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山東中元節習俗大綱

山東中元節習俗以祭祖為主,但不同地區的祭祖方式不一樣。除白天祭祖外,夜晚還會放海燈。以下是小編為你推薦山東中元節習俗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山東中元節習俗大綱

  山東中元節習俗有什麼活動

在山東中元節祭祖的習俗較為普遍,人們一般都在午後帶着祭品上墳祭祖。單縣的祭品尤為豐盛,有竹子做的盂蘭盆、山東紙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則把祖先請到家裏祭祀,家家都在大門頂上插上五穀穗子,據説以五穀為馬,祭祀完畢後,好讓祖先跨着馬回去。

榮成農村以祭祀祖先為上。午飯前,家人攜帶祭品上墳祭祖。榮成的祭品,除香紙必備外,一般四碗菜、一壺酒、十個大餑餑。祭祉回來,兄弟間必聚餐,共食祭餘,以悼念先人,重申手足之情。

中元節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後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沾化縣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石島鎮除白天祭祖外,夜晚還要舉行盂蘭盆會,俗稱“放海燈”。放海燈前,於寬敞處設巨形香案,擺放祭品,焚香燒紙,並請僧道兩眾築台誦經作法,超渡無主孤魂。僧道兩眾一邊誦經作法,一邊向台下拋施捨--即預先蒸好的小饅頭。大人孩子見此一擁而上,據説這是佛賜的,吃了能祛病消災。

入夜,由扎制的巨鬼開道,僧道兩眾先行,人們緊隨其後,在低沉、蒼涼的鑼鼓聲中聚集海邊放焰口、拋施捨。此時的施捨是各商家自願製作的小饃饃、米飯,用笸籮筐盛着,向海中拋撒。焰口,就是土製的禮花,由鐵屑、木炭和火花葯製成,俗稱泥墩子。在放焰口的同時,人們將自制的各式燈籠點燃,下面託一木板,放進海里。

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節的禁忌

在這樣的日子裏,大家最應該忌諱什麼呢?民間相傳,七月十五這天,這些事是大忌:

1、吃飯的時候,切勿把筷子插在碗中央。筷子插在碗中央的飯中,是祭拜的模式。平時吃飯時尚且要忌諱如此,更何況是在七月十五呢,千萬別在自己吃飯時這樣,以免讓神靈、鬼怪有所誤解。

2、晚上儘量不要到野外遊逛。七月相傳是鬼門大開,孤魂野鬼都在外遊蕩的日子,尤其是七月十五這天,因為是正日子,相傳陰氣最盛。所以忌諱在這天晚上外出,以免與不好的東西相遇。如果實在有事需要外出,也千萬不要互相叫名字,以免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3、晚上記得把衣服收回去。很多地方的習俗中,都有晚上不在外面晾曬衣物的禁忌,尤其是小孩子的衣物。七月十五這天,陰氣最盛,相傳孤魂野鬼很多,記得一定要將衣服收回,不要遺漏在外面。

4、切勿忘記祭祀祖先。七月十五,人們都會祭祀自己的.祖先,而且往往還會多準備一些食物、供品給那些孤魂野鬼們。沒有兒女的孤魂野鬼尚且有此待遇,為人子孫者,如果不祭祀自己的祖先,豈不是數典忘祖,將自己的祖先淪為無人祭祀的遊魂?所以,切不可不祭祀自己的祖先。

5、祭祖時態度一定要虔誠。祭祀祖先,表達的是對祖先的追思和懷念。所以,祭祀時一定要恭敬虔誠,不可喜笑顏開,不可嬉笑打鬧,不可哼着小調,舉止輕浮,破壞祭祀祖先時的氣氛。

6、不可食用他人祭祀的食物。七月十五祭祀的食物,不是供奉自己的祖先,就是供奉給孤魂野鬼的,不可作為人們的食物食用。所以,最好從小就告給孩子這點。

  中元節包袱習俗

傳統“中元節”是農曆7月15日,傳説在這天的晚上,每個家庭的祖先們都會“回家”看望活着的親人,所以每家每户都會為逝者焚燒包袱、靈屋、元寶等,所以民間也把中元節稱作鬼節。

與春節、清明祭祖不同,中元節燒紙錢不去墳頭,而是將紙錢包成如信封一樣的“包袱”,並在包皮上寫好“收款人”與“寄款人”的名字及關係,再請道士蓋上符印,然後在家門口集中燒化。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燒包袱是一種敬祖的習俗,是活着的人趁鬼門大開的日子給先亡宗親送冥資,以備陰間過活。送的方式,就像陽間給親朋好友寄信一樣,先將冥資(即錢紙)摺疊好,再用白紙包上(白紙包起着信封作用)。接着便是寫“信封”(各地寫法亦有不同)。

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着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除此之外,還得捲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如今街市上已有制式袱皮出售,填寫起來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