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大班春節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春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春節教案(15篇)

大班春節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

2、建議家長帶幼兒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體驗節日的快樂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記錄並介紹春節。

二、過程

活動一:瞭解春節

1、最近,教師和小朋友為什麼常會收到賀年卡。

2、你知道哪些春節的風俗?

3、去年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有哪些有趣的事兒。

4、今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活動二:共迎春節

為了讓幼兒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請家長座談,討論以下問題:

1、以前你是怎樣帶孩子過春節的?有哪些好經驗?

2、今年如何帶孩子過春節?

3、如何幫助孩子記錄春節期間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三:準備過春節

1、建議幼兒與家長一起制定春節活動計劃,併為計劃的實施作準備。

2、在準備過程中,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春節的風俗、禮儀。

活動四:喜慶春節

1、鼓勵幼兒積極投入到春節的各項活動中去。

2、引導幼兒感受過春節的熱鬧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3、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如錄像、攝影、繪畫等記錄自己或周圍人的活動。

4、在適當的時候,通過打電話、發E―mail、串門等形式向幼兒賀年,瞭解“春節計劃”的實施情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活動五:展示春節

1、引導幼兒根據所帶材料分組,如帶照片的為一組,畫畫的為一組等。

2、啟發幼兒討論佈置的方法、步驟及分工。

3、鼓勵幼兒把春節期間記錄的各種“成果”展示在活動室,營造喜慶氣氛。

活動六:話説春節

1、引導幼兒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自己過春節的情況。

2、建議幼兒傾聽同伴的介紹,吸取有用的信息。

3、啟發幼兒討論:誰的春節過得有趣?為什麼?明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4、向幼兒贈送教師製作的禮物。

大班春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交流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景創編成兒歌,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把自己過年的真實生活場景編成兒歌。

2、引導幼兒大膽、流利的與別人交流自己過年的點點滴滴。

活動準備:

1、過年的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

2、迎新年過新年慶新年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什麼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老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麼過的?做了什麼事?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

3、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播放準備過年過年的課件。)

4、老師:其他小朋友過年和你們過年一樣嗎?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讓幼兒瞭解我國南北方的過年習俗,開拓幼兒眼界。)

5、老師小結:過年的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讓我們把這些習俗編成一首兒歌吧!過年前,我們要做什麼?春節到了,我們又做什麼?看到什麼?

活動延伸:

1、在幼兒園的語言區,可以給幼兒提供有關過年的圖畫書、連環畫等,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加深對年的認識。

2、可爭取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收集過年的廢舊物品,引導幼兒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如用塑料盤製作螃蟹,用塑料瓶製作可愛小人等。

附兒歌:過年真熱鬧

臨過年,灌臘腸,買年貨,歡歡喜喜迎春節;

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忙忙碌碌真熱鬧;

吃年飯,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臉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人們臉上喜洋洋。

6、老師和幼兒一起念過年真熱鬧的兒歌,回味過年的點點滴滴。(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念兒歌,如分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師:過年這麼熱鬧,讓我們再來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鑼鼓、舞一舞龍炮吧!(引導幼兒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到教室外,結束教學活動。)

温馨提示:

1、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大膽的與別人交流,鼓勵幼兒説一説自己是怎樣過年的,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2、老師要逐步引導幼兒學會將自己在春節的生活場景創編成兒歌,鍛鍊幼兒的思維能力。(如過年前,我們是怎樣迎接新的一年的?春節到了,我們都做什麼?)

大班春節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豐富20年某月份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瞭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2、通過系列手工和美術活動,發展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年某月份。

三、活動形式:

微型課程、手工美術活動。

四、活動內容安排:

美術手工課程:繪畫——糖果手工——做鞭炮、剪窗花、做燈籠、詩歌《賀年卡》

1.初步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發準兒歌語音。

2.根據已有地生活經驗,嘗試仿編詩歌。

3.樂意閲讀賀年卡上的語言,產生關心他人的情感。

(2)準備各種賀年卡、幼兒用書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賀年卡。

1.教師聽幼兒講述賀年卡上的內容,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賀年卡。

--師:你帶來的賀年卡上有什麼?賀年卡里説了什麼?

2.教師有表情地朗讀詩歌。

--師:詩歌裏説了什麼?

幼兒閲讀《賀年卡》。

--師:打開書本,看看詩歌裏講了什麼?小雪花有幾個瓣?它們飄到哪裏去了?又變成了什麼?這張賀年卡是送給誰的?上面寫了哪些祝福的話?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詩歌,在幼兒朗誦時,注意提醒幼兒發準兒歌話音。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師:假如你有一張賀年卡,你想送給誰?在賀年卡上寫上哪些祝福的話?

--鼓勵幼兒將賀年卡送給不同的人,説出不同的話。

--教師引導幼兒將他人編的兒歌一起讀一讀。

課程內容設置:讓孩子瞭解新年的來歷,學習拜年禮儀,學説新年吉祥話、學習歌曲《新年好》,在春節期間的安全教育“安全在我心中”,內容:春節期間要注意飲食;合理安排好飲食與休息;不要燃放煙花爆竹、遠離煙花爆竹;走親訪友要有禮貌,跟好家人。

大班春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國家慶祝新年的方式,感受新年帶給人們的快樂。

2、瞭解春節過年風俗的由來,知道春節是中國人的節日。

3、在遊戲和操作的過程中,感受中國新年的愉快。

4、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新年的願望。

5、鼓勵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許願卡。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幼兒能夠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進一步的瞭解我國的春節,讓孩子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快樂;

2、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來鍛鍊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教學難點:

幼兒能把看到的有關新年的事件説給大人聽,並能自己製作一張完整的新年卡片。

活動準備

1、各國慶祝新年的錄像;

2、大掛曆一本、小年曆片若干;

3、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

4、各種繪畫材料和製作工具等;

5、事先與一名幼兒和家長做好發言的準備;

6、製作一棵許願樹。

活動過程

首先,觀看各國的新年慶典及歡樂的場面。特別是中國的春節,春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也是最熱鬧的節日。

一、 交流各自在元旦假期中自己做些什麼?

二、交流生活經驗

1、(聽鞭炮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什麼時候要放鞭炮?

2、(出示紅包袋),這是什麼?什麼時候會拿紅包?

三、看媒體,瞭解過年的由來。

1、年是什麼?

2、老爺爺想了什麼辦法?

四、遊戲:“年”來了

遊戲方法:幼兒自由結伴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看到媒體上出現怪獸時,幼兒要在各自的門上貼上一串鞭炮(一串上有九個小鞭炮)和一副對聯(按提供的字,按順序貼成對聯)。

看哪組先完成哪組勝利。

五、佈置教室

1、貼春聯——材料提供:祝福的話原句;大長條紅紙和紅色底板的字卡若干(按原句尋找字卡並拼貼)

2、龍——材料提供:紙盒、綵帶;粘貼工具。

3、有趣的年曆——(製作掛曆)材料提供:月曆若干(在空格處填上相應的日期年曆卡片,並將月曆整理,製作一本大掛曆)

六、製作許願卡、許願樹

1、説説今明兩年是什麼年?説説今年我們的國家(自己)有什麼高興的事?

2、請家長和幼兒説説新年的願望。

3、教師介紹活動的內容並提出活動的要求:以幼兒動手操作為主,家長幫助完成。

4、將製作的許願卡掛在許願樹上。

延伸活動:

1、幼兒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閲關於“新年”的資料,增長幼兒的見識;

2、幼兒可以為你喜歡的好朋友製作“新年卡片”,並送上真摯的祝福。

小結:今天,孩子們玩得都很開心,比預想的效果要好很多,真心的感謝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今後,希望這類活動的機會越多越好!

小百科:年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藴味無窮。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耍龍、遊神、押舟、年例、逛廟會、逛花街、賞花燈、燒煙花,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靈、祖先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熱鬧喜慶,年味濃郁。

大班春節教案5

教案目標:

1、感受新年的熱鬧,快樂的情緒。

2、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結構。

教案准備:

鼓、鈸、鞭炮的聲音。

教案過程:

1、練聲

根據533|15|531|60|幼兒先聽,然後用“啦”來唱出來。

2、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教師:“前幾天我們過的什麼節日啊

為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

因為是新的一年由開始了,人們心裏很高興,為了慶祝所以要過元旦這個節日。

教師:“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慶祝的呢?”(引導幼兒説出敲鼓、放鞭炮)

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用鼓敲歌曲中的節奏。讓幼兒模仿聲音。

教師:“為了慶祝這個節日,老師還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呢!想不想聽聽啊?”

(教師示範完整的唱一遍)

教師:“你感覺老師唱的哪個地方象剛才的聲音?你來學一學!”(幼兒説)

教師:“那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這一遍你又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説歌詞,2——3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唱歌。集體合唱。

3、體驗歌曲的快樂情緒

教師:“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我們在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唱呢?”(幼兒説)

教師:“那我們根據你説的,我們一起來唱一遍,我們的臉上要怎麼樣?”(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一起去放鞭炮吧!”(教師帶領幼兒做遊戲)

大班春節教案6

教學目標:

1 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 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3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幼兒春節活動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重現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師:你是在哪裏過春節的?

春節你去了哪裏玩?和誰去的看到了什麼?

春節你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

二、引導發現1、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羣地一起看)2、 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討論1、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牆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動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的事。

教學反思:

在《快樂的春節》主題中,抓住了孩子們天天盼望新年的到來,迫切想了解人們怎樣歡慶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了新年的快樂,進入新年歡慶的氣氛,擴展了他們的知識範圍。

本次主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的一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多媒體及故事、遊戲的形式來開展,使孩子深刻地瞭解了年的來歷和傳統的風俗習慣,通過活動,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過年的快樂。

大班春節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古老的傳統節日,瞭解本地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2、感受過年熱鬧喜慶的氣氛,體會過年的歡樂。

活動準備:

1、老師:佈置教室,營造新年氣氛。

2、學生:和家人説説我們過年時的風俗;準備一樣新年小裝飾品。

活動預設:

一、引入,瞭解春節和元旦是不同的新年。

1、小朋友,知道我們中國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是什麼?

2、喜歡過年嗎?為什麼?

3、是啊,老師也喜歡過年。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新年的熱鬧氣氛,好嗎?

4、出示小知識:新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公曆新年,從元旦一月一日開始,還有一種新年是從春節農曆一月七年級,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年七年級開始。

二、聽故事,瞭解年的來歷。

1、講一講:為什麼人們把過春節叫做過年呢?知道春節是怎樣來的嗎?聽故事。

2、(傳説“年”是太古時候的一種兇猛的野獸,頭長觸角,每到除夕出來吃動物,傷害人,人們為了避免“年”的傷害,就用樹木、竹子,燃起篝火,“年”害怕紅色、火光和“劈劈啪啪”的聲響,就逃跑了。大家就平安無事了,拿出事物來聚集,互相祝賀。久而久之,人們就有了過年這個習俗。從此,過年也成了我國最隆重、最古老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

三、看圖片,簡單瞭解傳統風俗。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是不一樣的。

我們先去首都北京看看吧。

再去南方的深圳廣州看看。

香港:平時香港是不允許放煙花爆竹的,但到了過新年的時候,香港會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舉行一個盛大的煙火晚會。

西藏:就更特別了,那裏要舉行一個隆重的驅鬼儀式,就是把病魔、邪氣和不吉祥的東西通通趕到門外。日本: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來到。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也叫“潑水節”,

印度:相抱大哭。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歎。,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朝鮮: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户户貼對聯和年畫。

英國:除夕這天,家家户户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行花街:行過花街才過年是縈繞在廣州人心間千年難易的情結,”過年逛花街是廣州人獨有的文化現象,是讓廣州人有別於其他中國人的重要特徵。

飄色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着緩慢行進,。裝扮豔麗的彩旗隊、彩車隊、儺戲造型隊和嗩吶、歌舞、舞獅隊、舞龍隊等不同民間藝術形式組成的遊街活動,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

四、大討論,知道本地風俗。(隨機教學)

記者採訪:你們家過年都有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説説在活動中應該注意什麼?春節活動中你準備為長輩做些什麼呢?

燃放煙花爆竹

1、你們喜歡煙花爆竹嗎?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之説,《開門紅》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2、你以前放過煙花爆竹嗎?你是怎麼放的?

3、我們小朋友在燃放煙花爆竹時要注意什麼呢?

過年時,人們還會做些什麼呀?

分壓歲錢

1、誰會給你壓歲錢?為什麼要給你壓歲錢?希望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2、可是,有個小朋友鼕鼕沒有收到壓歲錢,他收到這樣一份禮物,一套藍毛淘氣的書。(看圖片)你們覺得這份新年禮物怎麼樣?為什麼?

3、小結:是呀,不管長輩送我們什麼新年禮物,不管是多是少,都代表着長輩美好的祝福,我們都要表示衷心的感謝。

4、選擇使用壓歲錢的方式。

買吃的,買玩具,買學習用品,用存錢罐村起來,交給父母。

討論:怎樣利用壓歲錢更有意義

再想想,過年時,人們還會做些什麼呀?

拜年

1、你以前過年時去哪些親戚家拜過年?

2、那你們去長輩親戚家拜年要帶點什麼?跟長輩説點什麼?

3、師生對演“拜年”。評一評,他哪些地方做得好?

開火車比賽,對爺爺奶奶説,對爸爸媽媽説,對其他大人説,對小朋友説。

學會拜年,學會主動打招呼,説禮貌吉祥的話,禮貌交往。

4、如果外出,需要注意什麼呢?乘車安全。

5、但是,有些親戚朋友在很遠的地方,我們上門拜年不方便,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拜年?(發電子郵件、發短信、寫信等)模擬給遠方的親人電話拜年。

過年啦,我們這裏的人們還會做些什麼呀?

吃年夜飯:誰能想起以前吃年夜飯的情景。過年了,可以吃到好多好多的東西,你是不是變成了一個小饞貓呢?説説應該注意什麼?不能暴飲暴食,不吃過分油膩、煎炸的食物。不能吃的過飽,肚子不消化。要節制飲食。

掃塵:乾乾淨淨迎新年。

做年糕:年糕年糕,工作生活一年更比一年高。

穿新衣:瞧,許老師特地去買了套新衣來過年。

吃餃子,更歲交子

貼春聯貼福

我國農曆的新年就是傳統的春節。春節一般是從農曆三十開始,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這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包餃子、放煙花來慶祝。從大年七年級開始至正月十五,大家開始燃放鞭炮、相互拜年、逛廟會、看花燈

猜一猜:過年時人們為什麼倒貼“福”字

小組比賽: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採用積分或插紅旗的方法,看哪個小組收集的資料多。

五、唱新年的歌,表達新年的喜悦

1、算一算,你過了幾個這樣快樂的新年了。

2、有沒有把你們開心快樂的照片帶來?拿出來説給好朋友聽聽。

3、指名上台交流。

4、照片展示,小組輪流上台欣賞。

5、雖然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但大家都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過年時都特別高興

6、佈置教室唱《新年好》

六、送新年祝福,結束本課。

今天咱們不僅感受到課春節的快樂,瞭解了許多有趣的風俗,還懂得了在家要愛勞動,吃飯要講文明,待人要有禮貌,拜年要送祝福的道理,這樣,過年全家一定喜洋洋。

老師祝全體老師和同學: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

大班春節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教學準備:

幼兒春節活動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重現

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師:你是在哪裏過春節的?

春節你去了哪裏玩?和誰去的看到了什麼?

春節你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

二、引導發現

1、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羣地一起看)

2、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討論

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牆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動

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的事。

教學反思:

在《快樂的春節》主題中,抓住了孩子們天天盼望新年的到來,迫切想了解人們怎樣歡慶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了新年的快樂,進入新年歡慶的氣氛,擴展了他們的知識範圍。

本次主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的一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多媒體及故事、遊戲的形式來開展,使孩子深刻地瞭解了年的來歷和傳統的風俗習慣,通過活動,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過年的快樂。

大班春節教案9

活動設計背景

要過年了,孩子嘴裏只是唸叨着過年穿新衣,吃好吃的,對我們很多民間傳統的習俗還不瞭解,為了讓孩子瞭解東北傳統過年的風俗習慣,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民間傳統的過年習俗。

2、學會唱手指兒歌《過大年》。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夜晚,過年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年夜包餃子象徵着團聚合歡與吉利。

2、能清楚、流利的唱兒歌《過大年》並會手指操。

活動準備

春聯、福字、年畫、燈籠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給孩子講民間故事《年獸的傳説》導入“年”,讓孩子對年有一個簡單的理解,知道為什麼熬年守夜,為什麼燃放爆竹。

基本環節:出示春聯、福字、年畫、燈籠,講解過年不只是穿新衣,戴新帽。從過年帖春聯,福字倒着帖,到燃放爆竹、包餃子、除夕守夜、給老輩拜年會有壓歲錢等,把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一一講解給孩子聽。

教給孩子兒歌《過大年》並學會手指操。

結束環節:拜年都有壓歲錢,壓歲錢怎樣用?

讓孩子自由發揮説説自己的想法和願望。

大班春節教案10

教學目標:

1、回憶、分享自己瞭解有關“過春節”的趣事,進一步感受過年的快樂氣氛。

2、理解詩歌內容並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對中國春節習俗有初步的瞭解

材料準備:枱曆一本

教學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過春節”經驗幫助記憶兒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兩個新年

1、重點提問:你們知道我們中國人每年要慶祝幾次新年嗎?是哪兩次?

2、找找元旦和春節:請幼兒在年曆上把兩個新年的第一天找出來。

·小結:元旦每年都一樣,都是1月1日。春節年七年級每年不一樣,今年就是2月19日。

3、重點提問:在世界上有哪些人要慶祝春節?

·小結:春節又叫中國年,是所有中國人的節日(理解:華僑)

二、春節印象(解決難點)

1、問題導入:每年的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準備。你們家做了哪些準備?

(春聯、放鞭炮及窗花等)

2、討論:

(1)大年七年級的前一個夜晚稱為什麼,你們都做了些什麼?

(2)春節期間,大多數人都要連着休息幾天?七天裏,你們覺得最開心的是什麼?

三、春節歌謠(解決重點)

1、欣賞老師朗誦的歌謠,請幼兒説説歌謠中的動物是怎樣過春節的嗎,哪些事情你也在春節裏做過?

2、學念兒歌。

四、結束活動。

大班春節教案1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脱年的方法。

2、瞭解各種過年的習俗。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年

1、你們知道年嗎?年到底是什麼呢?(怪物、傳説)

2、(出示圖一)老師這裏就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説,瞧!這就是年,看看它長的什麼樣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3、年頭長觸角……它的樣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後一天年就悄悄地從山上衝下來,把那羣孤獨的人們通通吃掉!

二、觀察圖片,瞭解擺脱年獸的方法

1、你們願意就這麼被年吃掉嗎?(不願意)那你們有什麼辦法趕走年呢?(幼兒自由講述)

2、那我們看看傳説中人們是怎麼擺脱年的呢。(出示圖片)

3、你看懂了了嗎?你看懂了哪一幅圖?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1)放鞭炮:為什麼年聽到鞭炮聲會嚇得躲起來呢?(原來熱鬧的聲音讓“年”感到害怕)

那過新年時還有什麼聲音也很熱鬧,也能把年趕走呢?

(2)紅燈籠:為什麼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把年嚇跑?(原來,喜慶的紅色讓“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也會讓年感到害怕呢?

(3)年夜飯:為什麼過年時要做一桌美味佳餚呢?這些美味是給誰準備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什麼感覺?(熱鬧、温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4)穿紅衣跳舞:一羣人穿紅衣跳舞,特別熱鬧,年可是很怕熱鬧的呢!

(5)年畫:小朋友手裏拿了什麼?(其實,它是一幅畫,裏面隱含着吉祥的意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年畫)為什麼要貼年畫呢?(喜慶,熱鬧才能趕走年)除了年畫之外,過年時我們還要貼什麼?

(5)拜年:拜年時要説什麼?(各種吉祥話)當你聽到吉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甜甜蜜蜜的)那還會害怕年嗎?(不會)當然,年是最害怕看到開心的人了!

4、完整講述:故事中介紹了這麼多趕走年的喜慶辦法,誰能夠把這些方法完整的説一説呢?

5、小結:原來年害怕響聲、害怕鮮豔的紅色,害怕團團圓圓,害怕一切熱鬧、開心的東西。

三、經驗提升:豐富各地過年的習俗

1、過度:所以我們現在也會用放鞭炮等熱熱鬧鬧的方法趕走年,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2、觀察課件,邊看邊講,瞭解各地過年的習俗:其實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方法。看!

(1)團圓飯:團團圓圓

(2)到各家各户拜年:互相祝福

(3)舞龍燈:歡騰喜慶

(4)舞獅:同上

(5)踩高蹺:節節高升,步步高

(5)包餃子做餛飩:一起慶祝大家長大一歲了!

(6)做年糕:節節高升

3、小結:原來,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都不一樣,但一樣的都是大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快快樂樂地度過年的,這樣,年就會害怕出來吃人了。

大班春節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寒假中應注意的安全,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討論,教育幼兒愉快、合理地過寒假。

二、活動準備:

安全圖片、《寒假安全知識調查表》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與討論:

1、小朋友們誰來説一説在幼兒園裏怎樣做才能不發生危險?

幼兒自由討論,根據平時已有的經驗和我們平時的囑咐回答。

教師小結:(在教室裏不能跑因為有桌子和椅子,到處有尖尖角,在洗手時要排隊防止地面有水摔倒,小朋友上下樓梯要靠右走,不能推擠。户外活動時,滑滑梯不能倒着滑要扶好扶手,在樓上走廊玩玩具時不能扔到樓下去,發生危險。使用小剪刀不能對着小朋友等等。)

2、豐富知識經驗,激發幼兒過寒假的興趣。

(1)小朋友過幾天小朋友就要離開幼兒園了,你們知道為什麼?(知道放寒假了)

(2)因為過年了,小朋友要放寒假,在家裏一個月的時間,小朋友們高興嗎?(高興)

(3)怎樣開開心心的過新年呢?(引導幼兒只有注意安全才能開心過年)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安全、合理地過寒假,培養幼兒完整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判斷能力。

1、教師引導幼兒:"寒假裏你們想做些什麼事情呢?"

2、可是在寒假裏,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引導幼兒説出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

請幼兒觀看圖片説一説(看圖片:放鞭炮、陌生敲門、在公路上玩耍、溺水等一些安全圖片)

(1)討論在家的安全激發幼兒對家中危險的重視,初步對家中的危險進行了解:自己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在家裏能不能自己插電源?能不能玩火、放鞭炮?能不能在窗台上玩耍?等等)

(2)討論外出時的安全除了家中的危險,我們身邊和生活中還有許多危險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險有哪些?(不能獨自去公路上和水邊玩耍,在路上遇到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要,在商場裏大人走散應該怎樣做?)

三、請幼兒看圖片,找對錯請小朋友看一下,這裏的小朋友他們做得對不對?

四、教師總結寒假裏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過春節時,好吃的東西很多,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則會引起肚子痛,影響身體健康,也不能吃生冷不乾淨的東西。

2、獨自不能玩火、放鞭炮、玩電、玩尖鋭的物體。

3、寒假裏要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不要到户外長時間地玩,要保護自己不被凍傷。

4、獨自在家時如果陌生人敲門不要給他開門,不能攀爬陽台、門窗或其他高處。

5、如果和大人逛商場走散了,要找超市的阿姨。

6、不能獨自去水上滑冰,不能在馬路上玩耍。

7、知道三個電話號碼:110、120、119。

8、在家玩電腦、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長,不使眼睛過度疲勞。

五、延伸活動:

發給每個幼兒《寒假安全知識調查表》,要求家長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並做好監督護理工作,填好調查表,讓孩子渡過一個充實、快樂而有意義的寒假。

大班春節教案13

設計背景

本活動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生活實際,為進一步做好幼小銜接的語言教育打好基礎。在活動中讓幼兒在看,聽,想,説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鼓勵幼兒積極發言,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構建新的認知,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2. 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 學會用恰當的語句表達祝福的話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過春節的情景

難點:愉悦,感激等性情的語言組織與表達

活動準備

過春節時的熱鬧場面圖片

活動過程

一.講述春節時人們的慶祝活動,出事圖片

互動問題:

1.圖中人們在做什麼?他們過得二十什麼節日?

2.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二.説説自己是怎麼過春節的

互動問題:

1.在過春節的時候你最高興的事是什麼

2.過春節時你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

3.新的一年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三.我是小小演説家

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

四.結束活動

互動,聽音樂邊唱歌曲《新年好》邊做律動

教學反思

1. 大班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做為幼兒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時期努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使他們在入國小前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而受益終生。

2.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都能夠積極發言,使整個活動能很好的開展下去,平時不説話的孩子也能夠才與活動。

(2)對優勢專業發展的反思:我對班上幼兒比較瞭解,知道他們的性格特點和語言水平,因此在把握教育內容上成為孩子的最好引導者。

(3)對師幼互動的而反思: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對不愛説話的孩子降低要求,因此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3. 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整個活動幼兒情緒良好,積極參與,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這一方面,使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4.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緻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中適時加入一些視頻短片,讓幼兒對過春節時還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心存感激之情。

大班春節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時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2、瞭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鬧新年》mp3;《年獸來了》視頻;紅包、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鬧新年”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剛聽的歌曲裏唱什麼呢?這是什麼節日呢?

二、交流過年的習俗、禮節

1、分享過年時的習俗

師: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好玩的事呢?人們是怎樣慶祝的?你知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南方都有哪些習俗呢?

2、瞭解拜年時的禮節

大年七年級我們要給長輩們拜年,那給親戚朋友們拜年時我們要説哪些祝福的話呢?我們可以做什麼動作來祝福他們新年好呢?

小結:我們過年的時候要放鞭炮、貼春年、除夕夜要吃年夜飯、大年七年級要穿上新衣服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這時候大人會給你們送壓歲錢,我們要有禮貌的接過來,並説一聲“謝謝,恭喜發財”。

三、瞭解過年習俗的由來。

1、師幼相互討論交流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麼新年的時候要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嗎?

2、觀看視頻

師:年獸最怕什麼呢?人們做了什麼事呢?最後怎麼樣?

小結:

年獸最怕: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跑年獸,就用了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並且大家在見面的時候還相互祝福。

四、玩“送祝福”的遊戲

玩法:小朋友把自己想送給別人的新年祝福用畫畫的形式畫下來(如果會寫字的也可以寫下來),裝進紅包裏,然後把紅包送給自己想送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都畫好了嗎?現在我們拿着自己的紅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記得要有禮貌哦!

大班春節教案15

設計背景

本活動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生活實際,為進一步做好幼小銜接的語言教育打好基礎。在活動中讓幼兒在看,聽,想,説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鼓勵幼兒積極發言,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構建新的認知,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2、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 學會用恰當的語句表達祝福的話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過春節的情景

難點:愉悦,感激等性情的語言組織與表達

活動準備

過春節時的熱鬧場面圖片

活動過程

一。講述春節時人們的慶祝活動,出事圖片

互動問題:

1。圖中人們在做什麼?他們過得二十什麼節日?

2。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二。説説自己是怎麼過春節的

互動問題:

1。在過春節的時候你興的事是什麼

2。過春節時你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

3。新的一年裏你的心願是什麼

三。我是小小演説家

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

四。結束活動

互動,聽音樂邊唱歌曲《新年好》邊做律動

標籤:大班 教案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