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過年的風俗

過年的風俗1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寒假也隨着開始啦。我們打算回老家過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點回老家。經過媽媽的一番準備,我們出發了。

過年的風俗

經過長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開了8小時的車,終於回到老家了。回到家裏,奶奶已經買好家鄉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們了。奶奶看到我們到了,馬上端出一盤金黃色的大螃蟹,聞着香噴噴的大螃蟹,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抓來吃,這可説我和哥哥的最愛,我和哥哥搶吃起來。很快,這盆大螃蟹就被我們消滅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開始做年餅,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習俗,每到過年家家户户都要做這種餅,既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又可以用來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濕之後磨成粉,然後用糖水攪拌,就變成一大坨迷糊團。接着抓一把糊團揉扁,拌入餡才,包起來放進鍋裏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熱鬧,覺得好玩極了。

我們家鄉過年還有許多習俗,比如唱大戲、舞龍神、獅子拜年……,家鄉的習俗可好玩了,我愛我的家鄉——雷州。

過年的風俗2

中國古人過年,除舊、布新相結合,過的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古人過年,往往以臘月初八、九為序幕,以臘月二十三“小年”為開端,以年三十除夕和年七年級元旦為高潮,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元宵”算是結局吧?這還沒完,後面有個二月二“花朝”,可算是尾聲。如此算來,真可謂“曠日持久”了。

不過,過年的活動都是選在了對農事活動影響最小的農閒時間——歡天喜地過大年,養精蓄鋭迎春耕。這個節日,民間不懈尊崇、官方大力提倡,牢牢樹立了“天人合一,尊天敬祖,與民同樂,普天同慶”的價值觀。

小年的.活動,魯迅先生的《祝福》裏講的很細,寫了祥林嫂服務的各項祭祀事務。過大年,花樣就更多了,有換桃符、貼春聯、守歲、放鞭炮、包餃子、吃年糕、拜大年、祭天地、祭祖宗、發壓歲錢、喝屠蘇酒等大小活動。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忙得不亦樂乎。

過年的風俗3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説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裏。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七年級,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説:“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林州民間將春節稱為過年,但過年並非專指正月七年級,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

臘月初八這天的早餐,民間要吃"臘八粥"。粥用小米、柿塊熬製而成,味道甜香,俗稱"柿疙瘩白湯"。農婦均要在太陽未出前將粥做好,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口曰:"臘八粥早些做,扳上南牆一谷堆兒,小鴰不蹬俺家谷"。吃"臘八粥"據文獻記載,林州是從宋朝開始的。原來的意思是人們用一年的收穫祭祀祖先、祭祀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由於林州災害頻繁,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粱谷豐登。目前林州民間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好收田"的俗語。

相關閲讀:江蘇過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七年級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 九年級“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七年級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無錫

無錫舊俗,年七年級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麪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也不吃粥,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乞火、汲水,告誡不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節期間,晚輩先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説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等話,互相祝賀。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選在年九年級。老人自年滿60虛歲開始,每10年在春節期間設宴慶祝。

無錫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鐘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説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無錫民間很多人家還有在門楣上張掛吉慶語句的紅單聯和剪紙門箋掛絡的習俗。無錫地區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絲圓子,取團圓高升的意思。另還要吃麪,取長壽、長春之意。無錫風俗新年中小孩來到,主人就得拿茶點糖果招待饋贈。親友中有孩子前來拜年都要賞給壓歲錢。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九年級。九年級稱為小年朝,也不能掃地、乞火、汲水、與元旦風俗相同。無錫還有一個風俗與別處略異,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壽,都在春節舉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賀。元旦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無錫也是這樣。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八年級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歲朝風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動刀剪,又禁止傾倒污水、糞便。元旦臨睡時,又要放二聲或三聲關門爆仗。無錫這一天晚上睡得都較早,如有孩童貪玩不肯睡時,父母常哄孩子説:"早些睡,今晚聽老蟲做親"。無錫舊俗對元旦這一天的氣候十分重視,常以這天的天氣占卜今後一年的收成。

江寧縣

江寧縣元旦貴家於房門口貼畫雄雞。吳縣多於元旦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蘇州習俗:元旦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併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準安人傳説,吃湯糰可以接財神,所以從大年七年級清晨就開始下湯糰,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湯糰吃。武進縣婦女元旦剪松柏枝,繞以紅絲,戴在髮髻上,據説可以長壽。

過年的風俗4

最喜慶之撈魚生

撈魚生是南洋一帶的漢族民間風俗,應該也算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獨特的慶祝新年的方式。

“撈魚生”是以生魚條(或者使用三文魚等等可以生吃的魚肉條)為主食材,搭配醃薑絲及各種有顏色的蔬菜絲及水果絲,如青紅椒、西芹、紅白蘿蔔絲及柚子肉等。“一堆堆”蔬菜絲,以達到七彩繽紛、色澤誘人為目的,預先排列在一個大圓盤上,然後灑上白芝麻、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

當圍在圓桌的家人(或朋友、同事等人)準備好,要舉筷子進行“撈生”時,再淋上特製的醬汁(通常含有麥芽糖及酸柑汁等等)。然後一個人發號施令,大家就開始以筷子將大圓盤中的`各式材料高高的夾起,一邊夾高還要一邊説:「撈起!撈起!(撈喜)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把魚生盤中的材料夾得愈高,聽説來年就會賺得越多,在新的一年中更容易實現心願。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會説各式各樣的賀年詞句,如萬事如意、一帆風順等等。

最吉利之蘆柑禮袋

走親訪友免不了兩手的禮品盒,是以也常常苦惱於禮物的選擇。而在新加坡,無論怎麼糾結,有一樣禮物卻是少不了的——蘆柑。

蘆柑在新加坡的傳統習俗裏象徵着吉利。拜年時,備上倆蘆柑置於禮品袋中,看上去顯得格外喜慶。將這禮品袋贈予主人家,就是表達對於主人家的祝福之意。而臨別之際,主人家往往也會回贈兩個蘆柑,以表示將這一份祝福同樣分享給對方。是以蘆柑禮袋是新加坡過年時最平常卻也最吉利的習俗。

最熱鬧之China Town(牛車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據説是因為當年人們多用牛車拉水才有了這個名字——自是早早就熱鬧了起來,尤以賣對聯和門神的店面最為紅火。人們喜歡各式的門神保平安,也喜歡各種含義的對聯表祝福,還有大大的“福”字,樂呵呵的財神爺。偶爾,牛車水上還會出現幾盞特色的熱帶菠蘿燈,更是韻味十足。

過年的風俗5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早早的吃過年夜飯,便興致勃勃地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們到樓下放鞭炮,放煙花。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手裏拿着一根,讓爸爸幫我點燃火焰,我很興奮,也有點害怕。煙火點燃的瞬間,“嗖”的一聲,然後煙花像斷了線的箭一樣衝上了天空,在天空中散開了一朵美麗的“花”。一會兒煙火又像散花,從天空中飄落下來。真是太美了。我望着這美景,看呆了。還沒回過神來,一朵緊接着一朵,衝向天空。最後,爸爸拿來了最大的煙花,它又大又沉。爸爸讓我們退後一些,站遠一點。然後無數的.煙火在黑暗的夜裏,顯得格外奪目,格外美麗,數不勝數,美不勝收。

煙花放完了,我戀戀不捨的回家了。

過年的風俗6

南通民俗專家王宇明談過年之一:除夕習俗

一年的最後一天夜頭叫除夕。在段玉裁《説文》中,“除”條裏這樣説:“凡去舊更新皆曰除”。“夕”者傍晚。所以舊歲的最後一天又稱“歲除”、“大年夜”,俗稱“年三十晚上”。南通人就叫它“三十夜子”。要是碰到“小年”(沒有臘月三十的年份),臘月二十九也叫除夕。

在二千六百多年之前的周代,我國民間就有“歲終舉行驅儺”的風俗。據《周禮夏官》中記載:“方相氏……率百隸而時儺,以索室趨疫。”這就是除夕活動最早的記載。《後漢書禮儀表》也有:“先臘一曰大儺,謂之‘逐疫’”的記載。而把這天子叫“除夕”是在東漢。東漢應劭寫的《風俗通義》卷八“桃人葦茭畫虎”上有:“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兇也。”是“驅邪求福”的意思。到了晉代,開始有了除夕“分歲”、“守歲”的説法,同時也開始了祭祀祖先的習俗。到南北朝的時候,又增添了祭神的習俗。到了唐朝又有了飲宴、庭燎、銅刀刻門和點水盆燈的風俗。宋代度歲成為了年終大事,有“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户、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佛”等習俗,以祈禱新歲之安。明朝時,除夕的風俗又有所發展,《帝京景物略》記載:“五更焚香楮,迎新灶君下界;插芝麻秸於門檐窗台;門窗貼紅紙葫蘆;夜以松柏雜柴燎院中,懸拜祖先影像;全家聚坐食飲;守歲。”清朝又增加了向尊師親友辭歲、盥沐後祀祖祀神、闔家團拜、更盡分歲、散黃錢金銀錁錠、吃葷素細餡水餃、坐以待旦,以兆延年等風俗。清朝通州人李懿曾寫的《望江南通州好》詞裏頭也有一首,就是寫當時南通除夕時的歡騰和忙碌:

通州好,

除夕滿城忙。

北里驅魈鳴爆竹,

南鄰祀社設黃羊。

分歲酒盈觴。

南通民俗專家王宇明談過年之二:壓歲錢

小時候蠻歡喜過年的,因為過年有新衣裳穿,吃的東西也比平常多,還有一樁特別歡喜的事,是過年有得壓歲錢拿,爺孃要給,爹爹奶奶要給,外公外婆也要給。好像這個風俗不僅不曾得斷過,反而越給越多了。我小時候也就只拿角把兩角錢,現在沒有張把兩張大團結好像不得去,就連才會説話的小伢兒都會得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壓歲錢又叫押歲錢、壓祟錢、壓勝錢,是漢代起的頭,漢魏六朝的時候開始流行的。據王黼《宣和博古圖錄》載:錢形長而方,上面龍馬並著,俗謂佩此能驅邪鎮魅。因為“歲”和作祟的“祟”同音,壓歲就等於壓祟,所以叫壓歲錢。過去的壓歲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錢幣,而是為了帶了身上戲戲、看看而專門鑄就的和錢幣差不多架子的東西,是當吉利物品或者是避避邪用的。有的在錢幣正面還鑄了有“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這樣的吉祥語;背後還有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等的各種圖案。明朝和清朝時的壓歲錢,大多是用紅線串起來的。清朝人富察敦崇寫的《燕京歲時錄》當中就有記載:“以綵線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給小孩子的壓歲錢,南通人叫壓金錢,這個“壓歲”不是叫你不長,而是叫你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地成長。開始用市面上流通的錢幣做壓歲錢的是民國以後。那時候長輩用紅紙包一百文銅錢給小伢兒,叫百歲錢,寓意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就用大銅錢,給的數目是“六”或者是“六”的倍數,這個是取“六六大順”的意思;後來又改了用大紅紙包一塊大洋,是財源茂盛、一本萬利的象徵;等用了紙票子之後,壓歲錢也就不用大洋改了用紙幣,不過是要聯號的。因為“聯”與“連”又是同音的,這就意味子子孫孫要“歲歲發財”、要“連連高升”,大概發明“紅紙包”這個詞和用聯號新票子的講究,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南通民俗專家王宇明談過年之三:貼門神

貼門神是中華民族古老的風俗,儘管現在大部分的人家已經不貼門神了,但作為子孫後輩,也要曉得曉得過去貼門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日前,我採訪了南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名譽主席張自強先生,請他來説説南通的門神。張老是離休幹部,也是專門研究南通民俗的專家。

據説在唐朝的時候,皇宮裏頭面經常舞鬼、鬧皇宮,皇帝佬兒沒得法子,就請了秦叔寶和尉遲恭兩個人來站門崗,從此之後皇宮裏頭就安頓了。時候長了,總不能叫這兩個大將儘是站撒,於是就請了個畫人像的畫師,照他恁兩個人的架子,畫了畫兒往門上格恁一貼,居然也就一樣的安頓了。不過,照這架子老是畫總也不是回事情,到了宋朝的'時候,就有人發明了先把人兒刻在木頭板兒上,轉來再印刷,這個應該就是木版年畫的初級階段。再後來有人要想印彩色的,聰明的人就想了法子再多刻幾塊板子,分門別類來印幾種顏色,現在叫套色。還有的人為了開出的臉更像點兒、更漂亮點兒、更好看點兒,就在印好的畫兒上,再勾下子、再描下子。例如像有的畫兒,伢兒臉上用紅筆這恁勾下子,畫兒就既有木版的風格,又有手勾的成分,這種年畫既好看又實用。到了明清時期,南通這塊地方印門神已經基本上用木版。全國的木版年畫出名的地方很多,例如北京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山東的濰坊、河南的朱仙鎮、四川的綿陽。而我們南通的木版年畫是單線,無論內涵、色彩和其它地方不大相同,這就是江海文化的特點。

照南通的民情風俗來講,過年的時候,基本上不問城裏和鄉下,老百姓要圖順遂,要想發財,都要貼門神。所以過去説利市的到人家門上剗是説:“陳年不來新年來,老爹家裏大發財。兩扇金門左右開,紅綠招財貼起來。左邊貼的是秦叔寶,右邊貼的是尉遲恭。斗大的元寶滾進來,發財大發財!”雖説是説的個利市,是個口話,實際上反映了大家對貼門神的一種心理期盼和圖順遂、想發財的一種心態。

過年的風俗7

習俗一:送灶神

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在這一天,人們會在灶神的畫像前擺放各式各樣的貢品,如糖果,酒,清水等,目的是為了讓灶神吃飽喝足後可以在天宮為自己美言幾句。雖説是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卻也代表着人們的一種美好期望與寄託。

習俗二:打掃房間

臘月二十四,是家家户户大掃除的日子,或是洗窗簾,或是打掃庭院,一來有着掃除災禍的寓意,二來代表着辭舊迎新。即代表着對過去的告別,也代表着對未來的迎接與期盼。

習俗三:殺豬做肉

由於生活水平以及個人素質的提高,現在的人已經不似過去那樣殺豬宰肉了。只需要去肉鋪購買足夠的肉回家來做即可。做法也多種多樣,或是燜燉,或是翻炒,或是剁成肉餡,或是做成丸子。

習俗四:蒸饅頭

饅頭向來是北方飲食的'一大特色。在春節快要來臨時,家家户户會提前發好面,等到第二天找來左領右舍一起做,這個揉麪,那個掐劑子,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製作出熱騰騰的饅頭。

習俗五:置辦年貨

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幾,家家户户都會開始置辦年貨,或是各式各樣的燈籠,或是小巧的燈具,或是帶有美好寓意的吉祥物,都會逐漸走進各家各户的炕頭上,大門上,窗簾上。

習俗六:貼春聯 守歲

在大年三十這天,不管老少,不管男女,都會站在家門口貼帶有美好寓意的春聯,嘮着家常。到了晚上,一家人會圍坐在桌前吃着年夜飯,看着春節晚會,不睡覺等待新年的

注意事項

北方各地的習俗也都不一樣

祝大家春節快樂

過年的風俗8

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遊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杆,杆頂有一隻盛着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杆上爬去的.小夥子,小夥子們則在杆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杆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勝利為止。

過年的風俗9

1、杭州春節掛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杭州過年習俗中,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2、杭州春節拜年祝福

拜年祝福是杭州過年習俗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大年七年級,杭州先民開門頭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稱開門炮,張帖“開門大吉”,然後拜天地神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後按輩分家人行拜年禮。

3、杭州春節的娛樂活動

老杭州過年習俗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杭州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説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絃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杭州人統稱為亂劈柴。

過年的風俗10

壯族

與漢族春節不同的是:壯族人除過春節之外,還要在正月三十日再過一個“晚年”。

除夕壓年飯

除夕這一天,要多煮米飯,俗稱 “壓年飯”,它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米食充足。

新年挑水好運多

而大年七年級則是壯族最隆重的節日,因為這一天的活動是最豐富的。大年七年級天剛亮,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婦都要挑着水桶,拿着三柱香火,唱着歌,去河邊挑水,到了河邊或者取水處,先把香插好,用紅紙包好的錢幣作“利市”往水裏投放,在挑新水時,還要撿幾塊與家畜相像的石頭回家,回到家裏,就把這些石頭放進豬圈、牛欄,祈求六畜興旺。挑回新年的頭一擔新水,這一天壯族人是絕對不喝去年存水的,因為他們相信大年七年級的水最純淨、最吉利,可以給一家人帶來整年的好運氣。

將挑來的新水放入紅糖、生薑、竹葉煮新年茶給全家喝。壯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爭着喝由村中公認的“伶俐嫂”捧給大家的清水,她們相信這樣便可更加聰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藉此機會補求在新的一年裏找到如意郎君。據説喝了伶俐水,小孩會變得聰明伶俐;姑娘會嗓子清甜;祛病長壽。

舞春牛

大年七年級,由舞雞的青年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門雞,打着鑼去各家各户賀年,他們唱起吉慶幽默舞雞歌,使主家喜笑顏開。主家從“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祈求六畜興旺。

大年七年級家家户户吃年粽,家裏的小孩子、年輕人早就跑出去放炮竹、舞春牛去了。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撐着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由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驅趕着“春牛”,簇擁着春牛的還有敲鑼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蕩蕩,喜氣洋洋。

“春牛”,並非真的牛,其實是用竹片編成的,外邊套上布,弄成牛的樣子。“春牛”踩着鼓點搖頭晃腦地挨家挨户給人拜年,預祝人壽年豐,春牛舞到哪裏,歡樂和喜慶就被帶到哪裏。

南寧周邊的壯族地區,還有在大年七年級搶頭鴨、抬紙狗拜年的習俗。

決大多數的壯家人大年七年級是不串門的,白天吃湯圓,晚上才吃葷菜,據説可以消災去病。

到了年八年級,婦女便帶着孩子在丈夫的陪同下,拿着禮品紛紛回孃家了。壯族人的春節新奇而有熱鬧到了元宵節,再次祭祖以後,家家户户才把供品撤掉,這被稱為“散年”。

“散年”是由家中長女攙扶其父母或家中最年長者,坐在堂屋中央,然後剝開“母粽” (超級大的'粽子),按家中年齡長幼有序地分發,每個人則須恭敬地接受並將其吃完,這就是“吃母粽”。吃完“母粽”,全家老小便拿着粽葉、香火,到叉路口或江河邊,焚香肅立,邊唱“避邪歌”,邊拋撒粽葉,以此 “送兇禍”。

壯族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的習俗,而是直接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節日問侯,因此在春節,壯族人是不會給長輩磕頭拜年或者作揖的。熟人在路上相見,互相道賀“恭喜發財”,這可不是一句普通的客氣話哦!這是壯族人最真心的祝福。

桂西一些地區,世代流傳的舞雞、舞春牛活動,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

舞雞的年青人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隻鬥雞,打着鑼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賀年。舞雞歌吉慶幽默,使主家喜笑顏開。送給賀年的舞雞者紅包,從“鬥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以祈求六畜興旺。

舞春牛更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着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裏,哪裏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七年級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着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打扁擔過春節

“正月舂堂閉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這是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壯家流傳的一首古諺。

唐代在其中曾生動地記載了舂堂的舞韻:“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兩邊,約排了檸,男女立以舂稻樑,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裏,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農家的扁擔,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擔的娛樂形式煥發了生機。

從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輕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擔聲,響遍了壯族山鄉。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着堂”,寄託着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扁擔在手中運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側面敲打,發出的聲音或脆、或沉,聲聲相異,形成節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韻律。在扁擔不斷相擊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轉動,更使人眼花繚亂。技巧嫻熟的各種動作,在聲聲扁擔撞擊聲中輕鬆完成。喜慶佳節的打扁擔活動,更是熱鬧非常。場上長形的竹筒和鑼鼓與之伴奏,圍觀的羣眾不時地傳出唱彩聲,節日氣氛特別熱烈。

在打扁擔的人羣中,你可以發現兩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氣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揮扁擔上陣,有的母子同場打扁擔,你賽我、我賽你,整個打扁擔活動洋溢着歡樂的笑聲。趕圩路上,山民們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擔子一放,打起扁擔,不一會兒疲勞便在扁擔聲中消失了。趕墟路上的打扁擔活動即興而起,盡興而散。打扁擔真是壯鄉的一種輕巧而方便的文體活動。

“打扁擔”的舞蹈語彙,具有豐富的色彩,舞蹈造型與農耕勞作密切相關,表演內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場、舂米嘗新等。藝術形象的生活化、勞動化特點極為突出,它牢牢紮根於壯家土壤,必將生命長青。

過年的風俗11

壯族簡介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學者將之歸類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部分外國學者根據壯語同源詞的情況,將壯語劃入澳泰語系。壯語與同語支的泰國語、老撾語、傣語相似程度相當高。壯語有自己的文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就開始在民間使用,漢人稱為古壯字,壯族人自稱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為這種字是用漢字部首組合而成的。但是這種壯字由於使用面不廣,沒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0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政府專家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於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但這種文字沒有能在壯族地區推廣。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它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徵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徵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農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鎮壓而告失敗。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地區石灰巖分佈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巖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裏有巖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温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壯族春節習俗

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着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樑,製作肉粽、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晚間,村前寨後傳來陣陣清脆的敲餅聲,噴噴油香瀰漫着壯村小巷。

除夕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按壯族春節習俗“壓年飯”飯菜要煮多,吃夠吃剩,這是預示來年五穀豐登來年有餘的意思。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閹雞,魚,家家必有。大年七年級,天還沒亮,人們就起牀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開始。做生意的人興在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為柴與“財”諧音,期盼新年財源滾滾來。

壯族人民除過春節外,壯族春節習俗中還在正月三十日再過一個“晚年”。兩個節日同樣隆重。節日的早晨,天色將明,婦女們奔向河畔、井台擔取新水,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過去,有些地區,取回新水後立即過秤,和同量舊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預示有豐收年景。節日期間,有年男女聚集在村處路旁或山坡上對唱山歌。有時竟要連唱三晝夜。在個別地區,青年男女在節日期間還喜歡分隊舉行拋繡球(用各色布縫製,四角和底部綴有五綹流蘇,中間系彩繩。球心充以穀糠,重約半公斤的活動活動。

壯族春節習俗中七年級是不訪親友的,忌拿刀,不得砍東西。據説這一天拿刀砍東西,就會把新年的好運都砍掉了。八年級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粽子、米花糖果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春節期間,壯族人民還開展山歌賽、跳舞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七年級至十五,豐盛的菜餚,無盡温暖,全靠灶膛裏的火。因此,年間壯家的火是不能熄滅的,火旺象徵着家旺,子孫綿延。壯家賀年並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誠的祝福。在大年時節,不論親友鄉鄰,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發財”。八年級,女兒、女婿帶着孩子一起回到孃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孫又是親又是抱,高興異常。

春節的傳統文娛活動除與三月三相同的歌墟外,舞獅、舞雞、舞春牛,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獅子隊的鑼鼓一敲,搭起高台,獅子旋迴而上,在十幾張八仙桌搭就的高台上行走自如,引來陣陣喝彩。桂西一些地區,世代流傳的舞雞、舞春牛活動,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壯族春節習俗中,舞雞的年青人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隻鬥雞,打着鑼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賀年。舞雞歌吉慶幽默,使主家喜笑顏開。送給賀年的舞雞者紅包,從“鬥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以祈求六畜興旺。

壯族春節習俗中的舞春牛更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着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裏,哪裏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七年級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着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壯族春節禁忌

給老人端茶飯,忌用單手。農曆正月七年級不得殺生。有的地方青年婦女忌吃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小孩頭三天或頭七天,外人不得進入其房間;婦女生小孩未滿月,不能到別人家串門。

過年的風俗12

國外的春節和中國區別很大,就拿加拿大來説吧。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徵。在新年到來時,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圍的積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築起一道雪牆。那麼加拿大過年有哪些習俗呢?

加拿大由於歷史的原因和人種構成等因素,當地人的生活習俗與英國、法國和鄰居美國很接近,同時也綜合包含着英、法、美三國人許多的特點,比如他們既有英國人那種含蓄,又有法國人那種明朗,還有美國人那種無拘無束的特點。

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新年,這是西方人最重大的節日,也是最好的團聚和享受假期的時間。加拿大人歡度新年形式可謂五花八門,從暢飲香檳、北極熊冬泳、室內蹦極,到滑雪板,應有盡有。在除夕夜,加拿大人一般會舉行歡慶活動並在零點之前舉行儀式,比如倒計時、放禮花、體育比賽等活動來慶祝新年的到來。他們將白雪作為吉祥物,堆放在住宅四周築成雪牆並堆雪人,認為這樣可以阻擋妖魔。

加拿大地域廣闊,各個城市也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假期。比如在多倫多,成千上萬的民眾會集到市政廳廣場參加大型的活動,其中包括三場大型音樂表演,歡慶節日。多倫多公共交通系統雖不免費,但在新年那天也會延長工作時間。

在温哥華,那裏的北極熊游泳協會北美最大協會,新年會舉辦冬泳活動,屆時將有數千人跳入冰冷的'英吉利灣游泳,那些愛好者以這種勇敢的方式歡慶新年的到來。在哈里法克斯市,慶祝新年是在市政廳前舉行瘋狂音樂會,當地音樂家通常舉行通宵歡樂會,並燃放號稱全加拿大最精彩的煙花。亞伯達和沙斯卡其旺省會舉行晚會慶祝新年,同時運動愛好者將舉行市內蹦極,享受自由落體帶來的快樂。

同時,與公曆新年臨近的節日還有華人及東亞和東南亞裔過的春節,這一節日隨着亞洲移民的增多已經越來越成為加拿大的重要節日之一。在魁北克,除了慶祝一月初的新年,當地居民還會在2月上旬至中旬舉辦狂歡節,慶祝活動持續10天,這被認為是魁北克人最盛大的節日,具有法蘭西的色彩。他們用白雪築城堡,戴着紅纓小絨帽,扎着紅、綠、白三色腰巾,載歌載舞,選舉“狂歡節王”和“狂歡節女王”,然後乘坐彩車,舉行各種冰上體育比賽。

過年的風俗13

湖北過年的風俗

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春節習俗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母舅、九年級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九年級、初四為止。這裏的人們還有以七年級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七年級聽到狗羣吠不是好兆頭。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九年級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説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八年級取下燒掉,俗諺説:“九年級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仙桃春節習俗

在一年四季的民間節日中,過年的慶典禮俗最為隆重熱鬧。處於荊楚腹地的仙桃,至今仍盛行着諸如換門神、貼春聯、祭祀祖先、開門爆仗、拜年、給壓歲錢、舞龍舞獅、盛宴吃請、抹牌娛樂等習俗,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給人們以高雅的享受和無限的樂趣。

換門神

春節信仰門神的現象,至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曲禮》篇上便有“春祀户祭”的記載,祭門神被列為“五祀”之一。到漢代,門神有了具體的姓氏和形象,那就是古代的勇士成慶的畫像,他“短衣、大褲、長劍”,頗為勇猛。唐代,門神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兩員大將秦瓊、尉遲恭的畫像所取代。南北朝時,門神再改為神荼、鬱壘二神。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歲旦,繪二神貼户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據該書稱,原來,東海邊上有座度朔山,山上一大桃樹,枝葉繁茂,蟠曲三千里。其東北方有一鬼門,為萬鬼出入之處,神荼、鬱壘二神據門而守,一旦發現了危害人間的惡鬼,便用蘆葦繩索捆綁起來送去喂老虎。因為鬼怕神荼、鬱壘,民間便在門扉上畫二位大神以驅逐鬼邪。經過天長日久的傳承,這種崇拜家庭保護神的風俗便沿襲下來。後世民間,除了武將的門神外,又出現了朝服文官的門神,稱為“五福臨門”或“納福迎祥”,這樣,門神便由消極的驅鬼逐邪變成了積極的迎祥納福。

春節蒞臨,仙桃城鄉的大門上,家家户户都換上了新的門神,紅光耀眼,一對對忠誠的家庭門衞,“良宵盛會喜空前”,賜予主人以吉祥、安寧的賜予!構成了春節的第一道亮麗的風景。

貼春聯

如果説門神的來歷與桃樹有關,那麼,春聯則直接來自於桃木。宋代王安石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幹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詩中的桃符,就是當時的春聯。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一書説,桃符就是用桃木削成的兩塊一寸多寬、七八寸長的小木板,上面分別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釘在大門的左右兩側,這與門神的崇拜對象完全一樣,目的在於用來驅鬼避邪。後來,人們為了省事,漸漸地不用桃木板了,而是將它換成兩片紙,畫上神荼、鬱壘的相貌或者乾脆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貼在大門兩邊就完事了。當然,這種桃符還算不上真正的春聯。

五代時期,西蜀的宮廷裏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用以表達某種意願。《宋史·蜀世家》上説,公元965年初,後蜀皇帝孟昶命學士辛寅遜題寫聯語,“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原來,孟昶皇帝嫌辛寅遜題寫的聯語不工巧,缺乏文采,便自己親筆題寫了這兩句聯語,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春聯。

貼春聯是我們民族的好風俗,仙桃大地概莫能外。有一些文質兼美的春聯,不受時代,地域的限制,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門迎春夏秋冬福,户納東西南北財”,“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無不道出了人們討口彩、求吉利的心態,流傳是極為久遠的。

祭祀祖先

春節祭祖,是人們必經的一項活動。新年將近,各家各户祖宗的牌位早已撣得千乾淨淨。祭祀時,先將香紙蠟燭,牲禮酒漿備齊,供奉於祖宗牌位前,然後上香跪拜,叩頭作揖。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開門爆仗

正月七年級凌晨,當舊年的鐘聲響過十二響,沔陽民眾家家户户就爭.先恐後放鞭炮,霎時,村莊院落處處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火藥濃香,煙霧繚繞。天亮一看,燃放的鞭炮大紅紙片鋪滿地面,與大門的鮮紅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鞭炮,也稱爆竹,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年”這種猛獸的抵禦。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説:“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放鞭炮慶祝春節,更是發揚先祖遺風。現在鄉鎮還保留着這種習俗。

拜年

新春伊始,人們一見面就要恭賀新年;左鄰右舍,同仁同事更是拱手作揖,互相拜年。

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書中寫道;“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這就是説,大年七年級,家庭內的晚輩,先給尊長拜賀後,家長再率領卑幼者到鄰舍、族人或親戚家去拜年,或者家長派遣子弟為之代賀。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述:這一天,“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屠蘇酒,膠牙餳。”人們拜賀後,主人便拿出酒或麥牙糖招待來者。如今,仙桃農村百姓家庭無不製作麥牙糖,用麥牙糖製作的麻葉香脆爽口。南北朝時期的膠牙餳,在這方水土延續不斷,實乃仙桃人的一大口福。

給壓歲錢

俗話説: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原來,過年對小孩有一筆特有的犒賞一一壓歲錢。

壓歲錢是長輩發給晚輩的,小兒們得了壓歲錢,便可以買一些節日的玩藝,自然高興無比。清代有一首描繪得壓歲錢的喜悦心情的詩:“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權藏。商量爆竹餳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壓歲錢一般是除夕夜長者發給晚輩,仙桃鄉間,卻大都是正月七年級小孩拜年時,大人賞賜給孩童們,並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壓歲錢,寄託着長輩的殷殷希望!

舞龍舞獅

龍,是古代傳説中的一種神異動物,它是專管雨的。春節舞龍,表達了勞動者祈禱神龍以保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之意。

舞龍的歷史也較久遠,宋人吳自牧《夢樑錄》一書曾這樣記述:“……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成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以此推算,舞龍已有700多年了。

沔陽鄉間的舞龍,全長二三十米,用竹篾鐵絲紮成骨架,再敷蓋黃布,做得精緻的,龍身上還劃有黑脊,在歡樂的鑼鼓聲中,巨龍翻卷騰躍,顯示出一種翻江倒海的磅礴氣勢。

與舞龍相匹配的另一種春節慶典活動是舞獅。據傳,唐代已有舞獅的戲要。白居易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獅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沔陽舞獅通常由兩人扮演,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動作翻滾、跳躍、撲跌,變化多端。賀年時,遇有比較殷實的人家,主人在屋樑上掛一道紅綢,另有煙酒等物,供獅子去“取紅”。在緊鑼密鼓中,獅子抖抖威武雄壯的身姿,使出渾身解數,借物攀援,將那道紅取了下來,得意之際,更加贏得了一陣喝采聲。

劃綵船

綵船,又叫旱蓮船,它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動作的一種春節娛樂形式。綵船也是用鐵絲竹篾紮成骨架,然後再用布敷蓋。講究的綵船,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斑爛,煞是好看。掌船的小姑娘打扮得靈秀齊整,另一個扮演小丑的男子撐篙,搭配着表演。他們挨家挨户拜年,或劃或唱,唱詞大都是沔陽花鼓、鄉村小調,甚至流行歌曲,每家門前三五分鐘不等,喜慶的農家都舍以香煙,紅包相謝,一年歲首,得個祝福,歡娛不斷。

打麻將

春節,遇到雨雪天氣,人們便在室內娛樂,打麻將便是娛樂的又一種形式。沔陽人打麻將,通常只用136顆子,所以,今人冠冕堂皇地戲稱為“學136號文件”。因為大年七年級,人們可以盡興玩要。

麻將,原名馬吊牌,據説起源於明代。朝廷命官鄭和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由於路途遙遠,為了驅除寂寞和疲勞,飄泊在海上的'船員便發明了這種遊戲。他們經年累月航海辨風向,於是有了東、南、西、北風四風牌,航海扯蓬離不開繩索,於是又以索

(條)、筒、萬配伍。雖是娛樂形式,卻也記載了古人航海的勞作。

仙桃鄉間麻將,規則甚多,什麼青龍、七對、喜相逢、姊妹花等等,名目繁多,偶爾和了大牌,成和者眉飛色舞,喜不自禁。

孝感春節習俗

孝感位於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九年級、初四為止。

這裏的人們還有以七年級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七年級聽到狗羣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

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九年級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説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八年級取下燒掉,俗諺説:“九年級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台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遊同樂,唱各種彩詞。採蓮船走村串户,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鬥、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着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説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説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佔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説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裏喧鬧。婦女要在牀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説:“請紅娘子看燈。”據説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佔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僕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慄、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幹。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説這樣做新的一年裏就會果實滿枝頭。

過年的風俗14

寒假開始了,離過年也就不遠了,大人們都忙碌着準備年貨,而小朋友們也盼望着過年。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全國各地,臨近春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掃衞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為“掃塵”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春節的時候,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幅大紅對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聽説這一習俗從宋代就開始了,一直傳到今天。在民間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人們還喜歡在門、牆、窗花等地方倒貼“福”字。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把“福”字倒着貼嗎?因為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倒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飯,圍坐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

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放炮竹和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牀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小朋友們能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不過在此提醒小朋友們:壓歲錢可不能亂花哦!要用在學習上!

過年的風俗15

大年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説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着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標籤: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