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通用10篇)

熱點2.28W

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最具潛力的生產力,信息資源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為一個地區和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作為社會信息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學校信息化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為明確我校信息化建設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校信息化工作,根據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通用10篇)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

一、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我校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統一平台、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則,以整合利用現有網絡信息資源和不斷完善系統服務功能為重點,儘快建成具有先進水平、能夠與國內信息高速公路接軌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集信息開發、應用、建設、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全校上下貫通、運轉協調、便捷高效的比較完整的信息化體系,把莊河十九中信息網絡建設成為高檔次和高水平的優秀區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1.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教育力度。一個學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於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應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並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觀念。使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髮展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①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確保學生信息技術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在達到規定要求的同時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②加強信息技術競賽的輔導工作,不斷積累輔導經驗,及早發現苗子,爭取在近年內能在省級競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③開展學生電腦小製作活動,每學年開展班級網頁製作比賽、電腦設計比賽,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④組織成立“電腦愛好者協會”,做到有輔導老師,有活動安排,有協會主頁,並以此為輻 射點,提高全校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

2.努力建設一支信息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中心。應深入調查與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培訓方式,重點應立足“以用促學”的方針,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此應努力開展以下幾項工作:①以中級考試為切入點,長期堅持對教職工進行信息技術全員培訓。但應逐步改變培訓的方式,提高校園網在培訓方面的作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逐步更新培訓內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網絡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

3.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及其平台。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為此,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資源庫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的資源庫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源種類與學校教學實際不相適應,資源內容沒有校本化、管理無序,可利用性較小,使用效率較低,不能真正實現資源庫本應發揮的效用。

三、信息化建設主要工作:

1、加強管理,注重調 查研究,徵求廣大一線教師的意見,特別是應着重研究校本資源的目錄結構,構 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資源庫系統。目前應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原有的 資源庫的結構調整。

2、應逐步開展案例、課例庫建設,應着重理清現有的各類文 本資源、課件資源、音像資源的管理目錄,在此基礎上新增案例、課例庫。目前, 我校的校本視頻資源非常缺乏,應着力開展此項工作,為建設“校園網”做好準備。

3、着重資源庫與教師的接口、平台建設,以實用、易用為原則,做 到每一類資源都有相應的用户界面。着重加強校內資源“點對點傳輸”研究與建 設,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此項工作。

4、應進一步加強資源庫使用的培訓,做到人人會用資源庫,天天使用資源庫,真正發揮資源庫的效用。

5、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精心設計,逐步建設學生學習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討論區、學生網上社區。

6、加強學校網絡系統的管理和建設工作。校園網不僅包括硬件設施,還包括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加強硬件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着力建設用户平台。最終應以學校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界面、校內資源庫系統、在線教學系統 (網校)、德育系統(包括在線心理諮詢)、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羣。近期內重點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硬件層面:應加強管理,及時監控,確保學校網絡系統的 安全、順暢運行,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服務。②軟件層面:加強學校主頁建設, 確保學校主頁擁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對外宣傳,一是為擴充各個子系統作相應 的準備。③逐步開展各教研組、部門的網頁建設;給有興趣的教師以適當的培訓,大力提倡教師建設個人主頁。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教研組、部門主頁建設,兩年內有三到五個的教師主頁。逐步建設學校行政辦公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的核心是實現無紙化 辦公,力爭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使全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上個新台階。

本《方案》主要是為落實學校發展遠景規劃中提出的有關學校信息化目標而制定的,每學年應根據本《方案》提出的目標制訂相應的實施計劃,做到有步驟、 急緩有序,逐步推進,力爭能早日完成學校遠景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2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御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鍊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着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説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運行速度。在部分樓層、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結合編寫“學校員工手冊”,通過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編入《學校信息化實驗管理手冊》。

3、進一步發揮我校的辦學特點,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網絡環境,探索實現“立交橋”教學的辦學模式。根據二期課改推進的需要,完成實驗化學、實驗物理、生命科學等數字實驗室、遠程教育實驗室的建設及ti技術教學的推廣。

4、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台,把現網站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動教學平台”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青睞的資源網站。在現有電子圖書館的基礎上發展圖書館信息化資源庫藏,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頻資源信息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台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5、在完善更新學校數學學習網站、信息科技學習網站、攝影學習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個人網頁的鏈接(以市、區學科帶頭人為主的學科網站)。為改善目前學校網站信息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信息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塊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6、建設校長管理平台,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利用網站後台管理,及時發佈、更新學校各類管理信息,提供學校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信息檢索等服務,初步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提高協作效率。

7、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存儲、網上交流平台(網絡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園網,更新添置計算機

2、加強軟件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並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 加強校園網建設。

(1) 宣傳瞭解。

讓教師瞭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學科教學、五認真工作、課件製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 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件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 實踐應用。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術水平的教師隊伍。

四、網絡管理

1、 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加強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整合,促進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

通過幾個學期的積累和探索,德育室已經建立了德育專網,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網絡,整合了學校社工、心靈花園、學校法制、大隊部、kwhl課題網,同時在網上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藉助博客討論開展的視頻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討論回覆,通過網絡以動漫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上學期又以網絡電視台的形式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探索。本學期我們將要更加紮實得配合德育室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深層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體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信息化整合這一契機,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對學校德育信息化的認同,並藉此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六、繼續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與維護,更新學校現有網站

學校計算機網絡通過幾個學期的調整和重新佈局,以及將學校局域網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本學期關鍵要解決服務器機房內web服務器以及域控制器的軟件升級和web服務器內的資源重新調整以及校園網的安全問題。

學校網站經過幾年的積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網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七、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學校計算機中心基本情況

學校擁有服務器29台,計算機終端1452台,其中筆記本152台、辦公用機38台、圖書閲覽用機49台、機房學生用機1213台。學生機房24間,每間機房配備50~60個計算機機位,投影機或者大屏幕液晶電視機。學校在大部分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專任教師100%配備筆記本電腦,90%的教師會製作多媒體課件,並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保證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數字化教學。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3

1.引言

在“211工程”的支持下,東北大學校園網絡基礎設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變,實現了“千兆主幹、百兆接入”的目標,可以向全校師生提供高質量基本網絡服務,部分應用支持系統與信息服務系統在校園網上平穩運行。這些都為東北大學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最終實現“校園信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搞好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是事關學校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個較為實際的校園信息化建設規劃,將對長期的校園信息化建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校園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必須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首先,做一個長遠而系統的整體規劃是實施任何系統工程必需的步驟和一貫做法。其次,校園信息户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分步、分層次逐步實施,逐步完善。同時,校園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異常艱鉅而複雜的任務,需要全校師生員工下大力氣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校園信息化的成果更加鞏固。另外,校園信息化建設應該以點帶面,逐漸突破,逐步全面鋪開。從長遠着想,用發展的眼光規劃設計校園信息化的藍圖是進行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統一全校教職員工對校園信息化的思想認識,加大各個二級部門的信息化建設考核力度,將信息化建設變成一個人人支持的大環境。使得全校師生員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園建設環境中來,才能不斷開發出來網絡上的應用系統。

2.建設原則和總體目標

校園信息化是以校園網絡為基礎,從教學環境、教育資源到教學科研活動全部信息化。其特點在於利用信息技術把學校教育科研機構、教育科研基礎設施、教學資源等進行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使得校園內的教師、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各種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活動。

東北大學校園信息化建設應本着“統一規劃、軟硬並重、分步實施、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持之以恆”的建設原則,有計劃、分步驟逐步將我校建設成為一個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虛擬大學。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統一全校教職員工對校園信息化的思想認識,使得全校師生員工投入到校園信息化建設中來,不斷開發出來網絡上的應用系統。

信息化校園建設,首先應選取重點應用開始,逐步展開。將總體規劃的系統逐步細化,按照輕重緩急逐步開發並應用起來,在應用開發的同時,為以後的系統開發積累經驗。在開發和應用各個系統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系統的實用性,如果開發出來的系統沒能得到充分的應用,很難看出存在的問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財力。信息化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必須堅持不懈。只有不斷努力和改進,才能將信息化校園建設的成果不斷提高、鞏固。

校園信息化是以網絡基礎設施和基本網絡服務為核心支撐平台,將東北大學從環境、資源到活動全部實施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東北大學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管理、服務等活動移植到一個數字網絡空間環境下,從而達到提高東北大學教職員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質量、科研實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並最終將東北大學構造成為一個數字空間下的虛擬大學。

“校園信息化”是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將現實校園的各項資源信息化形成的一個數字的虛擬空間,使得現實校園在時間和空間上延伸開來。校園信息化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3.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校園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網絡服務系統建設、網絡應用支持系統開發、網絡信息服務系統開發等幾部分。其中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校園網絡以及工作在這些網絡之上提供服務的服務器系統等。基本網絡服務包括最常用的Internet服務和實現上層網絡應用所依賴的基礎服務(如目錄服務、域名服務、認證系統等),它是衡量網絡系統功能是否完善的一個重要標誌。應用支持系統是校園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數字化圖書館、網上教學系統等。信息服務系統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統,它為用户提供一個統一的界面來獲取各種應用系統的服務。

4.東北大學校園信息化分階段實施方案

校園信息化建設一期工程

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一期工程,側重完成接入網建設,使網絡的有線和無線接入線路覆蓋整個校園,基本解決教學區和學生區的結構化接入佈線問題,完成全校信息高速公路主幹網擴容與高速接入網建設任務。在此基礎上,擴展基本網絡服務類型,提高基本網絡服務的承載能力,使校園網絡核心服務器基本滿足校園信息化的需要。同時,加強網絡應用支持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開發網絡教學系統,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庫管理系統,實現校內收發文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對於信息服務系統,開發我校信息交換的公共平台,使我校的信息發佈實現自動化。

在一期工程中,在學校統一規劃的指導與網絡中心的'協調下,學校各個二級單位應充分利用學科建設資金完成單位內部的綜合結構化佈線,使網絡線路到達所有的辦公室、實驗室、研究室,充分

挖掘本單位內部的信息資源,建立單位內部的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為單位內部的信息化建設制定長遠規劃和詳細的實施步驟,為各個二級單位的“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礎。

校園信息化建設二期工程

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二期工程,進一步完善接入網建設,擴大無線接入部分,完成校園網絡主幹網萬兆升級工程,部分網絡應用較為集中的樓宇接入達到千兆;繼續擴展基本網絡服務類型,提供諸如數據庫服務、授權服務、認證服務等服務類型。在此基礎上,重點解決校園網上“有路少車、有車缺貨”的問題,開發校級的各種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人事、財務、教務、科研、資產管理系統等,使這些管理系統工作在校園網絡上,並提供校園內部的查詢、統計等功能。從學校整體角度出發,一定要重點建設和推行全校的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使我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辦公全部移植到網絡環境下,提高辦公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

在二期工程中,學校各個二級單位應在學校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的支持下,開發自己單位內部的管理系統並與校級的管理系統融為一體,提供校內甚至校外網絡用户的信息查詢能力。在開發和應用過程中,應該注重實用和適用,這樣才能將本單位的各種信息資源利用起來,為不斷完善這些管理系統打下良好根基。

校園信息化建設三期工程

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三期工程,在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基本網絡服務和應用支持系統的基礎上,加強校園網絡上面的信息服務系統建設,重點解決校園信息化建設“貨”的問題。提供全校範圍內的高性能計算服務,建立基於校園網絡的各種信息查詢統計系統,並逐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學校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硬件建設主要集中在完成基於校園網絡的視頻會議系統和校園網絡一卡-通系統。

在三期工程中,學校各個二級單位應在完善本單位內部的綜合管理自動化系統同時,加大對信息化建設人員的投入,是建立起來的系統得到充分利用,配合學校的整體建設,實施本單位信息系統建設,將本單位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園網絡上,為單位內部甚至全校師生提供充分、使用的信息資源。

校園信息化建設三期工程完成以後,東北大學的信息化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變,基本實現了校園信息化的宏偉藍圖。正如前述,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鉅性、長期性與複雜性的任務,將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不斷提高和持續鞏固應作為我校教職員工堅持不懈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將我校校園信息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為我校今後的長期發展奠定紮實的信息基礎。

5.組織與領導體制

校園信息化建設是一把手工程,應堅持“學校策劃、中心搭台、部門唱戲、齊抓共建”方針,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從學校層面,成立東北大學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校長掛帥,主管校長具體負責,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蔘加,負責制定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大政方針。領導小組下設專家組與辦公室。從二級單位層面,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推動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支持,建立校院兩級聯席會議制度,切實落實“學校策劃、中心搭台、部門唱戲、齊抓共建”方針。

6.結束語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校園信息化建設也是如此。一流的設備需要一流的人才來管理,一流的信息化建設成果仍需要

一流的人才隊伍共同鞏固和發展,才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校園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在不斷髮展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必須開展“人才工程”建設,把德才兼備的網絡技術人員和網絡管理人員充實到校園信息化建設中來,才能實現校園的真正信息化。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4

一、現狀分析:

校區是20xx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處縣直國小,隸屬師範附小統一管理。學校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建設,佔地50畝,建築面積13380平方米,設計招生規模36個教學班,1620個學生席位。現有15個教學班,531名學生,36名教師全部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教師電腦人手一台,均外接互聯網,所有班級均新上高標準觸控一體機和實物展台,學生微機室一個。其他教學、辦公設備逐步招標採購之中。

二、發展目標:

1、儘快完成各種教學、辦公設備招標採購,創造高標準的信息化建設條件;

2、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學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發揮現代教學設備功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4、培養高素質信息化教學教師隊伍,創建信息化建設特色學校。

三、工作措施:

1、協調縣教育局和招標辦,三月份進入錄播室招標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裝調試。

2、和有關公司合作,安裝信息化校園管理系統,組織教師培訓,實現內部管理、家校聯繫、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網絡化運行。

3、儘快完成會議室、多功能報告廳設備設施的招標採購,為教學研討、交流、培訓創造良好條件。

4、邀請教育局電教站領導來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進教學設備、現代信息化條件下課題教學改革、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開展相關專題培訓。

5、配備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育教學專業書籍,創建教師個人博客,倡導實現學習型、研究型個人專業化成長。

6、舉辦信息化建設微論壇,開展信息化教學業務研討。

7、舉辦信息化優質課評選,以賽代練,典型帶動,培養一批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高素質教師。

8、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上級信息化技能比武,學習優秀教師和先進單位的典型經驗。

9、選取部分班級,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試驗,加快學習信息技術現代化步伐。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利用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依託泉州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農村邊遠地區,採用點對點、人對人的方式進行優質資源輻射、幫扶、互動。通過網絡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範圍,開展網絡教學教研,實現校際、學科、教師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為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加大對玉湖學校、藍田中學信息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各有關學校開展工作,推動建設項目有效落實,特成立“溪安八中幫扶玉湖學校、藍田中學信息化建設領導組”,名單如下: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各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研室,負責協調項目工作的落實;抓緊實施進度,並報送每季度的工作進展情況。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一)工作任務

1.該項目由教研室負責,推選本校各學科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其他部分優秀教師,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開展網絡教學教研結對幫扶活動;根據縣教育局的實施方案制定本校具體的輻射、幫扶實施計劃;在網絡學習空間開通之前先做好優質資源儲備等相關準備工作。

2.網絡學習空間開通之後,主動聯繫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個人網絡學習空間互認為好友,為對方提供本學科各種資源,或根據對方要求幫助建設新資源,開展網絡教學教研活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3.謝章棋副校長負責每季度彙總、填寫《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情況表》(附件2)並報送教育局生產裝備站進行績效考評。

(二)實施進程安排

xxxx年完成本項目建設,並長期開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具體建設實施進程如下:

二至三月份:項目啟動階段。根據教育局安排確立幫扶關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上報需開通網絡學習空間客户端教師的相關信息。

七至八月份:組織有關教師參加泉州市教育局開設的暑期應用培訓;我校國中教師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信息關聯基礎上,相互在網絡學習空間建立好友關係,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組織相關8所項目學校全面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開展教學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進行回顧總結,並完善持續幫扶方案。

本項目具體工作進程實行季度報告,每季度最後一個月下旬向教育局生產裝備站書面彙報。

四、組織實施

1.要加強領導,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要加強交流,與結對學校加強聯繫,建立穩定的互訪交流機制,瞭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根據工作需要,隨時調整幫扶工作重點和實施方案,相互協調,保證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3.要加大宣傳,統一思想,使教師認識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主動積極地參與幫扶工作。同時,要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確保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4.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本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並與結對學校達成協議。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6

信息技術發展很快,為了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我校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建設為重點,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力爭創辦教育信息技術示範學校。結合我校校情,我們擬定了2018年度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

1.使廣大教師能夠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實用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2.使廣大教師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教育教學信息處理。

3.使廣大教師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服務。

二、培訓對象

1.在校的所有教職員工。

2.學校不設定參加考試教師的年齡,對自己不參加考試的教師將來產生的後果自己負責。

3.對已經取得國家或省級計算機過關證件的教師,也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

4、計算機教師也應參加學校組織的考試。

三、培訓的內容與要求

1.基本操作部分

①文件及文件夾的建立、命名、保存

②文件及文件夾的刪除、移動、重命名。

③文件內容的複製、剪切、修改和刪除、④查找。

2.瞭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會建立新文檔,並能在硬盤和u盤上存儲、打開。文字處理部分

①文字輸入(速度、準確率)

②排版

③本學科試卷排版打櫻

3.表格的製作部分

①繪製表格(規整表格、不規整表格)、

②設計表格、

③教案設計。

4.會使用cai軟件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的製作。

5.網絡知識部分:

(1)怎樣申請電子信箱及收發郵件

(2)創建自己的博客,並在博客上上傳電子教案,參加與校內外教師的集體備課活動。

四、培訓方式:

以自學為主,指導為輔。

五、考核的方法和形式

1.考試的內容為計算機實用操作技術,不考理論知識和死記硬背的內容。具體考核的內容及要求細則,由學校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統一制定。

2.本次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不再進行統一集中培訓,一律靠個人自學。

3.本次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共分三個檔次記錄成績,即:優秀、合格(過關)、不合格(不過關)。

4.對取得《教師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證書的教師在聘用、晉職、評優、等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促進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室的作用,促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方法,掌握運用網絡蒐集、整理、處理信息的方法,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二、組織安排:

由信息技術教研組具體組織實施。

三、培訓方法:

採用集體指導、互幫互學、上機操作的方法。全體教師參加培訓,中年教師重點輔導,45週歲以下教師考核過關。具體為各任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設計出一課時的課件製作腳本,按電子備課室使用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由輔導幫助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並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

四、培訓內容:

Windows基礎;網絡基礎及計算機安全;Word基礎;Excel電子表格;PPT幻燈片製作等內容。

具體要求:Windows基礎:計算機系統基本組成與結構;操作系統的功能特點、啟動與退出;圖標、窗口、菜單、對話框、文件、

文件夾、驅動器的概念與操作;資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與使用;常用程序安裝、刪除與幫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輸入法;附件(記事本、寫字板、畫圖、媒體播放器、錄音機、計算器等)的使用;顯示分辨率的設置;殺毒軟件的使用等。使用IE瀏覽;收藏夾(收藏、整理、導入、導出);搜索;下載;電子郵件等。網絡病毒知識及預防等。

文字處理(word):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法(建議採用五筆輸入法或全拼輸入法);文檔的建立、打開、保存等;文檔的基本編輯;文檔的排版(字體、字型、字號、字間距、行間距、段落格式的設置);文檔的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表格製作、公式編輯、圖文混排等。軟件:Word2000/XP。

電子表格(exce):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建立、編輯工作表,設置工作表格式,製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數,用Excel進行數據的統計,Excel與Word的綜合運用。軟件:Excel2000/XP。

課件製作ppt:演示文稿軟件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創建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視頻或其它對象;編輯與修飾幻燈片;超級鏈接;組織與整理幻燈片;設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打印幻燈片。軟件:Powerpoint2000/XP。

五、培訓考核:

1.各任課教師必須按時參加學習培訓,並填寫電子備課室使用登記表。期末以培訓登記冊量化考核。

2.各任課教師在期末必須上交一節有較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製作腳本和課件,此課件作為學校的共享資源。期末作為一次上交材料進入常規教學量化評估。

3.凡參見培訓的教師必須將自己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運用於課堂教學,期末以此作為常規教學量化評估中上課一項評分的參照。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指導意見》,結合二期課改精神,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主要內容,增強教師將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整合於學科教學的能力、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校系統的開展了計算機操作學習,基本辦公軟件學習,簡單的課件製作培訓,隨着校園網絡的建設,又開展了網絡操作與網絡資源利用的培訓。現在,全校的教師都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網絡操作、課件製作及計算機備課等技能,並全面應用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同時,學校開設了完善信息技術課程,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普遍掌握了較好的操作技能,促進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開展。

由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技術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隨着教師意識的提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方面開展學習、研究和實踐。

三、研修目標:

在教師現有的技術基礎上,通過培訓,使我校教師樹立科學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發展的意識,建立基於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能有效的應用信息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提高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將通過教師全員性、主動性的參與,實現以下的信息技術校本研修目標:

(1)學習新的計算機技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深入。

(2)通過理論學習、交流互動、觀摩借鑑、實踐研究等活動,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整合的實效。

四、主要內容:

研修模式:結合教師的自身情況和研修的目標,我們將以技能學習、理論學習、實踐研究、交流觀摩四個環節開展研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瞭解,在實踐中提高,在交流中促進。

(1)進一步學習網絡資源的獲取與應用,提高教師信息資源的獲取能力。通過學習網絡資源搜索的技巧、網絡資源下載的技巧提高教師的資源獲取能力。

(2)學習課件製作新技術,提高教師信息資源的應用與整合能力。在教師普遍掌握基本課件製作的基礎上,學習新版PowerPoint、Flash的新功能的操作與使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3)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意識。聯合教科室,定期開展有關二期課改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相關理論的學習,使教師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

(4)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教學實踐。結合課改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相關理論,讓教師利用日常教學活動,推進理論在課堂教學實踐。

(5)通過互觀課交流,促進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交流與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整合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

(6)通過組織教師開展對外校的優秀教師和本校的各級骨幹教師教學的觀摩,為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通過學習優秀的整合實例,提高自身的認識,提升教學的能力。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通過培訓使教師進一步提高師德修養、文化素養,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使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打造技術創新課堂,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效益;促使教師儘快掌握信息時代的理論,信息技術應用的方法以及教育科研基礎知識,積極營造全員參與應用信息技術的良好氛圍。建立一支素質良好、能適應信息時代教育要求的反思型、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二、考核內容

根據上級要求,學校信息化教學發展規劃制定具有科學性和有效組建管理團隊,瞄準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科學制定學校信息化教學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確定相應的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主題及教師校本研修計劃,建立健全有利於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各項制度。

(一)根據本校信息化教學發展實際和規劃目標,制定校本礦修規劃,從《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考核規範》中選取8項微能力作為校本研修主要內容,使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

(二)校本研修活動組織的有效性和創新性。

組織開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常態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動。

(三)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考核情況

教師根據所選的微能力,參加三項微能力(至少覆蓋三個維度)考核。

(四)教研示範引領和互幫互學情況

以學校教研活動為契機,以微能力提升為重點,每學期開展“互聯網+小班化”研討課、展示課等活動,從而達到教師間幅射帶動和學習借鑑。

(五)教師的微能力合格率等情況

通過學校審核、互學互評、專家認證達成線上線下50學時培訓學習任務。

三、考核措施

研修環節

考核任務內容

佔考核百分比

學校集中培訓

1、按時參加學校集中培訓

2、個人研修方案

15%

線上自主學習

完成線上培訓任務,達到規劃學時數。

30%

校本研修活動

1、信息化教學設計、説課案。

2、互動式課件/微課

3、課堂實錄片段,3-10分鐘,可用手機錄製。

4、與微能力點“提交指南”對應的任務及評價標準。

30%

成果打磨展示

1、融合創新應用教學案例。

2、教學設計、説案、課件、微課、實錄等資源包。

3、教學模式/校本研修創新方式。

學校信息化建設方案 篇10

為貫徹落實《阜寧縣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與應用能力培訓考核方案》,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打造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要求的新時代教師隊伍,特制訂此校本培訓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通過集中培訓與日常研訓,促使教師基本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基本理論與技術、課堂多媒體操作、課件製作等信息化教學基本技能。

(二)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推進課堂信息化教學。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骨幹教師人才隊伍。

二、培訓與考核對象

1968年1月1日後出生的教師均須參加培訓和考核,超齡教師可自願報名參加。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教師和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還須參加Flash培訓考核工作。

三、培訓與考核內容

1.信息技術基礎部分:教師能夠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能較熟練地使用辦公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能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公式運算。

2.信息技術應用部分:掌握多媒體課件設計基本知識,熟練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和資源庫管理系統,能夠製作多媒體電子教案。

3.多媒體教學設備操作使用:能規範操作液晶投影機、視頻展台等多媒體設備,能規範操作卡座、功放等教學音響設備,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音響設備開展教學活動,並掌握一定的多媒體設備與教學音響系統的日常維護知識。

4.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

⑴Powerpoint幻燈片的設計與版式;文本、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的採集、加工、編輯、裝飾的方法和技巧;

⑵學科動畫工具(Flash)開發及設計方法。

四、培訓方式及時間

1、分散自學:教師要通過自學,基本瞭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及相關技能。

2、集中培訓:根據課程內容及參訓教師的實際,採取集中講授、操作練習、小組研討、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證培訓的實效,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

3、培訓時間及培訓地點:

培訓時間:自20xx年3月初開始,20xx年8月結束。每單週三為集中培訓時間。考核時間為8月23至28日(具體時間待定)。

培訓地點:開發區國小多媒體教室

五、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導處、總務處、電教處等相關人員組成。

組 長:佟紅升

副組長:戴耀鬆

成 員:劉利民 葉根生 何志慧 吳必林

六、培訓具體要求

1、制定相應的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切實可行的各種應用培訓管理與評價機制。

2、在培訓之前進一步檢查、維修培訓硬件環境和網絡,確保順利開展培訓。

3、建立完備的培訓人員考勤和監督檢查制度,保證參訓人員數量,確保提高本次參訓教師課程整合技術應用水平。

4、細化過程管理並形成完整的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