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冬季滋補中藥的養生的注意事項

玉竹、天冬、西洋參、沙蔘等中藥養生的功效較優,特別適合冬季養生。下面為你詳細介紹以上中藥使用的技巧。

冬季滋補中藥的養生的注意事項

1、玉竹:

味甘,性平,有養陰潤肺、益腎生津作用。玉竹還有強壯作用,但其力緩和,宜久服,可消除疲勞,強壯身體,抗衰防老。

2、天冬:

味甘、苦,性寒,清肺降火、滋陰潤燥。天冬單用就有效,天門冬膏即以鮮天冬搗汁熬膏,每服一湯勺,早晚空腹温酒下,久服有益氣延年之功。

3、西洋參:

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功能為補氣養陰、清火生津。西洋參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用於氣陰虛所致的少氣、口乾、乏力,或肺陰虛所致的咽乾、聲音嘶啞、乾咳等症;二是用於陰虛發熱的午後潮熱,亦可用於高熱病中氣陰受損所致的氣短乏力、口渴、脈無力等症。

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蔘而不耐人蔘之温者,皆可用之,特別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參為好。

4、沙蔘:

沙蔘有南、北之分,兩者清養肺胃之功相同,常用於補益保健。如《神農本草經》載其“補中益氣”;《名醫別錄》載其“安五臟,久服利人”。沙蔘在使用時,一般是入水煎服,每次10~15克。芡實:芡實味甘、澀,性平,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

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腎。《神農本草經》説:“補中,……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之所以提倡在秋天進食芡實,在於它可調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

按中醫理論,陰虛的人最需要低温養生。因為陰虛的人怕熱,常常表現為手心、足心、心口發熱,低温養生可以使人體體温降低,陰經得以涵養,所以低温有助於養陰。

冬天要多吃養陰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蘿蔔;背陰處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棗。冬天要多喝井水、地下水養陰;吃體温偏低的動物如水鴨和魚等等。

隨着歲月的流逝,每個人都會面臨斑點的'困擾。產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藥物、化粧品、情緒因素等等。中醫認為,大多數面斑產生的原因都是肝鬱氣滯,即由不良情緒等引發,很多長斑者還伴有某些婦科疾病,中醫按摩治療效果很好,祛斑美容,試試中醫按摩絕招。

產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藥物、化粧品、情緒因素等等。中醫認為,大多數面斑產生的原因都是肝鬱氣滯,即由不良情緒等引發,很多長斑者還伴有某些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所以特別是女性長色斑時要警惕身體的疾病。

對於出現面斑的朋友來説,不花錢的祛斑美容絕招就是按摩長斑的地方。產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環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從而淡化色斑。中醫上有阿是穴的説法,就是哪裏有病哪裏就有穴位,對於色斑也是這樣。如果配合鍼灸效果會更好。

平時堅持按摩一些穴位,對美白皮膚很有好處,而且能幫助治療面部色斑。這9個穴位分別是,三陰交、陰陵泉、地機、膻中、關元、氣海、腎俞、足三裏和脾俞穴。

穴位定位:

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10釐米,脛骨內側緣後方。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地機:陰陵泉穴下10釐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取穴。

關元: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0釐米。

氣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釐米。

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釐米處。

足三裏:外膝眼下10釐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脾俞: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時,數凸骨就可發現穴道,不過,並不需總是都從最上面頸椎的凸骨開始數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為基準的棘突。

頭往前低下時,脖子後面所露出的一塊骨,就是第七頸椎骨。而第七頸椎骨下面的一個背骨突出處,即是第一胸椎骨。

若以線連結左右兩邊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間的突起處。

腰的左右邊有極突出的“髂骨”(為髖骨最上部),而連接其左右側上端之線,則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處,這也是繫腰帶的位置。

[脊椎旁穴道取穴竅門]

脊椎上及旁邊的人體穴位是非常豐富的,且佈滿了被廣泛用於疾病治療的穴道,對於任何想致力於人體穴位療法的愛好者來説,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竅門”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穴位羅列如下

督脈上相關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靈台穴、至陽穴、筋縮穴、中樞穴、脊中穴、懸樞穴、命門穴、腰陽關穴、腰俞穴、長強穴,這些穴位依次分佈在脊椎相應的棘突下。

足太陽膀胱經上相關穴位:

肩中俞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這些穴位依次分佈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處。

再有:肩外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這些穴位依次分佈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開3寸處。

附:

穴位:脊柱穴位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稱推脊柱,約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祕,泄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