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春節的故事(15篇)

春節的故事1

快過年了,大家都忙着買這、買那迎接新年,而我弟弟、舅舅就忙着買花炮……

春節的故事(15篇)

大年清早,我一醒來就聽到四處都是鞭炮聲,我趕快起來穿好衣服,做好準備等着爺爺放鞭炮。這時我家的鞭炮聲響了起來,把整個院子的鞭炮正都蓋住了,放完鞭炮後,爺爺説:“開始團圓飯咯。”我看見桌上的大魚、大肉、雞等很多菜,大家吃得很高興。吃完團圓飯後,大家開始安排自己的活動。有的打牌,有的看電視,我個弟弟玩煙花,玩得很很開心。到了晚上,爺爺和舅舅把一個大禮花炮放在草坪中,把火點燃,禮花開始放起,衝噴的一聲,在空中炸開,散開各種各樣的煙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降落傘,還有的像孔雀開屏一樣,把院子都照亮了。這時,我們院子裏的人都走出來看,“啊!多好看的煙花。”我聽了很高興。這樣一天過去,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我們還是大早起來,放完鞭炮,做好準備去親戚家拜年,今天我們走了好多親戚家,玩得真有意思。

這就是我在爺爺家過春節的故事。

春節的故事2

1、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書寫了一付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付,讓家人再貼出去。這付寫的是: 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七年級,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户户門前都掛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付,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付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付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歎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七年級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2、傘鋪酒館合寫春聯

山西有兩兄弟雙合門面開了一家鋪子,長兄經營紙傘,老弟經營汾酒。商店開張營業那天,兄弟倆特意請當地名流寫了一副對聯:

問生意如何,打得開,收得攏 看世情怎樣,醒的少,醉的多

春聯貼出後,看的人特別多,都誇這聯寫得好。上聯以“打得開,收得攏”惟妙惟肖地描繪了雨傘的形狀,又詼諧地展望了店裏的生意行情;下聯用“醒的少,醉的多”繪聲繪色地摹寫酒館的熱鬧場面,又勸諭人們保持清醒頭腦,聯語寓意深刻,因此招徠了不少顧客。

3、巧借春聯度過年關

舊時代常有“過年如過關”的説法。某年除夕,一窮困長工怕債主上門糾纏,一大早在家門貼了一副春聯:

米無面無油鹽醬醋皆無,如此貧寒,哪個小子敢討賬

筆有墨有琴書畫俱有,徒然富貴,何愁老子不還錢

而另位寒士為了過個安穩年,門上春聯為:

是君子容我過年;乃小人找咱討債。

這副對聯還配了“看刀子”的橫批。“看刀子”三字用得好,萬一逼得無路可走,不是自殺,就是殺人。按舊時代的慣例,春聯一貼出,討債的就不能再要賬了,只能把債務推到下一年。

4、兩副奇特的春聯

綜觀千百年來,人們寫春聯,總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禱祝頌之語。但也有與此相反內容的奇特春聯。

清代寧波有位著名的老中醫,名範文甫,他就寫過兩副奇特的春聯。一副貼在自家大門上,曰: 但願人常健, 何妨我獨貧。

另一副貼在自己卧室門上,曰: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這位老中醫,在除舊迎新之際,不求自己的富貴康寧,卻一反常情俗態,虔誠地去祝願別人的“常健”,高風亮節,令人敬仰。

5、巧寫春聯“討”來年貨

明朝時候,福州有個叫徐英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人們都稱呼他為徐五。他家一貧如洗,四壁懸空,淒冷之清,難於言狀。但他很有文才,深得鄉里稱讚。

一年除夕,家裏無米過年,他面對窮困生活,徐英發出了感慨,寫出一副絕妙對聯,一大早就貼到房門上。那對聯是: 鼠因糧盡潛蹤去; 犬為家貧放膽眠。

對聯一經貼出,眾人議論紛紛,同情的人們將家裏準備過年的食物拿出一些送給徐英。這一年,徐英過了一個好年。

6、九九迎春聯

我國有數九的風俗,從冬至日算起,每過九天算一個“九”,算到八十一天,稱為九九,到時,九九寒盡,春暖花開。有個農民創作一副“九體”對聯:

故城秋荒屏欄樹枯榮; 庭院春幽挾巷草重茵。

上下聯各九字,每字皆九劃。把這對聯寫成空心字,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全聯填完,即八十一天,“九”已盡了,已到花紅柳綠、春光明媚的時候了。

7、“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朱元璋為屠夫寫的春聯

春節的故事3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最熱鬧最有名的就是春節。

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也是整個春節的第一天。這一天,小孩子們不能睡懶覺,要早早地起來,穿上新衣服,這意味着除舊迎新。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湯圓,希望全家人能團團圓圓。吃完湯圓,大家還會放鞭炮。據説古時候有一種怪物叫年獸,它專門吃小孩,人們為了趕走年獸就發明了鞭炮。

春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走親訪友。我們會去親戚家做客,聯絡聯絡感情。大人們還會給我們小孩子壓歲錢。據説在大年三十的怪物“年”來過之後,還會出來一個人們看不見的怪物——祟。祟轉來轉去,專門找小孩子。祟只要一摸小孩子的頭,這個小孩子就會變老,祟的壽命就變長。有一個小孩子晚上睡覺,拿紅紙包銀亮亮的錢幣玩,祟找到了這個小孩,剛伸手摸小孩兒的頭,卻變成一股煙消失了。人們認為這是紅紙和錢幣的功勞,於是每年都給孩子們發紅包,還給紅包裏的錢幣取了個新名字——壓歲錢。

春節真熱鬧呀!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的故事4

每天晚上,媽媽都會給我講一個故事,今天,她給我講了她小時候過春節的故事。

那時候,媽媽家並不富裕,可過年該吃的豬頭和豬蹄還是有的。

“那天是大年三十,一大家子人都來到了你外婆家,我和你大姨在餐桌前坐着,等你表姑表叔們的到來,不一會兒,我聽見了敲門聲,我連忙跑過去開門,大人們敍敍舊後,就開始各忙各的了。你外婆,二外祖母和大外祖母一起準備着年飯,男人們打着牌,熱鬧極了,你二姑婆和大姑婆帶着我們這一大羣小孩從山的這頭翻山到了山那邊,讓我們這些小孩來一場找柴比賽。”“你和誰一組?贏了還是輸了?”媽媽笑了笑,接着説。

“我和你一個力氣很大的表姑分到了一組,因為平時她太兇了,又很胖,讓同齡的女生都很怕她,我自然也是這樣,而你大姨呢,卻分到了和她好朋友一組。”“哇!那大姨好幸運哦!她們一定配合的非常默契!”“可事實卻不是這樣,我和你表姑常常嚇別的組,還會一邊收集柴一邊對其他組搞惡作劇,讓所有組都害怕我們。”“有表姑在,你可真幸運,一定穩拿第一了吧!”“那可不是嗎,你其他表叔表姑都怕我們組了。”

“我們歡笑着跑回家,滿身是汗,也顧不了喝杯水了,跑到廚房準備馬上祭奠的東西,我拿起一個搪瓷碗,盛了些飯,在飯上夾點菜,抓些筷子,走進堂屋,我把飯放在堂屋中央靠牆的神坎上,站在神坎前,我們這些孩子總是一齊説:‘長輩們,吃飯了。’祭奠完,我們全部人才開始吃飯。”

“我們這些小孩子坐在板凳上,等着大人們端出美味的年飯,還沒出菜已經聞到飯菜的香味了,留着口水拿着筷子時刻準備着夾自己喜歡吃的菜。頭碗出來了,接着豬頭燉蘿蔔,豬腳燉海帶……完了,場面完全不受控制了,個個都爭着搶着要吃豬腳上的皮,黏黏的糯糯的,滑滑的軟軟的,入口即化,可好吃了,這可是一年都吃不上幾回的好東西啊,都怕豬皮沒了,自己吃不到如此美味的東西。你胖表姑力氣大,只要一搶不到,就把碗‘啪——’的一聲,猛的放在桌上,把我們這些搶豬皮的小孩拉開,自己獨吞豬皮,沒搶到的就開始哭鼻子了,大人們聽了忙説‘別急別急,還有還有,今天管夠’,孩子們又安靜下來接着吃,一會兒夾到別人的筷子,一會兒夾到碗裏其他的菜,比如説白蘿蔔、海帶啦……這頓飯吃得好不熱鬧啊!吃完飯,我們拿了一些煮熟的飯,將對聯……”“呼嚕嚕……”留着口水我睡着了,媽媽停止了故事的進行,關燈睡覺了。

媽媽小時候過年可真好玩,可謂年味十足啊!

春節的故事5

春節,我的快樂事可多了,比如:吃團圓飯,吃元宵、放鞭炮。不過,最令我高興的事還是放煙花。 煙花的品種各種各樣,禮花的樣子絢麗多彩。放了這麼多次的煙花,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去年年三十放的那個“坐立式”的煙花。那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到旁邊的賣煙花的商店裏去買煙花。商店裏煙花可多了:有的是正方形的,像一顆顆巨大的牀;有的是長長的,粗粗的,像一條條南瓜;還有的短短的,細細的,像一支支的瑩光棒·····我和爸爸買的是一個圓柱形的煙花:它的外面鼓鼓的,還包了一層五彩繽紛的紙,漂亮極了!

晚上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一家四口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下放煙花。外面真是熱鬧非凡,滿天的煙花讓我眼花繚亂,我趕快把煙花放在地上,讓導火線朝上,然後劃亮火柴,小心翼翼地去點燃煙花。只見那個煙花被點燃以後,立刻閃爍出一隻“大火鳥”,慢慢地,那“火鳥”變成了七彩的雨點,很快就落到了地上。精彩還沒停止,這時候,五顏六色的煙花又像成羣結隊的魚突然冒了出來,衝上了天,然後又漸漸遠離而去,倏地便沒了蹤影。突然天空上出現了一個五彩雲,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還大聲地説:“哇!好壯觀,好漂亮啊!”媽媽也連連誇讚這個煙花買得好。

我真喜歡這個快樂的.春節呀!

春節的故事6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一天,他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萬年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祖乙,對其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春節的故事7

今年寒假,我們學校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 — 有關春節的六個故事。

通過採訪,我發現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充滿了快樂祥和的氣氛。在活動中,我有很多收穫。首先,我的採訪被我弄得根本就不像是採訪,而像是隨便談話。在我“採訪”奶奶春節的習俗時,發現春節的習俗還挺多的,像什麼貼窗花呀,貼春聯的。我突然感覺到我國勞動人民的手真巧,什麼東西都能用手做出來,還有一個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是喜歡過“洋節”還是喜歡過“春節”?結果是小孩喜歡過“洋節”,因為好奇而又新鮮;青少年更喜歡過中國節,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應當喜歡過中國節;大人喜歡過“春節”,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過傳統節日。對此,我很高興,因為我們沒有因為學習別人的東西丟掉自己的東西。我認為,對待各國不同的文化習俗中,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有評判,有選擇地借鑑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也是大家都認可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有欠缺,還缺乏探求精神。我瞭解到了家鄉的風俗習慣,培養了熱愛家鄉的感情。還有,我還是比較喜歡過春節。

春節的故事8

年三十前時常能看見一個人,它叫瘦飄。這幾天鞭炮焰火雲霧繚繞裏,霓虹燈爍下刮落的一枝,隨風飛舞啊,招展啊,快降落到地面了。卻被一陣風吹散,瘦飄就這麼單寥清飄,還飛過了許多個地頭。我每天散門都能看見它,若名字那樣瘦飄飄,雖然行蹤不定,但總是能在我眼前固定下來。證明它還沒有走散,過年這幾天更加形之單影了,更加的在變化,嚼味,覺塵的固定在中心線上。只有瘦才可以飄,更加只有它這種瘦才可以飄。

原因是它面前有一扇洋槐葉那樣的門,而且在雄雄燃燒,我也是透過那道門才天天觸見它的吧。或是我也無形裏天天使用那樣的那道門,這就説明了各家各户門的有所不同,門門相對,或者是門當户對,這就是彼此的心有靈犀與努力。

瘦飄,沒查覺到,先是被外面飛來的煙花燒着了邊,又落在一片水草台上。煙花熄滅的味和煙觸燒在那兒,它的頭髮上布上了煙絲網,突然天上落下一枚針,在它身上撲咚紮了一個眼。忽又像綿延無數的燈籠影,它就是其中一隻,漫步走遠走近的身影。

當臨淅的年夜有着糊味了,那門也有着焦糊的氣味。瘦飄身邊那燃燒的門同周圍的所有,灼它邊的煙火們守映的燈們,只有它能瘦還能飄,還能插個小孔,洋槐葉一樣的。深冬,年夜的每一天每一程,不逢場作戲。現在它燃燒的門在面前有一股力量了,我看見像雪風一樣的呼卷,因為離大年還有兩天而已。這一道火燒的門,令一樹的葉暗淡蕭瑟在枝,瘦飄在所有樹葉面前揚眉吐氣。我總是撥動眼弦去找到它。

突然它那曠世靈魂出現在我心,就像一面大海上唯一的燈。耳朵盡是休息陶醉。場面有種熱鬧不拘,誰會知道應該品讀誰,才找到投入的熱情。那麼每天帶進來的交易,是不是周圍的富貴。今夜又燒焦了裙邊,風在悄悄的撥動。燃燒的門,瘦飄這樣一個人整個春節由行走到飄起來,像一陣火一樣,最後最後的淡盡。還剩兩團黑圈,跺在它身上。不過已經沒有了火焰,富貴,等做好了夢。把多餘的獻給打劫者。讓俘獲者快來收拾,像煙花棒撐起的黑色圓形的天空。只許一個簡單的靈魂吸取臨近的年味,很大一股濃煙,又滋生了許多的糊味和細菌。瘦飄,在年味裏一睡,不又飄飛不見了。這不是它,我也擺脱不了它的控制,因為人生還沒劃上句號周圍的糊過,也都望着沒有糊膩的地方,瘦飄,又被那道燃燒的門征服了的擺動和羶飄的命運,無法去廢除。

春節的故事9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開門見山開頭,引出下文。)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用詞不準,建議改為:撲面而來)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户,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過渡。)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今天過年嘛!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造型逼真的飛機模型、視野開闊的望遠鏡、動力十足的電動汽車……盡是 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描寫事物,注意運用優美詞彙作修飾,將要説明的事物寫的具體、形象。)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以上內容是略寫,為文章做好鋪墊,此段落內容應該是詳寫,不然素材分配的太均勻,沒有主次之分。請你加入必要的描寫!)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囉!

在這裏,我真心祝願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學習進步,但千萬記住:不要“玩物喪志”喲!(感召式結尾。)

春節的故事10

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有一句古老的童謠這樣説:“小孩小孩你 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新年裏我們小孩當然最喜歡各種好吃的,好吃的最多的一天要數除夕了。

這一天我一大早就來到姥爺家,因為姥爺昨天就寫好了年夜飯的菜譜,我知道他這會兒一定開始為年夜飯做準備呢!一進門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們趕緊洗手加入進去。忙了一天,我期盼已久的年夜飯終於上桌。姥爺的手藝就是酷,桌上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最誘人的就是我和弟弟喜歡吃的清蒸螃蟹,爆炒紅蝦還有就是青椒炒扇貝,姥爺看到我們的饞樣説:“兩個小饞貓,你們現在真是幸福啊。”我問姥爺:“姥爺,你小時候的年夜飯吃什麼?”姥爺説:“我小時候過年能吃上肉就很滿足了。”我又轉過頭問媽媽:“老媽,那你們小時候呢?”媽媽説:“我小時候可沒蝦吃,能有個”炸蝦片”就不錯了,更別説有什麼辣椒、西紅柿了,你們啊真是幸福!”我聽了後調皮的説:“對啊,我們的中國夢就是這樣的。”大家聽了都笑着説:“是啊,是啊??”

我吃年夜飯時邊吃邊想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等我長大了要讓我的家人過上更幸福的的生活。

春節的故事11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兇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説:“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衝了上去,好多年輕人也跟着衝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兇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神農手執打獸鞭,對準“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兇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説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缽,對準“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缽裏了。神農把裝“年”的缽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説:“這缽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説它不破。”後來,那個埋缽的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大概是後人根據年俗傳統附會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春節的故事12

(一)春節的故事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二)春節的故事

傳説,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着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裏下手。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天有云陰霧雨,影響測記。他就想再做一件記時器具,好彌補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藥,來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有節奏地滴答滴答地響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陣,回到家裏,畫了畫,試了試,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望漏水,勤勤奮奮。慢慢的,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從頭重複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節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議節令失常之困。節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運行的規律,就説是人們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誠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寬恕。祖乙就齋素沐浴。領百官去天壇祭祀,並傳諭全國,設台祭天。

但祭來祭去,不見收效,時令照舊很亂;各地的老百姓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膽汁拌黃連。苦中加苦。萬年忍不住了。就帶着他的日晷和漏壺會見天子。

萬年見了天子,説了冬至點,講了日月運行週期。祖乙聽罷,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上日晷台,造上漏壺亭。又撥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六個童子守日晷,六個童子守漏壺,精心記錄,按時報告。

一天,祖乙讓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指着草歷説:“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一聽,深覺是理,心中卻不安起來。他暗想:要是萬年把節令定準,天子心喜,重用萬年,誰還聽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萬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聽出一個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請到家裏,擺上酒筵,説明原由,許以重禮。刺客答應當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興離開了阿衡,向日月閣奔去。怎奈天壇周圍,日月閣下,有衞士嚴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閣上正觀星象的萬年射去。誰知刺客喝酒過多,眼睛發昏,飛箭只射中萬年的胳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拿賊。衞士們聽到喊聲,一齊出動,捉住刺客,扭見天子。

祖乙問明實情,傳令將阿衡收了監,又立印出宮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非常感動,指着申星説:“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

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愛卿入閣,三載不出,披肝瀝膽,以月圓為準製出太陰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愛卿被奸佞暗算,且隨我到宮中調養吧。”

萬年説:“太陰曆雖然草創,但還不十分準確,歲尾還剩有點滴時辰。如不把這歲末尾時潤進去,日月如梭,過來過去又會錯歷。臣負眾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願碎心日月閣,細心推算,把草歷定準。”

就這樣,萬年在日月閣中,仔細觀察草木麥菽的榮枯,精心推算,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壇行祭,祭罷天神,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五月鮮桃賜給萬年。萬年獻上太陰曆,祖乙望着日夜操勞的萬年,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曆定名為萬年曆,還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因此,後來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每每過年之時屋裏掛上壽星圖,象徵新歲添壽,也是對功高德重的萬年寄以懷念之情。

(三)春節的故事

在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着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説。

傳説,玉皇大帝為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於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説:“商量商量再説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兒。

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説:“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藉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於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七年級。傳説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七年級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説,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節的故事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既然是傳統節日當然會有傳統習俗。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當然還有很多數都數可是來。

其中重要的當然會有幾個啦。比如説:吃餃子。

吃餃子這個規矩不明白是誰定的。可是,自我出生以來就有。記得小時候媽媽把餃子裏放上硬幣大小不一。有一塊的、五毛的,甚至還有一分的。其實只為圖個吉利。預示來年順順利利。

還有放鞭炮。記得小時候爸爸帶我放鞭炮,雖然震得耳朵都疼了可是還是很開心。那一鞭鞭的紅鞭炮好像紅紅的大蜈蚣,又像小女孩長長的辮子染成了紅紅的顏色。霹靂啪了的聲音讓我的心裏都沸騰了。

還有幾個不成文的規定是:在大年七年級的那天,太陽出來之前必須不能開櫃子、拿剪刀等等。因為開了櫃子會招老鼠,拿了剪刀不明白會怎樣,可是必須不能拿的。

還有過年必須要守歲的,除夕夜晚全家人一齊看春晚。雖然會有點無聊可是還得一齊守歲。在鐘聲想起的時候才能入眠。這個其實也有點幸福啦。

春節的故事14

春節的故事是數不盡、道不完的,我只能挑着跟你們講春節裏的故事,讓你們知道,“哦。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存在着”,還有這樣的春節在世界上進行着。

我身邊春節的故事多是團圓的故事,但也有一件是比較孤單的故事,不能説悽慘,只能説是孤單的故事。昨天我在樓下碰見了一位老人和一位物業的工作人員,這位老人正在邀請這位物業的工作人員去他家過年,去他家吃年夜飯。這一幕正好被我給碰見了,讓我明白,哦,原來春節還有這樣的故事在發生着。

那位物業的工作人員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老人大概已經八十多了,他倆在我家停車位的旁邊聊着過年的打算。老人問物業年輕人怎麼還沒回家過年,物業年輕人告訴老人他今年值班不回家過年了,這一回答可把老人給答着急了,老人是固守着過年要熱熱鬧鬧過,不能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過的,物業年輕人笑笑説沒辦法,老人卻堅持着説有辦法。

有什麼辦法呢?我看到老人伸出他蒼老的雙手,握住物業年輕人年輕的雙手説:“來我家過年!我家的兒女不多,再加上我的老伴,一家人總共也就六個人,加你正好七個,你來我家過年!”物業年輕人應該是跟老人很熟,或許是幫過老人很多忙的一個年輕人,但他還是客客氣氣地回絕了老人的提議説:“那怎麼行!我一個外人去您家過年,豈不是會讓你們家人都過得不自在,不去不去,我就在辦公室裏過,沒問題的。”老人也是個執拗的老人,他把年輕人的手捏得更緊了,説:“過年是要吃團圓飯的,你幫了我這麼多忙,就是我的親人,來我家吃。”物業年輕人剛想繼續推脱,老人把他的愛心卡放進物業年輕人的口袋説:“我的交通卡放在你的口袋了,我出行不方便了,你必須得時刻在我身邊陪着我,不然我就告訴別人,我的孩子不聽我的話”。

我看出來物業年輕人也沒想到老人為了留他吃年夜飯而這麼做,他只好非常不好意思地對老人説:“那好吧,那我就要打攪您家啦!”老人聽到年輕人終於鬆了口,也就心滿意足地説:“到點兒了,準時吃飯,別遲到”。

春節的故事15

我想,在中國最隆重而又盛大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吧。在春節期間,大人們都備享人間香火。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在遠處的親人們也是早早的趕回家,全家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兒童們也盼望着這個節日,因為他們會收到長輩的“壓歲錢”!

在春節的前幾天,家裏總是很忙碌,不僅要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乾淨,還要買很多的蔬菜,因為春節期間人們都在過年,多買點蔬菜省的沒菜吃。有時候我也會看到爸爸媽媽把幾袋裝滿饅頭的塑料袋提回家,還要在高壓鍋熬肉,還要凍豬蹄,原因同上。離我們家最近的大姨會給我們家送來“花饃饃”。當然,每個家庭都會買上適合的衣服,新年新氣象嘛!這個時候商場人流如潮,門上都倒貼“福”字,撕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節日的喜悦的氣氛感染着人們…。

忙忙碌碌的完成這些煩躁又喜慶事後,差不多就開始守歲了,説實話我並不是很喜歡守歲,用我媽的話來説就是我很懶,從小到大守歲幾乎都沒成功過,頂多就是吃完年夜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早晨醒來啥也不知道。雖然不喜歡守歲,但我還蠻喜歡春節聯歡晚會的,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其樂融融的,因為我們家離許多親戚的家比較遠,湊到一塊不容易,所以只能用用手機發發短信,打個電話,互相傳遞着祝福。也算心到了吧。

被鞭炮的聲音驚醒以後……春節來了!1月1號!結束舊年的最後的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雖然帶着一絲不捨,但還是為迎接新年的第一天感到愉快!拉開窗簾,淡金色的陽光灑到地板上,衝着陽光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在心裏默許一定要把舊年不愉快的事統統忘掉,在新的一年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也許這個願望很簡單,但真正做到的很少吧…。

聽見一陣敲門聲,一定又是四叔了吧,幾乎每次春節都是他來叫着我們一家出去拜年,而幾乎每次來叫我們家時“三條懶蟲”差不多才剛起呢!第一次時有點過意不去,一次次後反而覺得沒什麼,都是一家人嘛!四叔來了一會,嬸子和弟弟也一塊來了。準備去拜年,在路上爸爸媽媽囑咐我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那兒可別要壓歲錢,你不小了”這時候我會撇撇嘴回擊一句“給了壓歲錢也不是我的啊,還不是都被你們拿去了,哼。”這時候爸爸媽媽也無言以對,的確是這樣啊……即使我這樣説心裏還是明白的,我的確不小了,別家給了壓歲錢,父母不還是要給別人的嘛……就這樣互相交換也沒啥意思。拜年的途中看到了滿地的紅色鞭炮,空氣中瀰漫的一種燃燒過得氣味,這應該算是“鞭炮污染”吧,都知道這樣會污染空氣,但還是要遵守傳下來的一種規矩啊……拜年時,我才發現我好想對那些親戚都不熟,還得爸媽提醒我“趕緊叫奶奶啊”“快叫嬸嬸”……我雖然一臉迷茫,但還是禮貌的問候。一連下來,我雖然認識了不少親戚,但是我的腳啊……好累,這個時候我是有多麼羨慕我弟弟被嬸嬸抱着啊…。但想想我的體重還是算了吧。

晚飯是在四叔家吃的,不管叔叔和爸爸喝的多麼醉,媽媽和嬸嬸拉了多少家常,還是弟弟非讓我跟他玩多麼幼稚的遊戲。我都覺得,在這個新年的第一天,不管做什麼都是愉快的,幸福的,而又平凡的……

標籤: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