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大班下學期年段組計劃

一、指導思想

大班下學期年段組計劃

以“指南”為指導,以園務計劃、教育教學計劃和保教計劃為依據,深入學習“指南”精神,將園本活動課程進行研究、推廣。以年級組為陣地,進行教學研究;以教師實踐中的問題為抓手,進行分析、討論,通過再實踐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按照幼兒園各項工作的要求,建設良好的師風師德,樹立教師良好的形象,不斷提高全年級教師的思想覺悟和服務水平,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真誠合作,友愛相處的集體。

2、積極展開“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捕捉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實踐問題,以幼兒園課題“以繪本為載體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實踐研究”為對象,開展相關情緒繪本的集體備課活動。

3、制定和實施本學期各領域幼兒發展目標、學期各項計劃,結合每月工作安排,逐步完成。

4、配合幼兒園活動,繼續開展以多元閲讀主題的微課題活動,深入研究,將微課題落到實處,受益幼兒。繼續加強幼兒環保意識,開展環保主題活動。

5、討論和制定年級組教科研計劃,收集相關的材料,開展豐富的教科研活動。本學期繼續加強對學習性區域活動的研究,改善班級區域活動環境,增強教師對學習性區域活動的進一步認識。

6、繼續開展主題活動,各班根據主題內容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做好主題與環境相融合,主題與區域相融合,主題與遊戲相融合。有效實現主題的作用。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課程建設

1、課程審議

抓好日常工作的檢查,每月集體進行主題審議,共同商定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定期討論話題活動開展的情況,針對目標的確定,重難點的把握、活動形式、內容、各種資源的整合等方面,進行交流討論;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本學期開展主題活動《我們

在春天裏》、《環保小衞士》、《小問號》、《再見吧幼兒園》,其中在環保小衞士主題中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與幼兒園環保主題相結合,並延續上學期的環保活動,將環保意識不斷灌輸給幼兒,播放記錄片片段《穹頂之下》給幼兒觀看,並利用飯後休息時間請幼兒交流講述自己的所見所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畢業典禮,開展《再見吧幼兒園活動》帶領幼兒參觀國小,鼓勵幼兒上國小,激發他們的嚮往之情。本學期我們將把該主題活動作為重點,開設相關的區域活動、角色遊戲,鼓勵幼兒帶書包、鉛筆盒等文具用品來園,讓孩子對於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充滿期待,也感到光榮和自豪。考慮到國小生活與幼兒園的區別,也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適應國小生活,本學期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還必須加強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鼓勵幼兒在課堂上勇於發表意見,教師可多以小組合作、個別指導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課後請幼兒將幼兒園學到的兒歌、歌曲回家複述給家長聽,並請家長認真記錄,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2、環境創設

良好的環境是組織幼兒開展一日活動的基礎,因此我們老師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為了提高大班幼兒的主人翁意識,本學期的主題牆創設將更多的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出謀劃策。也可以在主題牆中留出部分區域給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根據主題內容和自己的意願用剪、貼、畫等形式自由創設主題牆面,讓幼兒真正參與到主題牆的創設中。

在創造性遊戲中教師可多提供半成品,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幼兒更多的投入到遊戲中。各班在自己教室也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多創設各個遊戲區,如醫院、美髮屋、美食車、火鍋店、服裝店等,把生活濃縮到幼兒園來,讓孩子在遊戲中去學習生活的技能,感受生活的多樣性。本學期我們將繼續蒐集相關“學習性區域活動”內容,供教師學習,並針對大班幼兒年齡,設計合理、易操作的區域活動,佈置好區域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得到發展。另外在區域遊戲環境中我們也可開闢一片非成品材料區,如請幼兒蒐集各種瓶子、紙張、玩具、裝飾品等,將這些材料放在指定區域中,在區域遊戲時供幼兒自由取放和使用,提高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3、家長工作

本學期的家長工作重點也將放在幼小銜接上,如開展幼小銜接講座,鼓勵家長在家時讓幼兒練習寫數字、督促幼兒將幼兒園的兒歌、故事回家複述。通過成長足跡、家

校路路通等形式,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的在園情況,幫助幼兒改正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鼓勵家長利用休息時間多陪孩子閲讀,到圖書館借閲書籍,感受閲讀的樂趣。通過安康家園向家長宣傳如何正確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如:鼓勵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見面,消除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讓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讓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溝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領導者,增強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在平時生活中,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見聞,誘導孩子也學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心聲,分享自己的食物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還可以讓孩子邀請他們的小夥伴到家裏做客,讓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夥伴。

《大班下學期年段組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