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13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13篇)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1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是七年級(2)班xx的媽媽。

這次兒子期會考試得了個第一名,領導交給我一個上台演講的光榮任務,我很惶恐,一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面對這麼多家長講過話,但是為了給兒子作出一個勇敢的榜樣,我克服了不喜歡上台面的懶惰思想,站到了這裏。二是兒子在七年級年級考個第一實在不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因為七年級年級的第一名是輪流坐莊的,隨時會冒出黑馬來,只要是認真學習的孩子都有可能考第一。所以,我不是來給各位傳授經驗的,我希望能拋磚引玉,和各位家長一起思考,一起學習,通過這次發言的機會更好地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陸可嘉進了中學以後,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從升學考的年級第24名,經過6次主要考試,從第18名,第9名,第2名,一直到現在的第一名。他也許不是年級裏最聰明的孩子,但他的努力得到了所有老師和我們家長的認可。一(2)班班主任提出的班級口號是:“讓自己優秀起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陸可嘉算是把這條政策貫徹得不錯的一個同學。我和老公最欣慰的不是他的分數,而是他這種穩中有升的良好狀態,當然,要讓他保持這樣的發展態勢直到上哈佛大學,是我要面臨的更大挑戰。

有些家長可能要説了,你是老師,你們老師比較會教育,所以你的孩子自然優秀。可是我的兒子是我的頭生子,當初我也是啥都不懂的。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也就是説孩子是我們這輩子唯一的一個孩子,既然養下他,我想就要為他負責任,否則後患無窮啊,這個大家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我一直在學習。負責任的説:我是麻將牌都認不全的人,我也幾乎不迷韓劇,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我們一天獲得的信息量相當於古人三年的信息量。你不學習,就不知道什麼是“皮鞋很忙”,在當今的中國,你想吃安全點都不得不斷學習了,更何況面對日新月異的孩子呢。我們的孩子每天從睜開眼睛到上牀睡覺,一天超過10個小時都在學習,他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他的知識很快就超過不學習的父母,所以有時候你訓他發現根本説不過他,大道理他比你懂,遇到不平等對待,你還會奮起反抗讓你惱羞成怒束手無策。所以,要少打麻將多學習。

也有家長對我説:“你家孩子乖,你不需要費心的,我們家的是費心死了。”我跟他説:“此言差矣,我家兒子從小也不是省油的.燈,況且半大小子忙死老子,怎麼能不費心呢?你只是不瞭解我們罷了,我操的心一點都不比你少,甚至比你還多!”其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那有不操心的,我也有為兒子生氣着急的時候。俗話説: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操透了心動透了腦筋的家長,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兒童的。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他不笨,那麼學不好就是我們教育方法有問題。

誠然,我在學校這三年的身份有點特殊,我既是任課老師,又是潛伏在辦公室的家長。所以我每天都能從多角度觀察到形形色色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我既能看到讓老師和家長讚不絕口蒸蒸日上的學生,又能看到無心向學素質低下到偷竊的學生,我看的更多的是孩子們讓人糾結的起起落落。在老師和母親的雙重身份下,我別在座家長想的要深一點,同時也常常反思:在這個複雜的社會形勢下,怎樣才能把孩子平安健康地養成有用的人才?

接下來我結合陸可嘉的實際情況,給大家談幾個有用的招術。

首先: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比。

各位家長今天回去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説:你怎麼沒考好?跟陸可嘉比差了多少多少名!以後凡是長我家陸可嘉志氣,滅自家孩子威風的話都不要説。你應該説:陸可嘉考的很好,你也可以的,他也沒長三頭六臂不是嗎?我們要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媽媽相信你!通過努力你一定會進步的!如果孩子每次考試你都能這麼安慰他激勵他,他不上進才怪呢!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批評。沒考好他已經很難過了,父母不應該再雪上加霜。

以後,凡是傷害孩子自尊的話,希望家長能動動腦筋換個花樣説,要説的既能觸動他內心又能不讓他反感,這樣,你和你的孩子就能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其實,有時候父母只要能剋制一下自己,不圖一時口快去罵孩子,就能收到孩子意想不到的回報。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善良的,父母對他的愛心和誠意能轉化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少罵多誇,必定變乖。只誇不罵,清華北大。

我知道,每個家庭要和諧要欣欣向榮都不容易,尤其是父親,夾在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妻子中間,還要努力工作養家餬口,是很辛苦的,但是辛苦來辛苦去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做爸爸的要多和孩子聊聊人生和理想,因為相對於媽媽,爸爸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安全感,所以爸爸要不吝跟孩子多相處,爸爸的一句話有時候頂媽媽一百句。做媽媽的也不容易,既要照顧老人孩子,還要做家務,還要上班,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煩難都壓在我們中年人的肩膀上。但是更不容易的是我們的孩子,先不説學習任務有多麼重,就每天5點半起牀就很辛苦了,5點半,放在冬天就是天還沒亮,風裏來雨裏去,成績好倒也罷了,成績不好還要受到家長和老師兩座大山的壓迫,所以説成績差的同學是最最不容易的,希望不要一開家長會回去就責備,一和老師接觸就説孩子不是。你要換位思考,換你超過8小時屁股不離板凳,吃着食堂難吃的飯菜,忍受着急劇的生理變化,做那麼多的作業,還要受你罵,他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能受得了嗎?孩子被罵當然不開心,他不開心就要逆反,跟你唱反調,你説往東偏往西的。

所以家有國中生,家長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平等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多多感受他的不容易,給他安慰和鼓勵,激發他的鬥志。

其次,家長不要只盯分數。

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甚至厭學,其實學習本質上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而是變未知為已知的喜悦,是實現自己夢想的方法,是苦中有樂的事情,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就不要只盯着他的分數和排名,而是引導他怎麼喜歡上學習和怎麼努力,你要給他目標和動力,這需要家長自己有一個目標,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和他聊過以後想從事的職業嗎?有沒有讓他想過拿到了工資怎麼用,想買些什麼?這些對未來的憧憬不但是孩子學習的動力,也是我們做父母的辛勤工作的動力。當我們不把成績和排名視為學習的唯一價值時,一個美好的理想就是他的學習推動力,這是很管用的“目標式”培養法。我們的孩子十三四歲,正是可塑性強的時候,也是建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時候,也是能理解父母疾苦體會父母辛勞的時候,國中三年,他們還在我們身邊,這關鍵的三年,你不好好抓緊將來也許會後悔終身。再過兩年多一點,他們就要去外地上學了,和父母相聚的時間將會非常少,將一個未滿18歲的孩子放在外面讀書,你放心嗎?所以現在起就要和他養成交流溝通習慣,不要錯失這樣的好時機。能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不會學壞。

我們家一直不太注重孩子的分數,國小時我沒有去問過分數。三年級起,對他的語數外三門功課我就不輔導了,到了國中我就更不去過問了,學習是他自己和老師的事情,我不會去瞎教,干擾老師的教學計劃。但是對於孩子人格的培養我一直很注重。當他兩年後離開我獨立生活,培養他適應突然進入的陌生環境,處理好全新的師生關係,建立好自己的朋友網絡,判斷和處理好紛繁複雜的事故才是更重要的。

前不久,最讓我開心的事情不是他又考了個好成績,而是學會照顧人了。有一個比他小一點的夥伴到我家來玩後,我兒子很負責任地送他回家,這事被我知道後,趕緊表揚他:“你學會照顧人了,這比你考第一名還讓媽媽開心啊”但凡他有一點進步,我就趕緊表揚,讓他知道那些行為是好的,也是自己今後一直要保持的。考試成績出來我也經常告誡他:“要低調,要沉穩,不能驕傲,説話要注意,不能貶低同學傷了同學自尊,情商比智商還重要,要處理好和同學的關係,幫助班級其他同學一起進步,這樣你才能水漲船高,因為幫助別人能讓自己進步更快。”生活中,我也是這樣做的,身教重於言教。

講兒子,給我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可是領導只給我半個小時的時間,那麼我就到此為止了,我給大家推薦幾本書,這幾本教育孩子的書能給我們帶來啟發。一本是《哈佛老媽的教育筆記》。還有一本是李開復的《世界因你而不同》還有一本是澳大利亞的力克。胡哲寫的《生命不設限》。

最後衷心祝願在座各位的子女成為棟樑和英才,大家一起努力!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晚上好!

感謝大家抽出時間來學校參加半年一度的家長會。可以肯定地説,今天來參加家長會的所有家長都是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與成長的家長,都是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待的家長,都是值得學校敬重的家長。這裏,我代表實中的領導和老師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地歡迎!

今天的家長會是在全省教育系統全面開展“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之際召開的。在此之前,各班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一道,已通過多種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長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過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建立了聯繫的渠道,增進了家校之間的瞭解與合作,加深了老師與家長的友誼,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作為校長,我對老師們的辛勤勞動和家長的積極配合表示真誠的感謝!

家長會也是機會,是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面對面交流、探討、落實孩子教育的一些問題的機會。“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協同一致教育孩子”總是家長會永恆的話題,因此,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您的孩子更優秀”。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進一步認清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是優秀孩子。孩子降生後,家庭是他走向社會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是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良好品質和習慣方面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無法取代的,可以這樣説,在如今這樣一個複雜多變、差距明顯的社會,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據着主導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家庭教育的差別直接決定了孩子今後發展的差別。

各位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孩子是自己養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煩,教育自己的孩子總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明確了這一點,父母就會自覺擔當起家庭教師的職責,在日常生活通過言傳身教,通過優化孩子的品質,培養各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終生髮展奠好基,導好航。

(拜託今天來參會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長的觀念帶給孩子的爸爸、媽媽。)

二、走出現代家庭教育的誤區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在進步,經濟在騰飛。相比起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代,孩子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是豐富的,可是我們卻發現,身邊的許多孩子生活得並不比我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快樂。所以,許多長輩發表感慨: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橫草不拈,直草不拿,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的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害怕吃苦、缺乏孝心、不懂感恩、沒有責任感等等,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負面影響,有學校教育的不當,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專家研究表明,我國現階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誤區。其主要表現在:

1.把孩子的生育、養育與教育截然分開

很多家長認為:生育孩子和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教育孩子則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他們覺得,把孩子生下來以後,給他吃,給他穿,給他錢花,盡力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就算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有的父母甚至從孩子二、三歲起就把孩子全託或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請全職保姆,將自己監護人的角色和責任轉移給他人,他們全然不理會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觸世界的第一階段,孩子的性格雛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將教育孩子的責任轉嫁給學校和老師,很多父母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子女的所有問題都該學校和老師負責。這是一種對自己的孩子極不負責的錯誤想法。

2.過分的溺愛取代了“真愛”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絕對的中心(如處在“1+2+4”結構模式中的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七姑八姨,眾星捧月。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滿足,據統計資料顯示,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日常消費額度佔到家庭總收入的35%以上。父母並不考慮孩子的消費行為是否不當,是否與孩子的學生身份相適應,不區分很多消費行為的利弊,只是一味的攀比,趕時髦,甚至是求虛榮,或是簡單地用物質刺激孩子。長此以往,不僅會淡化孩子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而且他們無法感受父母的艱辛,不珍惜父母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以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發展下去他們很可能就會變得任性、自私、懶惰、霸道、狹隘、放縱,成為典型的“三無”孩子:無情、無能、無責任感。

出於愛孩子的本能,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錯誤總是百般袒護,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開脱,習慣於強調客觀,強調別人的不足。甚至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而對別人大加指責。對待別人的批評,家長總是不願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肯下狠心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許多家長過份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糾正孩子身上的缺點,這會導致孩子偏執,唯我獨尊,一旦形成“生活鏽”、“習慣垢”,就很難去掉。

因此,請家長們記住:給孩子過多的愛就是溺愛而不是真愛,那樣會使他們對愛感到麻木而不珍惜愛。愛孩子不能害孩子,愛過度了就會害孩子,如同營養一樣,營養是個好東西,但是營養過剩就會導致患上肥胖症,增加身體器官的負擔而引起多種疾病。

3.過度的保護

現在的很多父母對孩子實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護,有的在生活上過度操心,有的在學習過度干預,有的在人身安全上過度關注,還有的在食品營養方面過度加強,反正是盡一切可能讓孩子遠離勞動、遠離挫折、遠離傷害。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學生做家務的比例很低,五成中學生不清掃垃圾,六成不疊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衣服,八成不燒夥做飯,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國小起,上學書包有人背,往返有人接送,路不要自己走,力氣不要自己出,心不要自己操,生活也不能自己做主。調查表明,很多孩子並不願意這樣只是父母來味強調孩子搞學習而不讓幹或沒教過怎麼幹。父母心腸雖好,但卻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省略了孩子長大所必須親歷的許多經歷,也好心地剝奪了孩子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美國心理大師布盧姆説:“這是家長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並以為這是最佳育兒之道。”他認為,“一個孩子應該體驗生活中正常的挫折、苦難和焦慮,才會有適應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飛得更高,就應該每天為他們將來的離開做準備。”“現在很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都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是父母出於好意,在其童年時代替他們消化掉了很多他們必須面對的憂慮,結果他們長大後,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我希望實中的每一個孩子不要步他們的後塵。

4.眼睛裏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內心世界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內心需要什麼,不自不覺把孩子當成了一架創造分數的機器,他們寧可自己受苦受累,包攬孩子所有的事務,也要逼近孩子無休止的學習,使孩子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我們的家長還有老師還是帶着孩子去做那些他已經看不懂,不會做的習題,孩子們也樂於家長掏錢請補課老師來為他們提供他們不會做的習題的答案。久而久之,孩子長大了,除了個子長高了,體重增加了,其他什麼東西都沒得到,人格喪失了,性格也不好,苦也吃不了,啥事做不到。

當前的教育考試體制讓社會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分數上,家長和老師都有些無奈,但我們對此要保護清醒的頭腦,未來的競爭不會僅僅是分數的競爭,分數和名次不能完全決定孩子的未來。我敢斷言:只好分數的教育絕不是好教育,同樣的,只關心分數和名次的家長和老師也不能算是一個好家長和好老師。

現在的許多孩子其實很孤獨,很多時候他們封閉在一個小天地裏,難以像長輩兒時那樣在廣闊的自然空間中自由成長,雖然他們有電腦、電視、學習機、MP4相伴,但是缺乏與同齡人的自由溝通,缺乏與父母的平等交流。他們雖然較早地瞭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缺乏正確的指導而難以正確的理解,也無法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一方面,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他們希望獨立自主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這種矛盾心理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與父母之間的隔閡有可能越來越深,慢慢地,孩子會逐漸向父母、老師、同伴關閉心靈的大門,在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繁華的鬧市中變得越來越孤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感受着深刻的孤獨。所以,我前面説,許多孩子的內心並不快樂!

三、對家庭教育的幾點建議

1.要堅持對孩子説人話

對孩子説話要直面孩子的生活,告訴他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應該怎樣做人。因為他們是人,是長大後要當家理事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家長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曾跟孩子説過這樣的神話:孩子跌倒了,使勁地把地面跺幾腳,然後説 “你真該死,把我的寶寶跌倒了。”孩子撞到桌椅上,使勁把桌椅拍幾下,然後説“打死你,都是你,把我的寶寶撞疼了。”在這樣無需孩子承擔任何責任的教育環境裏,孩子豈能堅強、自立、有責呢?有一位學者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或許對我們家長有啟迪作用:

去年暑假,一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懷冰家中,説是要讓兒子見見世面,請懷冰照顧一下。懷冰由此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照顧”。

剛從機場接回男孩,懷冰就對他説了一番話:“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託我照顧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牀,我不負責叫你。起牀後,你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裏,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這裏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裏玩,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沒時間的話你在弄清楚路線和車程以後,可以自己去。總之,你要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獨立起來。因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13歲的'小男孩眨着眼睛聽着這位不許自己叫她阿姨而堅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語,心中肯定是有些觸動的。因為在北京的家裏,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全盤負責。最後,當懷冰問他聽明白了沒有的時候,他説:“聽明白了。”

是啊,這個阿姨説得沒錯,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經13歲了,是個大孩子了,已經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出門去自己喜歡的地方這類事情。

一個月之後,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什麼都會做了!他會管理自己的一切:起牀後疊被子,吃飯後會洗碗筷,清掃屋子,會使用洗衣機,會按時睡覺,對人也變得有禮貌了……他的爸爸媽媽對懷冰佩服得五體投地,問她:“你施了什麼魔法讓我兒子一個月之間長大了?

無獨有偶,前不久,我的一個女友帶着她8歲的兒子到我這裏來玩。看到我在用蘋果手機打電話,小男孩説:“霜姨,我媽媽説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過7級,她就給我買一個這樣的蘋果手機。”

我説:“這事我不同意。”他説:“怎麼了?”我説:“你一個8歲的小孩兒,有擁有手機的必要嗎?再説了,你考過7級,完全是應該的,因為你這樣的年紀,每天的責任之—就是學習,要什麼獎勵!因為考過了一個普通的7級,就獅子大開口跟媽媽要蘋果手機,媽媽掙錢容易嗎?你這樣做不覺得不好意思嗎?”

他和那個13歲的孩子一樣,眨着眼睛看着我,聽着他從來沒有昕過的話。

我接着説:“你跟媽媽要這要那,你給媽媽什麼了?“他又語塞了,小嘴張着,似乎在思考。

“你幫媽媽洗碗了嗎?幫媽媽掃地了嗎?你洗過衣服嗎?擦過桌子嗎?媽媽下班回來以後,你問過她累不累嗎?……你什麼都沒做過,你有什麼資格跟媽媽要錢買這買那?“

在我這樣和小男孩對話的時候,他的媽媽-直坐在那兒不説話,時不是時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我知道,她其實很認同我説的這些話,她可能早就想這樣説,卻從來沒有“忍心”對自己的兒子説過。

我説:“這個手機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歎了一口氣,看着我,點了點他的小腦袋。

我對女友説:“姐們兒,他才8歲呀,你跟他講什麼他都會聽進去的,就看你給他的是什麼影響了。如果你總這樣無節制地滿足他,你給他多少他都認為是應該的。”

女友説:“真是這樣,給多少都不覺得多啊!”

怨誰呢?孩子嗎?當然不是。

看到許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樣的不爭氣,不節省、不體貼、不刻苦、不……這就叫做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如果媽媽爸爸們能像我和懷冰這樣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與他們對話,孩子就會懂得許多必須懂的事情。

2.要讓孩子適當地吃點苦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很多孩子根本體會不到挫折和磨難,體會不出生活的艱辛,有的甚至連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會料理。如此長大,那麼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會無所適從,甚至心灰意冷。父母應該深切地意識到這種潛在的危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僅有陽光,也會有風雨。應該有意識地培養、鍛鍊子女居安思危、直面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一個人的抗挫能力並非一夕一朝形成的,還需要父母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識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他生活中必然出現的問題。讓孩子適當吃點苦,經受一些磨難,甚至在犯錯誤的時候,讓他們受到相應的懲罰,可以使孩子在挫折中逐步形成堅強的心理品質和抗挫能力,這樣的品質和能力也必然反映到學習上,從而推動自己不斷進步、走向成熟,

3.要重視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不少家長送孩子上學,把考高分,爭好名次作為關注的主要目標。因此,評價孩子只看孩子考試的分數和名次。對此,我們十分理解。但我們更應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處事能力和心理健康等等。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説,會做人比會讀書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長,孩子一次沒考好,心裏就不舒服。可是孩子存在嚴重的行為習慣問題,性格問題甚至思想道德問題卻無所謂。我們很多人包括教師忽視了這樣一個道理:孩子的成績不僅僅取決孩子的智商和投入的時間還取決於孩子的習慣、性格、心理、方法和品質等因素。一個真正好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是僅僅會考試。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我們的教育目標,不是着眼於應付會考、大學聯考,更要面對他的將來。“教學三年,更為他們三十年着想。”

4.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是被他人和社會接納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為社會棟樑,受人尊敬的人。父母要鼓勵並引導孩子從小就把“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作為自己成長的目標之一,把責任感作為最美好的品德去追求,並在追求中不斷完善自我,這也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應從與孩子的生活有關的事情做起,首先要讓孩子切實做到對自己負責,包括對自己的時間、學習、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等等負責,其次要學會對他人負責,包括尊重同學、老師、家長的勞動,有善心、懂得感恩,然後逐步學會對家庭、對集體、對環境、對社會負責。這樣的孩子不僅比別人更優秀,日後必成大器。

5.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學習、進步、成長不只是孩子的專利。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從頭再來,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才能跟上孩子不斷上進的步伐,才能完成指導孩子正確求知修德的歷史使命。如果家長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必然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這樣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才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要注意營造健康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父母的思想境界、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對待生活的態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父母之間相互的尊重和扶助,都會影響到孩子成長的方向和質量。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當然,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還應注意與學校教育同步,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上儘量與學校教育協同一致,互動互補,形成合力。至於如何協同一致留待大家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面對面的探討。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推進器,能使您的孩子更加優秀。

家長同志們,我們的目標是共同的,我們的任務是一致的,願我們攜起手來,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學習勤奮、品德優良、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志存高遠、陽光快樂的人,為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升學、就業乃至整個人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交流,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增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結成家校教育同盟,便於共同教育孩子,在學校啟動“課外訪萬家”活動的同時,我們提倡家長抽出時間以多種方式訪問老師,進一步增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與聯繫,確保孩子的教育與長成不走或少走彎路。

最後,衷心地祝各位家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下午好,非常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光臨今天下午的家庭教育講座,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感謝大家對教育的關注。因為孩子的每一張笑臉都承載着家長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而學校的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您的關注和付出。

今天下午的講座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由xx老師做《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和問題以及家長扮演的角色》的講座,第二部分由高強院長做《青少年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及創新理念》的專題講座。

xx老師是xx女子學院教育學院講師,發展和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姬老師長期從事《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社會性發展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熟知0-18歲兒童、青少年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姬老師同時還在濟南多家學校擔任教研顧問,為年輕的父母及教師提供兒童教育的諮詢服務,掌握了豐富而又真實的教育案例,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各位家長,為使我們的會議取得更好的效果,請各位家長把手機調到關機或震動狀態。在會議的過程中儘量不要隨便走動或講話,以免影響其他家長聽課。謝謝合作。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4

父母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久的,你到八十歲了,還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學校卻不能;現代家庭基本上是2-6個家庭成員面對一個孩子,而學校教育是2-6個教師面對幾十或上百個孩子,差距顯而易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當下的學校教育並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興趣培養和特長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學習也不只是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做事等等,在我們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下,老師基本上教給孩子的是知識,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養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而個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於後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營養,也多數要從父母那裏得到滿足。但從中國小生家庭教育的現狀來説,父母卻常常不知道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使得家庭教育偏離了它原本的航道。

別佔老師的位置

典型場景:孩子回家,剛剛丟下書包,媽媽就問:“寶貝兒,你作業寫完了沒有啊?趕緊去寫作業,然後把功課複習一下哈。”到了晚上9點,孩子的家庭作業終於在媽媽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語文書嚴肅地説:“把今天學習的課文背給我聽,然後把明天即將要學的課文先讀兩遍。”

專家點評:父母肩負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師,也不是老師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養成老師的助手,對這種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儘管父母有義務配合學校、老師共同教育孩子,實現“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師之間不是從屬關係。

助手是什麼,詞典解釋為“協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為老師的助手,那父母理所當然就成了“協助老師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裏去了?倘若老師是老師,父母也是老師,孩子的生活空間中處處都是老師,父母和老師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對孩子來講,該是多麼單調、多麼乏味、多麼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處在這種境遇之中。

老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父母的任務是教會孩子做人。在傳授系統文化科學知識方面,老師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優勢。父母和老師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疊,瞭解了這一點,兩種教育就可以優勢互補。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擠佔老師的位置,那就可能“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於別人的田沒種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別搶孩子的位置

典型場景:年輕的媽媽陪兒子參加週六興趣班,媽媽一邊走一邊看錶,顯得很焦慮:“兒子,快走,要不就遲到了。”媽媽説第一遍兒子沒反應,説第二遍兒子還沒有反應,説第三遍的時候兒子不耐煩了,猛一回頭,非常氣憤地對媽媽講:“遲到了關我什麼事啊?”兒子的如此反應讓年輕媽媽深感委屈。

專家點評:這組鏡頭如果母子的角色調換一下就對了:兒子一邊走一邊看錶,並不斷提醒母親,再不快走就遲到了,説到第三遍時母親不耐煩了,氣憤地對兒子説:“遲到了關我什麼事啊?”幫助孩子成長,是父母天經地義的事情,可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事事出手,不僅不利於孩子健康,而且會給孩子成長幫倒忙。可為什麼我們日常所見中,第一組鏡頭多、第二組鏡頭少呢?道理很簡單。孩子從小到大,母親都自覺充當了孩子時間的管理者:孩子起牀母親叫,孩子吃飯母親催,孩子上學母親提醒……孩子已經習慣了這些都是母親的事,所以才會出現以上反應。

現實生活中,孩子放學回家,80%左右的家長就會立即幫孩子攤開書本、準備紙筆,自己拉過凳子坐孩子旁邊督促做作業。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覺得,自己的作業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麼理由把作業放在心上?因此,儘管你嘴巴“長”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騰騰地“磨”作業!孩子“磨”作業,更多地要從父母身上找原因。因為做作業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動,孩子就越被動。

找準自己的位置

典型場景:假設孩子是一輛性能良好的汽車,如果放開了讓車子跑,時速160至200公里不成問題。可這輛車是如何運行的呢?在車子前面拴了幾條繩,爸爸媽媽在前面拼命地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後面使勁地推,一家人忙得滿頭大汗,可車子的發動機沒有打着。試想一下,這車子能跑得快、跑得遠嗎?

專家點評:父母別重複老師的事,別搶做孩子的事,為孩子營造温馨和諧的成長環境,發現、培養孩子的興趣,幫孩子明瞭知識的'真正意義,引導孩子自覺主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並讓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為孩子補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免不了會遇到種種困惑、困擾或委屈,做父母的對孩子情緒的任何變化,都要細緻入微觀察,及時找到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並通過坦誠交流,對孩子耐心疏導,讓孩子在家中能徹底丟掉負面情緒,獲取足夠心理能量,輕鬆、愉悦地投入新的學習、生活之中。

最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是父母經常爭爭吵吵。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會讓孩子壓抑、焦慮、缺乏安全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僅不能及時緩解,還會在家中裝滿一肚子委屈。如此狀況,孩子的成長能如家長所願嗎?

引導孩子自覺主動

在學校壓力大,課程繁多會讓孩子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磨作業”也成為了家長們共同的糾結。適當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分量減少,讓孩子有一個過程去突破內心的阻力,並樹立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比如説,先讓孩子做不喜歡的科目;用同一步調增強孩子的主動行動力,可以和孩子商定,當媽媽幹完家務,如果孩子能完成作業,就和他一起閲讀一本新買的故事書;不在孩子挫敗時痛罵他,培養孩子主動自我激勵,引導孩子養成自覺主動的習慣,是比簡單督促更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常對父母有所不滿,因為伴隨成長而來的自我要求,總和父母的規定相沖突,父母必須盡力克服這種過渡期困難,讓孩子順利地成熟長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説,讓孩子學會宣泄不滿情緒,平時除了認真傾聽孩子的不滿心聲,還應該以民主方式處理孩子不合理要求,並懂得以退為進説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實際利弊得失來對待孩子的任性態度,並給孩子一個發泄的空間。相比學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管理情緒方面的合理引導,更有針對性,也更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有優勢。作為父母,別忘了告訴孩子,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是獨特的,並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讓孩子知道他存在的價值,增強他的信心,從而更加努力地創造自己的個性與未來。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他自己就是無價之寶,讓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錯誤突出其取得的成績,重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責備孩子之前必先讚美,強化優點使孩子不斷地進取,用高目標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回憶過去的成績重建信心,培養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藝,必要時可以用運氣説法來減弱孩子的自卑感。

變孩子的缺點為優點

由於母親會時常提醒要改的缺點,所以孩子本身也會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會常常顧慮自己的缺點,所以母親直接責罵,往往會得到反效果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演講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演講稿。正確的做法是,想辦法幫助孩子,將缺點轉化為優點。比如説,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正視缺點,藉故在孩子面前指責其他孩子的過失,分清孩子的缺點與個性,改變孩子的立場讓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點和優點可互換,父母應該通過適度懲罰或其他方式來暗示孩子的缺點,而不應該用權威來壓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長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説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地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比如説,借第三者之口讚美孩子,用書信或日記與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語調交談,及時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裏。巧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達對孩子的信賴,只提有建設性的意見,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細節等。如果説學校教育,是對孩子知識的積累,那麼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卻是幫助孩子內心自我成長的重要環節。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5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6

母蟹對小蟹説:“孩子,你怎麼老是橫着爬,為什麼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着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説,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麼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後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尖酸刻薄、謾罵詛咒的語言。例如:“吃——讓蛆蟲把你吃掉!”“叫——讓你牙疼得叫起來!”“縫——讓縫衣針扎死你!”。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親,父親給他娶了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罵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里“吐”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後來,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罵和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裏“借”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篇5:做個“三心”父母

為了子女的錦繡前程,每一個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後的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所致。其實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拋開“神童”情結

許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分數,帶有嚴重的“神童”情結,結果忽略了對孩子健康人格的構建。其實培養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説過“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僅佔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狠心”——讓孩子經歷磨難

很多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於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了一個温柔的陷阱,掉進陷阱裏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驗人、教育人、鍛鍊人,使人學到許多終生有益的東西,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們沒有自我奮鬥的意識,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精心”——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個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了整張白紙。所以為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求孩子學有所成,最後教育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所以,為了孩子明天的燦爛,父母要精心描繪着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筆一畫。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7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有關於家庭教育的討論。

家庭教育的四個注意:

(1)要走適合於自己的路

(2)父母雙方必須全力合作

(3)父母要為孩子抓住每一個關鍵

(4)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

(1) 要走適合於自己的路

世界是五彩繽紛的,社會也需要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人才,人生的道路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家庭教育也有各種各樣的模式。每個家庭都要按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道路,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生長髮展,保持一顆平常淡定的心,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一生,也是一種好的選擇,我從來不反對。

但是,要想培養出一個 傑出的人物, 必然需要一套特殊的手段。培養一個奧運冠軍和培養一個普通的體育愛好者所使用的手段肯定一樣、培養一個數學家跟培養一個普通的數學教師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

在家庭教育領域裏不存在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問題,而是多聽則亂,越聽越糊塗。在沒有嚴格科學根據的情況下,無法判斷哪一套方法更高明,這並不表明人類在家教領域內束手無策,恰恰相反,這給創造性和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奇蹟往往出現在人們沒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而一套大家都滿意的方法,必然培養出一個四平八穩的平凡孩子。因為,盡善盡美就不可能是出類拔萃。對於望子成龍的父母來説,地上是沒有路的,天才所走過的路是無法重複的,您必須自己走出一條路,在黃樹林的分叉處,我往往選擇人跡較少的一條。我們所走過的路只是很多種選擇中的一種,我們對自己今生的選擇絕無後悔。而且,假如有來生我們還會走這條路。對於望子成龍的父母,我們認為可以參考,特別是上面説到的四個重點和三個關鍵詞: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但對於跳級、讀少年班之類的具體操作方法不能盲目照搬。

(2) 父母雙方必須全力合作

做好家庭教育必須父母雙方通力合作,也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培養好。現在大部份家庭都是母親做得比較多,我只所以把我所寫的書取名為《我的事業是母親》,就是想喚起整個社會的父教意識。著名教育家王東華先生,是我國母親教育研究方面的專家,他指出“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是孩子從家庭過渡到社會的跳板,傑出人物中相當一部份正是通過父親的肩膀造就的,父母合作、取長補短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最好保證”。所以我提請天下的父親,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為了我們孩子的成人、成才,都應該投身到家庭教育這個偉大的事業中來,與母親一道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

(3)父母要為孩子抓住每一個關鍵

——機遇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

古希臘時代的著名君王亞力山大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在我的軍隊裏至少有一千個人能夠完成我的事業。

這就是説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很多,但是,機遇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成功者總是不失時機地抓住每一個關鍵,而通往失敗的途上則處處是錯失了的良機。

我們在教子成才的道路上,無數次經歷過這種關鍵時刻,如果我們錯過其中的任何一個機遇和關鍵,都將是無可彌補的損失,甚至有可能改變孩子的前途和命運,他們的人生歷程就得重寫。人生的關鍵處就差那麼一兩步,孩子還小,沒有能力去把握自己的命運,父母的責任就在於替孩子不失時機地抓往每一個關鍵。我們牢記着機遇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我們總是儘可能的讓孩子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機遇一旦來臨就被我們牢牢抓住。這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而且也使我們悟出了一種教育思想,教育孩子要懂得“只有做好準備,才能抓住機遇”。在這種教育思想的薰陶下,孩子的一生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4)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

家庭教育不管做得多好,都要教育孩子尊師重教,都要與學校老師密切配合,互相溝通,經常向學校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包括學習情況和行為品德情況。同時把孩子在家裏的情況告訴老師,並向老師提出建議和要求,只有家校配合,家長與老師做朋友,才能使孩子順利成才。就算有了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孩子畢究是在學校的時間多,而且畢竟需要老師的精心栽培,而且老師也確實付出了他的心血和精力,所以尊師重教是每個孩子和家長最重要的道德修養。我們經常教導孩子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因此我們的孩子包括我們自己與每個學校的`有關老師都有很好的關係和感情。孩子們在出國前都給學校送了:啟蒙之情天長地久 栽培之恩永誌不忘的匾牌。我女兒在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時還給當年就讀的國小寫了感恩信,信中説:無論今後我的事業上有多大、學問有多高,我將永遠是母校師長所玉成的桃李而已。

結束語

(1)知恩圖報:教導孩子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我經常提醒孩子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學習環境。我們孩子的成長階段正好遇上千年難逢的太平盛世,科學技術被提高到第一生產力的位置;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燦爛光輝重現祖國的天空。這大大地有利於我們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這是我們和我們孩子的福氣,也是全國父母及他們孩子的幸運。大家都知道生不逢時曾經理沒了無數的天才。因此我想借此機會對黨和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我教導孩子們不能忘記祖國的培養,不能忘記母校師長的精心栽培,不能忘記家鄉父老的殷切期望,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報效於我們偉大的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我們相信在精忠報國思想薰陶下長大的孩子們,決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報國只是時間問題。我的大孩子這幾年已經在做一些報效祖國的事,每年假期回國到中國科學院和一些大學做學術演講,並給博士生做講座、上課。另外他與在美國的二弟和六妹共同出資100萬設立獎學助學基金,鼓勵和資助家鄉優秀孩子奮發上進,將來也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2)良知的呼喚:中央電視一台曾邀我去做嘉賓,主持人最後問我今後有什麼打算,我説:“假如有來生,我願再出生在祖國的大地上,長大後專門做一名從事教育的大師,帶領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走成才之路,讓他們一個個都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使祖國的大地上到處是博士之家”。這個許諾似乎太遙遠了,顯得飄渺虛無,曾有全國各地的父母們來電或來人請我為他們的孩子成才盡一份力量,這種真情的請求確實是對我良知的呼喚。雖然,因為我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功名利碌對於我早已是身外之物了,但是為了感謝朋友們的相知和信任,我決定把對來生的許諾提前到有生之年。在未來的歲月中,我將把自己的經驗和精力奉獻給那些渴望成才的孩子們,特別是那些窮苦的孩子們。我現在已經資助一些窮苦學生上學,輔導一批學生考上大學,並把我的經驗寫成書《我的事業是父親》系列,奉獻給廣大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另外我還想與有志於家庭教育的志士仁人一道創辦一箇中國家庭教育諮詢培訓中心,為那些需要邦助的父母和孩子們服務,為中國的家庭教育事業出力。(現在正在籌備中)

(3)提醒天下家長:我是多麼羨慕今天的青少年朋友們,您們生長在這個偉大的國度裏,生長在這個千年難逢的太平盛世裏,在您們的面前有的是機遇,只要有志氣,成才之路到處為您們敞開。因此,我也藉此機會提醒天下望子成龍的家長包括在座的家長們,千萬不要讓歷史的機遇與您的孩子擦肩而過。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8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晚上好!

今天,我在這裏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關於國小階段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想結合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談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想法。希望今天我談到的內容能有一些值得大家借鑑的地方,同時,也想借此機會得到大家更好的建議和反饋。算是拋磚引玉吧,呵呵。

首先,我想談一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偉大的德國教育家福錄貝爾説過: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操縱在掌權者的手裏,倒不如説掌握在母親手裏。這充分説明了家庭和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環節組成的。對一個國小生來説,其可塑性非常大,因此成長環境對他來説非常重要。而在這三個環節中,我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關於這一點我是這麼理解的。就拿我們孩子就讀的學校來説吧,我認為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都非常好,老師也非常認真負責,但是,我想説的是: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一個現實——現在的國小老師要完成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已經是超負重的了,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在家裏可能也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確實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全面和具體地幫助每一個孩子。因此,許多非常具體的事情是要我們家長自己去做的,所以,我認為國小生家庭教育甚至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換句話説,你交給學校一個好品質的孩子,一個學校就能交還給你一個優秀的學生。我也相信,今天能到這裏來的家長一定也是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的人。我也就此打住了,能有一個認識就行。

那麼,家長應該關注孩子什麼呢?平時,許多家長談及自己孩子的時候,我聽到比較多的還是關於自己孩子學習成績怎樣怎樣的聲音。誠然,學習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學習成績也是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尺度。但我認為,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可以説是本末倒置了。而什麼才是本呢?那就是關注他在成長過程當中的情感體驗,並在這過程中培養好孩子各方面的品質和能力,應該是家長最應該關注的事情。那麼,什麼又是孩子的好品質呢?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並有實現其目標而克服困難的韌性;還有,讓孩子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會審美、有好的道德品質和完美的人格等;還有,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在內的好的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

那麼,又如何在家庭裏做好這些方面的教育呢?我認為:其實所謂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的諄諄教導,更不是咻咻不迭的絮叨,而是在生活的細枝末節處給孩子以滲透和影響並抓住契機予以引導。比如,今天帶孩子看了一場好電影,審美便在其中了,或許其中某一個場面或某一個角色正在影響着他。今天家長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了一個座,你的孩子在旁邊看見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德教育事例。今天你帶孩子去爬山了,讓孩子堅持一下,最後爬到了山峯,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意志。在山頂,孩子一定會覺得視野很開闊,你可以對他説,站得高看得遠這麼一個生活哲理,還可以不失時機地加上一句:若他將來想看到更多更美麗的東西的話,就要像剛才一樣堅持下來才能到達最高峯,讓他懂得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更多,若孩子有興趣的話,再讓他口頭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畫面,這樣,他就會學習了觀察…….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有意識地設定一些環境,帶他們去旅遊,給他們買好書,去經歷更多的生活,那麼,你的孩子會有更多更好的積澱,從而能夠更好地成長。這些事要做起來很細很瑣碎,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智慧,有些方面可能還有些專業,希望大家找些這方面的書看看,我覺得劉亦婷媽媽寫的那兩本書和王東華老師的《發現母親》特別好,你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發。我建議還沒看的家長去買一本,看過這本書的家長再看幾次,肯定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也都不同,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後,為自己的孩子提供與之相應的成長環境並予以適當的引導。在座的好多家庭應該是家學淵源,杭州的教育大環境也非常好,我相信只要大家腦子裏有了一根那樣的弦,各盡所能,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和引導好。

下面,我來説一説我自己的家教體會吧。

我也是本着以上的教育觀點來教育我的孩子的。即家庭教育的生活化和滲透化及注重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培養孩子的品質和能力為先的原則。我對孩子教育的主次排列是:關注其成長經歷、身心健康、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最後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我最關注的是孩子成長經歷。因此,在平時,我們會盡己所能讓他更多地接觸各方各面的東西、體驗不同的情感,關注孩子的情感體驗,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並做到安全第一。我關注着孩子的成長,希望他能在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體會到很多的幸福和快樂,同時也能有很多的情感體驗和對生命的感悟,讓他認識生命、認識自然、認識生活、認識自己,因此,除了儘可能地帶他接觸更廣大的世界,開闊視野外,讓他去體會別人體會自己,從書本里、視聽作品裏和生活中,體會努力,體會成功,體會失敗,體會痛苦,體會責任,體會付出,體會得到,體會着愛體會着被愛……我的孩子很敏感,環境給他帶來的影響特別大,暗示對他的作用非常大,這樣的孩子弄不好了容易自暴自棄,因此,我們會用語言暗示來啟發他。最近,他這方面的進步特別大,我很高興看到他快樂放鬆的樣子。上次,他代表班級去選大隊委,他能為自己班裏的同學被選上大隊委員而高興,同時,也沒有因為其中一位與自己關係比較好而條件不具備的同學而沒有原則地投她一票。比如今年我們帶他去紹興和南京玩時,他能很主動地想到給同學帶點小玩意兒,為此,我真的很高興。最近,他還能正確認識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了,説對於別人的批評自己應該高興才對,因為別人是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了自己,應該説感謝才對。有時,他會主動去搬那些翻倒在地的自行車,給街頭的流浪者予以同情等等,雖然他身上還有許多毛病和積習,可我感覺到他的成長和進步,真的感到很高興。

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及學習成績的關係其實是一個綱和目的關係。所以,我把對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關注排在學習成績前面。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有興趣的東西就會很積極和主動,所以我更關注孩子的興趣,習慣是指學習習慣,比如先學習再玩耍,做到有張有弛等(這方面我們還沒做好),學習能力是指思維品質,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這一點我們在早期教育中應該説是做得很好了,而把這些事情做好了,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差不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此,我認為:有了對生活的感受及情感積澱,再加上各方面的知識積累,孩子才會比較好地把握自己,同時能夠很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能把各方各面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從而走得更好。我們一般對分數不是很有要求,大致90來分沒有出現大問題就行了。我孩子目前的成績都還不錯,當然,有時也會出現一點問題。一般我們不會給他壓力。比如説,他有時命題作文寫得不好,有時考試或做作業時會出現讀題不認真,大題目做錯、計算題算錯等問題,我會幫他找出原因,然後逐一解決。比如,寫作文是因為他自己的態度問題,我就得讓他先端正態度,做數學時讓他先解決讀題問題,平常做練習時就要養成做一大道一大道題地檢查的習慣,至於計算錯誤,得找時間,找一些算式,讓他練上一段時間,逐步解決。再比如説考試前,他會怕自己考不好,我就讓他放鬆,等等。我孩子的學習基本不需我們過問,因此,我們非常省心,因此我想,我對孩子的教育的的主次排列應該是對的。呵呵。

國小階段應注意什麼?

一位把三個女兒都培養成博士生的父親在談到自己三個孩子成長經歷時,強調了她們在國小階段打好的兩項基本功對孩子今後的學習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一,是培養了孩子的閲讀速度從而他的孩子能在國小階段做大量的閲讀,其二,是數學基礎題的演算做到又快又準。他説,一個學生能否大量地閲讀很重要,而這一項也只有在國小階段去做,到上了中學實在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看書了,而國小階段能用於閲讀的時間也是有限的,而一旦提高了閲讀速度,一目數行的話,他們就可以博覽羣書了。而基礎的數學演算看似簡單,但能做到又準又快實非不易,其實這也是一個能力問題,而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即避免了失分,又能在各門理科考試中贏得更多的答題時間。最重要的是,它同時也訓練了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我很認同他的觀點。(他的書裏有一些這方面的很實用的練習,你可以買一本直接作訓練。書名叫《玩學習》,作者是陳克正)。大量的知識積累是很重要的,不管對語文的寫作和閲讀還是對其他學科都有裨益,換句話説,一個只掌握了課堂知識的孩子,他是不可能取得特別好的成績,也不可能形成學習優勢,同樣,一個沒有看書習慣的孩子不可能會在學習方面做得好,而多看書看好書是最簡單的掌握知識的途徑。而數學,除了一些與思維因素有關的東西外,許多東西也是與閲讀理解有關係。在這裏,我想補充一點關於學習國小階段的另外一門主科英語的體會:學語言的過程應該是聽、説、讀、寫的過程,國小階段應該注重聽、説和讀,因此,我認為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外語的環境是最重要的。在這裏,我再向大家推薦一套資料:就是李陽的《國小生同聲傳譯學英語》。一套分三級,共150元。它重要的優點是中英文同聲,孩子自己就能聽,不需要老師,二是語音非常地道,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內容是國小生平常在生活裏説的話,我覺得挺好,只要孩子平常有空讓他當作一個背景環境聽就好了。我孩子去年這個時候買了第三級,聽了幾個月,還沒到一年,隨隨便便的,有空就放放。慢慢地有一些能與其同步脱口而出了。因此,每天隨隨便便地為他們放一會兒,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着説外語,我認為是一條非常好的學外語之路。您説呢?

另外,我還認為對關於早戀、性知識、艾滋病及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等方面的東西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候自然地加以滲透,並在適當的時候,抓住某種契機,對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加以滲透。説實話,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的要厲害多了,他們能夠接受這些知識的。還有,視聽環境也很重要。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説它是個有菌環境也並不過份。我建議大家儘量不讓孩子接觸不好的視聽作品。因為孩子的視聽習慣也和行為習慣一樣,一旦成了習慣就很難改了,況且,那些快餐文化特別地吸引孩子,很容易入迷,玩計算機遊戲也一樣,一旦上了隱,就難以處理了,所以我想能做到防範於未燃最好。中央電視台少兒台有一個欄目叫《成長在線》,説的是不同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學校和家長所採取的一些比較好的對策,每期還請了有關教育專家來坐鎮點評,我覺得在那裏你會找到許多值得自己借鑑的東西。有時間儘量多看看,我們可以借鑑別人的經驗,自己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最後,談談我的一些體會吧。

一,孩子的毛病大人治並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孩子身上的許多問題幾乎是大人自己本身的問題。他們身上所有問題都能從大人身上找出原因來,或是自身的不足影響了他們,或是教育方法不對或是自己還不夠耐心等等。我不知道這麼説大家同不同意。我是很認同這樣的説法的。比如,我孩子那些無所謂的態度,拖拉的習性,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散懶的鏡子;再比如,我孩子的體育技能不太好,其實,我自己就是個不愛動的人,等等等等。大家可以去好好對照一下。而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改變和提升自己。還有,就是經常地和孩子作換位思考,想一想當自己和他們這麼大的時候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是怎麼想的並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的,這樣就能夠很快地找到比較正確的方法。同時隨着孩子的長大,他們的身心都在作着相應的變化,所以我們在瞭解孩子的同時也要作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可我在這裏不好意思地告訴大家,我能認識到這一點,但自己並沒有很好地去做到。我在這裏把它當做自己的第一條體會,其實只是想告訴大家,希望我們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

二,有問題採取一一解決的辦法。孩子畢竟是孩子,身上有不少有待修正的東西,面對這些,我覺得逐一解決比較好,比如,我的.孩子也有或這或那的問題,他的生活習慣也不好,做事拖拉、對一些事無所謂等等,我就從他每天堅持刷牙洗臉這樣的事開始,過了幾周,等他逐漸成為習慣了,再關注其它的事情,反正這樣的事情還很多,我想,他若能在上中學之前,大體能把握自己就行了。

三,解決問題要有針對性。就是説你想關注孩子的學習的時候,不是一句:作業寫了嗎?就完了的。而是很具體的。比如説考試時不是説一句:考試當心點,而是很具體的交代:如,注意讀題,注意演算,先做易的後做難的等等。這樣就比較有效了。

四,打好框架。知識的框架思維的框架乃至人生的框架都是童年形成的。所以在國小階段,若可能的話,可讓孩子先走一步,瞭解各學科的框架,這並不是説先讓他直接去學高一年級的教科書,而是説可以讓他接觸更多的東西,不作系統的學習,只是一般的接觸。像我前面提到的李陽的《國小生同聲傳譯學英語》這套音響資料,其實它達到了美國國小生説母語的水平,可我覺得,我們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可以一樣去聽去説。還有,多看好的課外書多體會生活也是讓孩子站得更高的途徑,三、四年級的孩子若有興趣的話,可以慢慢引導他們接觸人文科學、哲學甚至數學思想方面的書。我覺得網上的《浙江人文大講堂》就很好,可以讓他們瞭解一些邊緣學科及其思想精髓。重要的是讓他們瞭解各學科的知識框架,將來他們有興趣的話自己就會去填充了,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學習的真正興趣。總之,與其讓他們亦步亦趨地在課堂內跟着老師的教鞭轉,不如稍稍先行一步,那樣,再具體地學習課堂知識時,也會更加透徹和明瞭,對學的知識也能促其深化和廣化地吸收和理解,因此,也能學得更好吧,在這同時,更別忘了對其思維框架和人生框架的設定,我想這些甚至比知識框架更重要。

五,不看作文選。我的孩子沒有看過作文選。我認為看多了作文選,其實對孩子的寫作有害而非有益,因為,絕大多數的作文選裏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些國小生的優秀習作,看多了,容易受其影響,寫作文時會模仿,這樣,內容和思想也容易被框住,也容易只停留在字、句和結構上,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也侷限了自己的思想,反而不能更好地表達,也寫不出真正的好文章。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想只要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的積累,有了自己對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具備了起碼的文字表達能力的話,再把握一下各種文章體裁的結構和寫法,寫好一篇文章應該是一件不很難的事情了。共5頁,當前第4頁12345試談國小階段的家庭教育演講稿

六,第六是使用復讀機,需要背的東西讓復讀機來幫忙,隨隨便便給他們放着,聽着聽着就會了,這樣省了許多背記東西的枯燥的體驗。

七,多和孩子交流。在孩子逆反期來臨之前,儘量把握時間多和他們交流。多和孩子交流能增強親子關係,能更好地瞭解他們和幫助他們,同時更能把你的思想和理念在交流當中滲透進去,以期能夠更加順利地成長。

八,給孩子空間。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給孩子空間.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間才能夠去更好地生活和學習,也才能夠更有張力,所以,在把握一定的度的基礎上,要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得以充分的張揚,同時,儘量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成長環境。

總之,教育一種理念以及對其度的智慧的把握,家庭教育也一樣。以此供大家參考。

非常感謝大家!希望我説的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同時,在這裏我也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和建議。我希望我們的孩子在老師和家長及社會的幫助下能夠共同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王老師、苗老師給予我的這次機會,讓我在這裏與大家一起探討分享有關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在學校裏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滲透着老師辛勤的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在座的家長們,對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説聲:“謝謝您們,您們辛苦了。”

其實,説起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和在座的所有家長一樣,也是從對孩子的教育一無所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相處,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中慢慢摸索,不斷的學習各種優秀的教育孩子的經驗和方法。我用三個“不斷”來形容現在我的狀態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改正,不斷進步。俗話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許多好品質、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在家裏由家長進行正確引導和督促。在此,我就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在陪伴孩子過程中一些經驗和感想:

一、培養孩子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教育家孫雲曉説過:“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可見好習慣對孩子來説多麼重要。國小階段是孩子自覺性、好習慣形成的階段。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時間該做作業,什麼時間該玩。在孩子的國小生涯中,家長不能急功近利,要用教育學的眼光與心理看待學校與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和愛心,讓他把各個方面的基礎都打紮實了,培養她閲讀、樂學、熱愛集體、與人為善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自從上了國小,就再也沒回家看過電視,回家總是先做作業,學習態度還是比較認真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個一天的時間表,主要是早上和晚上的,做好了就堅持,不管週六或者週日堅持就是勝利)

二、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用愛的心去包容孩子

每一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的身上都會有屬於他們的獨特閃光點。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其實我們每位家長也有這樣體會……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特別是任性、好動的孩子,我們要對孩子的缺點多一些寬容與賞識,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孩子分析落後的原因,找出應對的策略,相信你一定會發現孩子變地越來越好,越來越可愛了。當孩子獲得成功時,把你的擁抱、鼓勵送給孩子,那將是對他最好的獎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送給孩子一個擁抱,將是對他最好的鼓勵。把你的`愛撫毫不吝嗇地送給孩子,無需太多的言語,孩子會覺得享受到了無盡的愛與關心,那會是他生活和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孩子的成長之初,不要讓孩子過早的進入到焦慮狀態,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愛、自信、快樂等成長的美德。

三、陪伴也是一種愛

父母可以為了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了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孩子的每一天、每一種境遇,每一種心情,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個需求,每一次細微的相處,不要讓孩子置身於精緻的房間,卻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過程重於結果才是正確的。也希望我們的家長都能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耍、瞭解孩子的內心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將永遠的錯過了,再也沒有補救的方法了。

四、做學習型父母,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身教重於言教。由於孩子的學習模仿性極強,因此,父母要學習,才能教好孩子。教育孩子要從修養自身開始,所謂言傳不如身教,我覺得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應該成為那樣的人。

五、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老師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重要,老師更重要,作為我們家長,要促成自己的孩子喜歡她的學校,喜歡她的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家長要有意識的在孩子面前説一些老師怎樣辛苦,如何愛老師的話,孩子在家長這種時時灌輸的“老師非常好”的耳濡目染之下,就自然地尊敬老師、佩服老師,從而轉化為學習的熱情。所以如果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當着孩子面説某位老師有什麼缺點,否則最後受傷的還有自己的孩子。(從xx入國小第一天起,我就經常告訴她,在學校裏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老師就是你的另一個媽媽,是交給你知識的媽媽,所以你不光要愛你家裏的媽媽,更要愛你學校裏的媽媽)

六、用“感動”去教育

感動是教育的祕訣,當媽媽感動了孩子的心,她就能明白媽媽的愛;感動也是教育的動力,當媽媽被孩子感動了,才能從生活中品嚐到快樂,也才能繼續前進。心存一份感恩,感謝孩子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不一樣的經歷,生活中就會少很多的抱怨,孩子的成長就會多一些陽光,多一份力量。

七、讓孩子擁有一顆童心,培養一個有幸福感的孩子

孩子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裏才有童話故事,聖誕老人才會千真萬確的存在,等他們長大了,聖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只要家長稍稍花一點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擁有用不同凡響的經歷,就會讓她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我們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讓孩子感受幸福和快樂的過程中,媽媽的人生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消極的媽媽會影響孩子看事情的眼界,一個帶有灰色視野的孩子,就算成功了,也不能體會到快樂,這是很悲哀的。我們做家長的要經常傳達給孩子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砍,儘管生活中有風也有雨,但是快樂和幸福是生活的永恆主題。讓我們努力讓孩子們感到幸福和快樂吧,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為人的最高境界。

八、經營好我們的家,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這所學校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因此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和諧幸福的家。有位老師曾對一、二、三年級的小朋友進行過一項調查,問孩子們最不喜歡爸爸媽媽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們知道結果是哪幾項名列前茅嗎?那就是父母親吵架、打麻將、整天上網聊天,玩遊戲或看電視,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給孩子一個温馨幸福的家。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也離不開家長們的辛勤付出。我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開心、快樂、健康地成長。教育無小事,做一個有心、用心的家長,讓事事、時時、處處都成為您和孩子溝通,引領孩子成長的契機。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各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大家下午好!

我叫 ,是XX市家庭教育學會的副會長,今天,很榮幸能夠受XX市教育局王局長和xx中學x校長的委託,來到XX市的名校xx中學,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

首先,我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温馨提示:請大家把自己的手機關閉或者是調至振動狀態,以便於我們大家更好地交流。謝謝大家!

今天下午,一會兒是豔陽高照,一會兒是細雨濛濛。不論是陽光明媚或者是細雨如絲,我感受最深的一個詞是“幸福”!今天是星期五,代表“我”,今天是x月10日,“10”是兩個“5”,即“你和我,我們”,今天又是陰曆x月15日,是三個“5”,指的是“大家”,是“我們所有的人”!我們所有的人聚集在這裏,都是為了一個詞“幸福”!有一首歌叫《幸福》,它的歌詞是這樣的:“人世間施比受更有福,付出就是一種幸福,關懷身邊沒一個人,用愛走出人生的路,瀟灑踏步不帶塵土!”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11

各位家長朋友:

今天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體會,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是同齡人,使我們的交流有了基礎。

一、家庭教育的意義

我認為,家庭、學校、社會緊密結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體,社會教育是補充。三者緊密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搞好家庭教育,一方面,是法律規定的家長必須履行的神聖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另一方面,殘酷的競爭,要求我們、迫使我們,必須搞好家庭教育!

“一個好人的身後,必有一位好長輩給過他終身受益的教誨;一個壞人的背後,也往往有不稱職的長輩給過他一輩子都難於擺脱的誤導。” “一個人成了好人,鄰里受益,集體受益,社會受益,國家受益,而受益最大的,還是好人本身和他的父母、親人。” “一個人成了壞人,鄰里受害,集體受害,社會受害,國家受害,而受害最深的,還是壞人本身和他的父母、親人。”(魏書生語) 孩子的成長,一方面,飽含着從幼兒園到國小中學大學老師們的辛勞,另一方面,我們家長也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

二、家庭教育的三個基本理念

(一)讓孩子先成人後成才

(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三)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

研究表明,全面的教育包括智力智商、情緒智商和心靈智商培養。智商的高低,一是取決於先天遺傳,一是後天培養,後天培養十分重要

後天培養智商就是我們常講的開發智力。

開發智力方式之一——玩出水平。小孩兒智力開發的重要方式是讓他玩出水平,玩得專注。如捏橡皮泥、玩積木、做模型、安裝半成品的玩具。智力開發的方式之二——熱愛讀書。讓孩子愛讀書。我覺得不一定非讓幼兒識多少字,背多少詩。從圖畫為主的畫報畫冊讀起,輔之以講解,並以講故事聽的方式激發讀書的興趣與熱情。開始讓他試着讀,持之以恆就會識得一些字,並逐步擴大識字量。告訴他,不認識的字可以跳過去,猜想表達的意思,我稱這種方法為“預測式讀書法”,可以有效地培養想象力。為什麼不必強調翻字典?試想,讀一頁書翻了數十次字典,還會有興趣嗎?

智力開發的方式之三——愛問愛思。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愛提問、愛思考。如果小時愛提問,並且得到了正確耐心的引導,此子將來必有作為。

三、家庭教育成功的三句話

(一)第一句話:靠自己艱苦奮鬥。

這強調的是不能依賴他人。記住這句話:“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二)第二句話:玩物喪志是世界上最沒出息的人。

動手,能夠開發智力。只要是不違法的、不違背道德規範的、不危險的,都可以做。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學習,不能搞壞了視力,不能玩物喪志沉醉其中。

第三句話:見錢眼開不擇手段的人同樣是世界上最沒出息的人。

我們要注重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金錢,不被金錢左右,不做金錢的奴隸。明白靠智慧依法賺錢若干億美元光榮,不擇手段弄一分錢錢沒出息。心血不會白費,付出定有收穫。

祝福各位家長朋友家庭教育獲得成功!祝福各位家長朋友家庭幸福,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

感謝大家耐心地聽完了我的發言,敬請指正!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12

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搞好家庭教育?每個父母都會有不同的方法。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父母甚至不會意識到應有意採用什麼方法。我就是這樣。我從來就沒有刻意要採用什麼方法去管教女兒,我只是象我小時候父母待我一樣去對待女兒。現在回顧和總結這個教育過程,我發現其實這裏面就包含着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即順其自然和因勢利導。

一、順其自然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每位父母的夢想。我也一樣。紀伯倫説:如果父母是張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意思是孩子將來成就如何,射向那裏,射多遠,無疑受到父母這張弓的影響。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是她自己。孩子不是父母簡單的個體重複。每一個人都會有她自己不同的成長軌跡。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包辦代替為孩子設計未來,我們不能把我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理想強加於孩子,其未來得靠她們自己順其自然地走下去。強制孩子按我們的設計去做,往往適得其反。有一句古話叫做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方面,我既想得開又放得開。事實上,孩子的未來咋樣,我們做父母的既沒法設想也沒法把握。

二、因勢利導

順其自然,並非無所作為,應當因勢利導,為孩子成長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為其成功助一臂之力。只要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益於身心健康,我們就要寬容、鼓勵;如果其興趣愛好有害於身心健康,就要慢慢糾正。我女兒興趣愛好廣泛,她喜歡歷史和軍事,我就在她每個生日送她一套歷史、軍事方面的普及讀物,如《上下五千年》等,還鼓勵她看我的藏書如《三國演義》、《史記》、《中國革命史講義》等,與她討論書中的一些內容。她不僅從中學到了一些歷史知識還學會了自己思考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歷史觀;她愛玩電腦,我就教她上網查閲學習資料,但我的條件是不允許玩網絡遊戲。在學習上,我當然希望她有好成績,但我不給她定指標;我不能每天檢查她的作業,但會經常抽查她的'作業;我也不強迫她去參加這個那個課外輔導班,如果她自己願意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輔導班如奧賽培訓班,我會支持和鼓勵她。

家庭教育應當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家庭教育應有利於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成長,不要成為父母和孩子的負擔和痛苦。我不把自己當成家教老師,不把家庭教育當成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複或者家庭作業輔導班。家庭教育的重點不在文化知識的灌輸,因為這些內容應在學校完成。家庭教育的重點在於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助其全面發展。

家庭教育的演講稿 篇13

一、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列舉電視上播的一個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為年邁的.婆婆洗腳,幼小的兒子也吃力的端來一盆冒着熱氣的水讓媽媽洗腳。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反,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增長知識,可自己卻連孩子的書都不看看,口口聲聲説不會;有的家長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自己卻在孩子做作業時打撲克,打麻將;還有的家長起反作用,叫孩子和別人打架時別吃虧;在孩子面前説老師的壞話等等。我希望家長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二,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與時俱進。

1,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不能在孩子做作業時,大人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打撲克;

2,增加教育投入。有些家庭,男人喝酒,吸煙打麻將,女人穿戴打扮捨得花錢;給孩子學習上投資就捨不得了,不要説讓孩子學點特長啦,請家教啦,就買課外書買學習資料都説這説那。實在是認識低啊,簡直誤己子弟呀。舉個例子吧,電視上播的,一對殘疾夫婦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為了讓女兒能接受好的教育,他們搬到了大城市,自己卻靠賣點日用品維持生活。這才叫人殘志不殘啊。大家要懂得現在是經濟化社會,信息化社會,知識化社會,要懂得智力投資,與時俱進。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有些家長不懂得尊重孩子,對孩子只有怨埋,指責,沒有表揚,鼓勵。“孩子呀呀學唱,家長不耐煩地説:你不要唱了,難聽死了。”“孩子拿回99分的卷子,卷子説,才99分,沒考100分,還有臉叫我看?”“孩子拿回學雷鋒小標兵的獎狀,家長説,學雷鋒有什麼用,拿學習獎狀才有用。”“孩子主動幫媽媽洗鍋,媽媽毫無心意地説,別給我幫倒忙啦”等等,嚴重的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