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百年名校的課改新路

熱點1.06W

課改之難,一難在觀念轉變慢,當校長不支持、教師不理解、學生不認同的時候,課改便難以向前推進;二難在架子放不下,尤其對部分名校而言,害怕因課改而有損名聲;三難在尾大難掉,一旦學校規模過大、涉及面太廣,難免有人在改革面前望而卻步。面對這些“難”,有些學校選擇“按兵不動”,有些學校卻選擇“迎難而上”。

百年名校的課改新路

走在課改路上的人,大多“痛並快樂着”。

時下,關於課改之難,我們仍然能夠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然而,面對困境,卻總會有“敢為人先”的勇者,地處西部邊塞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便是這樣一所“勇敢者”的學校。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的重點中學,呼市一中擁有110年的歷史,它底藴深厚,早已經聞名塞外,不折不扣是當地的一所名校;論起規模,學校擁有4000餘名學生與300餘名教職員工,在當地屈指可數。但學校同樣面臨着一些困境:地處西部,環境相對閉塞,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在這樣的環境下推進課改,困難可想而知。

改革者能碰到的難處,呼市一中無一例外地都遭遇了。值得慶幸的是,幾年來學校在質疑與反對聲中一往無前,踐行“學生第一,教師第二,校長第三”的“金科玉律”,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展示,讓教師的才能得以發揮,而學校領導,則甘居幕後,成為學生與教師前行的堅實後盾。

重構課堂生態:開創“導·學·評”三維一體教學模式

呼市一中,曾經是當地獨佔鰲頭的重點校。上世紀80年代,學校撤銷國中,只保留高中,並在此後開始大規模擴招,由於優秀生源稀釋,管理不善,90年代初期,學校成績曾一度大幅下滑,聲譽也大不如前。為了改變現狀,時任校長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力行改革,確立管理引領學校發展的思路,提煉出新的培養目標與辦學理念……在新面貌新氣象的感染下,為了“爭回一口氣”,教師幹勁十足,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之中。

“早出晚歸,常常加班加點工作,好多老師都是連軸轉。看到當時大家那種辛苦勁兒,彼此之間都很受感染。”一中副校長張浩韞回憶説。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嚴格管理,成為當時呼市一中重振旗鼓的不二選擇。當然,這些舉措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學校秩序明顯好轉,辦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然而,長期“苦中教學”的狀態畢竟難以為繼,“緩過勁”來的一中人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別人在怎麼做?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為了借鑑他山之石,在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學校大手筆投入,派遣多名骨幹教師前往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多省市學習當地的先進教育理念與經驗,並在回來後反覆研討——我們要學什麼,我們要怎麼學?

“別人的生源基礎好,這個咱學不了。但那些前沿的理念和做法,我們可以結合自身實際來嘗試。”張浩韞説。

2003年,在借鑑的基礎上,呼市一中開始了“學案教學”的第一步嘗試。當時所謂的學案,與今天我們認識的導學案還有所差別,編寫學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上課流程進行最大限度的預設,包括每一個環節怎麼去教,上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出現問題如何解決……所有的細節都需要在其中體現出來。每一本學案,實則是一部詳細的課堂教學操作手冊。可想而知,學案編寫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往往一寫就是又滿又厚的一本。”一位老教師説。

儘管編起來煞費苦心,但學案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學什麼”的問題,課堂上學生學習目的更明確,學習路徑也更清晰,學習效果有目共睹。

改革的腳步一直向前邁進。2007年,呼市一中骨幹教師去多所課改名校遊學歸來,開始了更進一步的探索。

“以往的學案,畢竟還是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寫,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高效課堂之後,我們認為,必須更進一步放大學生的‘學’,並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張浩韞看來,以前大家對學案的認識還不夠充分。

由此,呼市一中也開始了由學案教學嚮導學案教學的過渡,這一過程的完美收關,也標誌着“學生第一”這一辦學理念的真正落地。

2011年,原任呼和浩特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的湯俊文開始擔任一中校長,在為一中教師辛勤工作、學生高強度學習感動的同時,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讓學生輕負擔、高質量學習,從而獲得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如何讓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體會到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經過派骨幹教師外出學習、組織各級教學人員討論、多方座談,全校上下形成共識:必須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必須在高效課堂建設上有突破,在管理體系、組織結構上有變革。由此,湯俊文創造性地提出了課堂教學的“導·學·評”三維一體教學模式。

導,包括學案導學、問題導思、疑難導講、主幹導練。學,包括課前自學、小組互學、班級羣學、課後固學。評,則包括個體自評、小組互評、班級羣評、教師點評。

在“導·學·評”教學模式的主要建構者之一,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政治特級教師王允山看來,“四導”是新型課堂模式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着力點,“四學”是新型課堂模式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點,四評是新型課堂模式中教與學質量的保障點。

“‘導·學·評’三維一體教學模式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培養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它對學生在學習方式的改進、自主發展願望的增強和學習力的提升以及素質的培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結果。”王允山説。

這一模式的運用,也帶來了課堂上有目共睹的變化。

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經歷着一次次的頭腦風暴,他們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在思想的相互撞擊中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得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富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學生們不僅敢説了、會説了,也學會了如何評價別人的發言。

據張浩韞回憶,一次,呼和浩特市市長同市教育局局長一行前來學校調研,立刻被學生們熱烈討論的氛圍吸引了,而孩子們並“不太理會”前來觀課的領導,或在小組激辯,或上台展示,沒有一點兒“怯場”。

“現在的孩子,膽子夠大。”市長從教室裏出來後,笑着説。

其實這是孩子平時練出來的。

高二(9)班的一名學生説:“小組學習讓學習成為樂趣,同學們暢所欲言,形成了一種寬鬆又不乏嚴謹,活潑卻不失輕鬆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裏,大家心態放鬆,討論激烈,展示欲很強……”

“從前總是羨慕國外的教育,靈動自由,總是抱怨自己的學習環境過於呆板,直到高中時學校用‘導·學·評’模式進行教學,我才發現,原來學習也可以變得趣味十足……”一位名叫塔娜的學生説。

“導·學·評”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帶來了學生精神狀態的變化,也帶來了學習成績的提升。

在2014屆內蒙古自治區學業水平測試中,呼市一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政治學科取得自治區第一名,歷史、地理、化學學科榮獲自治區第四名,物理學科榮獲第六名。

“‘導·學·評’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的全面鋪開,營造了全新的課堂文化。在這裏,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積極引導,師生融洽相處,已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態勢。”湯俊文如是説。

打造陽光校園:從“學生第一”出發

課堂是學校的靈魂,在呼市一中的課堂上,“導·學·評”教學模式帶來了師生關係的轉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呼市一中的課堂文化,也真正將“學生第一”的理念落地。

然而,學生的成長,還不僅僅限於課堂。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呼市一中在各個方面為每一個學生的主動發展創設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

“學校的價值在於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成長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王允山説。

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學校不定期開辦名師大講壇,邀請各界精英前來為學生講學,這裏面有從事生物工程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有來自文化、音樂、美術等多個領域的專家。

“讓學生了解各個領域最新的信息,豐富他們的知識面。説不定某一次講座甚至是某一個知識點,就能從此讓某個學生愛上一門學問。”張浩韞説。

與此同時,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處、團委到學生中收集問題,凡是學生搞不懂或者感興趣的問題,都可以提交到學生處。待學生處總結歸納後,將各個問題分到各年級組予以解決,或是專門聘請外地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這一民主的做法,深受學生歡迎。

呼市一中還為學生開展文體活動提供了最大便利。學校的所有設施,只要學生申請,都可以使用。學生自發組織的各個社團,學校也全力支持,例如資助他們外出交流、比賽,還專門派遣教師跟隊指導。

由於呼市一中的學生不住校,為了方便學生雨天出行,學校特意買了1500多把雨傘放在後勤處。只要哪個學生忘了帶雨傘,都可以前去借用。幾年來,這裏雨傘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一些學生把自家富餘的傘填充進來,傘的總數越來越多。

“學校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湯俊文説,“這是學校一筆難得的財富。”

“以前學校對學生的頭髮長短、髮型樣式都有嚴格規定,學生對學校的感情中更多是敬畏,現在我們不能再停留在那種低層次的階段,對學生的管理也不是去關注他是不是違紀,而是如何讓他更好地發展,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學生是發自內心地熱愛學校。”張浩韞強調。

呼市一中現在對學生的要求不是讓他們做“乖乖學生”,而是做“陽光學生”。在他們看來,陽光的學生擁有遠大的志向、堅忍的毅力、開朗的性格,陽光的學生敢於完成複雜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敢於深入鑽研學科知識,敢於與同伴、老師和專家一起,應用創新思維力和批判性思維力完成有意義的學習任務。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陽光”起來,呼市一中着力“以文化人”,打造屬於學生和班集體的文化。

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魂之所在,呼市一中的每一個班級,都力圖找到自己的“魂”,他們所呈現出來的文化,也總是在“同與不同”之間。不同的是,各個班級對外的表現形式總是千差萬別,但相同的是,每個班裏都充滿着激情與愛意,充滿着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和温暖人心的凝聚力。

高三年級組副組長秦煥生對此感觸頗深。

去年,他所帶的“弘毅20班”接收了大量來自旗縣的孩子,他們家在幾百公里之外,大多隻能住校。剛開始,部分孩子在生活自理、語言交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為了儘快讓他們適應學校的生活,秦煥生極力營造寬鬆、民主的班級氛圍,鼓勵他們説普通話,並在軍訓期間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中秋節那天,孩子們有些想家,秦煥生就把他們一起帶到食堂,和他們一起包餃子、嘮家常,很快,孩子們的心裏的那道坎被磨平了。

就是在這樣融洽的`氛圍中,一個學期之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已經親如兄弟姐妹一般。

在教室右側的牆上,有孩子們自己設計的文化牆。“每日贈言”、“我的理想大學”、“一家人”等多個板塊記錄着他們的點點滴滴,傳達着孩子們的心聲。那裏也被孩子們視為自己的一片田地。

在呼市一中,幾乎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名、班徽、班歌,而這些文化元素,大多是由學生們自己完成的。例如,“焱翎14班”是高一年級政治教師杜建亭所帶的班級,這個班級的班徽整體由火焰構成,象徵着熾熱、激情、活力和競爭。學生們説,其中由火焰組成的“14”是兩隻意化為帶翎的火鳳凰,“代表卓爾不羣的我們渴望翱翔長空的心,以及不斷為夢想努力進發的腳步。”他們的班級目標是:“高飛鴻鵠遠,博古更通今,雅志遇良友,優學登榮名”,嵌入了學校校訓“高博雅優”。這些內容全部是學生自主的創意,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而這個班級的學生,也如他們所詮釋的一樣,充滿着火熱的激情與積極的心態。

每一面教室的外牆上,都記載着學生們自己設計的千姿百態的文化符號。那裏有他們理想的大學,有他們欣賞的名言,有他們成長的心得,有他們青春的合影……

這些外顯文化的背後,正寄託了學生們心裏的那份情懷,也是他們將青春揮灑在呼市一中,在陽光下自由成長的內驅力。

只有學生陽光了,學校才會陽光。一所陽光的學校,必然培養出一羣朝氣蓬勃的學生,發展中的呼市一中,正沐浴着陽光向前進發。

創新成長機制:從“常識分子”到“知識分子”

學生第一,教師第二。

呼市一中所強調的“教師第二”,絕不是忽視教師的作用,漠視教師的地位。相反,這所學校始終堅持不懈地在抓教師隊伍建設。多年來,學校凝聚了一大批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骨幹,並在不斷培養年輕教師的過程中,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的教師隊伍。

呼市一中的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從學術委員會學術引領和青年教師隊伍打造兩個方面入手。

2011年,在湯俊文的主張下,學校成立了學術委員會。作為一個純學術研究機構,學術委員會承擔着各個年級的教學指導與學術引領的重要責任。為了保證機構的權威性,每個學科只選取一名帶頭人入圍該委員會,現在,學術委員會共計有13人。事實上,學校課改模式的確定,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導·學·評”教學模式實施的各項文件制度等,很多“大事”都是由該機構來完成的。

“學術委員會的成立,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學術委員會主任、化學特級教師於秀娟説,“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一批老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帶頭課改,比青年人更早一步完成了思想觀念的轉變,這使得我們的改革增添了許多動力。”

為了進一步發揮老教師的作用,學校還準備組建“名師工作室”。每個工作室由名師和3-5名成員構成,採取雙向選擇方式,搭建多渠道交流平台,實現名師資源共享。

在老教師發光發熱的同時,呼市一中人也認識到,學校的未來在青年教師的手裏,對於青年教師的培養,理應成為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

對於每一位新進校的教師,學校都會為其制定“334”三個階段的十年發展規劃,青年教師經過第一個3年發展,要在講台上立得住,熟練掌握教學技能;經過第二個3年發展,要求他們能在某些方面嶄露頭角;待到第三個階段,要求他們用4年時間,成為教壇新秀與教學能手。

“知識分子如果不學習,就會變成常識分子。尤其對青年教師而言,他們必須不停地進步,不停地自我突破,才能融入到整個學校‘向上向前’的文化氛圍之中。”王允山如是説。

可喜的是,近年來,學校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寬廣的平台,從他們入校之初便為他們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師傅”,通過傳幫帶,提升他們的教學實力,很多青年教師在短期內便已經嶄露頭角,成為學校教學隊伍的主幹力量。

杜建亭2011年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來校,剛進校就與學生打成一片,每天與學生吃住在一起,兩年內,在無數次聽課與不斷摸索、試錯中,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方法。去年已經擔任高一年級班主任,在期末評比中,他所帶的班級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在15個普通班中,僅有4個班級獲此殊榮。

地理教師烏日娜,2003年來到呼市一中,歷經10年磨礪,現在順利“出段”,成為學校地理教研組的骨幹成員。

……

青年教師積極學習的姿態讓不少老教師也感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從而促使他們也不斷學習。學校裏,學習的風氣一浪高過一浪。與此同時,學校還為教師提供舒心的服務,教師的幸福指數連年飆升,大到給教師提供多種外出培訓機會,小到每週為每位教師提供10斤有機蔬菜,許多舉措都讓教師感到“心暖”。

“既無後顧之憂,又有前行的動力,在這裏感覺很幸福。”一位教師由衷地説。

如今的呼市一中,大踏步地走在培養陽光學生、建設和美校園、實現教師幸福的路上。雖然有些教學設計尚有缺陷,有些課堂結構還有待研磨,有些理論還有待深化,但他們正在做和已經做了的工作,彰顯着他們對學生成長的關切,藴藏着他們對幸福教師的渴望,也飽含着他們對學校走向輝煌的期待。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作為校長,真正理解、實踐‘以人為本’在當下的時代肯定會有困難,但我想,一所學校的校長一定要有這樣的思想,並且把它變成自己和教師的職業操守。今後,我們還將繼續堅持‘終身學習,全面發展,幸福人生’的價值追求,通過頂層設計、系統思考、有效組織、重點突破,讓所有生命在百年一中更加絢麗地綻放。”湯俊文如此展望呼市一中的未來。

記者手記

在呼市一中採訪的3天裏,我們不停地被感動、被震撼着。

在教育並不先進的內蒙古勇於改革、樂於改革,敢於直面和克服改革過程中的種種難題,在生源不理想的情況下逆水行舟,把所有學生培養成陽光、向上、大氣、有思想的優秀畢業生,這就是呼市一中的魅力。

成就一所學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毫無疑問是人。而呼市一中最引以為傲的,便是他們不可替代的學校團隊。

在校長層面上,無論是呼市一中的上任校長郭小明,還是現任校長湯俊文,他們都對教育有着獨特深入的理解,具有教育家的思維和視角。在中層管理層面上,呼市一中有一支年齡層次合理、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較高的中層幹部隊伍,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有想法、有幹勁、有很好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在教師層面上,百年的歷史傳承在學校營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教師,他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樂於付出,勇於擔當,善於思考,勤於創新,在專業發展中尋求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他們用激情點燃了學生的生命。

有了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團隊,才會有一所學校的發展,才會成就學校燦爛的明天。

標籤:課改 名校 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