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淺談景頗族的酒文化論文

景頗族很早就採用制米麴酒。每年九、十月間,當遍山的苦草、甜草、辣草、酸草成熟的時候,寨裏的老人便煮好糯米飯和雞蛋,挑選出一對全寨人品最好,長得最漂亮的小姑娘和小夥子,由巫師或有威望的老人帶着,背上最香最純的米酒,到山上擇一塊空地,擺好祭品,舉行採酒藥草儀式。

淺談景頗族的酒文化論文

傳説在很久以前,有頭豪豬來偷吃旱谷,被一位叫圖空的姑娘支的扣子套住。她要豪豬賠償損失,豪豬賠不出來,便將四種草藥指給她。這四種藥叫勒爬、勒對、勒卡和薹扎。姑娘得到這四種菜,照豪豬教的辦法,採回曬乾後,舂細,合上糯米粉,捂起來,待發酵後便成了酒藥。在捏製酒藥餅時,須捏一對凹和凸的酒藥餅,凹的代表雌性,凸的代表雄性。並將其合放在一起,擺在酒藥堆中間。與人類早期的生殖崇拜是一脈相承的。他們認為,只有陰陽交合,酒藥才會好。採草儀式和制餅儀式是否舉行得認真虔誠,直接關於到酒的質量好壞,所以舉行儀式時是十分神聖的。在做酒藥的季節,景頗族往往把自己家做的酒藥,當做珍貴的禮物,互相贈送。

釀製酒,要先洗淨糧食,用甑蒸熟,然後倒入簸箕中,打散。等温度降下些時,以酒藥拌勻,再放在竹籃裏,四周圍芭蕉葉之類封嚴,置火坑頭上。兩三天後,待酒藥發酵,取下置於缸中,以麻袋捂緊缸口。春夏捂三、四天,秋冬捂六、七天,待有酒味時打開,把山泉水倒入,就成了水酒。喝酒前,以一大竹筒掏空,一頭以棕葉捆在口上,放於酒缸之中,水酒即濾入竹筒之內。又取一細竹管,一端放在大竹口上,再以手指按緊管口,酒即吸入管中,然後按緊管口酒即倒入碗中了。第一次放入的水酒喝完,又可摻水入缸,再喝第二缸。頭缸水又香又甜,摻水兩次以後味道就逐漸清淡,不如第一次味道好。

景頗族有一句諺語:“酒能把兩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連在一起,沒有酒不行。”

因此,無論你走到哪個寨子,一坐下,主人便捧出水酒、米酒待客。親戚朋友在一起,更是離不開酒。酒在景頗族的生活中,幾乎與吃飯、穿衣同樣重要。所以,景頗族有許多非常獨特的喝酒禮俗。他們見面要喝“見面酒”,敬一筒 ,而且應一飲而盡;客人起牀要喝“起牀酒”,敬兩筒;“晚安酒”,敬兩筒 ;“慶動酒”,敬兩筒 ;“洗塵酒”,敬兩筒 ;“餞行酒”,敬兩筒 ;“開口酒”(即調解糾紛時喝的'酒),敬一筒;“合好酒”(即團結、同心酒),敬一筒;“矇眼塞耳酒”(即結婚鬧房或想唱情歌時,有長輩在場,年輕人須事先敬此酒,意為向長輩求情,若長輩喝下此酒,才可鬧房或喝山歌),敬兩筒。

敬酒時應先敬年歲大的人,須雙手捧酒筒 ,接酒時也應雙手接酒筒。被敬者應量力而行,若喝不了這麼多,應當在沒喝前將酒倒回去一些。喝時先用右手指(男人 用 指 , 女 人 有 食指)蘸酒點按腦門,再倒在地上幾滴,方能一口氣喝完。然後雙手捧着酒筒,還給敬酒者。之後喝酒巴人啐一口唾沫,以右腳踩住,且不許呵大氣,做怪樣,發出響動之聲。斟酒也有禁忌,平時是右手倒酒左手接,喪事時要反過來。如主人父母雙亡,客人在喝酒時應兩次祭酒於地,表示先敬先靈;如亡父(或亡母),則只祭一次。有尚未滿月的孩子,父母喝酒後,也要用手指蘸酒,塗在孩子的嘴脣上,表示與孩子共享。

景頗人出門,通常隨身攜帶一個裝滿酒的竹筒或其它盛酒器具。串親戚送酒時,酒不能灌得太滿,否則視為不吉利,認為將野鬼送給親友了。客人迴歸時,酒筒酒瓶不能空,主人家要給一些酒,稱為“壓底酒”。

託人説親,先以酒送媒人。媒人去説親,也以酒送女方家。娶親前,送到新娘家的水酒,一定要用新砍的金竹筒裝酒,再以新採的山芭蕉葉或“東征葉”包住酒筒,並用新竹篾捆四道箍(上、下各二道)。第一次送兩筒酒,由二位少女送去,表示催新娘快穿嫁衣和梳粧;第二次送酒,表示請新娘快動身。新娘嫁到夫家待客少不了酒。就是來作客的親朋,也一定揹着幾筒水酒來祝賀。景頗人蓋新房、跳葬舞,跳舞祝賀,主人以水酒待客;家裏死了人,晚上跳喪葬舞,跳幾晚上,主人就敬幾晚上水酒;景頗族的盛大節日,大家跳目瑙縱歌舞,專門有人在舞隊一側依次敬水酒;祝賀其它兄弟民族的民族節日時,也均以兩筒水酒作為禮物。