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壯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雲南和貴州等等。那麼關於壯族的由來,壯族的習俗是什麼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壯族的風俗習慣,希望能幫到你。

壯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的由來

壯族(舊稱Zhuang僮,壯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 越南文:Tày-Nùng),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雲南和貴州等地。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史籍所記載的“獠”人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為獠、僚、俚、溪峒、烏滸等。宋代始為“獠”、“撞”、“僮”、“仲”,明清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撞”,是壯語Cuengh的音譯。1949年後改“撞”為“僮”,1965年又改“僮”為“壯”。

壯族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儂族、熱依族的語言文化基本一致。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央視第七頻道播出12集壯族文化系列片《麗哉勐僚》,從各個領域全面地解讀了壯族文化。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有柳江縣的“ 柳江人”和“ 甘前人”, 來賓市的“ 麒麟山人”, 荔浦縣的“ 荔浦人”。都安縣的“ 幹淹人”和“ 九楞山人”,柳州市的“ 白蓮洞人”和“ 都樂人”桂林市的“ 寶積巖人”,田東縣的“ 定模洞人”,等等。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着“ 駱越Roeg yaej”、“ 西甌Raeuz”、“蒼梧Changj you”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説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 呂氏春秋·本味》裏,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注:“越駱Daex Roeg,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耕種Daex)谷,駱(roeg)為越人鳥崇拜,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

壯族

“ 僮”-(音ndoeng)這個民族名稱,本意是原野,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dingz ndoengz)”。宋人朱輔在《 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hmong)、曰瑤(yeuz)、口嘹(raeuz)、曰獞(ndoeng)、曰仡佬(ga raeuz)”。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明史.列傳第二百五.廣西土司》提到“廣西瑤、僮居多,盤萬嶺之中,當三江之險,六十三山倚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佈於桂林、柳州、慶遠、平樂諸郡縣者,所在蔓衍”。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嶺南各地。

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西部建立 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壯族風俗習慣

壯家婦女生勒惹(壯語,即嬰兒)時,其家婆要親自去尋找“奶媽”,以替媳婦奶孩子。這是為了讓產後的媳婦能好好休息,保養身體。“奶媽”一般由產後五個月的婦人充任,不要報酬。能當上“奶媽”非常光榮,有“第二媽媽”之美譽。孩子長大後,逢上喜慶佳節,都要帶上禮物到“奶媽”家拜候。四五歲的孩子如果體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壯語,即第二父親)做孩子的靠山確保孩子身體健康。“卜基”非常景職”,“上任”後,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請醫問藥,多方料理,讓孩子健康成長起來。孩子長大後,也象對待“奶媽”那樣對待“卜基”,盡其孝敬之心。 踩高蹺進村 廣西龍州縣金龍地區的壯族村寨裏,人們出門或進村都要踩着高蹺行走。出門到村口。就把高蹺掛在特定的釘子上,然後下地勞動或去其他地方。進村時就從釘上拿下高蹺踩着,到家門口的石階前跳下,再將高蹺掛在門邊,洗淨手腳,方踏梯上樓。據説這是祖先傳下的鞋,他們地處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如帶着泥腳進屋,實在不衞生,就發明了這種呈“非”字形的“高蹺鞋”。 社公祭 是廣西環江壯族每年夏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壯成長,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壯無病的祭社儀式。 以下是我們壯族的節日: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着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

  壯族三月三興這個地方絕色仙女羣聚

三月三,“羣仙”匯聚雲天宮。風起雲湧,仙氣浩蕩,真佛之地上雲天宮。3月30號至4月2號廣西“三月三”壯歌節假期,玉林·雲天宮舉辦盛大的【遇上“壯族風”之古裝漢服“仙女回宮”大巡遊秀】活動。

“壯族風”之“仙女回宮”大巡遊

活動內容有:

1、 大型壯族風歌舞表演

2、 大型漢服古典仙女大巡遊秀

3、 天宮仙女古箏傾情秀

記憶中,“仙女”、“天宮”都是屬於神話中而不存於世的事物,只有在那夢迴西遊的一刻能驚鴻一瞥。

而現實中,一座比西藏布達拉宮更加雄偉壯觀的、極具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宮殿就坐落在玉林的南流江邊上,是一座打造、收藏和展示着世界級別的文化藝術精品,甚至是存世孤品的文化大世界。因其地基範圍內是一整塊堅硬無比的奇異巨石,就像一朵五彩祥雲托起巍峨宮殿,因此得名“雲天宮”,亦稱為“雲天文化城”。

每逢節假日,這裏就會煙霧繚繞,仙音環繞,錦鯉雀躍,鳳凰于飛,簡直就是一凡間聖地,人間天宮!“三月三”小長假期間,這裏將有大羣的絕色仙女飄飛於園林假山、宮殿樓宇之間,讓你置身其中,就恍如跨越了南天門,來到那九重天上,隱約中彌勒對着你笑......

雲天宮,一座世界級的旅遊景區,歷經二十多年的半封閉建設,於2017年全面走向世界。雲天,將走向的是一個傳承文化的大世,一個旅遊界的大世!

雲天宮對廣西人來説就像是魔術,近在咫尺卻無人知曉的謎底。 這裏有太多太多江湖傳説,也有太多太多神祕色彩

曾有高人指點説,玉林自古以來從未聞殺戮之氣,是真佛之地也。也是佛道儒交融之地。縱觀玉林地理環境,大容山脈、雲開山脈、六萬山脈三面環抱,生命之源南流江自大容山發源,曲折環繞奔向南海。形成土地肥沃的玉林盆地,人民安居樂業,歷史以來受戰亂影響極少。

雲天文化城(即雲天宮)就是建立在這真佛之地上金線吊葫蘆的絕佳風水寶地上。其坐擁南流江畔,背靠大容山脈,雲開山脈、六萬大山脈在兩邊護衞,面向南海,其氣勢雄壯開闊,可以給廣西帶來好運,興旺發達,造福鄉里鄉親,永久平安。

雲天宮的傳説有很多很多,有人説是世紀賊王張子強為贖罪而建的私家王宮,有人説是神祕宗教團體為傳播信仰而建的天宮,有人説,這裏是絕佳的“金錢吊葫蘆”風水寶地,一旦據有,子孫萬代榮華富貴,福祿連綿....也有説是玉林籍台商受到仙佛託夢,説玉林是世界磁場最強的地方,是能給人們帶來好運的福地。

這座讓人仰視的神祕建築有許許多多的神祕疑點:雲天因何而來?建築為風水而建?龐大資金從何而來?出資老闆為何深藏不露?公司宣傳為何一片空白?玉林的老百姓無不好奇,就是參與審批項目的玉林官員也多是“奉旨行事”,一問三搖頭,本身也茫然。這裏就是一座神祕感爆棚的超級王宮。

雲天宮的確是玉林籍台商倡議建設的,據説九十年代初,外海人士,五位台商結隊來廣西搞坄資,這些台商到來玉林後,因緣之下相中了城郊的東明村,靠近公路和南流江邊的一處似菇蘆形狀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雲天宮。

雲天宮的神祕色彩太多太多。據資料記載,雲天宮從落户到建造到後面的一系列事件都充滿了神祕而無法言説的色彩。在建造初期,鑽探地基時打到38米後無論如何地基再也打不下去了,後經勘測整個地基就是一整塊完整奇特原石,就像一朵漂浮在地心下的雲彩,托起巍峨宮殿,故而得名“雲天”。現雲天宮內仍保存有少量地基原石,極為珍貴。

雲天宮的金絲葫蘆,葫蘆福祿,是寶地金線吊葫蘆的象徵,四個小葫蘆擁着一個大葫蘆,寓意五福臨門。

據説這些台商都懂得一些堪輿之術,在考察時隨身帶着羅盤,按一些老一輩的人説,當時台商一到這個地方,羅盤就不轉了,怎麼晃動羅盤就是指向不變。

更有傳言,這裏是一塊神奇絕佳的“金線吊葫蘆”風水寶地,一旦據有福壽連綿!雲天宮因其濃厚的神祕色彩及其更比布達拉宮雄偉壯觀的`仿古宮殿建築而被當地人俗稱為“雲天宮”。

雲天宮還被譽為“廣西的布達拉宮”,因為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已經超過拉薩布達拉宮的13萬平方米。

雲天宮始建於 1998年,佔地4.6公頃,廣場面積1.7萬平方米,主體樓21層,高108米。在雲天宮的歷史展館中可以看到有資料顯示,當年建造雲天宮的時候,工人在挖地基的時候發現了底下有一塊巨大的奇異的巨石佔據整個地基範圍,堅硬無比。也就是説現在的雲天宮是有奇異的巨石支撐着,宛如一朵五彩祥雲託着雲天宮,這樣的鬼斧神工簡直令人驚歎。

龍宮舍利在世界上僅西藏、泰國、尼泊爾偶有發現,現僅存於泰國與緬甸海岸交界的千百峯山龍宮洞中。

近年因洞中五百高僧靈骨波粹堵的發現,為泰國皇室列為國寶保護,並派有駐軍防守,禁止採取。雲天宮展出的這塊如此大的龍宮舍利,舉世稀有!

佛經記載古時由一羣苦行僧侶修練於洞中,圓寂坐化。高僧全身金剛法體舍利真氣與洞中天地靈氣凝結於洞中靈石,靈石經長時間產生變化,生長出一粒粒舍利化石。

紅水晶別名“維納斯水晶”,是網狀金紅石,細密的髮絲柔柔纏繞,像美女的髮絲。它是水晶中昂貴的品種,產量極其稀少。

有人説,不管你是不是對傳統文化一點都不瞭解的小白,只要到雲天宮遊覽一遍,都會讓你一日簡讀懂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誇張不誇張,你來了自可見分曉!

龍馬出黃河,揹負河圖八卦,定鼎天下。王者有仁德而龍馬見。

走過古典園林和銅雕廣場即走進雄偉壯觀的雲天宮內部遊覽,從主樓大廳沿石階拾級而上,樓道旁邊、大廳內、扶梯邊更是一件件傳世級別的寶物,每一件每一物都是一種傳承文化的表達。

據資料介紹這裏的木雕藝術品的木原料,全部都是台灣阿里山上1000年到3000年樹齡的神木——檜木。這是以前民國戰爭時期遭砍伐下來的存量木原料,僅此一批,全部運到雲天宮做傳世寶物。舍雲天宮之外,再無存世。

館與館之間的寶物太多太多,小編已經被震撼得分不清東南西北,就不能為大家一一介紹了這裏的品類及所藴含的文化內涵了。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説:“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這是“東南亞第一大銅佛”的巨型彌勒佛,高33米,重達600噸。

雲天宮裏面的每一寸每一瓦,都可以説是價值連城,就連裏面的花花草草據説都價值千萬,雲天宮的高貴和傳承價值是用文字不足以表達的。

民間有一非常中肯的説法:“在這裏觀賞每一件雕塑作品,猶如細讀浩瀚的歷史長卷,讓人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悠久,那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魅力。”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點明瞭雲天的價值所在!

雲天文化城已悄然間成為玉林城市的形象,一個區域的標誌,一種文化的底藴,一個世界級的旅遊景區。它已成為廣大遊客最喜歡的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國家AAAA級旅遊文化名城(景區)。

標籤:風俗習慣 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