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通用9篇)

習俗是習慣風俗的意思。習字最早見於,字形作習,上部是鳥羽毛的象形,下部是聲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通用9篇)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1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屈原是楚國的賢臣,相傳,他不忍看到自己國家滅亡便投入汨羅江自盡。他死後,當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紛紛前往江邊憑弔。漁夫們划起小船,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希望讓魚、蝦、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體。後來,人們害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住飯糰,在外面纏上彩絲,久而久之,就發展為現在粽子的模樣了。

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説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説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大家都知道吃粽子,為什麼吃粽子卻不知道,粽子帶角,角上有刀,是角逐抗爭的意思,端午節開始,夏蟲滋生,人們要與天氣,與蚊蟲疾病抗爭。端午節的所有習俗都是祛蚊蟲,防止疾病,除邪氣的。

全國各式特色粽子大盤點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冬葉包裹着糯米、綠豆、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粽做法,豐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滿足。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湖南汨羅傳説是粽子發源地,汩羅粽子歷來以品種多、製作精巧而着稱於世。

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裏,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紅棗,製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

端午節的由來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

,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2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粽子是端午的慶節食品,且被賦予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意義。按《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汩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以楝葉塞上,以彩絲纏之,不為蛟龍所竊,乃是粽子之由來。但近人黃石在《端午禮俗史》裏,卻反對此説,認為粽子祭屈原只是“茶餘酒後談資,據作考證則大謬。”台灣學者殷登國在《夏至的節禮習俗》一文中,亦曾考證粽子最早是夏至的一種時令食品。各派學者,各執一詞,亦各有據。不論粽子的起源如何,它已演化為端午,乃至夏令的傳統食品了。

包粽子一般是用竹葉或葦葉包裹,古人也有用艾葉、茭葉、菰葉裹的。用艾葉裹的叫作艾香粽子。粽葉要先用水浸泡,再洗乾淨。糯米也要預先用冷水浸泡,泡好後將水瀝淨備用。古人包粽子很講究,要在糯米中放入紅棗、板栗、胡桃、柿幹、銀杏、赤豆、薑桂等物。如果要包鹼粽,可先用石灰水少許灑在米上攪拌之,使米變成微黃色;或在煮粽子的水中放入少許柴灰或石灰,煮出來的鹼粽會格外芳香好吃。

在唐宋時代,粽子也曾受到過皇室的喜愛。唐明皇在位時,每年在端陽宮裏都要精工製作一批粽子和粉團。粉團盛於金盤之中,然後讓宮女們用金質小弓箭去射盤中的粉團,射中者以粽子為賞。可是粉團滑膩,並不好射,宮女們為獲得吃粽子的獎賞,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拉弓引箭才行。唐明皇則在一旁取樂,並吟出了“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的詩句。這種宮廷遊戲至宋代仍延續不斷。

古人還在粽子中加入藥物,以療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將治瘧藥與粽子並食治療瘧疾效果良好的記載。南北朝時,盧循將中藥益智與糯米同裹,製成“益智粽”,呈獻給宋武帝劉裕吃,治療他的腦力衰退、思維遲鈍的症狀。粽子也曾激發過古代詩人們的創作靈感。元稹有“採縷碧筠粽,香梗白玉團”;温庭筠有“盤鬥九子粽,甌擎五雲漿”;姚合的“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將簪艾一枝”,這些都是對粽子的歌詠。

粽子後來也成為人們在端午期間饋贈親友的禮品。舊時,一些朱門大户的節禮除粽子之外,還要配以桑椹、櫻桃、荸薺、黃杏、五毒餅、玫瑰餅等時鮮物品。而小户人家則只能勉強裹幾隻清水粽,既充節物,又當食糧了。

北京地區的端午粽子均以葦葉包裹,以馬藺系之。市間售者以江米小棗的為主,近郊農民進城推車串賣者多為黃米小棗粽子。南方人更講究吃粽子,時至近代已形成系列,主要分蘇式、廣式兩大類。蘇式有白米粽、赤豆粽、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等,味道純正,別有風味。廣式主要有豆沙粽、叉燒蛋黃粽,以及有斤把重的什錦裹蒸粽等,更是獨具特色。後來,北京的桂香村、稻香村等南味食品店在端午時就專門供應南味粽子,以供南、北食客隨意選購。北京人可嚐個稀罕,可領略一下南國風味兒;南方老客兒可吃到家鄉的“特產”,飽以口福,更是不亦樂乎!

吃粽子的習俗不僅在國內流行,在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也較為普遍。粽子居然能漂洋過海,傳播了中華的飲食,恐怕是發明粽子的古人所始料不及的吧。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3

20xx年的端午節是6月29日,即農曆五月初五。每年端午節大家都會選擇吃粽子,所以粽子是沒人不知道的端午食物。其實,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吃的東西多少會有點差異,我們一起來看看浙江地區端午節吃什麼吧。

淳安地處浙西南山區丘陵地帶,由於山水阻隔,形成了數以千百計的源塢,人們聚居其間,形成了“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的特點。所以,要較真起淳安各地的習俗,還真有些不一樣。就拿即將臨近的端午節來説,不同村子就有着明顯且有趣的區別。節日將近,我們一起來掰一掰淳安當地有哪些傳統的端午習俗,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

吃的不只是粽子

汾口:用四季豆炒麪,此外,還做包子,這個包子不是我們平常早上吃的包子,是沒有餡的包子,俗稱“淡包子”。另外,雞蛋、鴨蛋和土大蒜一起煮着吃,還有吃佛豆(蘭花豆)等等。

界首:吃的也是炒麪,習俗接近於汾口。

老茶園:吃大蒜,整個的煮熟來吃,據説吃完了還不會口臭。

左口:吃五黃—黃瓜、黃鱔、雄黃酒、黃魚、鹹蛋黃。這和杭州習俗有些相似,白蛇傳裏的許仙給白蛇喝的就是端午的雄黃酒。

汪宅:做包子或者饅頭,同時還殺雞殺鴨,為的是“殺雞、殺鴨,請原德子(方言)。”

威坪:吃饅頭,饅頭上還點上一個小紅點。除此之外,還做豆腐。

由此可見,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究其原委,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你,那是因為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

掛香包,穿新衣

淳安當地還有一習俗,就是長輩們在端午節還要給孩子們買新衣穿。這裏的長輩一般是指外婆,讓孩子跟過大年一樣,同時還會送孩子們一些自己繡的小香包,香包裏有十多種驅邪驅蚊的中藥材。

還有一些地方,也同樣有送孩子們香包的習俗,但不同的是香包的做法,有些地方是繡,有些地方卻是用編的,即用包粽子用的棕樹葉,撕成細條,然後編成一個香囊狀,遠看有點像“蜂窩”,再在裏面裝幾種驅蟲驅蚊的中藥材,自制的“綠色香囊”就成功了。但因為製作這個費時費力,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會做了。

插艾葉,撒石灰

除了給孩子買新衣掛香包,那就是家家户户門口會插幾根艾葉,為的是用艾葉特殊的味道驅除蚊蟲。

還有一種很土的驅蟲方法就是在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後撒石灰,這個撒石灰時,嘴裏還得唸唸有詞。

威坪人邊撒邊説:石灰驗一驗,蜈蚣晰蜴不出現。

汪宅人會説:毒死蜈蚣,毒死蝸牛……

插艾葉,撒石灰,這個在農村還一直保持着,為了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少些蛇蟲鼠蟻的騷擾,但是念念有詞的撒石灰,估計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4

傳統文化如果只剩下吃吃喝喝,或者被濃郁的商業氛圍裹挾,這樣的傳承只能是變了味的傳承。

又到一年粽子飄香時,作為端午節必備的傳統美食粽子,已經開始頻頻亮相於餐桌。然而,這些粽子有多少是你親自動手包的呢?

在曾經的生活裏,端午前後,泡米,揀棗,煮粽葉……孩子在父母的忙碌中感知着節日的到來。如今,這樣的場景挪到了社區、商場等公共場所。每到此時,總有熱熱鬧鬧的包粽子活動上演。但稍稍留心就會發現,活躍在現場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媽媽們。出現這一現狀的原因無他,不是年輕人不熱心,不積極,而是很多人真的已經不會包粽子了。

可能有人會説,不會包粽子,又不影響吃粽子。商場裏、電商平台上,出自流水線上的粽子包裝精美、口味多樣。鼠標輕輕一點,就有粽子送到家門,又何苦還要花功夫費力氣!

理是這個理,但問題是,“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項目,但絕不是唯一的項目。今天的我們,隨着經濟的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生活便利快捷。吃粽子早已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別説是節日裏了,即使是平時,也能夠做到“想吃就吃”。可是,如果端午節只是成了“吃粽子的節日”,那麼,端午節失去的就是節日原本的文化內涵。

傳承歷史,弘揚文化,傳統文化如果只剩下吃吃喝喝,或者被濃郁的商業氛圍裹挾,這樣的.傳承只能是變了味的傳承。在端午這個特定的節日裏,我們為什麼要包粽子,為什麼要賽龍舟,為什麼要插艾草?找尋端午的文化內涵,包粽子可能只是一個形式,但在這個過程中,感知“粽子香,香廚房”的美好氛圍,感受除瘟去病的安康心願,感悟端午節的文化真諦,包粽子這件小事傳遞的意義卻不小。

端午的小長假準備怎麼過?出門郊遊、看場電影、朋友聚會,這些都是最常規最普遍的過節形式。如何過一個有意義有情致有文化的端午節,不妨試着學一學包粽子。要知道,文化的沉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日積月累,心口相傳。年輕的父母學會了,還要傳給下一代呢!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5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

而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但是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由此可見,歷史悠久的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説:“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續齊諧記》説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食物,用粽葉包裝,是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

民間傳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另一種關於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的説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就是説我們現在吃的葉子包的粽子,其實在以前是竹筒裝起來的。

端午節習俗大全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煮粽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説吃五月端粽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託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説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週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孃家,在節前或節日裏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蓆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説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遊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説原為投入河水中飼餵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藥,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裏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説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遊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遊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説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6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北京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麪、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裏嫩,頗具風味。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7

屈原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説法。話説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歎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未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説,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傳統食俗。粽子多用於祭祀、祭神。由於祭祀屈原納入端午節的節俗活動中,粽子也從初夏的節令食品演變為端午節食俗,以表明人們祭祀屈原的特別方式。隨着端午節中屈原核心地位的確立,包粽子、吃粽子成了端午最佳性的節日習俗。粽子是我們祖先的發明,據專家考證:粽子從創制至今,至少已有上萬年曆史,在炊具沒有被髮明之前,已經有了粽子。可見,粽子是早於粥、飯便已出現的古老食品,它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有着豐厚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藴。嘉興市稻作文化發祥地。據記載,早在古代就把米用植物葉子包裹起來,投入火石沸水中待熟後食用,這可能就是傳説中嘉興最早的粽子了。到了民國初年,幾個原以彈棉花為業的蘭溪人,在張家弄創辦五芳齋粽子店的傳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曉。近年嘉興粽子產業更是發揚光大,成為嘉興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8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根據民間的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據悉,在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為什麼包粽子?民間也有其他的一些説法,但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着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儘管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如今,2014年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人們依然會親手包粽子。這是對屈原的懷念,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什麼人不適合吃粽子

粽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專家還建議一些人最好別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麼: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約一碗左右,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篇9

傳説端午節吃粽子主要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關於屈原投江以及人們為了紀念他,所慢慢流行起來的賽龍舟、劃龍船、吃粽子、喝黃酒等等習俗,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各自的特色。

粽子一定要新鮮吃

端午節正值一年温度最高的季節,初夏不僅帶來了悶熱,也更容易腐爛食物。傳統的粽子又多是由糯米、紅棗、豆沙或者其它肉類包制而成的,因此更認易發生腐爛變味的情況,所以一定要趁新鮮吃完。其次如果一次性吃不完的話,則建議放到冰箱中保存。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和其它食物堆放在一起保存。

粽子一定要熱着吃

這是因為粽子多是變涼之後,很容易有過油、過粘的現象,如果直接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再者粽子裏的主要成份如糯米、肉類、或者其它粽子餡都是容易變質,滋生細菌的,如果加熱不充分或者不進行加熱則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問題。所以在吃粽子前最好先進行徹底加熱,如放在蒸籠裏蒸至少一個小時。同時營養學家還指出一次性不要包太多的粽子,反覆加熱的粽子一來營養損失多,二來可能容易滋生一些細菌,食用過多,容易引起身體出現一些問題。

吃粽子不要太多

一次性最好不要吃太多的粽子,建議一次以一個為宜,儘量不要一次性吃超過50克的粽子,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及腸胃功能不是很好,或者有糖尿病的人更不宜吃過多的粽子。此外,如果剝開粽子後,發現有粘連的,則建議最好不要食用。

選擇性的吃粽子

民間的粽子種類有很多,因此日常在食用粽子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來進行選擇,比如説對於有三高,或者糖尿病的人羣而言就儘量不要選擇甜粽子或者肉粽子,而應該儘量多選擇八寶粽或者豆沙粽之類的。特別是有高血脂的病人,一定不要吃含大量肉類的粽子,否則易引起肥胖的問題。對於體弱或者年老的人則建議小粽子,或者含有粗糧、薯類、油含量較少的粽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