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通用6篇)

熱點3.1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益活動簡要事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通用6篇)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1

綏德縣誌願者愛心公益協會成立於2016年5月17日,並在民政部門登記為法人組織,2017年3月16日在“志願雲”系統正式註冊。協會自成立以來,廣泛的發起和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和項目:組織多項志願服務活動幫扶留守兒童聚集的名州國小;為榆林數個節慶賽事活動提供志願協助服務;熱心支持養老院敬老志願服務;積極組織愛心義賣等活動。

在今年7月26日,綏德縣遭遇了百年以來受災羣眾最多、受災範圍最廣、受災情況最重的大洪澇災害,全城告急,四面受困。在突如其來的災情面前,綏德縣誌願者愛心公益協會馬上發佈救援項目,組織全體協會志願者,號召廣大愛心人士,投入到抗洪救災的工作當中。原本計劃招募500名志願者參加的救災活動,馬上就有735人報名參與項目。

志願者們攜手並肩、精心組織,力求打好“創建家園”頭陣。協會詳細部署,統一購買袖章,分工協作,將志願者分為:救援組、宣傳組、發放物資組、後勤組、登記組、鏟淤泥組等。救援開始後,志願者將縣區受災嚴重的地點劃分為20個點開展救援。同時籌集捐款,購買物資分發給受災羣眾,共發放物資:礦泉水:10146件、方便麪:9225件、幹饃片:1318件、火腿腸343箱、牛奶686箱、麪包3691個。

27號那天晚上,全城停電,所有的電梯無法運行,但不管爬多少層樓的樓梯,每一個志願者都搶着去,沒有人喊累,沒有人喊苦。他們心裏只想着受災羣眾能夠儘快收到這些物資。28號,天空一直下着雨,但是志願者們冒着雨一直在搬送物資,沒有退縮一步,他們説哪怕是下刀子也要把物資發放到受災羣眾手中。

為了將有限的物資公平合理的發放,他們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他們都不吭聲,也不抱怨。他們當中許多人即使胳膊酸的抬不起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會停下來休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多耽誤一分鐘,綏德就晚一分鐘恢復正常!鏟淤泥的他們是那麼的賣力,雖然已經很累了,但他們還堅持幹,蹲着睡着的、靠在鐵鍬上睡着的、坐着睡着的、各種各樣的睡姿,那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睡姿。這支隊伍中還慢慢加入了許多自發的小志願者、老年志願者和家庭志願者。

在這支隊伍裏沒有年齡區分,有的是滿腔熱血的奉獻精神,愛心在相互傳遞,愛心在相互温暖。越來越多的羣眾受到他們的感染,加入到了志願隊伍當中,他們為綏德的抗洪救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用愛點亮了全城的温暖明燈。抗洪救援活動持續開展了一個多月,至今,協會還在不斷的隨時參加有需要志願者的後續工作。綏德縣誌願者愛心公益協會永遠不會停下志願服務的腳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感恩有你!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2

蘇惠琴,女,回族,44歲,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鎮涇灘四社農民,2007-2013年在平涼市崆峒區武家園小區物業部為出納,後任物業部主任,在單位上班期間,時常利用假期參與公益活動。2013年7月,由於岷縣發生地震,她和丈夫馬有生救災之後,選擇了做專職公益人之路,並和丈夫成立了平涼眾益農村社區發展協會,蘇惠琴任祕書長之職。

作為公益人,蘇惠琴嚴格要求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身公益事業中,以農村弱勢羣體利益為重,不重個人得失,用熱情和奉獻的精神彰顯一個公益人的使命感,主要事蹟如下:

一、發揮專職公益人的模範性

作為一名專職公益人、一名志願者,首先要做到帶頭幹,再苦不退縮,她和丈夫參與了2013年7.22岷縣地震救援,隨後蘇惠琴參與岷縣壹樂園兒童服務站工作,在災區一呆就是半年,在艱苦的條件下每天往返於災區的重災點學校,給孩子們帶去歡樂,讓災區孩子走出因災心靈受到傷害的陰影,而丈夫而在平涼市走鄉串户,扶困助弱,發展志願者,運營平涼眾益農村社區發展協會;2016年7.19河北特大洪災救援工作,身為一名女同志,在河北災區的酷暑中做災情評估,發放救災物資等工作,她從不言苦,在河北的半個月,帶領一隊志願者深入受災一線發放物資,寬慰受災羣眾,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最忙碌的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在平涼眾益在當地的項目中,蘇惠琴也是帶頭走訪貧困山區的村落學校,貧困山區成為她的主要工作地,一年有一半時間在山區渡過的。

二、注重實幹,業績突出

平涼眾益成立四年期間,為幫扶平涼貧困地區學校、社區,根據需求,蘇惠琴積極向基金會、其他公益機構、愛心企業申請物資及支持類項目近20多個,蘇惠琴作為項目負責人,每個項目從申請到執行、總結、財務審核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從不走形式,走過場,讓每個項目的實施到位,落地有聲,由於優秀的執行能力和完善的項目管理經驗,得到資助方的認可,使更多的優秀項目落地平涼,使平涼地區的部分學校、社區、兒童現狀得到改善,近四年來,她申請的項目有壹基金温暖包、淨水計劃、兒童平安小課堂、多功能運動場、留守兒童服務站、農村學校音樂教室援建、圖書室援建、甘肅福彩留守兒童關愛、電教室援建、鴻基金愛的揹包、幫扶孤寡老人、環境保護等項目及配套物資價值超過600萬元,項目受益人達3萬人次。

三、甘於奉獻,忘我工作

蘇惠琴在公益路上的四年,忠於職守、愛崗敬業、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甘於奉獻,心牽平涼貧困農村社區、學校,白天奔波在農村社區,晚上伏案撰寫資料,她的時間表裏沒有節假日和公休日,節假日基本都是外出向其他優秀的公益組織學習和參加各類的培訓,旨在提高自己能力,更好的服務於平涼地區的弱勢羣體,正常工作日在農村社區、農村學校實施各類公益項目。2014年在婆婆去世剛十天,她奔赴岷縣災區執行壹樂園兒童服務站項目,一去就是幾個月,她也有家,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工作時常舍小家顧大家,她也很幸運,無論多忙,孃家婆家都支持她、理解她,而她對於公益事業的執着感動了身邊的人,也帶動了一羣人加入公益的行列。

四、作風嚴謹,清正廉潔

蘇惠琴作風優良,為人正直,所有公益項目在選址和執行過程中,不偏不倚,與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協調,讓項目真正落實到有需求的社區或學校。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嚴格律己,以身作則,為志願者們作出表率,做到辦理不推諉,遇難不迴避,不損壞集體利益,清正廉潔。

有人這樣問她,你這麼忙究竟得到了什麼?她説這是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做志願者的最高目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看到項目受助人臉上幸福的笑容,對她來説是最好的回饋。有時候忙的不可開交時,她的朋友説:你選擇你承受,是的,當初執着的選擇時她就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選擇公益這條路,一路前行,不忘初心。

2016年5月,由平涼市崆峒區柳湖鎮推薦,蘇惠琴被崆峒區評選為第四期“崆峒好人”榮譽稱號,2017年度首屆平涼市文明家庭、2018年度首屆崆峒區文明家庭,平涼日報在2017年4月23日發表題為《這對夫妻只願山裏孩子有書讀》,報道她和丈夫幾年來四處奔波援建圖書室30多個,2017年度柳湖鎮政府拍攝微電影《我的公益夢》,以她的真實事蹟為題材反映一個公益人堅持不易的感人事蹟,她執着於公益事業的事蹟在部分基金會、公益組織、甘肅公益界的訂閲號中爭相報道和學習,被稱為關注當地農村社區的一匹“黑馬”。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3

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於2015年籌備,2016年組建,2017年8月16日在阜陽市民政局註冊,2020年增補理事會成員20名,現志願者註冊720名,正式會員108名。2020年9月,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被認定為“AAA級社會組織”。2020年元月,阜陽日報社聘任協會負責人為公益春晚總導演;2020年參加安徽省紅十字會眾籌扶貧大賽,榮獲三等獎;協會被潁州區雙擁辦評為“雙擁合格單位”;潁泉區關工委授予協會“關心下一代”先進單位;協會1人被阜陽市社會組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人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協會3名志願者獲“潁州好人”,一名志願者被新安晚報評為優秀通訊員;《中國文明網》刊發協會表揚稿件2篇,《中國網》刊發協會報道40多篇。《安徽社會組織信息平台》採用協會40多篇稿件。

協會黨支部被阜陽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授予“先進黨支部”、協會2021年6月被阜陽市民政局、阜陽市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市社會組織脱貧攻堅“先進單位”。

協會近5年來開展文藝進社區100餘場、雙擁100餘場、三獻(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遺體器官)10場、四助(助殘、助困、助學、助農)100餘場、愛心送考6屆、孝老敬老以及各種社會新風尚活動50餘場。疫情初期捐贈防疫物資16萬,抗洪期間4次奔赴搶險一線慰問,捐助物資10多萬元,曾連續防疫志願服務59天,文明創建志願服務不間斷志願服務兩個多月。

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藉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個平台,緊盯社會需求,拓寬志願服務領域,豐富志願服務內容,打造志願服務品牌,為羣眾解困、幫政府分憂,協會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志願者精神,為阜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領導帶頭率先垂範,組織志願者有序開展志願活動。2020年年初,隨着武漢的疫情發展,全國各地均不同程度出現疫情,國家號召老百姓居家不要外出。面對疫情,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年七年級,協會會長謝尚斌在老家剛和老母親過完除夕就匆忙趕回阜陽市區。他在協會工作羣裏號召志願者們要主動作為,為抗擊疫情開展志願服務。可是,應者寥寥。無奈,謝會長隻身一人開着私家車,帶上宣傳喇叭和酒精、口罩奔赴抗疫一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謝會長的帶動下,協會代理祕書長、宣傳部長陸宏曉於年初四也急匆匆地趕回阜陽,立即投入到防疫宣傳工作中。隨後,其他志願者陸續加入,成立了有20多人組成的抗疫宣傳車隊。

抗疫期間,各社區急缺防疫物資的緊急關頭,及時向防疫第一線捐贈十多萬元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疫情防控59天(社區志願服務、廣播喇叭流動車隊、防疫消毒突擊隊、防疫物資捐贈16萬多元等)2020年擁軍抗洪慰問4次,捐贈急需物資10多萬元,獲得71集團軍某部贈送一面錦旗;創建文明城市志願服務(社區志願服務、廣播流動宣傳、文藝演出宣傳等)近2個月。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抗洪慰問為阜陽掙得榮譽。2020年7月20日王家壩開閘蓄洪,71集團軍連夜奔赴阜南縣蒙窪蓄洪區抗洪。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志願者們在黨員白泉、王雪龍帶領下,於21日上午將部隊所需物資及時送到駐地。後得知部隊轉戰至潁上縣廟台,他們又變道前往潁上,將戰士們所需的靴子送到駐地。第三次和第四次又送去了洗衣機、烘乾機、短褲、襪子等生活物資。

8月2日,抗洪部隊在即將離開阜陽時,為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送來一面錦旗,“關愛人民子弟兵排憂解難獻真情”表達的是人民子弟兵對阜陽人民的一份真情。

積極投身愛心送考,打造阜陽公益品牌。大學聯考年年有,年年免費送!愛心送考(含會考)已持續做了多年,每年由阜陽日報主辦、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承辦的愛心送考活動,只要是大學聯考期間總會成為阜城主要新聞之一。陽光車友會是協會的前身,也是每年愛心送考的主力軍,車友會在做愛心送考的同時,也在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的加入,愛心得以傳遞,如今車友會成員已達200多人。在全體志願者共同努力下,愛心送考活動已成為阜陽知名公益品牌。

在許多雙擁工作中,為困難退役老兵操辦婚事算是比較典型的。2020年6月15日,潁州區王店鎮高棚村退伍軍人高明禮在部隊服役5年後退役回鄉照顧爺爺,為了能夠多掙錢給爺爺治病,他借錢做生意,卻事與願違,負債累累。如今等了他多年的姑娘想結婚與他一起照顧爺爺奶奶,高明禮因為沒有錢舉辦一場簡單的婚禮,感覺對不住姑娘卜嬌嬌。陽光協會了解情況後,決定出手相助,圓滿地為其操辦了婚禮。長期救助全身癱瘓的老革命的遺孤受到了阜陽市各部門的高度關注與讚譽。

近年來,協會每年在雙擁工作方面投入都在10萬元以上,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揚和肯定。2021年7月,阜陽陽光愛心公益協會為潁州區雙擁辦評審為“雙擁合格單位”。

關愛弱勢羣體,傳遞人間大愛。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殘障兒童與殘疾人家庭,協會每年都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慰問幫助,發動100餘輛愛心車幫助潁州區翔飛殘障學校的孩子搬家、接送殘障兒童到市裏吃火鍋、為幾所自閉症學校捐贈大批物品等,都體現了對弱勢羣體的關愛。協會多年來經常對大病患者進行資助,其中有兒童、有青壯年,也有一些扶貧工作者。協會開展“一對一”助學項目,也經常尋求企業參與助學。

鏈接社會資源,助力鄉村經濟。潁東區老廟鄉的姜大姐忙於扶貧工作,18萬斤生薑滯銷。協會得知消息後,發動志願者與愛心企業,聯合媒體,共同發起推銷,3天就售罄。插花鎮老廟鄉的黃桃眼看都爛到地裏,協會發動志願者採摘並且銷售數萬斤;王家壩的農民求助銷售蘿蔔,協會組織社會各界前往收購;潁州區的大葱滯銷,協會積極採購等。

送文化下鄉,助經濟振興。協會專門組建了藝術團,招募社會各界的藝術愛好者,到阜陽周邊鄉鎮進行演出,宣揚紅色文化,宣傳國家政策,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時代文明。通過編排的文藝節目,豐富羣眾的文化生活,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裏,接受時代信息,增強致富信心。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4

我們都説,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生都在做好事。我們還説,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那麼,一個自己本該受人幫扶的人,卻十六年如一日,一直在堅持着幫助他人,我們該怎麼對她表示景仰呢?

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一心撲在我縣公益事業上的人,户縣公益志願者協會會長---李永寧的故事。

她很普通,普通到站在人羣裏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她很文弱,1.6米左右的身高,架着一副高度近視鏡,更顯柔弱;但她很執着,執着到讓瞭解了她事蹟的人無不心生敬意。

她1998年5月失業,緊接着愛人也下崗。一下子,一家老小的生計成了最緊迫最棘手的問題。那些日子,家裏的氣氛異常沉悶,全家人的情緒都像掉進了冰窟窿。

有一句話説的好,一個好母親影響子女一生,一種好品質成就人生。瘦小但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的母親,給了她自立自強的意志,也給了她愈挫愈勇的品質。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她小小的個頭,瘦弱的肩膀,大冬天用三輪車拉着氫氣罐在鐘樓附近的燈市賣氣球,一手拽一把充好氣的氣球叫賣,一手拉着臉蛋兒凍得通紅的孩子......

馮侖説,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在她的身上,我們才發現,堅強都是給逼出來的。當一個人足夠堅強時,全世界都會為她讓路。經過十年的艱辛努力,家裏的情況有了好轉,生活相對穩定。2008年,她愛人恢復了工作,每月三五百元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比以前安穩多了。

世界上有一種愛,很真,是給親人的。世界上還有一種愛,是給他人的,很暖。在為生活奔波打拼的十多年裏,受母親的影響和帶動,她接觸了我縣社區困難家庭和農村留守兒童等方面的信息,並通過網絡上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才知道還有很多像她一樣困難的家庭在拼搏,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從此,在為生活忙碌奔波的同時,她也隨母親走上了公益互助的愛心之路。

這一走,就是義無反顧的十六年。從家人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默許、鼓勁兒、堅強後盾;從周圍人的冷眼冷語,到社會的認可、政府的支持、和受助者的感恩、大家的感動。2010年10月她被聘任為社區工作人員,在這個本就是公益性的服務單位,她把關愛和温暖送給更多的困難居民和家庭,也越來越多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2014年5月8日,在縣文明辦和共青團户縣委員會等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由她發起的户縣公益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她擔任會長。協會現有會員300多名,志願者2000多人,制度、章程、活動計劃、項目和服務記錄等詳細完備,成為我縣社會公益事業的大本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12年5月,她被共青團户縣委員會評為“優秀志願者”;2013年1月,她被縣文明辦評為“温暖畫鄉年度公益人物”;2015年2月,她被西安市文明辦評為“優秀志願者”,3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巾幗建功標兵”;6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志願者”;8月,被西安市婦女聯合會評為“西安市巾幗建功標兵”;2016年2月,市文明辦授予她“五星志願者”榮譽稱號;3月,市婦聯授予她“巾幗志願者標兵”榮譽稱號;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團省委、省環保廳、省婦聯、省殘聯、省文聯九個部門聯合授予她“陝西省最美志願者”榮譽稱號;省愛衞辦授予她“優秀愛國衞生運動志願者”榮譽稱號;6月,中共陝西省委授予她“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這些榮譽,捧在手裏,一個個都沉甸甸的;這些榮譽,每一個背後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她的低調讓我今天這個材料的準備過程很艱難,直到今天的活動開始之前,我都沒能從她那裏拿到這些可以印證她所有付出的榮譽和稱號,我是在省、市、縣相關網站上搜索到的。

藉着今天這個機會,讓我們一起來讀懂這些榮譽背後的故事。

2014年底,在協會開展的“小葵花”關愛公益活動中,志願者們都給孩子準備了較為豐盛的午餐。在就餐的過程中,有一對小姐弟,兩個人一起合着吃了一盒飯,把另一盒飯偷偷地留了下來。直到準備送孩子們回家時她才知道這個情況。這是玉蟬鎮晉侯村陳蓉姐弟,父親癱瘓,母親離家出走多年,因為盒飯裏有一個雞腿和雞蛋,孩子要留下來帶回家給父親嚐嚐。孩子説,“自從爸爸生病癱瘓,媽媽就離開家好幾年了,也不管我們,平時都是奶奶從二伯家過來給做點飯。爸爸平時從來吃不到這麼好吃的雞腿和米飯。”孩子的懂事和孝心感動了在場的每位志願者,結對幫扶她倆的愛心老師---國防學院趙老師夫婦抹着眼淚,帶着兩個孩子去吃了肯德基,讓孩子過了個真正開心快樂的週末。趙老師夫婦聯繫協會,對這姐弟倆進行長期幫扶,每次去都給孩子帶去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外加愛心款;去年年底,協會通過道教愛心人士幫扶,給她家送去10000塊錢。

我縣天橋鎮割耳莊國小生董凱斌,不幸患脆骨病。協會得知情況後,自2012年開始幫扶,也是經常去送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而且每次都隨贈300-500元愛心款,去年年底,同樣通過道教愛心人士資助了10000塊錢。

在每次活動總結會上,她都會説,協會的活動就是要呵護孩子的那份純真和孝心。把愛心給孩子,我們就有了更大的希望。等孩子們長大了,他們也會去關愛他人,做一個傳遞温暖的“好人”!

2014年臘月,公益志願者協會和今户網一起為重病患兒仝家鋭小朋友募捐,同時在鐘樓廣場開展義工活動。在活動現場,一位六十多歲,騎着助力三輪車的殘疾人大爺,把自己一天的收入13元錢全部捐了出來。當我們要他留下姓名和地址時,他靦腆地説“我就這點能力,留啥名字呢?”看着他遠去的身影,志願者們心裏無比的感動!

公益志願者協會成立兩年多來,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下,長期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資助幫扶貧困學生、殘疾人家庭及子女共26位,其中自身殘疾中國小生14人,父母殘疾的12人,資助物資及現金36023元(愛心人捐贈);幫扶太平敬老院8名、蔣村敬老院3名、縣中心敬老院53名殘障老人,贈送物資摺合現金15600元(愛心人捐贈);幫扶重病患者4人8850元(愛心人捐贈);關愛幫扶留守、殘疾兒童及殘疾人子女-餘姚國小40名、張家國小52名、紙房學校51名、特殊教育學校34名、西保安國小26名、柿園國小6名,為209名學生募集關愛幫扶物資價值約61930元(愛心單位、愛心商家、愛心人士捐贈)。

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因為自己經歷過,她才更瞭解,也才做的更細緻更深入。

她常常跟我們説:“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決於你有多少熱情,而是看你能堅持多久,千萬別奢望光有熱情就能得償所願。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

她還告誡我們説,做社會公益志願者,永遠不要忘記謙遜,應該像冰心老人的一句詩所説的“牆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看着她的身影,我的腦海裏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句話,“偉大,都是平凡留下的痕跡!”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5

吳美棠,女,57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晉城市陽城縣鳳城鎮坪頭村人,現任山西美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在村辦繅絲廠瀕臨倒閉時,吳美棠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以一肩之力承包了該繅絲廠。她説,我不能讓陽城的支柱產業倒下,我不能讓這一百多名工人失去工作。從小深受孝道文化薰陶的吳美棠,在公司成立之處,就確立了“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倡導春蠶奉獻精神”的企業使命,並在企業創立至今十三年的時間裏,以自身為榜樣,帶領全體員工踐行着這一使命。

企業開始運營後,吳美棠對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革新技術、調整產業結構,使得產能不斷提升。企業壯大了,社會責任也就大了。吳美棠開始積極參與市縣扶貧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優先錄用貧困百姓,傳授立身技能,解決了400多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並大膽推行“公司+農户+基地”經營模式,走“產、供、銷”發展道路。從2005至今,在白桑、河北、東冶、鳳城等8個鄉鎮,30多個村莊與15000多户蠶農簽訂了蠶繭聯營合同,承諾給蠶農補助桑苗款20-50%,蠶繭收購價高於市場價1-2元等優惠政策,為蠶農的經濟收益和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保障,為蠶農年創收8000多萬元,帶動當地3000餘人增收致富。2012年汶川地震,2015年玉樹地震,吳美棠帶領公司全體員工捐錢捐物,共達30多萬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企業家的大愛胸懷。

她説:“其實,在公益活動中,我就是一個志願者,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年春節和重陽節來臨時,吳美棠都要帶領公司員工前往下交村、孤堆底村,給村裏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日用品,併到年邁老人的家中走訪,瞭解老人的生活狀況,為老人打掃衞生,力所能及的為老人解決生活困難。她常説,沒有老人智慧的教育,就沒有我們這一代的成長,孝道,是每一個美棠人都應該要學習的精神,在敬老活動中,要以子女之心善待老人,這不僅是一種素養,也是一種慈悲。“關心老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而關心下一代,更是我們應該用於承擔的責任。”這是吳美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幾年來,她每年都會給陽城縣陽光特殊學校捐款、捐物,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到學校看看孩子,為孩子們帶去學習用品,並與大家做遊戲、交流,瞭解孩子們的思想狀況。吳美棠的愛,不僅僅是給孩子們帶去學習用品,更多的是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愛的種子,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企業管理中,雷厲風行;在慈善公益中,像一個陽光媽媽。正是這種大愛的企業家精神,讓吳美棠感動着晉城的百姓,先後獲得“晉城好人——誠實守信好人”、“陽光媽媽”、“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等稱號,她所帶領的企業,也憑藉着腳踏實地的作風和大愛的企業精神,先後獲得“青年就業扶貧基地”、“捐資助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公益活動簡要事蹟6

張居梅,現任盱眙縣中醫院辦公室副主任,女,漢族,1980年06月生,江蘇淮安盱眙人,本科學歷,護理學學士學位,2011年0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06月參加工作。

在二十年的工作當中,她真情獻患者、愛心助貧困、抗疫做先鋒,用愛譜寫出了一曲曲奉獻者之歌。

在本職工作中,她用温暖的愛心去擁抱患者的生命

醫者仁心。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對自己選定的職業始終充滿了熱情,默默奉獻在臨牀工作的第一線。視患者如親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着一位白衣天使的仁愛之心。在辦公室崗位上,她處理大小事務當機立斷,協調能力很強,醫院同事有口皆碑。

2012年9月的一個晚上9點左右,那天輪到張居梅在五官科值大夜班,她來到單位正準備休息一下等待接班,就在這時,她看見一位年輕的孕婦腆着大肚子,疼痛難忍在大聲哼叫,身邊也沒有一個家人。原來孕婦是在家裏突然肚子痛,一個人打車來的醫院。張居梅迅速電話聯繫急診推車、手術室、婦產科以及孕婦的家屬。此時孕婦説:“護士護士,這是二胎,我的羊水已經破了!”看着孕婦的褲腳快要濕透,張居梅一邊連扶帶抱孕婦衝向電梯,一邊呼喊同事幫忙。就在電梯門剛剛關上的一刻,孕婦説“我要生了”,張居梅立即幫她褪下褲子,嬰兒被羊水衝着直接滑落了下來。張居梅迅速蹲下來一把接住孩子,這一蹲不要緊,羊水整整噴了她一臉一身。她已顧不了這些,快速脱下自己的外套把孩子包住,並在聞訊趕來同事的幫助下,迅速將孕婦送到了手術室。母子平安,張居梅懸着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匆匆忙忙趕來的丈夫,空着兩手什麼也沒帶,張居梅立即聯繫了婦產科的值班護士,借了一套大紗布和包被送到了手術室。孕婦的其他親屬紛紛趕來了,手術室外歡聲笑語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中,張居梅這時才默默地離開。而此時,她值大夜班的時間才剛剛開始……

2014年,張居梅還負責醫院對外聯絡,協助院領導和科主任接待了香港恩橡基金會,在醫院五官科成功開展了86例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行動,為一大批患者重見光明默默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服務。

在社會公益上,她儘自己所能無私奉獻,為弱勢羣體送去温暖

張居梅工作外的時間,大多用在社會公益活動上。二十年來,她關愛留守兒童、慰問五保老人、資助特困家庭,盡其所能、黙默奉獻,為弱勢羣體送温暖、獻愛心。

從參加志願者組織開始,在社會公益活動中,處處都能看到張居梅的身影。走進各鄉鎮,為敬老院老人送醫、送藥,幫助老人理髮、洗頭、剪指甲。走進家庭,為出院患者上門提供量血壓、測血糖、換藥、諮詢需求等後續跟蹤服務。走進社區、工廠、學校、老年大學、消防隊等,開設專題講座,傳授公共衞生知識。2015年底,她聯合盱眙縣青春創想服務社,為馬壩重病患者趙子婷籌款。她個人為官灘鎮楊崗村特困户沈偉軍捐贈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截至目前,她個人為弱勢羣體累計捐款近兩萬元。每年她還堅持義務獻血2次,現累計獻血已達6000多毫升。因為她能堅持公益事業十幾年如一日,她的志願者打卡器累計活動時間長達1930小時。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責任與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醫院就是戰場,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她第一時間響應,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勇於承擔各項工作任務。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的一線預檢分診工作,用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健康負責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義無反顧地接診來院就診的發熱病人,為每一名來院的病人及家屬測量體温,為他們抽血送檢。她穿着防護服戴着護目鏡,不敢多吃飯不敢多喝水,每天要登記幾百人的基本信息,還要不厭其煩的回答患者和家屬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您測量一下體温,請問您有何不適症狀嗎?”。“請問您近期到過武漢嗎?跟疫區的人有密切接觸史嗎?”這是她每天重複的話語,詳細詢問,耐心引導,不厭其煩地對每一位就診者預先檢查,預檢分診,避免可疑傳染病人與普通病人以及醫護人員交叉感染,對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及家屬測量體温,詳細問診是否有流行病學史,是否發熱。對來自疫區或者接觸過來自疫區的發熱患者,指導患者及陪同人正確佩戴口罩,(為此她還連夜寫的劇本,請了電視台幫拍了疫情防控之個人防護宣傳小視頻)詳細登記患者的相關信息,並儘快將患者安全護送至發熱門診。就是這平凡而簡單的工作,一天站下來腰痠背痛,儘管她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但她從不叫一聲苦不説一聲累。

張居梅除了參加醫院正常值班和抗疫活動外,一旦有休息時間,她就會和縣關工委以及愛心公益協會的志願者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疫情發生以來,張居梅堅持和縣愛心公益協會會長陳連紅一道,為環衞工人、敬老院老人發放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深夜趕往多個卡口,為盱眙疫情防控站點一線黨政幹部和工作人員送去愛心宵夜。

疫情發生後,江蘇赴湖北對口支援。盱眙縣有14位兄弟姐妹援鄂,這讓張居梅十分牽掛,她不僅捐資購買慰問品,還堅持去各家慰問。她説:“這些去一線的勇士,都是自己平時的同事,他們平時默默無言,甚至有些靦腆羞澀,沒想到在國家需要的關鍵時刻,他們都能主動請纓,挺身而出,舍小家顧大家,衝鋒陷陣,向着湖北向着武漢逆行!他們崇高的獻身精神時刻打動着我。我在後方就應該關切着他們的關切,牽掛着他們的牽掛,多為他們的親人做點實事。”在慰問援鄂醫務人員家屬的隊伍裏,總少不了張居梅的身影;在醫務人員家裏,總能聽到她鼓勵和安慰的話語,讓人倍感親切,如沐春風。

20年來,她勤奮工作,2017年獲得淮安市心肺復甦技能操作展演“雙料冠軍”;2017年縣“最美女性”;2018年獲得縣“關愛未成年人先進個人”;2018年縣“和美幸福家庭”;2018年縣“黨員先鋒崗”;2018年度“盱眙縣新長征突擊手”;2019年度“善道盱眙”最美女性;2019年縣“百善百佳”“十佳最美女性”;2019年縣“健康杯”崗位建功演講比賽二等獎;多次獲得縣“五一巾幗標兵”;多次獲得單位“先進個人”、“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