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中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

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XX市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開學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學校教學工作實際,強力推進“9+3”計劃,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教育“9+3”計劃,鞏固“雙高”、“普九”工作成果,紮紮實實地開展好“控輟保學”工作,將輟學率控制在1%以內,鞏固率達到85%以上。抓好中職招生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結合《XX市教育和科學持術局關於教學“六認真”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深教科研【2017】35號)的要求,開齊開足課時,細化管理目標,抓好“備、教、批、輔、考、研”和課外活動。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完善課程設置的結構,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突出質量意識,聚焦課堂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效益。

3、深化“質量就是生命”的意識,狠抓畢業班管理工作,提高畢業班教學成績,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

4、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抓好校本教研活動和各項課題研究工作,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參加XX市教研聯盟活動,校際示範交流研討活動,努力推進學校教師可持續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5、貫徹實施《WW中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做到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完善《WW中學教學工作考核制度》,建立規範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履職情況和工作成效,有效推進效能建設,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工作措施:

1、教學管理工作:

⑴、加大“控輟保學”工作力度,落實“包保責任”制。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預警機制和問責制度,確保“三率”達標,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鞏固“雙高”、“普九”工作成果,抓好中職招生工作,按照部署做好教育“9+3”工作。

⑵、健全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完善相關教學管理制度,構建學校教學管理新體系。修訂完善《WW中學教學工作考核制度》,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⑶、嚴格執行“八個嚴控”,規範辦學行為。加強課堂管理工作,規範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學校教務處不定期檢查教師的課堂、教案、學生作業,每日進行上課巡查,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情節嚴重者將根據相關制度予以處罰。

⑷、公正、公平、合理、科學考核評價教師,將各項考核結果用於績效工資發放和年度評先選優工作。實行教學質量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穩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完善教育教學和會考獎懲制度,嚴格執行和兑現教學質量責任制和問責制,逐步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⑸、做好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做好學生休學、轉學、復學等工作,完善學籍網上平台的數據。

2、教學常規工作:

⑴、學校實行每週備課檢查上崗制、每月教學常規檢查制,確保教學常規工作有序、規範開展。要求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結合學生實際確定“三維”目標應達到的基本要求。認真分析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情況。

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相結合,做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育技術、備教學方法、備學生作業、備教學流程。編寫教案以學生髮展為本。每一課時設計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型、教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課後反思等。備課時既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因材施教。提倡教師撰寫具有創造性、個性化的研究型教案。教案編寫要求寫詳案,有豐富教學經驗,教學效益高並獲市級以上“骨幹教師”的,經本人申請學校同意後可以寫簡案。教師加強信息技術學習,進行課件製作,充分發揮“班班通”設備功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⑵、每週公示教師教學情況,構建學校、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監管體系,不斷規範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學中要求明確教學三維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重視教學過程、科學利用教學時間,重視知識目標的落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運用班班通等現代化教學資源開展教學,規範教學行為,大力提倡賞識教育、啟發式教育,因材施教。利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⑶、加強任課教師的學生作業批改檢查監督力度,學生作業佈置要適度、適量,要體現差異性,提倡因人而異,按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次佈置作業;作業要批改認真,批語工整,批改無錯誤,不漏批,不代批,要求全收全改,有訂正,有記錄,有針對性輔導;書面作業批改要及時,對作業中出現的普遍性、典型性問題要及時分析評講、訂正。作文要在一週內批好;批改符號要規範,批語要簡要、有激勵性。作業批改次數根據各學段各學科特點按照教學時數適度確定,切實起到促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中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