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關於上善若水的現實意義

道教有很多經典,而道教經典中經常運用比喻來説明道理和主旨,水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通過上面這段話我們不難概括出水的一些特性:

關於上善若水的現實意義

第一、水善於幫助萬物,卻從不與萬物爭長短。也正因為它不爭長短,所以也不容易犯過失。

第二、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水的另一個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水總是居住在人最不願意去的低窪之地,安於卑下的環境。

  第三、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對水觀察不難發現水沒有固定的形態,隨遇而安。

  第四、水即使和髒的東西混在一起也會很快地澄清自己,從而恢復自己清淨的本性。

  第五、水是可深可淺的,它深的時候像深淵那樣深沉;

  第六、水是很柔的東西,是令人可親的。我們所説的柔能勝剛也就是指這一點。

  第七、水是真誠的。

水還有很多優良的特性在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而從水的這些特性我們很容易到我們人自身,從而反求諸己。我們人生存在這個社會就必然要與人相處和打交道,就必須要學會做人處事的學問,對照水的這些特性我們可以總結出我們自己從現在起該怎麼做,怎麼更好的完善自己,讓我們每個人都能“上善若水”。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句虛話啊,我們道教的祖師們早就開示了我們,每個人都有道性,“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生萬物”,我們人也是分陰陽的,因此我們跟祖師們一樣,只要我們好好領悟這些道理並身體力行是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我們再從水的特性來歸結到我們人自身來談談我們該如何做好自己:第一、我們為人應該樂於助人,不與他人爭長短,不要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傷人傷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為了利益而產生不必要的衝突和麻煩,通過這一點我們應該好好反思,把心態放平和。這一點很好的闡釋了道教的“不爭”的思想,以及他的現實意義啊。大家看這一點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想大家可能都會感覺到一絲樂趣了。第二、我們應該像水一樣隨遇而安,要學會深沉,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這一點可能會有些難理解,我就通過我自己的.一些體悟來和各位探討一下“水的隨遇而安”,“水的深沉”和“水的行不言之教”的含義的現實意義。我想大家都觀察過水,不論是飲用水,還是河水或者雨水。你把水倒在什麼樣的容器裏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你把它放在方形的器皿裏它就是方形的,把它放在圓形的器皿裏,水就變成了圓的形狀,這不就是水的“隨遇而安”嗎?再來説説“水的深沉”,説到深沉大家可能都會想水不會説話自然就深沉了,其實不然,水可深可淺,可方可容,它還可以潤物細無聲,這種境界就是“無聲勝有聲了”。如果我們學會了這樣是不是很厲害呢。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水的深沉和隨遇而安,第三、為人要和藹可親,要信守諾言,要像水那樣真誠。這一點我們可能不難理解,水是很柔和它養育着萬物但從不會索求和埋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少一點抱怨,多一份給與,那麼對於個人對於他任何都是有利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是一種美德不是嗎?第四、要像水一樣辦事有條不紊,機智果斷,像水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勝。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句話叫做“智者樂水”。知道這句大家就不難理解這一點了,因為水象徵着智慧,水是最柔的東西但,它也是無所不能的,滴水可以穿石,可見水的無所不勝和魅力了。相信通過這四點大家都對水的品格有了一些瞭解也引發了一些興趣。

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所處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説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這句話是太上道祖用水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道教“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這種能生萬物,通過疏導、引導、合理使用和保護水資源,發揮它所有有利的能量,那麼自然界和人類就可以達到平衡的目的了。但是,現在的人們不能發揮個人和社會能力中平衡的能量,好像當年需要大禹治的水,所以才會呈現出這樣無道的愚昧狀況。如果一個人或一個集體能將自己放在一個智慧或説是明智的位置,將心放在一個明智而對生活有着深刻體驗、洞察力和為他人着想的位置,對人能以合適與體貼的態度,説話能有實際的信用,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動腦子考慮周全、量力而行,有什麼計劃能夠審時度世,那只有平衡的世界了,哪還有什麼因為不平衡而起的爭端呢?如果真能這樣就沒有什麼值得痛苦和相互傷害的了。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