,提高土壤緊實度,防止因秸稈還田使土層架空造成失墒。

稻油兩熟制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

(1)水稻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

水稻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技術規範和實施要點可參考麥稻兩熟制中的水稻秸稈還田。

(2)油菜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

①在油菜聯合收穫作業時,同時完成秸稈切碎、均勻拋撒。

②實施水耕水整的,應先上水泡田24小時以上(軟化土壤和秸稈,以利作業);實施旱耕水整的,在秸稈旋埋作業完成後立即上水浸泡秸稈,並實施平整作業。

③耕深控制應不小於15釐米,連續2年以上旋耕地塊宜適當加深。

④根據田塊的具體形狀確定作業路線,應儘量避免或減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轉彎次數。

⑤土壤適當沉實,水稻移栽前保持薄層水,以利於機插。

⑥進行秸稈還田作業前,田塊增施基氮肥,每畝增施5公斤尿素或15公斤碳銨,調節碳氮比,促進腐爛。

⑦實施油菜秸稈還田作業後至水稻移栽前,田面保持一定水層浸泡秸稈4-10天(季節允許可適當延長),使田面水層自然落幹或保持1-2釐米水層,利於有害氣體釋放。

⑧水稻移栽後及時灌淺水護苗活棵,栽後2-7天間歇薄水灌溉,適當晾田,促進紮根立苗。

免(少)耕播種技術:

免耕播種就是在收穫後未經任何耕作的地塊上一次完成破茬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和鎮壓作業。少耕播種就是指在未耕地上進行必要的地表作業,如:耙地、淺鬆、淺旋耕等,再進行免耕播種作業。免少耕播種技術主要有:帶狀旋耕播種、帶狀粉碎播種、免耕直播等方式。帶狀旋耕播種只對播種帶進行淺旋耕,創造疏鬆的種牀和保證開溝器順利通過,攪動土壤不超過行寬的三分之一,適宜大行距作物。帶狀粉碎播種只粉碎播種帶上的秸稈茬並推向兩側,保證開溝器不被秸稈堵塞,順利完成開溝播種,相對帶狀旋耕播種土壤擾動小、動力消耗少。免耕直播是在有作物殘留物覆蓋的未攪動土壤上,直接用免耕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作業,這種播種方式對土壤攪動小,功率消耗少,適合多種土壤和作物,但目前這種方式不適合在作物秸稈覆蓋量大、根茬粗大以及土壤質地粘重和土壤過濕環境中應用。

(1)玉米免(少)耕播種作業

①播種量:根據當地農藝要求合理確定畝播種量,確保畝株數。半精密播種單雙籽率≥90%。

②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一般控制在3-5釐米,沙土和乾旱地區播種深度應適當增加1-2釐米。

③施肥深度:一般為8-10釐米(種肥分施),即在種子下方4-5釐米。

(2)小麥免(少)耕播種作業

①播種量:根據當地農藝要求合理確定畝播種量。

②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一般在2-4釐米,落籽均勻,覆蓋嚴密。

(3)大豆免(少)耕播種作業

①播種量:種植密度遵循播種“早宜稀,晚宜密”和土壤“肥宜稀,瘦宜密”的原則。

②播種深度:播深4-5釐米,乾旱年和播後苗前封閉除草宜深些,澇年宜淺些。覆土一致,播後及時鎮壓。

(4)注意事項

①滿足免耕要求的土質應為沙土或壤土,要有足夠的秸稈覆蓋量且腐爛較快。

②收穫後秸稈覆蓋要相對均勻,地表平整,以便機器作業。

③儘量做到精密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根據種子發芽率和特性確定畝播量、播種深度、施肥深度、行距與株距(玉米、大豆)。

④注重播種行內的土壤加工質量,以保證在各種殘茬和秸稈覆蓋的土地上,為種子入土清理出一條無堵塞的通道。

⑤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機器能將種子穩定準確地排放在種溝裏,並進行覆土鎮壓,保證種子被濕土包住,提高種子發芽率。

⑥選擇優良品種。對選擇的品種要進行精選處理。播前還應對所有種子進行藥劑拌種或浸種處理。

⑦選擇性能優良的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機除有播種機的功能外,還需有清草排堵功能,破茬入土功能,種、肥分施功能和地面仿形等能力。

4.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站。

聯繫人:

六、農作物秸稈監測點

1、目標任務。在農作物種植相對集中連片地點建立農作物秸稈監測點,對本區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及廢棄浪費情況進行科學化、系統化、常態化監測,建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台賬,及時摸清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為科學有序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提供可靠技術數據。

2.站點管理及具體工作

①開展農作物秸稈廢棄監測,做好秸稈綜合利用量統計工作。監測點根據區域規劃設在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或大户生產區內,由主體或大户負責日常管護,定期開展本區域的農作物秸稈監測工作,摸清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及還田狀況,按月填報監測點秸稈綜合利用情況表並收集整理相關數據。

②實施步驟。夏收、秋收期間,及時組織各監測點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及廢棄監測相關工作。按月填報秸稈綜合利用量表,在技術上保障和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科學有效開展。年底,整理相關數據,完成台賬建設,總結全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監測工作成效。

3.技術支撐單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站。

聯繫人:

技術實施方案3

為深入落實科技興農戰略,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質量,合理配置人才資源,構建適應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用人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根據上級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1、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

2、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

3、堅持羣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

4、堅持能上能下、崗變薪變的原則。

二、競爭職位

農業技術推廣專業人員15名,其中站長3名。

三、競崗範圍和條件。

1、競崗範圍。鄉鎮全額財政開支、學農專業的人員。

2、基本條件。(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農村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遵紀守法、愛崗敬業。(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身體健康,作風正派。

3、崗位條件。(1)站長:具有中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技術職稱,連續三年年度考核稱職。(2)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

四、競聘方法

(一)專業技術人員競聘方法

採取個人申報、資歷評價、考試、民主評議的方式,擇優聘任。總分為100分,其中資歷評價30分,考試60分,鄉鎮測評10分。

1、資歷評價。(1)職稱。副高以上職稱10分,中級以上職稱5分,初級職稱3分。(2)學歷。全日制本科學歷10分,成人本科及全日制大專學歷5分,成人專科、全日制中專學歷3分,成人中專1分。(3)行政獎勵。市級以上行政獎勵5分,縣級行政獎勵3分,系統行政獎勵1分。行政獎勵不重複計算分值,只計算最高級的行政獎勵。(4)科研成果(論文、論著)。省級科研成果,國家級論文、論著5分;市級科研成果,省級論文、論著3分;縣級科研成果,市級論文、論著1分。科研成果(論文)分值不重複計算,只計算最高級別的科研成果(論文)分值。

2、考試。成立命題組進行封閉命題,考試的重點為農業技術基礎知識。

3、鄉鎮考核。所在鄉鎮鄉村幹部進行民主測評。分為優秀(10分)、稱職(7分)、基本稱職(5分)三個檔次。參加測評的人數不能低於所在鄉鎮鄉村幹部的三分之二。

按照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錄取15名人員,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錄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聘用期為三年,第一年為試用期,聘用期間聘用人員出現重大問題可隨時解聘。各鄉鎮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落聘後,由鄉鎮政府負責重新安排工作,取消相應的技術崗位待遇。

(二)站長競聘方法

錄用的`15名人員符合站長競崗條件的,採取個人申報、面試競崗的方式產生,總分100分。擬競聘人員競聘專業人員時的綜合成績佔60,面試成績佔40。

(三)專業技術人員分配方法

本着就近就便、高分優先擇崗、組織調劑的原則進行分配。不服從分配的退回原鄉鎮,空缺崗位按照綜合成績遞補。

五、時間步驟

競聘上崗工作從20__年11月7日開始至20__年11月30日結束。

1、11月7日至11月8日,召開__縣農技推廣區域中心站競聘上崗動員大會,公佈競聘崗位。

2、11月9日至11月11日,組織報名。報名由個人自願填寫報名申請表,每人限報一個崗位,並需出具相關資歷證書。

3、11月12日至11月14日,競聘上崗領導小組按照條件和要求,對申請人員進行資格審查,並進行公示。

4、11月15日,邀請有關人員組成命題小組封閉命題。

5、11月16日,集中進行考試。

6、11月17日至20日,到所在鄉鎮進行考核。

7、11月21日,張榜公佈綜合成績。

8、11月22日,領導小組審定聘用名單,並將聘用名單向社會公示3天。

9、11月25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擬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併發聘書。

10、11月26日,競聘站長

11、11月27日至29日,張榜公佈成績,向社會進行公示。

12、11月30日,站長、專業技術人員上崗履職。

技術實施方案4

現將《縣20xx年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為切實做好全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及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縣衞生局已確定全縣15項中醫適宜技術培訓項目名稱,各單位按照本次培訓的項目務於6月底前紮實完成好全員培訓任務。全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技能比武項目和醫務人員抽考項目都將以此次培訓的15項為基準。

二、各單位按照《縣20xx年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實施方案》要求選派參訓人員按時參加培訓,不再另行通知。並於20xx年5月24日16時前將本單位兩批參訓人員名單回執電子版報至縣衞生局醫政股郵箱.

三、各單位要認真處理好工學矛盾,安排參訓人員準時參加,培訓期間不得缺席和遲到、早退,參訓鄉村醫生由所轄鄉鎮衞生院負責通知和組織。第一期培訓班於5月27日上午8:30舉行開班儀式,請各單位分管業務副院長一併帶隊參加,8:50開始培訓。第二期培訓班於6月3日上午8:30舉行開班儀式,請各單位指定一名負責人帶隊參加,8:50開始培訓。

四、縣中醫院負責做好培訓班日常管理工作和參訓人員簽到工作,對不按時參加培訓或無故缺席者縣衞生局將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技術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落實縣局有關精神,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促進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平台的作用,促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方法,掌握運用網絡蒐集、整理、處理信息的方法,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二、組織安排:

1、領導小組

組長:周華東

副組長:賈輝 李亞

成員:劉德明 劉必祥 金建明

2、具體組織實施

由劉德明負責,信息技術教研組組織實施

三、培訓方法:

採用集體指導、互幫互學、上機操作的方法。全體教師參加培訓,中年教師重點輔導,45週歲以下教師考核過關。具體為各任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設計出一課時的課件製作腳本,在規定的時間內由輔導幫助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並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

四、培訓內容:

Windows基礎;網絡基礎及計算機安全;Word基礎;Excel電子表格; PPT幻燈片製作等內容。

具體要求:

Windows基礎:計算機系統基本組成與結構;操作系統的功能特點、啟動與退出;圖標、窗口、菜單、對話框、文件、文件夾、驅動器的概念與操作;資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與使用;常用程序安裝、刪除與幫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輸入法;附件(記事本、寫字板、畫圖、媒體播放器、錄音機、計算器等)的使用;顯示分辨率的設置;殺毒軟件的使用等。使用IE瀏覽;收藏夾(收藏、整理、導入、導出);搜索;下載;電子郵件等。網絡病毒知識及預防等。

文字處理(word):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法(建議採用五筆輸入法或全拼輸入法);文檔的建立、打開、保存等;文檔的基本編輯;文檔的排版(字體、字型、字號、字間距、行間距、段落格式的設置);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表格製作、公式編輯、圖文混排等。軟件:Word20xx/wps 20xx。

電子表格(exce):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建立、編輯工作表,設置工作表格式,製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數,用Excel進行數據的統計,Excel與Word的綜合運用。軟件:Excel20xx/wps 20xx。

課件製作ppt:演示文稿軟件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創建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視頻或其它對象;編輯與修飾幻燈片;超級鏈接;組織與整理幻燈片;設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打印幻燈片。軟件:Powerpoint20xx/wps 20xx。

六、培訓考核:

1.各任課教師必須按時參加學習培訓, 期末以培訓登記冊量化考核。

2.各任課教師在期末必須上交一節有較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製作腳本和課件,此課件作為學校的共享資源。期末作為一次上交材料進入常規教學量化評估。

3.凡參見培訓的教師必須將自己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運用於課堂教學,期末以此作為常規教學量化評估中上課一項評分的參照。

4.除上述課件以50%計入總分,再由信息技術教研組統一命題,分為理論和操作兩部分進行考核,以50%計入總分。

5.對總分排在全校區前15%的教師進行表彰,對總分不合格進行勤勉談話,並再進行培訓,直到合格為止。

七、培訓時間及考核時間

項目內容時間負責人

訓Windows基礎4月上旬

文字處理4月中下

電子表格5月上中旬

課件製作5月下旬,6月上旬

考核理論與操作6月中旬

  二0xx年三月

技術實施方案6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每人5年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自主學習25學時,實踐應用25+學時),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設計,合理統籌。

結合我校實際、教師需求、分類分層分學科培訓,支持、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明確提升工程實施路徑與環節,以學、練、用、評、建五個環節為一體,提升搜、拿、用、享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

(二)整校考核,重在應用。

根據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學校要開展全員的提升工程2.0培訓和校本應用考核,要統籌全校各項工作,要將考核工作與學校開展信息化教學相結合,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相結合,重點考核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考核內容

(一)教師能力提升領城選擇的合理性和發展性

1、對教師的考核:按照提升工程2.0目標任務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情況、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教師隊伍現狀,堅持立足應用,依據《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考核規範》,從三種環境(多媒體環境、混合式環境、智慧環境)、四個維度(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30個微能力點中選取10個微能力作為校本研修主要內容。教師在學校確定的微能力點範圍內,再從中選擇3個微能力點進行學習,完成不少於50學時的混合式培訓,即線上自主學習25學時,線下實踐應用校本研修25+學時。在微能力點選擇上,採取“1+1+X”模式,即交互式白板(一體機)使用(A6),作為全員必選的一個微能力點;根據我校信息環境和信息化教學發展規劃,自主確定A1第二個微能力點;教師根據所教學科及工作崗位,自主在學校選取的10個微能力點中選擇第三個微能力點,40週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確定B2為第三個微能力點(也可以選擇混合學習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40週歲及以上的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也可以選擇混合學習環境的任意一個微能力點)。根據信息化發展規劃建設不同層次學校分兩個梯級團隊,引領信息化教學發展方向。考核時,既考核線上研修學習情況,又考核三個微能力點學習成果,尤其是考核教師信息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實踐應用情況。

(二)校本研修活動組織的有效性和創新性

1、組織開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常態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動。

2、在骨幹引領、學科聯動、互幫互學、整體提升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

3、圍繞學科課程標準,以問題為導向,以專題研修為抓手,應用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教學軟件等,開展教學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

4、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四、考核實施

1、線上自主學習考核,以平台積分為準。

2、教師微能力考核採用“校本自測——教師互評——校本應用”的考核路徑。

(1)校本自測是指在培訓過程中,教師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學科教學特點或自身的崗位職責,藉助平台工具,根據《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範》確定的標準,對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診斷。

(2)教師互評是指教師向校本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證明時,依據平台的提示,對他人提交的成果進行評價。

(3)校本應用考核是指由學校管理團隊對教師個人提交的成果及信息技術實踐應用進行考核。教師的應用能力考核側重評估教師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信息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等,教師提供的證據應符合《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規範》要求,證據具有有效性,凡提供的證據未包含教師本人影像的或不能確定是教師本人制作的,視為無效證據。

3、教師最終考核成績由教師互評、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評價兩個部分構成。

4、採取分學科研修:語文組組長劉麗娜;數學組組長於泳波;英語組組長馬洪豔;理化生組組長朱立東;政史地組組長田雯佳

五、考核管理

1、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負責統一組織全校教師的校本應用考核工作。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兩個等次。

2、對於未取得信息技術2.0工程提升合格證的教師,不能評職晉級。優秀學員在評職晉級總分中加1分,優秀教研組組長總分加2分(組員優秀率達到20%及以上),非優秀教研組組長(取得合格證書)總分加1分。

3、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組建由校長硃紅莊領銜,主管校長鄭勇佳、教導主任王國印、工會主席程顯波、教師呼斯楞、程卓璇組成的考核團隊,負責校本應用考核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設為手段,通過校本研修活動,督促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教師信息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升,教學方式有所轉變,推進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軟件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全面完成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和應用實踐考核。

技術實施方案7

本學期,在全院青年學生中組織開展“迎評估比貢獻·強素質·長才幹”主題教育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迎評估·比貢獻·強素質·長才幹

二、活動宗旨:

以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落實人才培養評估工作為契機,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創新德育建設活動載體,拓展團學工作平台,通過系列教育和實踐活動,把全院學生的思想統一到“一切為了評估,一切服從於評估”的認識上來,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紮實高效地貫徹落實評建任務,形成“人人關心評估,事事考慮評估、個個參與評估”的良好氛圍,以昂揚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創先爭優的幹勁迎接專家組對學院的評估,促進廣大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三、活動時間:20xx年3月—20xx年7月

四、活動內容

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管理

1.加強學生校園內衞生、公寓、教室日常檢查工作,加大對夜不歸宿、宿舍內違規用電、私藏危險、管制器械的`查處力度,積極營造整潔、衞生、平安、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2.嚴格班級考勤管理制度,加強對上課、自習的考勤、檢查管理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和習慣;

3.積極推進三支隊伍(即學生處管理人員、各系部分管學生管理副主任、輔導員班主任)進公寓工作,準確把握住宿學生基本信息,及時掌握住宿學生的思想動態,督促學生搞好內務衞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切實發揮公寓的管理、服務、育人功能;

4.積極開展“無煙校園”活動,通過吸煙危害知識講座、無煙宣傳教育等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吸煙的危害,進而遠離煙草,打造無煙校園。

技術實施方案8

一、目的

為了光電工程的`建設,培育符合光電建設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原則

按照“貼身保姆式”的原則,建立幫帶關係。

三、職責

1.師傅職責

在技術、工作、生活作風等方面做好榜樣,做到以身示教,為人師表。幫助徒弟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熟悉工作流程。檢查督促徒弟的工作完成情況,嚴格履行培養協議。

2.徒弟職責

熱愛本職工作,尊敬師傅、勤奮學習、樂於奉獻。疑難問題及時與師傅溝通,做到有疑必問。虛心好學、嚴格履行培養協議,以自己早成材、快成才,按期達到培養目的為目標。

四、本協議從師徒雙方簽字之日起執行,期限為一年。

師傅簽字:20xx年4月8日

徒弟簽字:20xx年4月8日

注:本協議一式三份,簽訂協議的師傅和徒弟各一份,公司保留一份備案。

技術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勞動教育是國小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將開展勞動教育作為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大環境,從“自我服務”“班級勞動”“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四方面培養學生勞動教育觀念,建立勞動教育的機制,開發相關校本課程,開展常態化勞動教育活動,形成學生勞動實踐評價機制,為深入做好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勞動教育機制

(一)學校制定了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與途徑,各班根據學校實施方案及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班級勞動方案。

(二)注重學科滲透,科任教師根據語文、數學、道法、美術等學科的特性,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培養,傳遞正確勞動教育觀念。

三、開展常態化勞動教育活動

(一)自我服務。結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級精細化管理,從班級實際物品分工管理,讓學生人人蔘與,如:合理、有序、整齊擺放教室物品,衞生清掃後及時整理勞動用具;主動維護黑板、課桌、講台、教學儀器;普及環境美化知識,讓學生認領綠植並進行養護。在勞動中享受快樂。

(二)班級勞動。學生以組為單位,成立勞動小組,做好每天兩次打掃環境區和教室衞生工作,班主任或者家長親自到場指導教給學生基本的技能。學生將平日學會的勞動技能運用到班級值日中,在勞動中鍛鍊自己。

(三)家庭服務。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孝親、敬老、愛幼”的美德思想,從家庭小事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參與家庭勞動。一是讓家長和學生共同確定孩子每天適當的常規家務勞動量,由家長負責督促檢查,形成固定的家務勞動崗位。二是利用節假日期間,為學生布置適合學生身心年齡的實踐活動,規定時間內學會做某一件事,一學期安排一張勞動項目表,確定每個月新學的一項勞動本領,由家長作指導,讓孩子月月有所收穫,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並在每一項完成後有簡短收穫或感悟,如在低段獨立完成買菜任務、學會正確掃地、疊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頓飯的'任務、洗碗、洗衣服等,在實踐中進行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磨鍊、成長,在勞動中體悟個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級勞動教育課程。查看附1。

(四)公益活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學校以“研學旅行”為載體,組織公益活動,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家庭、社區組織的助老助殘、綠化美化公益勞動。每年寒暑假,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走進新農村一次,體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文化,讓家長對活動進行及時反饋。

四、宣傳評價

學期末,班級要以圖文並茂總結性的形式彙報班級學生的勞動情況,每一學生將自己一學期的幾項勞動情況以圖文形式(A4紙)在班級展示。

在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的同時,應教育他們懂得勞動的果實來之不易。勞動光榮,不勞而獲是可恥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勞動,不僅用腦來勞動,而且要動手。因此,不能輕視體力勞動。讓孩子在與父母共同承擔家務勞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

技術實施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堅持“培養師資、重在應用”為原則,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於教學”為宗旨,把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應用與教師專業發展、校園建設、學生素質提高、學校持續發展緊密結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目標任務

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創營山縣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工程示範學校,實現“光盤播放班班通、衞星收視人人會、網絡教室科科用”,建立自己的校園網站,力爭90%的教師“能用”,85%的教師“會用”,60%的教師“愛用”。培養10到15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手。

三、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 長:李興民

副組長:侯 傑、鄧廣平

成 員:李 海、肖 翔、肖馬郎、陳春來、張全璋、龔昌盛、周後全

職 責:李興民全面統籌,侯傑具體領導此專項工程,鄧廣平負責考勤考核及獎懲,李海和肖翔負責教育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龔昌盛、周後全負責後勤財務保障,肖馬郎負責計算機網絡教室的管理和使用,陳春來負責多媒體教室的管理和使用,張全璋負責光盤教室的管理和使用。

(二)指導及服務小組

組 長:肖馬郎

成 員:鄧廣平、侯 傑、李 海、肖 翔、陳春來、張全璋、蔣冬琴、鮮奇成

職 責:①肖馬郎負責應用工程的各項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教師培訓,ip資源的接收,資源下載、整理及傳輸,服務三農和科技諮詢;肖翔負責學校網站建設,網絡維護;鄧廣平負責制訂各種制度及考核獎懲方案;侯傑負責服務黨員遠程教育及考勤工作;李海和肖翔負責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安排、記錄、總結;陳春來負責各種培訓、會議的記錄;張全璋負責各班電視機、dvd機等硬件的發放、維護及記錄;蔣冬琴負責資源光盤的刻錄,鮮奇成負責光盤的.發放及記錄。

②所有成員分批承擔校本培訓的主講和輔導任務。

③鮮明負責計算機網絡教室的潔護,黃福祺負責多媒體教室的潔護。

(三)教研小組

組 長:鄧廣平

成 員:鄧廣平、侯 傑、李 海、肖 翔、肖馬郎、陳春來、張全璋、蔣冬琴、鮮奇成

職 責:①負責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在各類教研活動的應用、探索、指導、反思和總結

②立項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應用方面的課題研究,撰寫相關論文。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制定方案(20xx。1—20xx。2)

組織班子成員、全體教職工學習《營山縣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工程實施方案》,充分認識實施此項工程的重要意義,明確基本要求,制定可行性工作方案。

第二階段:全員參與,以培訓促應用(20xx。3—20xx。2)

有效的培訓是此項工程全面落實的重要保證,根據教育局[20xx]9號文件關於“應用工程”的通知精神,學校堅持先培訓後考試,不合格者通過幫扶和自學再重考,並將培訓課時及考試納入綜合考評。達標要求詳見附件“明德國小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目標分解表”

第三階段:加強教研,以研究促應用(20xx。3—20xx。7)

1、開展網上自主學習。要求教師每週網上學習一次以上,感知前沿教育理論,學習名師教學視頻,篩選優秀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益,提升專業素養。

2、開展集體備課。教研組長組織組內教師於開學前研究確定本期重點教學內容及目標分解,教師輪流當主備人。主備人系統學習遠程教育資源中的“教案示例”、備課中心及其他資源後,分析教材、學生,撰寫教學設計,在此基礎上提交組員討論、修改,形成教案,作為校本教研有形成果,入檔保存,循環使用,提高備課實效。

3、開展課例研討。每週由教研組長安排一名教師負責精選遠程教育資源或互聯網上的名師教學視頻,開展“觀課——仿課——議課——寫反思”活動,使現代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服務於教學實踐,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4、開展專題研究。以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課題,利用現代教育資源,開展專題學習、網絡論壇或與專家、名師網絡交流,提高教育科研實效。

第四階段:開展競賽,以活動促應用(20xx。9—20xx。8)

一是開展優質課件校內評選活動;二是開展教師教學課件校內現場製作比賽;三是開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學科組——校——片區”教學選拔賽;四是積極參與縣級“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管’”為主題的優質論文、案例、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五是參加校園網建設與評比活動。

第五階段:總結驗收,以評價促應用(20xx。9—20xx。12)

1、接受評估。對照《營山縣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示範(合格)學校驗收標準》, 20xx年9月30日 前,學校自評自查。 20xx年10月30日 前,接受以片區為單位的開展應用工程評價普查,確保“片區示範學校”。 20xx年11月30日 前,接受教育局組織有關單位、股室“營山縣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評估驗收。

2、總結表彰。學校表彰應用工作先進個人,推薦工作出色的教師參與縣級應用工程先進個人的評選。

校內表彰:(將出勤、達標考試、教學應用、網絡及紙質資料等綜合評價)

技術實施方案11

為及時獲取我院教學及教學管理的動態信息,加強教與學的溝通,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工作評價中的積極作用,及時發現並修正教學、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經研究決定實行教學信息員管理制度。為保障這一制度的實施,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信息員的遴選要求

(1)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責任心強。

(2)學習成績好,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3)每班信息員一名,原則上由所在班級學習委員(或班長)擔任。

二、教學信息員的組織管理

(1)教學信息員由所在班級推薦,經所在系、學生工作處及院教學督導室審核後產生。

(2)教學信息員直接向院教學督導室負責。對信息員所提供的教學及教學管理中的信息,院教學督導室應進行認真的.調查核實,並將調查結果報院領導。對所提建議,院督導室或相應部門負責人應給予書面或口頭答覆。

(3)教學信息員的工作表現將與學生的評先評優掛鈎,學院每學年評選優秀教學信息員,對優秀教學信息員將給予一定獎勵;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教學信息員,經核實後取消其教學信息員資格。

三、教學信息員的職責

(1)認真學習、領會學院及本系的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教學設備管理等四類管理制度法規性文件,瞭解我院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最新動態。

(2)每個月上交一次“教學信息員信息反饋卡”,內容包括:

A、教師教學情況,重點是教師的教學情況(含備課、課堂教學、課外輔導、作業批改、考試考核),教學質量及效果,敬業精神。

B、教學管理情況,重點是教師及學生對院、系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等。

C、學生學習情況,包括課堂學習情況、課外學習情況等。

D、對學院(或本系)教學改革、課程建設、學風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教學信息反饋卡一式兩份,一份交所在繫系主任,一份送院教學督導室。

  教學督導室

日期

技術實施方案12

是區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的起步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的奠基年。為進一步有效應對金融危機衝擊,團結動員全區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建設,區總工會研究決定,今年在全區各級工會及廣大職工中進一步深入開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勞動競賽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技術和勞動保護工作,推動該項工作的跨躍發展。特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內容

1、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區總工會將聯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第四屆勞動技能大賽。各街道級工會要積極組織職工報名以街道為單位參賽面達100%。要積極開展培養三型(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技能人才競賽,打造一支王亮式職工隊伍。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職工技能培訓、考核、競賽、認證、表彰、獎勵一體化工作機制,做到培訓與競賽相結合,競賽與認證相結合,認證與獎勵相結合,增強職工技術創新能力。

2、開展重點工程競賽。今年區總工會要結合我區重大項目進展情況,精心組織好重點工程勞動技能競賽。通過競賽活動,加快推進在建大項目的建設速度,深化以創生產紀錄、創優質工程、創新型產品、創先進技術、創一流崗位、創經濟效益為基本內容的六創競賽活動。

3、開展以企業為單位的勞動競賽。各街道工會要組織動員各企業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獨立建會企業參與面要達到50%以上,職工參與面要達到60%以上。各企業工會應根據企業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現實要求,緊緊圍繞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提升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降本增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等關鍵環節廣泛組織開展各種專項競賽活動。各街道工會要探索在企業加強勞動競賽的組織機制、運行機制、管理機制、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建設,不斷提升競賽的質量和水平方面;在組織職工學習業務、鑽研技術,崗位練兵,幫助他們提高複合型技能和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在為一線職工、轉崗職工提供職業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再就業能力方面;在為農民工提供實務操作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基本崗位技能和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至少要探索總結一個方面的典型經驗。為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廣闊平台,使一切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才能得到發揮。

4、開展安康杯競賽。今年是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的第十一個年頭,各街道和參賽企業要認真總結多年安康杯競賽活動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效;要將安康杯競賽活動和關愛職工生命和健康特別行動競賽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要繼續開展好職工羣眾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獎勵工作;要繼續做好農民工相對集中企業的勞動保護工作,突出培訓教育工作。對在競賽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區競賽組委會將進行總結宣傳並擇優向上級安康杯競賽組委會推薦。每個街道至少要組織2個企業參賽。

5、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區總工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進安全社區建設。按照我區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會議要求和《區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推進方案》,區總工會將會同我區工作場所安全工作組成員單位,指導各街道開展依法檢查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監督重大危險源監控、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要採取建立社區安全生產聯絡員制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加大隱患治理投入、加大安全生產定期不定期式檢查力度等強有力措施,做好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共同推進全區安全社區建設。

6、開展節約環保推進行動。組織廣大職工積極參加百萬職工節約環保行動,引導廣大職工在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創造一流業績。在全區職工中廣泛開展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活動,要針對各個行業的特點,結合企業實際,以企業、車間、班組為陣地,深入開展節能減排達標競賽活動。要圍繞發展循環經濟,抓住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發動職工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積極引導職工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引導廣大職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降能耗作為保增長的重要環節落到實處。各街道至少要總結選樹一個典型。

二、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級工會要站在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競賽活動的重要意義。要把競賽活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按照區總工會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全力推進。

2、搞好結合,整體推進。要把競賽活動與工會其他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拓寬競賽活動的領域,放大競賽活動的功能,增強競賽活動的實效。

3、總結經驗,及時宣傳。各街道要及時將培養、選樹的各類典型和探索的經驗上報區總工會職工權益部,視情況進行宣傳報導或獎勵。

技術實施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具有意願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已向非農產業轉移需要提高技能的農村勞動力為培訓對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為核心,以承接陽光工程項目,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技能培訓及其他企業急需工種為抓手,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認真貫徹自治區、地區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爭取黨政重視,尋求多方支持,整合科技教育資源,聯合社會力量,切實有效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為服務“三農”,促進我地區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總體任務:建立健全20xx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體系,配置完善培訓基地、設施、手段、師資、教材、信息、台帳、檔案等基礎條件,加強系統內培訓工作管理,申請陽光工程培訓、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及其他培訓,努力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運作優良,優質高效的工作格局。

20xx年全地區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0000人次,任務分配情況如下:略

三、基本措施

1、積極爭取重視和支持。各縣(市)農廣校及其他培訓機構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政策要求、目標任務、實施措施、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等認真向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彙報工作,主動向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税務局、農業局、陽光工程辦公室、扶貧辦等有關部門搞好協調和配合工作,以取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納入項目培訓工作中去。

2、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領導。各縣(市)農廣校及培訓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內部培訓工作管理,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支持和領導,以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進行。

3、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提高培訓效率。在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作用的基礎上,改造和完善培訓機構,加強基地建設,完善教學培訓條件,培訓建立一批能起示範帶頭作用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增加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4、強化培訓機構工作力度。各培訓機構在工作中加大管理,強化工作環節連續制度,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師資、教材、市場信息、培訓資質認定、就業推薦、建檔立卡、跟蹤服務工作等具體工作中都要加大管理,落到實處。

5、完善培訓基礎條件

各培訓機構要採取自建、聯建、加盟和利用科技園培訓陣地等多種行之有效地方式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基地,並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培訓內容和專業,根據培訓專業配備教學設施和篩選實習基地,落實培訓教材和師資隊伍,以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落實建章立制。要制定培訓工作的教學、實習、財務、信息、就業、檔案台帳、跟蹤服務等完備的規章制度,加大規範管理力度,保障培訓工作有序進展。

7、申請加入“陽光工程”培訓項目和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培訓等項目培訓。要主動同各級相關部門聯繫,在基本條件完備的基礎上,申請將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納入“陽光工程”及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中,以增強培訓工作的可操作性。

8、辦好試點、總結推廣工作。各培訓機構將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中抓好試點工作,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適當時候在全地區召開技能培訓工作現場會,以總結交流經驗,推動全地區此項工作的順利進展。

技術實施方案14

摘要: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目的是為了各個建築單位培養專業技術高、人才層次素質好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打破理論性和實踐教學相互獨立的教學模式,堅持基礎知識與實踐教學並重,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原則,及培養學生建築工程專業素養和實際應用技術的能力。

關鍵詞: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組織與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TU18

文獻標誌碼:B

文章編號:1674- 8646( 20xx )02-0215-01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作為高職教育向社會培養專門人才的重要部門,具有服務於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帶有明顯的職業性和實踐性。在未來,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應該重點突出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的實施方案要不斷向着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方面發展。

1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是建築行業的基礎主幹行業,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主要在施工現場和工業現場開展管理工作與施工管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高應用型的管理人才,教學方案應該以技術實踐應用和專業基礎素養為培養主要方向,重點突出實踐教學部分,並將學生的能力提升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存在各種原因,尤其是在專業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方面相關教學安排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導致了畢業生在理論知識上有着較強的水平但是在實踐應用上表現出一定的短板,使得畢業生的就業空間越來越小。我們針對實際的教學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專業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詳細的分析,經過認真的梳理和總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原因:首先,傳統的專科層面的教學模式與實際需求產生嚴重的偏差,相關的實踐課程較少,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其次,實踐教學環節設置不合理,學生的很多實踐活動要麼流於形式或只停留在傳統的底層系的實踐方面,即使有較高層次的實踐環節,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也得不到很好的鍛鍊;最後,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安排過於單一,學生在學校實踐中所獲得的工作能力達不到專業建築工程單位的要求。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

2 提高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途徑

2.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穿插融合滲透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課程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涉及範圍比較廣泛,並且相關的實驗和計算的頻率和次數較低。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與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把實踐教學潔動貫穿於整個教學規劃中。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達到增加專業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樁基工程、澆築工程、鋼筋混凝土製作過程以及建築的裝飾裝修工程等相關的教學內容均可以將其融入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從而實現了課堂教學時間的縮短,大幅度增加了課堂的實踐質量,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在建築工程測量方面、建築施工技術方面、建築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方面,結合實際的工程項目,增加學生在相關行業的實踐操作機會,刪減那些理論陳舊的內容和過時淘汰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快的熟悉實際工作中的崗位需求,對學生後期的實習十分有利。

2.2規範基礎課程的實習

根據建築工程的實際特點,可以將學生學習期間的實踐教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方面的衡量,為學生提供一個便捷的實習環境和實習條件。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實驗設備和具體設備的操作流程,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瞭解到實驗的環境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好基礎性的實踐流程和相關數據的處理手段。

2.3做好實訓教學的服務保障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應該充分的利用好校內和校外的教學實踐基地。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根據學校所提供的實訓計劃確定實踐的具體時間,地點及實際的訓練方式和實訓的內容。學生的實訓過程應該採用分散實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批安排到不同的施工現場,並指定相應的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時,校內的指導教師也應該不定期的前往工程實訓的場地進行查看,隨時掌握學生的實訓情況,保證實習的質量和層次。當實訓結束之後,學生應向學校和相關部門上繳實習報告和每週的實習記錄,確保施工的效果。

2.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於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來説,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係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很過學校一直將師資隊伍的培養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鼓勵學校的教師到相關的項目工程中參與工作和鍛鍊,這樣教師在建築項目工程中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有利於學校更好配置教師資源,另外還可以安排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聘請有相關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或相關的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譚明彬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B).

[2]胡鐵明.淺談實踐教學在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中的作用[J]遼寧建材,20xx,(03).

[3]於文波,邢會義,給排水工程專業《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實驗教學改革[J].華章,20xx,(∞).

[4]吳飛.論高職院校《建築給水排水》課程中的實踐教學[J].中國電力教育,20xx,(11).

[5]郝峻弘,湯海,李文利.房屋建築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xx,(04).

[6]劉文洋,張兆強解恆燕.鋼結構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改革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xx,(03).

技術實施方案15

根據上級要求,學校制定發展測評委員會,指導、督促、審核老師們的發展測評工作。

測評委員會名單:

顧問:xxx

總負責:xxx

技術支持:信息組

校級管理員:xxx

評審委員:xxx

成員:各教研組組長

測評對象:全體在編在職老師

具體安排:

一、各教研組長統計本組參加測評老師名單,3月15日前上報教科室。本次發展測評要求國小完成全校教師50%以上,力保合格率達到90%以上,優秀率50%以上。全體在職老師準備好前期資料(網絡空間、主題一致的教案、課件、反思、課堂實錄視頻)

二、3月16日上午8:30-9:30在教科中心培訓樓406室,組織校級發展測評管理員業務培訓。(吳娟)

三、校級管理員組織全體老師操作培訓。(3月20日)

四、老師們上傳準備好的資料。(3月20日——4月10日)

五、評審委員審核反饋負責學科老師們提交的資料。(3月20日——4月16日)

語文:xxx

英語、數學:xxx

行政:xxx

綜合組:xxx

六、審核不合格的老師完善資料。

七、教科室提交資料至區審核部門。

附區通知

局屬各單位:

按照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全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發展測評的通知》(湘教通〔xxxx〕175號)要求,根據湖南省提升工程辦公室《關於做好xxxx年第一期全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測評工作的通知》(湘教工程辦〔xxxx〕2號)的部署,芙蓉區將在3月份啟動xxxx年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測評工作(測評方案見附件),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1、芙蓉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科中心)負責本區域教師全員發展測評的組織管理、提升培訓和申報發展測評對象的材料審核工作等。

2、學校教研室為各學校發展測評的組織和管理部門,為教師提供必要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條件和營造寬鬆的校本研修環境,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提升培訓,同時對本校發展測評對象所提交測評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3、每個學校指定一位校級發展測評管理員,負責發展測評平台的技術支持、教師操作培訓、發展測評材料校級審核等工作,儘量安排參加了首批發展測評並達到合格以上水平的電腦操作水平嫻熟的`老師擔任,教科中心將於3月15日下午2:30-4:30在教科中心培訓樓406室,組織校級發展測評管理員業務培訓。

4、本次發展測評的指標要求:本次發展測評要求國小完成全校教師50%以上(中學下學期進行),學校要認真組織培訓,嚴格校級審核,力保本次發展測評合格率達到90%以上,優秀率50%以上。7月份將對本次測評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個人進行評審和表彰。

5、區發展測評聯繫人:xxx,聯繫電話:xxx,負責全區的統籌安排,組織管理。技術支持聯繫人:xxx,聯繫電話:xxx負責校級管理員的培訓、技術支持、區級審核等。芙蓉區提升工程工作羣:xxx,各學校的發展測評校級管理必須加入。

標籤:實施方案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